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8307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6732.6

申请日:

2014.07.21

公开号:

CN104107358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公布日:201410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407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K9/20; A61P11/14; A61P11/10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孙祥丽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紫菀、陈皮、天南星、金银花、连翘、玉米须、白菜根、半夏和川贝母制成,副药剂由枇杷叶、银杏叶、无花果和杏仁制成。本发明通过选用对止咳化痰有疗效的多种中药材,并通过选用恰当的副药物从而对药效进行调理增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发挥的治疗效果,而且选用的药材比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简易,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群。经临床实验证明,对痰多咳嗽的治疗效果达到90%以上,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8份、陈皮4-5份、天南星8-9份、金银花3-5份、连翘2-3份、玉米须5-7份、白菜根8-9份、半夏6-8份和川贝母3-4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10份、银杏叶12-13份、无花果8-9份和杏仁7-9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葵花盘4-5份和桔梗2-3份;所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丝瓜藤5-6份、荷叶3-5份和桑叶3-4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药丸中还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4-8份的蜂蜜。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80-120目的细粉,备用;
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
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0-20倍,回流提取2-4次,每次3-5小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
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说明书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疾病治疗领域用到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痰热咳嗽为邪犯气道、肺失宣肃而致痰热蕴肺证患者,若表邪未解可兼见表症。临床表现为咳嗽、痰黄稠、咯吐不爽,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多有受凉感染或接触史,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患者不停的咳嗽发出异声,不仅自身难受异常,而且也严重影响周围人的生活。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痰热咳嗽患者的病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按照疗程服用该药丸,不仅可以快速有效缓解症状、治愈患者,而且也具有防止复发的功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8份、陈皮4-5份、天南星8-9份、金银花3-5份、连翘2-3份、玉米须5-7份、白菜根8-9份、半夏6-8份和川贝母3-4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10份、银杏叶12-13份、无花果8-9份和杏仁7-9份。
所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葵花盘4-5份和桔梗2-3份;所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丝瓜藤5-6份、荷叶3-5份和桑叶3-4份。
所述药丸中还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4-8份的蜂蜜。
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80-120目的细粉,备用;
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
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0-20倍,回流提取2-4次,每次3-5小时;
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
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本发明步骤4)中的减压浓缩是在0.2-0.4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80-95℃的条件下加热浓缩,
本发明中,在熬煮制取副药剂时,可以在副药剂的药材中加入1-2份的葡萄籽,同时熬煮时加入药材重量1-2%的食醋。
本发明中,各药材的药理药效如下:
紫萱:辛、甘、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和破伤风;
金银花:甘、微苦、清香,性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和热淋等症;
玉米须: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之功效,主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白菜根: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热淋;
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用于痰多咳嗽、胸脘痞闷、胸痹、结胸;
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和哕逆等症;
银杏叶: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记忆力;
无花果:味甘、微辛,性平,有小毒;具有润肺止咳、清热润肠之功效,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
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可治疗肺病、咳嗽等疾;
葵花盘:向日葵秋收后脱掉葵花籽的花盘;
桔梗: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等症;
丝瓜藤: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茎,植物形态像"丝瓜"条,夏、秋季采取;苦,微寒,小毒,入心、脾、肾三经;具有舒筋、活血、健脾、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水肿、齿露、鼻渊、牙宣;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6至7月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叶柄,晒至七八成干,对折成半圆形,晒干,夏季亦用鲜叶或初生嫩叶;性味苦涩、平;入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经、肝经;具有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症;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对止咳化痰有疗效的多种中药材,并通过选用恰当的副药物从而对药效进行调理增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发挥的治疗效果,而且选用的药材比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简易,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群。经临床实验证明,对痰多咳嗽的治疗效果达到90%以上,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所用到的中草药组分均可以从各中草药店获得。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份、陈皮4份、天南星8份、金银花3份、连翘2份、玉米须5份、白菜根8份、半夏6份和川贝母3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份、银杏叶12份、无花果8份和杏仁7份。
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80目的细粉,备用;
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
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0倍,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
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
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
可以在上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葵花盘4份和桔梗2份;在上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丝瓜藤5份、荷叶3份和桑叶3份;
为了提高口感,可以在口服液中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4份的蜂蜜,蜂蜜的加入是在步骤4)中膏状提取物和药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后在30-35℃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8份、陈皮5份、天南星9份、金银花5份、连翘3份、玉米须7份、白菜根9份、半夏8份和川贝母4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10份、银杏叶13份、无花果9份和杏仁9份。
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120目的细粉,备用;
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
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20倍,回流提取2次,每次5小时;
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
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
可以在上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葵花盘5份和桔梗3份;在上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丝瓜藤6份、荷叶5份和桑叶4份;
为了提高口感,可以在口服液中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8份的蜂蜜,蜂蜜的加入是在步骤4)中膏状提取物和药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后在30-35℃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5份、陈皮4.5份、天南星8.5份、金银花4份、连翘2.5份、玉米须6份、白菜根8.5份、半夏7份和川贝母3.5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5份、银杏叶12.5份、无花果8.5份和杏仁8份。
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100目的细粉,备用;
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
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5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4小时;
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
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
可以在上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葵花盘4.5份和桔梗2.5份;在上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丝瓜藤5.5份、荷叶4份和桑叶3.5份;
为了提高口感,可以在口服液中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6份的蜂蜜,蜂蜜的加入是在步骤4)中膏状提取物和药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后在30-35℃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
试验调查数据
将本产品作为实验样品,在5个月内对117名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每天服用三次,每次20ml,每三天为一个疗程;
效果标准:
痊愈:五个疗程内病症完全消失,且停药两个月内无复发;
显效:在三个疗程内病症明显消除;
有效:在三个疗程内病症明显减轻;
无效:超过五个疗程病症未消除的;
经统计,结果为:显效72例,占总患者的61.5%;有效40例,占总患者的34.2%;无效5例,总患者的4.3%,痊愈的患者为106例,占总患者的90.6%,在显效和有效的病例中只有4例未治愈;
综上所述,本产品的治愈率在90%以上。
典型病例:
1、杨某,女,49岁,2012年8月出现咳嗽症状,并伴有黄色痰液;服用两个疗程痊愈;
2、吴某某,男,67岁,2013年初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并伴有粘痰咳不出来;服用四个疗程痊愈;
3、苗某,女,72岁,2012年底开始痰多咳嗽,久治不愈;服用五个疗程痊愈;
4、孙某某,女,70岁,2012年6月开始痰多咳嗽;服用三个疗程痊愈;
5、陈某,男,46岁,2012年12月开始痰多咳嗽;服用两个疗程痊愈。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735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7358A21申请号201410346732622申请日20140721A61K36/899200601A61K9/20200601A61P11/14200601A61P11/1020060171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地址471000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24号72发明人孙祥丽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代理人罗民健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紫菀、陈皮、天南星、金银花、连翘。

2、、玉米须、白菜根、半夏和川贝母制成,副药剂由枇杷叶、银杏叶、无花果和杏仁制成。本发明通过选用对止咳化痰有疗效的多种中药材,并通过选用恰当的副药物从而对药效进行调理增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发挥的治疗效果,而且选用的药材比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简易,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群。经临床实验证明,对痰多咳嗽的治疗效果达到90以上,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7358ACN104107358A1/1页21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

3、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8份、陈皮45份、天南星89份、金银花35份、连翘23份、玉米须57份、白菜根89份、半夏68份和川贝母34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10份、银杏叶1213份、无花果89份和杏仁7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葵花盘45份和桔梗23份;所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丝瓜藤56份、荷叶35份和桑叶3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药丸中还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48份的蜂蜜。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

4、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80120目的细粉,备用;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020倍,回流提取24次,每次35小时;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

5、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权利要求书CN104107358A1/5页3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到疾病治疗领域用到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痰热咳嗽为邪犯气道、肺失宣肃而致痰热蕴肺证患者,若表邪未解可兼见表症。临床表现为咳嗽、痰黄稠、咯吐不爽,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多有受凉感染或接触史,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患者不停的咳嗽发出异声,不仅自身难受异常,而且也严重影响周围人的生活。发明内容0003为了消除痰热咳嗽患者的病痛,。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按照疗程服用该药丸,不仅可以快速有效缓解症状、治愈患者,而且也具有防止复发的功效。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8份、陈皮45份、天南星89份、金银花35份、连翘23份、玉米须57份、白菜根89份、半夏68份和川贝母34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10份、银杏叶1213份、无花果89份和杏仁79份。0005所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葵花盘45份和桔梗23份;所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还包括丝瓜藤56份、荷叶35份和桑叶34份。00。

7、06所述药丸中还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48份的蜂蜜。0007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80120目的细粉,备用;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020倍,回流提取24次,每次35小时;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

8、液作为药液,备用;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08本发明步骤4)中的减压浓缩是在0204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8095的条件下加热浓缩,说明书CN104107358A2/5页4本发明中,在熬煮制取副药剂时,可以在副药剂的药材中加入12份的葡萄籽,同时熬煮时加入药材重量12的食醋。0009本发明中,各药材的药理药效如下紫萱辛、甘、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陈皮为芸香科植物。

9、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和破伤风;金银花甘、微苦、清香,性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

10、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和热淋等症;玉米须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之功效,主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白菜根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热淋;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用于痰多咳嗽、胸脘痞闷、胸痹、结胸;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和哕逆等症;银杏叶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

11、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记忆力;无花果味甘、微辛,性平,有小毒;具有润肺止咳、清热润肠之功效,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可治疗肺病、咳嗽等疾;葵花盘向日葵秋收后脱掉葵花籽的花盘;桔梗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等症;丝瓜藤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茎,植物形态像“丝瓜“条,夏、秋季采取;苦,微寒,小毒,入心、脾、肾三经;具有舒筋、活血、健脾、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水肿、齿露、鼻渊、牙宣;荷叶为。

12、睡莲科植物莲的叶,6至7月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叶柄,晒至七八成干,对折成半圆形,晒干,夏季亦用鲜叶或初生嫩叶;性味苦涩、平;入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经、肝经;具有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症;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对止咳化痰有疗效的多种中药材,并通过选用恰当的副药说明书CN104107358A3/5页5物从而对药效进行调理增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发挥的治疗效果,而且选用。

13、的药材比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简易,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群。经临床实验证明,对痰多咳嗽的治疗效果达到90以上,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所用到的中草药组分均可以从各中草药店获得。0011实施例1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份、陈皮4份、天南星8份、金银花3份、连翘2份、玉米须5份、白菜根8份、半夏6份和川贝母3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份、银杏叶12份、无花果8份和杏仁7份。0012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

14、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80目的细粉,备用;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0倍,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

15、,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13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可以在上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葵花盘4份和桔梗2份;在上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丝瓜藤5份、荷叶3份和桑叶3份;为了提高口感,可以在口服液中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4份的蜂蜜,蜂蜜的加入是在步骤4)中膏状提取物和药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后在3035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14实施例2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8份、陈皮5份、天南星9份、金银花5份、连翘3份、玉米须7份、白菜根9份、半夏。

16、8份和川贝母4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10份、银杏叶13份、无花果9份和杏仁9份。0015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120目的细粉,备用;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物,备用;说明书CN104107358A4/5页6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20倍,回流提取2次,每次5小时;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

17、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16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可以在上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葵花盘5份和桔梗3份;在上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丝瓜藤6份、荷叶5份和桑叶4份;为了提高口感,可以在口服液中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8份的蜂蜜,蜂蜜的加入是在步骤4)中膏状提取物和药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后在3035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

18、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17实施例3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由主药剂和副药剂混合而成,其中,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菀75份、陈皮45份、天南星85份、金银花4份、连翘25份、玉米须6份、白菜根85份、半夏7份和川贝母35份,副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5份、银杏叶125份、无花果85份和杏仁8份。0018上述用于止咳化痰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主药剂的药材,将白菜根烘干后与其它的药材混合,然后磨成细度为100目的细粉,备用;2)采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对步骤A中的药材细粉进行回流提取,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膏状提取。

19、物,备用;其中,回流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材细粉重量的15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4小时;3)按照上述的要求选用并称量制取副药剂的药材,然后将其放入到煎药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进行熬煮,直至煎药容器内物质的总重量变为药材重量的23倍,过滤掉药渣得到的滤液作为药液,备用;4)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提取物和步骤3)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成膏状物后团成丸状,并在40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19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可以在上述主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葵花盘45份和桔梗25份;在上述副药剂的组成原料基础上再添加丝。

20、瓜藤55份、荷叶4份和桑叶35份;为了提高口感,可以在口服液中加入有甜味剂,该甜味剂为6份的蜂蜜,蜂蜜的加入是在步骤4)中膏状提取物和药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并搅拌均匀后在3035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后,真空包装即制得产品。0020试验调查数据将本产品作为实验样品,在5个月内对117名患者进行治疗。0021治疗方法每天服用三次,每次20ML,每三天为一个疗程;效果标准痊愈五个疗程内病症完全消失,且停药两个月内无复发;说明书CN104107358A5/5页7显效在三个疗程内病症明显消除;有效在三个疗程内病症明显减轻;无效超过五个疗程病症未消除的;经统计,结果为显效72例,占总患者的615。

21、;有效40例,占总患者的342;无效5例,总患者的43,痊愈的患者为106例,占总患者的906,在显效和有效的病例中只有4例未治愈;综上所述,本产品的治愈率在90以上。0022典型病例1、杨某,女,49岁,2012年8月出现咳嗽症状,并伴有黄色痰液;服用两个疗程痊愈;2、吴某某,男,67岁,2013年初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并伴有粘痰咳不出来;服用四个疗程痊愈;3、苗某,女,72岁,2012年底开始痰多咳嗽,久治不愈;服用五个疗程痊愈;4、孙某某,女,70岁,2012年6月开始痰多咳嗽;服用三个疗程痊愈;5、陈某,男,46岁,2012年12月开始痰多咳嗽;服用两个疗程痊愈。说明书CN10410735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