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82202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9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90344.2

申请日:

2004.11.04

公开号:

CN1614788A

公开日:

2005.05.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L 31/04申请日:20041104授权公告日:20090429终止日期:201611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L31/04; H01L31/18

主分类号:

H01L31/04; H01L31/18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三浦弘纲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11.05 JP 2003-3757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效率高的太阳电池装置。在基板(52)上形成多个根据入射的光而进行发电的发电元件(53)。每个发电元件(53)上具有设置在上述光的输入侧,且聚光上述光,以导入发电元件(53)的透镜部(54)。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太阳电池装置,其中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利用入射的光发电的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每个发电元件上的所述光的入射侧,将所述光聚光并导入所述发电元件的透镜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元件,形成于和所述基板不同的第2基板上,且从所述第2基板剥离并复制在所述基板上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基板上形成多个所述发电元件;
选择所述第2基板上的多个发电元件中的一部分发电元件并复制在所述基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利用液滴喷出方式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设置在自由调整与所述基板的距离地支撑的第3基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设置为覆盖所述发电元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电元件的周围,以与所述基板具有阶差的方式设置具有亲液性的突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元件,锯齿状地配置在所述基板上。

9、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装置作为电源部而具备。

10、
  一种太阳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利用入射的光而发电的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光聚光并导入所述发电元件的透镜部设置在每个所述发电元件的所述光的输入侧的工序。

说明书

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太阳电池的领域中,为了提高能量变换效率,层叠多个太阳电池元件膜而成的太阳电池(所谓的串联型太阳电池)的开发正在进行。
在这种太阳电池中,通过将吸收较短波长的光的太阳电池元件膜(例如单晶硅)配置在受光面附近,将吸收较长波长的光的太阳电池元件膜(例如单晶硅锗)配置在远离受光面的位置上,从而有效地吸收宽度宽的波长域的光。
另外,近年来为了增大太阳电池的受光面积,而将多个太阳电池元件二维配置的太阳电池(所谓二维配置集成型太阳电池)的开发也正在进行。
以往,作为制造这种太阳电池的方法,采用在大型基板上利用等离子CVD法等将多个太阳电池元件膜排列形成的方法。
可是,难以由单晶硅或多晶硅来形成大型基板。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包括太阳电池元件膜的一对元件单元粘贴而制造太阳电池的技术。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采用印刷法制造太阳电池的技术。
【专利文献1】
特开2001-532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昭10-15021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如果在整个大型基板上进行粘贴则会产生高价的问题。
另外,由于二维配置的各太阳电池元件微小,故光的利用效率不充分,期望进行发电效率优良的太阳电池的开发。还有,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对于白天或者一年间的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变化,以能够接收平均光照射为目的,采用双面凸状的透镜或如苍蝇的眼睛的透镜的技术,虽然这些透镜用于扩散入射光而有助于照度分布的均匀化,但是不能认为其充分提高了发电效率,例如使各太阳电子元件的数值孔径增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以上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效率高的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构成。
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其中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利用入射的光发电的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每个发电元件上的所述光的入射侧,将所述光聚光并导入所述发电元件的透镜部。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可以聚光入射到透镜部的光并导入发电元件中,故可以增大数值孔径并提高发电效率。
作为基板上的发电元件,优选形成于和所述基板不同的第2基板上,且从所述第2基板剥离并复制在所述基板上。
由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可以将基板上间隔分散配置的多个发电元件集中制造于第2基板上,故与在基板上直接形成发电元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大幅度提高元件的制造中的面积效率,可以有效低价地制造分散配置了发电元件的基板。
另外,由于第2基板不一定需要是大型的,故即使在大型基板上配置多个发电元件时,也能够无障碍地制造。
此外,在上述基板上,也适用于选择所述第2基板上的多个发电元件中的一部分发电元件并复制在所述基板上的构成。
由此,可以容易地在基板上的任意位置、以任意的个数配置发电元件,同时能够在复制前选择·排除在第2基板上制造的发电元件,也可以使产品成品率提高。
作为透镜部,适用于通过喷出透镜形成材料的液滴而形成的构成。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规定位置以高精度且低成本形成微小的透镜部。
这种情况下,也优选将透镜部设置在自由调整与所述基板的距离地支撑的第3基板上的构成。
由此,能够自由调整透镜部与发电元件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调整透镜部地焦点位置等光对发电元件的照射范围。
另外,作为透镜部,也能采用在基板上覆盖设置所述发电元件的构成。这种,根据液滴的表面张力能够容易地形成球面,同时由于应用自排列性,所以不需要光轴重合。
在基板上设置透镜部时,优选在所述发电元件的周围,以与所述基板具有阶差的方式设置具有亲液性的突部的构成。
由此,由于可以在不会从突部弹出的状态下供给液滴,故可以在突部上形成更接近球面形状的透镜部。还有,通过调整液滴量,也能调整焦点距离。
作为上述发电元件的配置,优选在上述基板上配置为锯齿状。
由此,能将从平面看大致呈圆形的透镜部细密化,并能有效地接收光。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太阳电池装置作为电源部而具备。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具有发电效率高、便宜的电源,从而能够得到发电效率高且低价的电子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利用入射的光而发电的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光聚光并导入所述发电元件的透镜部设置在每个所述发电元件的所述光的输入侧的工序。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可以聚光入射到透镜部的光并导入发电元件中,故可以增大数值孔径并提高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的部分平面图。
图2是放大了太阳电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3是复制用基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液滴喷出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压电方式的液状体喷出原理的图。
图6是表示太阳电池装置的制造顺序的图。
图7是放大了第2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放大了第3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例的图。
图中:51...太阳电池装置;52...基板;53...发电元件;54...透镜部;62...耐热基板(第2基板);65...贮格围堰(突部);66...辅助基板(第3基板);801…钟表主体(电子设备);802…电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9说明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太阳电池装置的部分平面图,图2是放大了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太阳电池装置51,是由多晶硅(或者单晶硅)形成的发电元件53和由放射线照射固化型树脂形成的透镜部54成对地分别多个排列在玻璃等基板52上。另外,在基板52上,沿着用于取出来自发电元件53的电流的Y轴方向的配线55在X轴方向上间隔形成。
并且,发电元件53以及透镜部54,在配线55上,沿Y轴方向以大致恒定的间距且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列排列成偏离半个间距的锯齿状。
如图2所示,发电元件53,通过导电性粘接剂56固定在基板52上的配线55、55之间,透镜部54以覆盖发电元件53的方式,在向发电元件53入射的光的入射侧(图2中的上侧)设置为大略半球状。
还有,实际上,在这些发电元件53以及透镜部54上设置了保护玻璃等,在此为了简化而省略图示。
另外,如图3(a)所示,预先在复制用基板61上形成多个发电元件53。复制用基板61,成为例如在耐热1000℃的石英玻璃等透光性耐热基板(第2基板)62上形成剥离层63,在剥离层63上形成多个发电元件53的构成。对于透光性耐热基板62的厚度,没有大的限制条件,但是如果基板的厚度过薄,则会导致强度降低,反过来如果太厚,则在基板的透过率低时导致下述的照射光的衰减,所以优选0.1mm~5.0mm,更优选0.5mm~1.5mm。
剥离层63,通过激光等照射光在该层内或者界面产生剥离(也称作「层内剥离」或者「界面剥离」)。即,通过照射一定强度的照射光,构成构成物质的原子或者分子中的原子间或者分子间的结合力消失或者减少,产生消融(ablation),引起剥离。另外,通过照射光的照射,有剥离层63中所含有的成分变为气体被放出而达到分离的情况,和剥离层63吸收光并变为气体,放出该蒸汽而达到分离的情况。
作为剥离层63的组成,例如,可以使用非晶体硅(a-Si)。在该非晶体硅中,也可以含有氢(H)。氢的含有量,优选为2at%(原子%)以上,更优选为2~20at%。若含有氢,则通过利用光的照射,放出氢而在剥离层63中产生内压,这将促进剥离。通过适当设定成膜条件,例如,采用CVD法时适当设定其气体组成、气体压力、气体气氛、气体流量、气体温度、基板温度、供给的功率等条件,从而调整氢的含有量。作为其它的剥离层材料,可列举酸化硅或者硅酸化合物、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钛等氮化陶瓷、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光的照射切断这些原子间结合)、金属,例如,Al、Li、Ti、Mn、In、Sn、Y、La、Ce、Nd、Pr、Gd或Sm,或包括其中至少一种的合金。
作为剥离层63的厚度,如果剥离层63的厚度过薄,则失去所形成的膜厚的均匀性并在剥离中产生不均,如果剥离层63的厚度过厚,则需要增大剥离中所需要的照射光的能量(光量),另外,由于剥离后除去残留的剥离层63的残渣需要时间,故优选1nm~20μm左右,更优选10nm~2μm左右,进一步优选20nm~1μm左右。
作为剥离层63的形成方法,只要是以相同厚度形成剥离层63的方法即可,能根据剥离层63的组成或厚度等诸条件进行适当选择。例如,可以采用CVD(包括MOCCVD、低压CVD、ECR-CVD)法、蒸镀、分子束蒸镀(MB)、溅射法、离子掺杂(ion doping)法、PVD法等各种气相成膜法、电镀、浸渍镀(浸渍)、无电解电镀法等各种电镀法、朗缪尔-布洛吉特(LB)法、旋涂(spin coat)法、喷涂(spray coat)法、滚涂(roll coat)法等涂敷法、各种印刷法、复制法、喷墨法、喷粉末法等。也可以组合其中的两种以上的方法。
尤其在剥离层63的组成是非晶体硅时,优选利用CVD法,特别是低压CVD或等离子CVD成膜。另外,在利用溶胶-凝胶(sol-gel)法采用陶瓷成膜剥离层63时,或由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时,优选利用涂敷法,特别是旋涂法成膜。
图3(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pin型的发电元件53的一例的剖面图,该发电元件53为顺次层叠导电膜72、n型半导体层73、i型半导体层74、p型半导体层75、绝缘层76、透明导电膜而形成的构成。
还有,有关电子元件53的制造方法,由于公知,故在此省略。
接着,对形成上述构成的太阳电池装置51的透镜部54时所采用的液滴喷出装置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液滴喷出装置IJ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液滴喷出装置IJ包括:液滴喷出头1、X轴方向驱动轴4、Y轴方向导向轴5、控制装置CONT、台架7、清洁机构8、基台9和加热器15。
台架7支撑根据该液滴喷出装置IJ而设置墨(功能液)的基板P(上述基板52),包括将基板P固定在基准位置的图中未示出的固定机构。
液滴喷出头1是具备多个喷出嘴的多喷嘴型液滴喷出头,使长轴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在液滴喷出头1的下面沿Y轴排列并以一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从液滴喷出头1的喷出嘴向台架7所支撑的基板P喷出包括上述透镜形成材料的墨。
在X轴方向驱动轴4上连接有X轴方向驱动电动机2。X轴方向驱动电动机2是步进电动机等,如果从控制装置CONT供给X轴方向的驱动信号,则使X轴方向驱动轴4转动。如果X轴方向驱动轴4转动,则液滴喷出头1向X轴方向移动。
将Y轴方向导向轴5固定为不会向基台9移动。台架7备有Y轴方向驱动电机3。Y轴方向驱动电机3是步进电动机等,如果从控制装置CONT供给Y轴方向的驱动信号,则台架7向Y轴方向移动。
控制装置CONT向液滴喷出头1供给液滴喷出控制用的电压。另外,向X轴方向驱动电动机2供给控制液滴喷出头1的X轴方向的移动的驱动脉冲信号,向Y轴方向驱动电动机3供给控制台架7的Y轴方向的移动的驱动脉冲信号。
清洁机构8清洁液滴喷出头1。在清洁机构8中备有图中未示出的Y轴方向的驱动电动机。通过该Y轴方向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清洁机构沿着Y轴方向导向轴5移动。清洁机构8的移动也由控制装置CONT控制。
加热器15,在此是通过集中退火热处理基板P的机构,进行涂敷在基板P上的液体材料中所包括的溶剂的蒸发以及干燥。该加热器15的电源的接通以及切断也由控制装置CONT控制。
液滴喷出装置IJ,一边对液滴喷出头1与支撑基板P的台架7进行扫描,一边对基板P喷出液滴。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设X轴方向为扫描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为非扫描方向。因此,在作为非扫描信号的Y轴方向上以一定间隔排列设置有液滴喷出头1的喷嘴。还有,在图1中,虽然液滴喷出头1相对基板P的行进方向配置为直角,但也可以调整液滴喷出头1的角度,使其相对基板P的行进方向交叉。
这样,通过调整液滴喷出头1的角度,从而可以调节喷嘴间的间距。另外,也可以任意调节基板P与喷嘴间的距离。
图5是用于说明压电方式的液体材料的喷出原理的图。
在图5中,与收纳液体材料(透镜形成材料、功能液)的液体室21相邻地设置有压电元件22。通过包括收纳液体材料的材料罐的液体材料供给系统23将液体材料供给到液体室21中。压电元件22连接在驱动电路24上,通过该驱动电路24将电压施加在压电元件22上,通过使压电元件22变形,从而液体室21变形,从喷嘴25喷出液体材料。此时,通过使施加电压的值变化,从而控制压电元件22的变形量。另外,通过使施加电压的频率变化,从而控制压电元件22的变形速度。由于利用压电方式的液滴喷出不对材料进行加热,所以具有难以对材料的组成造成影响的优点。
接着,参照图6对制造太阳电池装置51的顺序进行说明。而且,在这些图中,为了容易理解,简化每层和每部分而进行图示的同时,缩小的比例不同。
首先,如图6(a)所示,采用溅射或者光刻等公知技术,在基板52上形成配线55,同时在配线55上涂敷导电性粘接剂56。另外,在配线55的形成中也可以不采用溅射或者光刻等,通过上述的液滴喷出装置IJ喷出包括金属微粒的液状体(液滴喷出方式)而形成。
接着,如图6(b)所示,将形成了多个发电元件53的复制用基板61定位在基板52上并相对向配置。
并且,在图中纵向上一边将导电性粘接剂56加热并加压,一边使其固化。由此,发电元件53与配线55(以及基板52)通过导电性粘接剂56粘接,同时该导电性粘接剂56中的图中未示出的导电粒子在图中纵方向上连接(接触),发电元件53与配线55通过上述导电粒子电连接。
接着,针对多个发电元件53中规定的发电元件53,选择性地(局部地)从透光性耐热基板62的背面侧(照射光入射面62a侧)照射照射光L(参照图6(b))。该照射光L透过基板62后,从界面侧照射到剥离层63上。
任何能够使剥离层63中引起层内剥离以及/或者界面剥离的照射光都可以作为照射光L,例如可以列举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热线)、激光光、毫米波、微波、电子射线、放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其中,在容易使剥离层63的剥离(消融)产生方面,优选激光光。作为使该激光光产生的激光装置,可列举各种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适用激元激光器、Nd-YAG激光器、Ar激光器、CO2激光器、CO激光器、He-Ne激光器等,其中最优选激元激光器。激元激光器,由于在短波长区域中输出高能量,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剥离层63产生消融,由此,在邻接或者附近的发电元件53、基板62等上几乎不使温度上升发生,即可以不使劣化、损伤产生地将剥离层63剥离。
由此,由于在剥离层63中产生层内剥离以及/或者界面剥离,减少或者削减了结合力,故若使基板62与发电元件53分离,则如图6(c)所示,发电元件53从基板62脱离,而复制到基板52上。
然后,应用上述液滴喷出装置IJ,在各发电元件53的上部(向发电元件53的光的入射侧)涂敷光透过性树脂等透镜形成材料(参照图2)。
作为光透过性树脂,特别适用非溶剂类的材料。该非溶剂类的光透过性树脂,不是用有机溶剂溶解光透过性树脂而成为液状体,而是例如通过用其单体稀释该光透过性树脂而成为液状化,并能够从液滴喷出头1喷出。可列举聚甲基丙稀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聚甲基丙烯环己基酯等丙稀酸类树脂,聚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聚碳酸酯等丙稀酸类树脂,甲基丙烯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乙酸乙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氟类树脂、聚丙烯酯类树脂、聚苯乙烯酯类树脂等热塑性或者热固化性的树脂,可以采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使用。
但是,在本例中,作为透过性树脂特别采用放射线照射固化型树脂。除了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以外,也可以采用热固化性树脂,或混合多种树脂并使其产生固化反应的材料。该放射线照射固化型材料,是在上述的光透过性树脂中配合联二咪唑类化合物等光致聚合开始剂的物质,通过配合这种光致聚合开始剂,从而被赋予放射线照射固化性。所谓放射线是可见光线、紫外线(UV)、远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等的总称,特别一般采用紫外线。
上述光透过性树脂的表面张力优选在0.02N/m以上0.05N/m以下的范围内。根据液滴喷出法喷出液滴时,如果表面张力不满0.02N/m,则由于液滴的喷嘴面的润湿性增大,所以容易产生飞行弯曲,如果超过0.05N/m那,则由于喷嘴前端的弯液面形状不稳定,故难以控制喷出量或喷出定时。为了调整表面张力,在上述分散液中,在不使与基板的接触角减少得多,不会对折射率等光学特性造成影响的范围内,也可以微量添加氟类、硅类、非离子类等表面张力调节剂。非离子类表面张力调节剂,可以提高墨向基板的润湿性,改良膜的均化性,对防止膜的微细凸凹的产生有益。上述表面张力调节剂,根据需要也可以包括醇、醚、酯、酮等有机化合物。
上述光透过性树脂的粘度优选在1mpa·s以上200mPa·s以下。采用液滴喷出法并将墨作为液滴喷出时,在粘度比1mP·s更小时,喷嘴周边部分由于墨的流出而易被污染。另外,在粘度比50mPa·s大时,通过在喷头或者液滴喷出装置上设置墨加热机构而使喷出变为可能,在常温时喷嘴孔的筛眼堵塞频率变高,难以顺利喷出液滴。在200mPa·s以上时,即使加热也难以将粘度降低到可以喷出液滴的程度。
根据所希望的透镜部(微透镜)54的大小,在基板52(发电元件53)上喷出1滴或者多滴这种放射线照射固化型的光透过性树脂的液滴。这样,由这种液滴组成的光透光性树脂,由于其表面张力,形成为图2所示的凸状(大致半球状)。
这样,若向应形成的单一的微透镜喷出涂敷规定量的光透过性树脂,进一步进行所期望的透镜部54的个数份的该涂敷处理,则将紫外线等放射线照射在这些光透过性树脂上,以使其硬化。
由此,如图2所示,在没有形成透镜部54时,也能将未入射到发电元件53的光导入发电元件53中。
还有,在透镜部54的焦点位置与发电元件53的受光面一致或者接近时,由于发电元件53的受光面积变小,故优选设定透镜部54的焦点距离(大小),以使整个发电元件53的受光面成为受光面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相对发电元件53的光的入射侧形成透镜部54,故可以增大数值孔径。因此,可以聚光更多的光,并导入发电元件53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液滴喷出方式来形成透镜部54,故根据液滴的表面张力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球面(的一部分)的透镜形状,同时由于根据液滴的自排列性而与发电元件53进行定位,故不需要另外进行光轴重合,也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发电元件53以及透镜部54在基板52上配置为锯齿状,故能够设置更多的发电元件53以及透镜部54,可以有效地受光入射到太阳电池装置51的光,并可以供给发电。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形成于复制用基板61上的发电元件53复制到基板52上,故可以在复制用基板61上集中制造多个发电元件53,与在基板52上直接形成发电元件53相比,可以使元件制造中的面积效率大幅度提高,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制造分散配置了发电元件53的大型基板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选择并复制形成于复制用基板61上的多个发电元件53中的一部分(局部),故可以容易地在基板52的任意位置上、以任意个数配置发电元件53,根据情况能够进行间隔剔除配置等,同时能够在复制前选择·排除在复制用基板61上制造的发电元件53,也能使成品率提高。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在该图中,对与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元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基板52上的发电元件53的周围,以与基板52具有微小阶差的方式设有具有亲液性的贮格围堰(突部)65。
作为贮格围堰(bank)65,可以利用光刻法或印刷法等任意方法来形成。例如,在使用光刻法时,以旋涂、喷涂、滚涂、模压涂、浸渍涂等规定的方法,与贮格围堰的高度配合,在基板52上涂敷有机类感光性材料,在其上方涂敷保护层。并且,通过与贮格围堰的形状(配线图案)配合,实施掩模,曝光·显影,从而残留与贮格围堰形状配合的保护层。最后进行蚀刻,以除去掩模以外部分的贮格围堰材料。另外,也可以形成上层用无机物下层用有机物构成的2层以上的贮格围堰(凸部)。
作为形成贮格围堰65的有机材料,能够采用例如丙烯酸树脂、聚亚胺树脂、烯烃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对图案化为规定形状的贮格围堰65,通过实施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UV)照射处理或者将大气气氛中以氧作为处理气体的O2等离子处理,从而进行亲液化(例如接触角为10°以下)。
例如,O2等离子处理,通过从等离子放电电极照射等离子状态的氧而对基板52进行,作为其条件,等离子功率为50~1000W,氧气流量是50~100ml/min,相对等离子放电电极的基板52的板传送速度是0.5~10mm/sec,基板温度是70~90℃。
其它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喷出到发电元件53上且载置于贮格围氧65的液滴不会被弹出,故不会从贮格围堰65洒落,而保持在贮格围堰65上。因此,可以涂敷多量的液滴,能形成更接近球形状的透镜部54,通过调整滴下的液滴量,也能微调透镜部54的焦点距离(焦点位置)。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太阳电池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在发电元件53上形成透镜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部54与发电元件53间隔设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设置了发电元件53的基板52与由设置了透镜部54的玻璃等形成的辅助基板(第3基板)66相对向地配置着。
辅助基板66,相对基板52,隔着垫片67而被支撑,通过调节垫片67的高度,从而自由调整与基板52之间的距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容易地进行透镜部54的焦点位置的调整,故可以简便地变更光对发电元件53的照射范围。因此,即便改变了发电元件53的受光面积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对应。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对具备了上述太阳电池装置1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手表型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立体图。
在图9中,800表示手表主体,801表示具备了有机EL显示体或液晶显示体的显示部,802表示具备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装置51的电源部。
该手表型电子设备通过具备上述太阳电池装置51,从而具有高发电效率且便宜的电源,能够得到发电效率高而低价的电子设备。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未限于相关例。在上述例子中表示的各构成部件的诸形态或组合等只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做成利用复制将发电元件53设置在基板52上的构成,但并未限定于此,也可以做成直接将透镜部54设置在已形成发电元件53的基板上的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发电元件53以及透镜部54的配置也优选锯齿状,但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配置为格子状的构成。
还有,对于电子设备,并不只限于手表,也能够适用于挂钟或者座钟,便携式信息终端等。

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效率高的太阳电池装置。在基板(52)上形成多个根据入射的光而进行发电的发电元件(53)。每个发电元件(53)上具有设置在上述光的输入侧,且聚光上述光,以导入发电元件(53)的透镜部(5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