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饮料大多是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相比碳酸、果蔬饮料,植物饮料符合饮料市场“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以凉茶为品类和行业代表的植物饮料发展很快,在饮料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中草药植物保健凉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是中医药食疗法的主要剂型之一。但目前市场上,食用口感和保健功效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的植物凉茶饮料还不多,开发风味独特、功效明显的优质植物凉茶饮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全景。
荔枝草其体内含有高车前甙、粗毛豚草素、楔叶泽兰素、黄酮甙、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和活性多糖等多种有益成分。在山东、河南一带部分地区,民间以荔枝草嫩叶或全株泡水或煮水当茶饮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等优点。除新疆、甘肃、青海及西藏外,几乎产于全国各地。虽然荔枝草资源丰富和保健功效显著,但到目前为止其并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目前国内外对荔枝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效上,而以荔枝草为主要原料加工饮品及实际开发利用方面还鲜有报道。
已经公开的加入荔枝草的茶饮料中,荔枝草的加入量一般不超过10%,仅有中国发明专利CN103349135A公开了一种荔枝草保健茶,但是该保健茶中的辅料为芦根、佩兰、蒲公英、菊花和干姜。该保健茶可清热去火、美容养颜、有效降低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该保健茶仅仅利用了荔枝草传统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其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保健功效和制备方法都缺乏研究,故本发明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包括以下主要成分:中药提取物、辅料和水。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中包含以下中药:荔枝草茶、金银花、甘草、菊花、薄荷、决明子和山楂。
优选的,所述的荔枝草保健凉茶中,各中药的比例为:荔枝草茶30-50份、金银花5-14份、甘草1-10份、菊花5-15份、薄荷1-5份、决明子1-5份、山楂1-5份。
优选的,所述的辅料为蔗糖10-50%和柠檬酸0.05-0.30%。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荔枝草鲜叶清洗晾干、撵揉、炒至成荔枝草茶叶,冲泡茶汤呈现焦糖色为佳;
B、按照配方剂量取荔枝草茶、金银花、甘草、菊花、薄荷、决明子、山楂干品,清洗晾干,备用;
C、通过超微粉碎机将原料各组分混合粉碎;
D、将混合物进行水提,料液比1:(10-50),沸腾条件下煮15-40min,冷却、80目过滤获得水提溶液,反复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
E、将合并的提取液在35-80℃温度下浓缩成干浸膏;
F、向干浸膏中加入2-5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0.05-0.2g/kg酶进行酶解,30-45℃条件下酶解1-5h;
G、将酶解上清液于0-4℃低温静置6-12h,取上清液,重复此操作1-3次,将几次上清液汇集到一起,即为中药提取物;
H、向上清液中加入辅料,搅拌5~30min,制得凉茶;
I、真空脱气5-15min,高温瞬时杀菌1-5s,无菌灌装,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酶为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混合酶。
优选的,所述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5-3)。
金银花,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甘草包括以下药用功效: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7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8.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9.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0.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决明子,中药名。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山楂,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ida 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 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荔枝草保健茶,包括以下主要成分:中药提取物、辅料和水;其中,中药提取物中包含以下中药:荔枝草茶、金银花、甘草、菊花、薄荷、决明子和山楂;辅料为蔗糖和柠檬酸。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荔枝草鲜叶清洗晾干、撵揉、炒至成荔枝草茶叶;然后与其它中药混合后制成干浸膏;加入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取上清液,即为中药提取物;加入辅料,制得凉茶;最后真空脱气、高温瞬时杀菌、无菌灌装,即可。本发明的凉茶产品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凉风去热、健脾益气、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是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有非常好的疗效;且饮料澄清透明、气味醇和怡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包括以下主要成分:中药提取物、辅料和水。
所述的荔枝草保健凉茶中,各中药的比例为:荔枝草茶45份、金银花8份、甘草6份、菊花12份、薄荷3份、决明子2份、山楂3份。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荔枝草鲜叶清洗晾干、撵揉、炒至成荔枝草茶叶,冲泡茶汤呈现焦糖色为佳;
B、按照配方剂量取荔枝草茶、金银花、甘草、菊花、薄荷、决明子、山楂干品,清洗晾干,备用;
C、通过超微粉碎机将原料各组分混合粉碎;
D、将混合物进行水提,料液比1:28,沸腾条件下煮25min,冷却、80目过滤获得水提溶液,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E、将合并的提取液在60℃温度下浓缩成干浸膏;
F、向干浸膏中加入3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0.15g/kg酶进行酶解,35℃条件下酶解3h;
G、将酶解上清液于2℃低温静置8h,取上清液,重复此操作2次,将几次上清液汇集到一起,即为中药提取物;
H、向上清液中加入15%的蔗糖和0.25%的柠檬酸,搅拌18min,制得凉茶;
I、真空脱气8min,高温瞬时杀菌3s,无菌灌装,即可。
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酶为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混合酶;所述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
实施例2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包括以下主要成分:中药提取物、辅料和水。
所述的荔枝草保健凉茶中,各中药的比例为:荔枝草茶30份、金银花14份、甘草1份、菊花15份、薄荷1份、决明子5份、山楂1份。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荔枝草鲜叶清洗晾干、撵揉、炒至成荔枝草茶叶,冲泡茶汤呈现焦糖色为佳;
B、按照配方剂量取荔枝草茶、金银花、甘草、菊花、薄荷、决明子、山楂干品,清洗晾干,备用;
C、通过超微粉碎机将原料各组分混合粉碎;
D、将混合物进行水提,料液比1:50,沸腾条件下煮15min,冷却、80目过滤获得水提溶液,反复提取5次,合并提取液;
E、将合并的提取液在35℃温度下浓缩成干浸膏;
F、向干浸膏中加入5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0.05g/kg酶进行酶解,45℃条件下酶解1h;
G、将酶解上清液于4℃低温静置6h,取上清液,重复此操作3次,将几次上清液汇集到一起,即为中药提取物;
H、向上清液中加入10%的蔗糖和0.3%的柠檬酸,搅拌5min,制得凉茶;
I、真空脱气15min,高温瞬时杀菌1s,无菌灌装,即可。
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酶为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混合酶;所述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3。
实施例3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包括以下主要成分:中药提取物、辅料和水。
所述的荔枝草保健凉茶中,各中药的比例为:荔枝草茶50份、金银花5份、甘草10份、菊花5份、薄荷5份、决明子1份、山楂5份。
一种荔枝草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荔枝草鲜叶清洗晾干、撵揉、炒至成荔枝草茶叶,冲泡茶汤呈现焦糖色为佳;
B、按照配方剂量取荔枝草茶、金银花、甘草、菊花、薄荷、决明子、山楂干品,清洗晾干,备用;
C、通过超微粉碎机将原料各组分混合粉碎;
D、将混合物进行水提,料液比1:10,沸腾条件下煮40min,冷却、80目过滤获得水提溶液,反复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E、将合并的提取液在80℃温度下浓缩成干浸膏;
F、向干浸膏中加入2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0.2g/kg酶进行酶解,30℃条件下酶解5h;
G、将酶解上清液于0℃低温静置12h,取上清液,重复此操作1次,将几次上清液汇集到一起,即为中药提取物;
H、向上清液中加入50%的蔗糖和0.05%的柠檬酸,搅拌30min,制得凉茶;
I、真空脱气5min,高温瞬时杀菌5s,无菌灌装,即可。
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酶为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混合酶;所述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5。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中的决明子去除,其余配比和制备方法不变。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中的菊花去除,其余配比和制备方法不变。
对比例3
将实施例1中的酶解步骤去除,其余配比和制备方法不变。
下面通过试验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方法: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分别选择假性近视,视力低于1.0的青少年患者50例进行试验,取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1-3所得的凉茶,每日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内各饮用100ml。
试验60天后进行检查,统计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病患数,计算其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视力恢复至1.2及以上;②显效:视力恢复至1.0-1.2;③好转:视力恢复至1.0;④无效:视力低于1.0。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假性近视的患者疗效对比数据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知道,本发明的凉茶对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而凉茶的配方中决明子和菊花均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酶解步骤对增强凉茶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