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下肢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瘫痪非常严重的患者而言,在患病后的早期,患者利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很 困难,非常不便,大部分患者依靠人工按摩腿部进行康复训练,这样做费时费力,使看护 人员心力交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瘫痪严重的病人 方便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下肢康复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箱、安装在所述底箱上方的支 架、悬挂在所述支架上的可调绳、设在所述可调绳中部靠下位置处的固定带、设在所述底 箱内的升降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下方的可升降装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升降装置相 连的控制设备;所述底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设有刻度。
所述可升降装置为液压千斤顶。
所述升降台表面设有保护垫,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朝内一侧均设有保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结构简单,设计科 学合理,为患者进行自主康复训练做准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底箱、11.前挡板、12.后挡板、13.左侧板、14.后侧板、2.支架、3.可调绳、4.三级固定带、 5.升降台、6.液压千斤顶、7.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箱1、设在底箱1内的升降台5、 液压千斤顶6、PLC控制器7、支架2、可调绳3等。
底箱1包括前挡板11,后挡板12、左侧板13和后侧板14,四者的高度相同,其高度 范围为1.2m-1.8m。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两者朝内一侧均设有保护垫,如厚海绵,防止患 者磕伤。此外,
升降台5设在底箱1内部,其表面铺设有防护垫。升降台5的底部四角设有液压千斤 顶6,千斤顶6的升降高度范围为0.1m-0.5m,液压千斤顶6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7相 连,受PLC控制器7控制。该控制器7能够控制液压千斤顶6的升降速度和升降高度。
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上均设有刻度,方便操作人员控制升降台的升降高度。
底箱1上部设有支架2,支架2下方设有可调绳3,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绳子的长 短。可调绳3有多根。绳3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带4,分别固定胳膊、腰部和大腿,减轻患 者的承重力,方便患者训练。
在使用时,先利用可调绳3和固定带4将患者固定在升降台5上,再利用PLC控制器 7控制液压千斤顶6升降的速度和高度,使患者的下肢随着升降台5的升高和降低被动运动, 进而对患者的下肢进行运动训练,省时省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