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36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6360A21申请号201410317353422申请日20140706A01G1/0020060171申请人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地址665099云南省思茅市思茅区茶城大道32号72发明人唐红燕童清杨利华贾平李倩许丽萍聂艳丽刘庆云刘悦张建珠李智慧赵俊波戴林利彭加萍史富强段海龙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代理人康珉54发明名称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57摘要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包括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的嫁接幼化第一次嫁接幼化是切取思茅松成年优树当年萌生的木质化侧枝。
2、为穗条,嫁接在用无性系种子培育1年的实生苗砧木上;第二次是切取第一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木质化侧枝为穗条嫁接在新选的砧木上;第三次是切取第二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木质化侧枝为穗条嫁接在第三次选的砧木上。取第三次嫁接幼化苗长出的半木质化侧枝为扦插材料,速蘸生根剂后插入苗床,炼苗。本发明首次用思茅松成年优树三次嫁接幼化的方法获取扦插枝条,克服了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直接扦插不能成活的缺陷和不足。首次使思茅松成年优树的扦插繁殖取得成功,生根率达62以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360ACN。
3、104106360A1/2页21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思茅松成年优树的选择采用常规的五株优势木法,选择树龄20年,年均高生长量1M,年均胸径生长量1CM的成年思茅松为思茅松成年优树;2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的嫁接幼化第一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选择用无性系种子培育1年的苗高70CM100CM和地径1CM2CM的实生苗为砧木,穗条的切取每年5月或10月切取思茅松成年优树当年萌生的木质化侧枝为穗条;嫁接在所选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一次嫁接幼化苗;第二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按步骤2所述的砧木的选择。
4、方法新选出砧木为第二次嫁接砧木,穗条的切取切取步骤2所述的第一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木质化侧枝为第二次嫁接穗条;嫁接在所选的第二次嫁接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第二次嫁接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所述的第二次嫁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二次嫁接幼化苗;第三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按步骤2所述的砧木的选择方法再选出砧木为第三次嫁接砧木,穗条的切取切取步骤2所述的第二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木质化侧枝为第三次嫁接穗条;嫁接在所选的第三次嫁接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第三次嫁接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所述的第三次嫁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三次嫁接幼化苗;3。
5、第三次嫁接幼化苗的管理在第三次嫁接幼化苗的主干20CM30CM处断顶,每月追施一次复合肥5G10G/株,所述的复合肥中N含量为15、P2O5含量为15、K2O含量为15,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4扦插材料的选择选取第三次嫁接幼化苗长出的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侧枝为扦插材料;5扦插材料的处理及扦插用吲哚乙酸1G和萘乙酸1G混合后用水定容1L的溶液为生根剂,将扦插材料速蘸所述生根剂10S20S后插入苗床;6扦插苗的管理扦插后在苗床上搭建无色透明塑料薄膜拱棚,在所述塑料薄膜外面覆盖一层遮光率7580的遮阳网,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2532,每隔9D11D向扦插苗喷施一次杀菌剂;7炼苗。
6、扦插苗成活率达到70以上开始炼苗,炼苗期每隔2D3D浇水一次,每隔15D施复合肥5G/株,所述的复合肥与步骤3所述的复合肥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喷施的杀菌剂为多菌灵1000倍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穗条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步骤2所述的第二次嫁接穗条权利要求书CN104106360A2/2页3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步骤2所述的第三次嫁接穗条的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权利要求书CN104106360A1/11页4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
7、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林木扦插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方法。背景技术0002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属松科PINUSACEAE松属PINUS植物,是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自然分布于云南哀牢山以西的热带亚热带山地,海拔7002000M范围,集中分布于10001700M地段。思茅松是云南省特有的速生用材和产脂树种,是普洱林区森林面积最大的树种,面积为982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为863750万M3。思茅松生长快,轮伐期短,材质好,产脂量高,生态适应性强,是南亚热带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0003无性繁殖是通过。
8、优良个体的组培、嫁接或扦插等无性繁育技术培育优良无性苗木的一种繁殖方法。思茅松属于难生根树种,由于树木的高度杂合性,无性繁殖是唯一能保持树木遗传增益的方法。目前,在思茅松无性系改良进程中主要是通过嫁接进行无性繁殖,存在繁殖速度低、嫁接苗的生长性状差以及生产成本高等方面问题,无法满足育种和生产的要求;而采用组织培养,受成熟效应影响,其组培周期长,不易成功,还处于试验阶段。0004目前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是采用思茅松幼树半木质化侧枝,作为嫩枝扦插的材料,其扦插成活率也较高,但它涉及早期测定问题,因树木由幼年到成年,在生长节律和形态特征方面会发生变化,因而利用幼树枝条进行扦插,必顺承受与早期选择有。
9、关的各种风险。思茅松一旦开花后到达成年期,各种性状就相对稳定,发育的节律比较平稳,是性状重复和稳定性最大的时期,然而在这一时期选出的思茅松成年优树由于其树龄大,植株内部抑制剂含量高,如果直接用其枝条扦插不能成活,如果采用嫁接的方法,由于嫁接苗因接穗的老化必然带来原株成熟效应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无性系繁育进程,因此研究思茅成年优树的幼化方法十分必要。采用成年优树的嫩枝为繁殖材料,培育成思茅松无性系苗木。其优点是能将思茅松优树上的优良性状完全地遗传给无性系后代,一些非加性效应的遗传组分也能全部遗传给后代。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思茅松幼树萌发侧枝作为繁殖材料培育扦插苗存在遗。
10、传分化的问题,以及成年优树虽然优良性状可完全地遗传给无性系后代,但又存在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直接扦插不能成活的缺陷和不足。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思茅松成年优树嫩枝扦插幼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1思茅松成年优树的选择0008采用常规的五株优势木法,选择树龄20年,年均高生长量1M,年均胸径生长量1CM的成年思茅松为思茅松成年优树;00092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的嫁接幼化说明书CN104106360A2/11页50010第一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选择用无性系种子培育1年的苗高70CM100CM和地径1CM2CM的实生苗为砧木,穗条的切取每年5月或10月切取步骤1所选择的思。
11、茅松成年优树当年萌生的木质化侧枝为穗条;嫁接在所选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一次嫁接幼化苗;0011第二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按步骤2所述的砧木的选择方法新选出砧木为第二次嫁接砧木,穗条的切取切取步骤2所述的第一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木质化侧枝为第二次嫁接穗条;嫁接在所选的第二次嫁接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第二次嫁接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所述的第二次嫁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二次嫁接幼化苗;0012第三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按步骤2所述的砧木的选择方法再选出砧木为第三次嫁接砧木,穗条的切取。
12、切取步骤2所述的第二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木质化侧枝为第三次嫁接穗条;嫁接在所选的第三次嫁接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第三次嫁接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所述的第三次嫁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三次嫁接幼化苗;00133第三次嫁接幼化苗的管理0014在第三次嫁接幼化苗的主干20CM30CM处断顶,每月追施一次复合肥5G10G/株,所述的复合肥中N含量为15、P2O5含量为15、K2O含量为15,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00154扦插材料的选择0016选取第三次嫁接幼化苗长出的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侧枝为扦插材料;00175扦插材料的处理及扦插0018用吲哚乙酸1G和萘乙酸1G。
13、混合后用水定容1L的溶液为生根剂,将步骤4所述的扦插材料速蘸所述生根剂1020S后插入苗床;00196扦插苗的管理0020扦插后在苗床上搭建无色透明塑料薄膜拱棚,在所述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外面覆盖一层遮光率7580的遮阳网,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2532,每隔9D11D向扦插苗喷施一次杀菌剂;00217炼苗0022扦插苗生长4个月后成活率达到70以上开始炼苗,炼苗期每隔2D3D浇水一次;每隔15D施复合肥5G/株,所述的复合肥与步骤3所述的复合肥相同。待炼苗1个月后选择苗高15CM,地径02CM的苗木出圃造林。0023进一步,步骤6喷施的杀菌剂为多菌灵1000倍液。0024进一。
14、步,步骤2所述的穗条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步骤2所述的第二次嫁接穗条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步骤2所述的第三次嫁接穗条的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61、本发明首次采用思茅松成年优树三次嫁接幼化的方法获取扦插枝条,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思茅松幼树获取扦插枝条,培育的扦插苗存在遗传分化的问题。说明书CN104106360A3/11页600272、本发明采用成年优树的枝条通过在1A生幼砧上连续嫁接三次后植株萌发的嫩枝为繁殖材料,培育成思茅松无性系苗木,其优点是能将思茅松成年优树上的优良性状完全地遗传给无性系后代,一些非加性效应。
15、的遗传组分也能全部遗传给后代。00283、本发明方法首次使20年以上的思茅松成年优树的扦插繁殖取得成功。有效地实现了思茅松成年优树的幼化,幼化扦插效果比3年生幼树侧枝扦插生根效果好,生根率达62。同时,也缩短了思茅松成年优树材料的幼化周期,仅4年时间即可使20年以上的成年优树枝条得以幼化,提高了幼化效率,有力地推动了思茅松育种的进程,为思茅松育种的后期优良无性系测定和良种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具体实施方式0029实施例中无特别说明为常规方法。0030实施例1本发明方法0031本实施例作两个处理,处理1和处理2分别在同年的5月或10月均按如下方法进行00321实施地点0033中国云南省普。
16、洱市林科所苗圃内,位于北纬22272406,东经1001910127之间,气候为南亚热带区,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和部分砖红壤。00341思茅松成年优树的选择0035采用常规的五株优势木法,选择树年龄20年,年均高生长量1M,年均胸径生长量1CM的成年思茅松为思茅松成年优树。所述的常规的五株优势木法是以候选树为中心,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10M25M半径范围内,其中至少应包括30株以上的树,选出仅次于候选树的35株优势木,实测并计算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如候选树的材积等指标超过规定标准即可入选。一般规定优树的材积、树高和胸径应分别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0、树高的5、胸径的20。00362思茅松成年。
17、优树枝条的嫁接幼化0037第一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选择用无性系种子培育1年的苗高70CM100CM和地径1CM2CM的实生苗为砧木,穗条的切取切取步骤1所选的思茅松成年优树当年萌生的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的木质化侧枝为穗条;嫁接在所选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一次嫁接幼化苗,处理1和处理2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均为80以上。0038第二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按步骤2所述的砧木的选择方法新选出砧木为第二次嫁接砧木,穗条的切取切取步骤2所述的第一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的木质化侧枝为第二次。
18、嫁接穗条;嫁接在所选的第二次嫁接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第二次嫁接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所述的第二次嫁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成活后为第二次嫁接幼化苗,处理1和处理2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均为80以上。0039第三次嫁接幼化,砧木的选择按步骤2所述的砧木的选择方法再选出砧木为第三次嫁接砧木,穗条的切取切取步骤2所述的第二次嫁接幼化苗上长出的长度为18CM23CM且顶芽饱满的木质化侧枝为第三次嫁接穗条;嫁接在所选的第三次嫁说明书CN104106360A4/11页7接砧木高度离地面10CM15CM处剪断,将所切取的第三次嫁接穗条用劈接嫁接方式嫁接在所述的第三次嫁接砧木上,嫁接苗培育。
19、成活后为第三次嫁接幼化苗,处理1和处理2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均为80以上;00403第三次嫁接幼化苗的管理0041在第三次嫁接幼化苗的主干20CM30CM处断顶,每月追施一次复合肥5G10G/株,所述的复合肥中N含量为15、P2O5含量为15、K2O含量为15,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00424扦插材料的选择0043选取第三次嫁接幼化苗长出的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侧枝为扦插材料。00445扦插材料的处理及扦插0045用吲哚乙酸1G和萘乙酸1G混合后用水定容1L的溶液为生根剂,将扦插材料速蘸所述生根剂10S20S后插入苗床;苗床的土壤为山地红壤。00466扦插苗的管理0047扦插后在苗床上搭建无色透明塑。
20、料薄膜拱棚,在所述塑料薄膜外面覆盖一层遮光率7580的遮阳网,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2532,每隔9D11D向扦插苗喷施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0487炼苗0049扦插苗生长4个月后成活率达到70以上开始炼苗,逐渐揭开塑料薄膜透气,先把苗床两端塑料薄膜打开,待扦插苗适应了外部环境后揭掉塑料薄膜,5个月后揭掉遮阳棚进行全光照炼苗。炼苗期浇水,每隔2D3D浇水一次;每隔15D施复合肥5G/株,所述的复合肥与步骤3所述的复合肥相同。待炼苗1个月后选择苗高15CM,地径02CM的苗木出圃造林。处理1和处理2的扦插苗平均生根率均达到62。0050实施例2第一次嫁接幼化。
21、苗、第二次嫁接幼化苗、第三次嫁接幼化苗以下简称嫁接植株不同高度侧枝、激素种类、浓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对比试验00511实施地点0052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林科所苗圃内,位于北纬22272406,东经1001910127之间,气候为南亚热带区,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和部分砖红壤。00532试验材料0054思茅松成年优树的选择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0055嫁接用的穗条采自经子代测定后的思茅松成年优树,树龄30年,胸径32CM,树高30M的优良单株。砧木选用1年生高70100CM,地径12CM的思茅松实生苗;嫁接采用劈接法,通过分别在1A生砧木上嫁接3次后的嫁接苗,长到25CM、50CM、100CM时,定植为。
22、试验用的采穗母株。采穗母株定植株行距为50CM50CM,母株在定植后3个月剪顶处理,当母株所萌侧枝长度达810CM开始剪穗,每次剪取穗条后根外施肥1次。扦插试验中使用的穗条均是采穗母株当年所萌发的半木质化无病虫害顶芽饱满枝。扦插试验均选用山地红壤为基质;75遮光率的遮阳网。00563试验设计005731嫁接植株不同高度侧枝、激素种类、浓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0058用通过三次嫁接植株做不同高度侧枝、激素种类、不同浓度的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说明书CN104106360A5/11页8试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三次重复,从2013年10月扦插,每个处理扦插30条,共810条,2014年3月观察成活情。
23、况。试验设计见表1。0059表1试验设计0060006132扦插方法及扦插后管理0062扦插前两天基质用500倍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备用,穗条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带顶芽无病虫害的健康穗条,长810CM。根据试验要求进行激素处理后,备用。扦插时先用一端削尖的竹片在营养袋袋口中央插洞,然后将插穗插入洞内,用手扒土压实,扦插深度4CM左右,插后浇透水,使土壤与插穗紧密结合。从插穗入土到生根,防止萎蔫是成活的关键,插穗插好后及时在苗床上方08M处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并在塑料薄膜小拱棚上覆盖遮光率75的遮阳网。以控制小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小棚内湿度保持在8590,温度保持在2532,33以上要及时采取小棚两端。
24、通风降温措施,但要注意保证棚内湿度的前提下把温度降到适宜范围内。穗条扦插后每隔10D喷施一次1000倍多菌灵药液防止穗条霉变。4个月后逐渐揭开塑料薄膜透气,5个月后揭掉遮阳棚进行全光照炼苗。006333数据统计0064生根率于扦插6个月后进行全面调查。数据采用EXCEL统计,用统计软件DPSV705版对试验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00654结果与分析0066激素种类、浓度对嫁接植株不同高度所萌侧枝扦插成活影响试验结果见表2。对试验所得的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嫁接植株不同高度所萌侧枝R值最大,所以嫁接植株的不同高度萌发的侧枝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激素种类。
25、,再次是浓度,3个因子的主次顺序是ABC。从试验结果看,水平组合A1B2C2组合扦插成活率最高平均达到667。是其它处理组合的153952倍。0067表23种处理对思茅松扦插成活率的影响0068说明书CN104106360A6/11页90069方差分析的F值检验结果表3表明,不同高度所萌侧枝、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处理间扦插成活率差异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不同高度所萌侧枝、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0070表33种处理对扦插成活率影响方差分析表0071说明书CN104106360A7/11页100072表示差异极显著0073利用LSD检验方法对本项试验各因素的扦插成活率的平。
26、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嫁接植株不同高度25CM、50CM、100CM所萌侧枝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激素种类,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混合物、吲哚丁酸、萘乙酸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使用的浓度,2G/L和3G/L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G/L和3G/L与1G/L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0074表4试验处理3因子各水平间多重比较0075说明书CN104106360A108/11页110076从分析结果可看出不同高度、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对扦插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水平的最佳组合与表2结论一致,为A1B2C2,即嫁接植株高度25CM,使用的激素与吲哚乙酸与萘乙酸的等量混。
27、合物,浓度为2G/L。00774结论0078嫁接植株不同高度侧枝、激素种类、浓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平的最佳组合为A1B2C2,即嫁接植株高度25C,激素种类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混合物,使用浓度2G/L。嫁接植株高度随着高度增加扦插成活率下降,表明位置效应明显。在生产中用嫁接植株培育采穗母株时,截干高度尽量低于25CM。0079实施例3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对比试验、嫁接植株不同高度萌发侧枝数量比较、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对比试验00801实施地点0081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林科所苗圃内,位于北纬22272406,东经1001910127之间,气候为南亚热带。
28、区,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和部分砖红壤。00822试验材料0083思茅松成年优树的选择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0084嫁接用的穗条采自经子代测定后树龄30年,胸径32CM,树高30M的思茅松成年优树;嫁接采用劈接法;每次嫁接时采用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培育1A的实生苗苗高70100CM,地径12CM的植株作为砧木,嫁接成活后定植为试验用的采穗母株。采穗母株定植株行距为50CM50CM;1A、3A、5A幼树枝条采自宁洱县林业局推广中心苗圃;扦插试验中使用的穗条均是采穗母株当年所萌发的半木质化无病虫害顶芽饱满枝。00853试验设计008631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0087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
29、量影响试验,嫁接3次,即每次嫁接时采用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培育1A的实生苗苗高70100CM,地径12CM的植株作为砧木,在砧木离地面1015CM处剪断,第一次嫁接的穗条采自优树所萌侧枝,待侧枝完全木质化,顶芽饱满,长达到20CM后,取嫁接苗所萌侧枝作为第二次嫁接的穗条进行嫁接;第二次嫁接的成活的植株所萌侧枝嫁作为第三次嫁接的穗条;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三次重复,每个处理30株,共嫁接270株,五个月后统计侧枝数量。008832嫁接植株不同高度萌发侧枝数量比较0089用嫁接三次的植株定植为采穗母株,分别在25CM、50CM、100CM的高度处断顶侧进促枝萌条,五个月后观察记录每次剪取的侧枝。
30、数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三次重复,每个处理30株,共嫁接270株。009033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00911A、3A、5A幼树、思茅松成年优树第一次嫁接苗、第二次嫁接苗、第三次嫁接苗所萌发侧枝进行扦插试验。基质为山地红壤,激素用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等量混合物,浓度为2G/L,速蘸3S后扦插,扦插后用75遮光率的遮阳网搭建遮阳棚。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三次重复,每个处理30条,共扦插540条。009234数据统计0093在剪去嫁接植株顶端后第五个月开始记录每次剪取的半木质化侧枝数量。生根率说明书CN104106360A119/11页12于扦插6个月后进行全面调。
31、查。数据采用EXCEL统计,用统计软件DPSV705版对试验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00944结果与分析009541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0096不同嫁接次数植株萌发侧枝平均产量为199条,对侧枝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如表50097表5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方差分析表00980099表示差异极显著0100由表5可知,不同嫁接次数植株萌发侧枝能力差异极显著。利用最小显著差法LSD法对本项试验嫁接不同次数植株萌发侧枝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嫁接3次的嫁接植株萌发侧枝平均单株达到31条,高于嫁接2次和1次的,萌发侧枝平均20。
32、条和87条。嫁接3次对植株幼化效果最佳,萌侧枝能力显著高于嫁接1次和2次。0101表6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多重比较表0102010342嫁接植株不同高度萌发侧枝数量比较0104嫁接植株不同高度侧枝产量变幅在1429条之间,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如表70105表7嫁接植株不同高度萌发侧枝数量比较方差分析表0106说明书CN104106360A1210/11页130107表示差异极显著0108由表7可知,嫁接植株不同高度侧枝萌发量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8表明嫁接植株离地面2030CM高度单株萌侧枝平均达到29条,高于5060CM和90100CM高度,平均单株萌侧枝18条、14条。随。
33、着嫁接植株高度增加萌侧枝能力呈下降趋势。0109表8嫁接植株不同高度萌发侧枝数量比较多重比较表0110011143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01126个处理扦插成活变幅为7387,对试验所得扦插生根率进行反正弦值转换,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如表9。0113表9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方差分析表01140115表示差异极显著0116方差分析的F值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树龄及嫁接次数所萌侧枝扦插成活率影响试说明书CN104106360A1311/11页14验差异极显著,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如下表10。0117表10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多重比较表01180119。
34、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幼树侧枝扦插成活率达到87,极显著高于3A、5A、嫁接1次、嫁接2次、嫁接3次;嫁接三次的植株所萌发的侧枝扦插成活率达到62,比3A生幼树萌发侧枝的扦插成活率高出14,说明将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连续3次嫁接在幼砧上,然后用嫁接3次植株萌发的侧枝进行扦插,幼化扦插生根效果好。01205结论与讨论012151结论01221嫁接次数对嫁接植株萌发侧枝数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嫁接3次植株萌发侧枝平均单株达到31条,高于嫁接2次和1次的,萌发侧枝平均20条和87条。嫁接次数对植株萌侧枝能力有显著影响,嫁接3次植株萌侧枝能力高于嫁接1次和2次。01232嫁接植株不同高度萌发侧枝数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植株离地面25CM高度单株萌侧枝平均达到29条,高于50CM和100CM高度,平均单株萌侧枝18条、14条。随着植株高度增加萌侧枝能力呈下降趋势。01243不同树龄及不同嫁接次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幼树侧枝扦插成活率达到87,极显著高于3A、5A、嫁接1次、嫁接2次、嫁接3次;嫁接三次的植株所萌发的侧枝扦插成活率达到62,比3A幼树萌发侧枝的扦插成活率高出14,说明将思茅松成年优树枝条连续3次嫁接在幼砧上,然后用嫁接3次植株萌发的侧枝进行扦插,幼化扦插生根效果好,有效克服了年龄效应。说明书CN104106360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