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75295.9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袁西和 地址 234099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八办 事处九里村 (72)发明人 袁西和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22 代理人 王学勇 (51)Int.Cl. A01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其 特征在于: 包括: 施基肥、 翻地晾晒、 起垄、 栽种; 。
2、所述起垄为: 每条田垄的高度为30-40厘米, 宽度 h为20-25厘米, 两条相邻田垄间的距离l为15-25 厘米; 所述栽种为: 每条田垄栽种红薯一排, 一颗 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长度d为55-60厘米, 栽种时 将同一条田垄上两相邻红薯苗间的田垄断开, 断 开的距离k为10-15厘米, 栽种后将红薯苗周围土 壤压实, 并向每棵红薯苗浇洒清水浸润土壤后, 用细土封土。 本发明所述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 式, 可用于春红薯和晚红薯的种植, 改变了原有 的整条田垄的种植方式, 将两苗之间的田垄断 开, 这样就可以四面通风和采热。 方法简单, 易实 施, 可以使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大大的提高。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6305120 A 2017.01.11 CN 106305120 A 1.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施基肥、 翻地晾晒、 起垄、 栽种; 所述起垄为: 每条田垄的高度为30-40厘米, 宽度d2为20-25厘米, 两条相邻田垄间的距 离d4为15-25厘米; 所述栽种为: 每条田垄栽种红薯一排, 一颗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长度d1为55-60厘米, 栽种时将同一条田垄上两相邻红薯苗间的田垄断开, 断开的距离d3为10-15厘米, 栽种后将 红薯苗周围土壤压实, 并向每棵红薯苗浇洒清水浸润土壤后, 用细土封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其特征在于: 每亩地所施加的基肥 的成分和质量为: 磷酸二氨10-15kg、 农家肥2000-3000kg、 硫酸钾10-15kg、 尿素30-50kg、 草 木灰100-150kg, 在翻地晾晒前的2-3天, 将农家肥和草木灰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在翻地时, 将磷酸二氨、 硫酸钾、 尿素混合均匀, 洒在田地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地晾晒为: 在 种植前的30-40天, 进行翻地、 晾晒; 晾晒的时间为30-40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05120 A 2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技术领域。
5、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 具体涉及为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背景技术 0002 红薯又名番薯、 甘薯、 地瓜、 白薯、 金薯、 甜薯、 朱薯、 枕薯等。 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 植物, 草本, 其蔓细长, 茎匍匐底面。 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皮色发白或发红, 肉大多为黄 白色, 但也有紫色, 除供食用外, 还可以制糖和酿酒、 制酒精。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膳食 纤维、 胡萝 卜素、 维生素A、 B、 C、 E以及钾、 铁、 铜、 硒、 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 营养价 值很高, 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这些物质能够保持血管弹性, 对防治老 年习惯性便秘十分。
6、有效。 遗憾的是, 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 其实恰恰 相反, 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 相反能够减肥、 健美、 防止亚健康、 通便排毒。 每100克鲜红薯中 仅含有0.2克脂肪, 产生99千卡热量, 大概为大米的1/3, 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 同时 又能有效的阻止糖类变为脂肪, 有利于减肥、 健美。 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在肠道内无 法被消化吸收, 能刺激肠道, 增强蠕动, 通便排毒, 尤其是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0003 近几年来, 红薯在国际、 国内市场十分走俏, 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红薯的种植 历史悠久, 在现有种植技术中, 一般是在种植地上起若干条田垄。
7、, 将红薯幼苗种植区域的长 度范围为35-40cm。 这样的种植方式虽然也能通风、 增大受光面积、 增强土壤通气性等, 但是 效果不佳, 红薯的产量和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可用于春红薯和晚红薯的种植, 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包 括: 施基肥、 翻地晾晒、 起垄、 栽种; 所述起垄为: 每条田垄的高度为30-40厘米, 宽度h为20-25厘米, 两条相邻田垄间的距 离l为15-25厘米; 所述栽种为: 每条田垄栽种红薯一排, 一颗种植苗。
8、的种植区域的长度d为55-60厘米, 栽 种时将同一条田垄上两相邻红薯苗间的田垄断开, 断开的距离k为10-15厘米, 栽种后将红 薯苗周围土壤压实, 并向每棵红薯苗浇洒清水浸润土壤后, 用细土封土。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每亩地所施加的基肥的成分和质量为: 磷酸二氨10-15kg、 农家肥2000-3000kg、 硫酸钾10-15kg、 尿素30-50kg、 草木灰100-150kg, 在翻地晾晒前的2-3 天, 将农家肥和草木灰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在翻地时, 将磷酸二氨、 硫酸钾、 尿素均匀的洒在 田地里。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翻地晾晒为: 在种植前的30-40天。
9、, 进行翻地、 晒田; 晒 田的时间为30-40天。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05120 A 3 本发明所述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改变了原有的整条田垄的种植方式, 将两苗之 间的田垄断开, 这样就可以四面通风和采热。 方法简单, 易实施, 同样的地、 同样肥料、 同样 品种、 同样管理, 不需要改良品种, 水用激素, 不用特殊肥料即可, 就可以使红薯的产量和品 质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种植田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田垄示意图。 0010 图中: A1, A2表示现有技术中的田垄。
10、; D表示一颗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长度, H表示 一颗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宽度, D为35-40cm, H为20-25cm; L表示两垄之间的距离, L为15- 25cm; B1, B2表示本发明所述的田垄; d表示一颗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长度, h表示一颗种植 苗的种植区域的宽度, d为55-60cm, h为20-25cm; k为断开的距, k为10-15cm, l表示两垄之间 的距离, l为15-25cm。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但应当说明的是, 这些实施方式并 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 方法、 或者结构上 的。
11、等效变换或替代,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2 具体实施例1: 春红薯的种植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可用于春红薯的种植, 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包括: 施基 肥、 翻地晾晒、 起垄、 栽种; 所述施基肥为: 每亩地所施加的基肥的成分和质量为: 磷酸二氨10-15kg、 农家肥2000- 3000kg、 硫酸钾10-15kg、 尿素30-50kg、 草木灰100-150kg, 在翻地晾晒前的2-3天, 将农家肥 和草木灰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在翻地时, 将磷酸二氨、 硫酸钾、 尿素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所述翻地晾晒为: 在种植前的30-40天, 进行翻地、 晾晒; 晾晒的时间为30-。
12、40天; 所述起垄为: 每条田垄的高度为30-40厘米, 宽度h为20-25厘米, 两条相邻田垄间的距 离l为15-25厘米; 所述栽种为: 每条田垄栽种红薯一排, 一颗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长度d为55-60厘米, 栽 种时将同一条田垄上两相邻红薯苗间的田垄断开, 断开的距离k为10-15厘米, 栽种后将红 薯苗周围土壤压实, 并向每棵红薯苗浇洒清水浸润土壤后, 用细土封土。 0013 具体实施例2: 晚红薯的种植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可用于晚红薯的种植, 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包括: 施基 肥、 翻地晾晒、 起垄、 栽种; 所述施基肥为: 每亩地所施加的基肥的成分和质量为: 磷酸二氨1。
13、0-15kg、 农家肥2000- 3000kg、 硫酸钾10-15kg、 尿素30-50kg、 草木灰100-150kg, 在翻地晾晒前的2-3天, 将农家肥 和草木灰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在翻地时, 将磷酸二氨、 硫酸钾、 尿素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所述翻地晾晒为: 在种植前的30-40天, 进行翻地、 晾晒; 晾晒的时间为30-40天; 所述起垄为: 每条田垄的高度为30-40厘米, 宽度h为20-25厘米, 两条相邻田垄间的距 离l为15-25厘米;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05120 A 4 所述栽种为: 每条田垄栽种红薯一排, 一颗种植苗的种植区域的长度d为55-60厘。
14、米, 栽 种时将同一条田垄上两相邻红薯苗间的田垄断开, 断开的距离k为10-15厘米, 栽种后将红 薯苗周围土壤压实, 并向每棵红薯苗浇洒清水浸润土壤后, 用细土封土。 0014 分别采用上述2个实施例中的方法来种植春红薯和晚红薯, 并以传统的种植方法 作为对照。 在种植春红薯的实验中, 选取大小相近, 长势相同的一批红薯幼苗种植在两亩地 中, 晚红薯的种植实验与春红薯的种植类似,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 验结果如下表: 每亩地的种植数量 (株)产量 具体实施例118006020 具体实施例218006351 现有技术种植春红薯23003021 现有技术种植晚红薯23003105 由表可知, 本发明所述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改变了原有的整条田垄的种植方式, 将两苗之间的田垄断开, 通过四面通风和采热, 大大提高了红薯的产量。 0015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 施仅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 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05120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630512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