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的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南芥的培养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86953.4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黄福萍 地址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 区菜园里2巷15号 (72)发明人 黄福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51)Int.Cl. A01G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一、 将拟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 浓度。
2、60-9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10-30min, 之 后采用质量体积浓度10-15的次氯酸钠溶液 浸泡58min, 然后于温度04和黑暗条件下 处理34天, 最后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 1.2cm以上的幼苗; 步骤二、 将幼苗移至第一液体 培养液中培养, 并在一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一 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18 22、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 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 得到小苗; 步骤三、 更换 液体培养液, 在第二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蛭石 和蛋壳粉末的第二混合物层, 于温度1822、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 的条件。
3、下, 继续培养小苗;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 二和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386433 A 2017.02.15 CN 106386433 A 1.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将拟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浓度60-9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10-30min, 之后 采用质量体积浓度10-1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8min, 然后于温度04和黑暗条件 下处理34天, 最后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移至第一液体培养液中培养, 并在该 第一液体培。
4、养液的底层铺设一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1822、 湿 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1015天, 得到小苗; 步骤三、 更换液体培养液, 同时在第二液体培养液的低层铺设蛭石和蛋壳粉末的第二 混合物层, 于温度1822、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继 续培养小苗1015天;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1/2MS固体 培养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5、述第一液体培养液包含: 1/5 1/3MS, 0.1-1.0mg/L 6-BA、 0.05-0.5mg/L KT、 0.1-0.5mg/L IAA和35(v/v)的蒲公 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液体培养液包含: 1/5 1/3MS, 0.1-0.4mg/L KT, 0.5-1.0mg/L 6-BA, 0.1-0.8mg/L NAA和35(v/v)的蒲公 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 。
6、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1/5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 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1/6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 和所述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5:5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 和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86433 A 2 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拟南芥属于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二年生。
7、草本, 我国内蒙、 新疆、 陕西、 甘肃、 西藏、 山东、 江苏、 安徽、 湖北、 四川、 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 拟南芥的优点是植株小、 结子多。 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 拟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 基因高度纯合, 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 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 由于有上述这些优点, 所以 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被科学家誉为 “植物中的果蝇” 。 在科学研究中经常需 要用到拟南芥幼苗或者不同时期的小苗, 由于水培拟南芥具有快速、 方便、 幼苗生长快且幼 苗生长过程受到胁迫程度较低等原因, 实验人员普遍倾向于水培拟南芥。 但是, 随着培养时 间延长或者培。
8、养室使用时间较长, 多会出现培养液中杂菌较多、 污染严重, 以致严重影响拟 南芥幼苗生长, 严重影响实验进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 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 点。 0004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步骤一、 将拟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浓度60-9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10-30min, 之后采用质量体积浓度10-1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8min, 然后于温度04和黑暗 条件下处理34天, 最后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1.2cm以上的。
9、幼苗; 0008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移至第一液体培养液中培养, 并 在该第一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一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1822 、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1015天, 得到小苗; 0009 步骤三、 更换液体培养液, 同时在第二液体培养液的低层铺设蛭石和蛋壳粉末的 第二混合物层, 于温度1822、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 下, 继续培养小苗1015天; 0010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0011 优选的是, 。
10、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1/2MS固体培养基。 0012 优选的是, 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第一液体培养液包含: 1/51/3MS, 0.1-1.0mg/L 6-BA、 0.05-0.5mg/L KT、 0.1-0.5mg/L IAA和35(v/v)的蒲公英汁, 所 述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第二液体培养液包含: 1/51/3MS, 0.1-0.4mg/L KT, 0.5-1.0mg/L 6-BA, 0.1-0.8mg/L NAA和35(v/v)的蒲公英汁, 所述 说 明 书 1/4 页。
11、 3 CN 106386433 A 3 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培 养液深度的1/51/3。 0015 优选的是, 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培 养液深度的1/61/3。 0016 优选的是, 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所述贝 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5:53。 0017 优选的是, 所述的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中,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贝壳碳 酸钙的质量比为1:1。 0018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首先。
12、采用酒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 之后进行后续步骤, 能够有效去除种 子中的有害虫软及细菌等, 去除种子中可能含有的细菌等, 同时在固体培养基中萌发, 进一 步减少了在液体培养液中被污染的可能; 0020 本发明的液体培养液中的第一混合物层还有蛭石和贝壳碳酸钙, 一是能够吸收足 够的营养液, 保持培养中的液体湿度和营养成分, 二是贝壳碳酸钙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 保持水体干净; 第二混合物层中含有的蛋壳粉末同样也具有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 同时这 几种成分都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 一举多得; 0021 本发明将蒲公英汁液运用于培养液中, 能够有效抑制液体中杂菌和其他杂草的生 长。 0022 利用液体培。
13、养液循环培养至植株生长至需求的时期, 获取到的材料生长一致、 生 长状态良好, 无杂菌污染, 为科学实验的精确研究做好良好的准备。 0023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 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 应当理解, 本文所使用的诸如 “具有” 、“包含” 以及 “包括” 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6 本发明提供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7 步骤一、 将拟。
14、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浓度60-9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10-30min, 之后采用质量体积浓度10-1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8min, 然后于温度04和黑暗 条件下处理34天, 最后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 0028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移至第一液体培养液中培养, 并 在该第一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一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1822 、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1015天, 得到小苗; 0029 步骤三、 更换液体培养液, 同时在第二液体培养液的低层铺设蛭石和蛋壳粉末的 第二混合物层。
15、, 于温度1822、 湿度6080、 光照2000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 下, 继续培养小苗1015天;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386433 A 4 0030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0031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1/2MS固体培养基。 0032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液体培养液包含: 1/51/ 3MS, 0.1-1.0mg/L 6-BA、 0.05-0.5mg/L KT、 0.1-0.5mg/L IAA和35(v/v)的蒲公英 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蒲。
16、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壮苗) 0033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液体培养液包含: 1/51/ 3MS, 0.1-0.4mg/L KT, 0.5-1.0mg/L 6-BA, 0.1-0.8mg/L NAA和35(v/v)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0034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 培养液深度的1/51/3。 0035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 培养液深度的1/61/3。 0036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
17、选,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所述 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5:53。 0037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贝壳 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1。 0038 实施例1 0039 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0 步骤一、 将拟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浓度6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10min, 之后采用 质量体积浓度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 然后于温度0和黑暗条件下处理3天, 最后 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1/2MS固体培养基。 0041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移至第一液体培。
18、养液中培养, 并 在该第一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一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18、 湿 度60、 光照2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10天, 得到小苗; 所述第一液体培养液包含: 1/5MS, 0.1mg/L 6-BA、 0.05mg/L KT、 0.1mg/L IAA和3(v/v)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 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 1/5。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所述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5。 0042 步骤三、 更换液体培养液, 同时在第二液体培养液的低层铺设蛭石和蛋壳粉末的 第二混合物层, 于。
19、温度18、 湿度60、 光照2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继续培养小苗10 天; 所述第二液体培养液包含: 1/5MS, 0.1mg/L KT, 0.5mg/L 6-BA, 0.1mg/L NAA和3(v/v) 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的厚 度为所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1/6。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1:1。 0043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0044 实施例2 0045 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6 步骤一、 将拟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浓。
20、度9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30min, 之后采用 质量体积浓度1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8min, 然后于温度4和黑暗条件下处理4天, 最后 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1/2MS固体培养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386433 A 5 0047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移至第一液体培养液中培养, 并 在该第一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一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22、 湿 度80、 光照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15天, 得到小苗; 所述第一液体培养液包含: 1/3MS, 1.0mg/L 6-。
21、BA、 0.5mg/L KT、 0.5mg/L IAA和5(v/v)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 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 1/3。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所述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5:3。 0048 步骤三、 更换液体培养液, 同时在第二液体培养液的低层铺设蛭石和蛋壳粉末的 第二混合物层, 于温度22、 湿度80、 光照30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继续培养小苗15 天; 所述第二液体培养液包含: 1/3MS, 0.4mg/L KT, 1.0mg/L 6-BA, 0.8mg/L NAA和5(v/v) 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
22、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的厚 度为所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1/3。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1:1。 0049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0050 实施例3 0051 一种拟南芥的培养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2 步骤一、 将拟南芥种子放入质量体积浓度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20min, 之后采用 质量体积浓度13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7min, 然后于温度2和黑暗条件下处理34天, 最 后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培育成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1/2MS固体培养基。 0053 步骤二。
23、、 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根长1.2cm以上的幼苗移至第一液体培养液中培养, 并 在该第一液体培养液的底层铺设一层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第一混合物层, 于温度20、 湿 度70、 光照25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培养13天, 得到小苗; 所述第一液体培养液包含: 1/4MS, 0.55mg/L 6-BA、 0.25mg/L KT、 0.3mg/L IAA和4(v/v)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 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培养液深度 的1/4。 所述第一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所述贝壳碳酸钙的质量比为4:4。 0054 步骤三、 更换液体培养液, 同时在。
24、第二液体培养液的低层铺设蛭石和蛋壳粉末的 第二混合物层, 于温度20、 湿度70、 光照2500lux和24h光照的条件下, 继续培养小苗13 天; 所述第二液体培养液包含: 1/4MS, 0.25mg/L KT, 0.75mg/L 6-BA, 0.45mg/L NAA和4 (v/v)的蒲公英汁, 所述蒲公英汁为蒲公英挤压后过100目筛得到的液体。 所述第二混合物 层的厚度为所述液体培养液深度的1/4。 所述第二混合物层中所述蛭石和贝壳碳酸钙的质 量比为1:1。 0055 步骤四、 循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直至将拟南芥小苗培养至需求的时期。 0056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38643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