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矩电动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82095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6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8356.9

申请日:

2003.11.03

公开号:

CN1614861A

公开日:

2005.05.1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3/00

主分类号:

H02K53/00

申请人:

陈卫国;

发明人:

陈卫国

地址:

321100浙江省兰溪市红梅村11幢1单元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输出的机械能大于输入电能量数倍的增矩电动机,以外转子电动机、推力座、圆盘与输出轴为主体件组成。在外转子电动机主动源功率作用下,通过圆盘与输出轴的径向尺寸距离差,以物理力学的力偶矩原理作用达到增大输出机械能的效应。在机器设备需求同等机械功率的情况下,使用本电动机所消耗的电能量相应降低。可以制造不同电流,转速和功率大小不等的规格系列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输出的机械能大于输入电能量数倍的增矩电动机,其结构由外转子电动机、推力座、圆盘与输出轴为主体件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矩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以外转子电动机为源头动力,由其产生的机械能,通过推力座传递给圆盘与输出轴。

3.
  根据权利1和2所述的增矩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依据物理力学力偶矩原理作用,以圆盘与输出轴径向尺寸比例的倍数差,使输出轴增大输出的机械能。

说明书

增矩电动机
技术领域:电动机属于一种工业制造的机电产品。在现代社会作为电气设备、用具的重要部件,广泛使用于各种机器、家用电器等多领域中。
背景技术:电动机是以输入电能转换成机械功输出的一种装置载体。普通的电动机输入电能后,在将电能转换成机械功的过程中,由于机械结构的摩擦和电流导线电阻发热等因素,使输入电能功率受到损耗,因此,我们目前使用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总是小于输入功率。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使电动机输入功率不用增加其他附加能量,将电动机的输出机械功率比大于输入电能量值的电动机。
本发明是以物理力学中力偶矩作用于刚体产生的转动效应的原理。
以外转子电动机为源头动力功;外转子电动机输入的电能量,为获得大的输出转矩,将电动机的转子做成大直径扁平的形状,定子装配在大直径转子内部,与普通的电动机正好相反。
根据外转子电动机外侧旋转做功并且直径大的结构特点,在外转子电动机前端轴相邻安装一个能旋转的刚体圆盘与终端输出轴同体的构件,由此,外转子电动机外侧做功变位至电机中心轴向外输出功率。
在输入电能量外转子电动机的外转子产生的机械功,通过前端边沿口的推力座构件传递到圆盘边圈后,使圆盘旋转,并通过同体的输出轴向外做功。输出轴直径刚体强度只要满足功率传递的要求,径向尺寸比例总是小于圆盘,其相应作用线的距离为一个力偶臂,是增矩电动机(以下称本电机)增大扭矩功率的条件所备。
由于圆盘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不会变动,不论外转子电动机输入电能量的增减,圆盘与输出轴之间始终存在成正比输出的机械功大于输入电流能量功的增矩效应。即外转子电动机输入的电能量转换成机械功,扣除损耗的功率因素为一个定量值,通过圆盘与输出轴的力偶矩作用,使输出轴的扭矩功得以增加;再扣除存在的圆盘与输出轴结构的机械摩擦损耗,其力偶矩作用效果大于并超过了损耗的能量,因此,整机最终输出的机械功率是原始电能量输入值的数倍。(模型试验数据验证)
本电机产生的作用效果在于在同等机械功率需求情况下的机器设备,使用本电机所消耗的电能量相应降低,可以在多种设备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增矩电动机输出轴方向外型平面图。
图2是增矩电动机外型侧面平面图。
图3是增矩电动机整机体的剖面图。
图4是圆盘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后端盖内方向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前转子架外方向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后转子架内方向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推力座前方向的平面图。
图9是推力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9对本电机结构作以下说明:
整机体由带座脚的机壳圈10、前端盖2、后端盖9、外转子电动机8、圆盘3和输出轴1、推力座7为主构件组成。
把圆盘3中心孔圈与输出轴1后部法兰圈位平面叠贴,螺丝固定连体。输出轴1用双排列轴承4支撑,轴承座在前端盖2体的中心。
将外转子电动机8的转子8D、定子8C和前转子架8B及后转子架8A组装;定子8C后端轴中心孔11与电流导线12的轴头在后转子架8A方向。
外转子电动机8定子8C的后转子架8A外部轴段,安装在后端盖9的中心孔轴座9D上。在后端盖9外平面凸出部位销孔9A中插入一头带螺纹的定位销锁定。在后端盖9内侧,定子8C后端轴中心孔11的电流导线12嵌入到线槽扣脚9B内,从下部穿线孔9C引出接电源线。
以上的装配整机结构区分成前端盖2连同输出轴1和圆盘3一体的前半部分;后端盖9与外转子电动机8的后半部分。
在外转子电动机8的前转子架8B外侧边圈推力座7基座8E上安装径向直线对称的均布双组推力座7,用螺丝紧固。整机组装时,将推力座7凸位套入圆盘3沿口相对称的孔圈3A内。
把外转子电动机8的前转子架8B外前端的轴段头部装入到输出轴1与圆盘3连体构件后端同轴心度的轴承座1A上,此轴头部承受的外转子电动机8重量部分,传递于输出轴1的双排列轴承4座同一体的前端盖2。轴头部位安装内无挡圈滚柱轴承5,方便整机前、后分体部的安装。轴承座1A头部用橡胶密封圈6密封润滑脂。
之后前端盖2、后端盖9两分部体分别从带座脚的机壳圈10两头套入定位,装配成整机。后端盖9以销位孔9A垂直,电流导线12、穿线孔9C在下部为标准。接通与外转子电动机8匹配的电源,输出轴1即能旋转发出扭矩功率。
当外转子电动机8转子8D旋转时,其推力座7上的功率,通过圆盘3上孔座3A的阻挡,施力于圆盘3平面上,并传递到同体的输出轴1同步旋转,因此外转子电动机8地转速等于圆盘3和输出轴1的转速度。
外转子电动机8的转子8D主动功与圆盘3被动做功的扭矩,方向相同,为两个不同源的旋转体,其作用力不同轴位,虽有同轴度轴承座1A相连,但相互不发生转矩阻尼,满足整体结构做功的要求。
外转子电动机8的转子8D旋转时,前、后转子架8B、8A空档处搅动空气对流,散发电动机做功时产生的热量。
根据本电机的结构原理,允许电机正、反转做功,增矩效果相同。在外转子电动机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制造不同电流,转速不一,功率大小不等的多规格系列品种的增矩电动机。

增矩电动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增矩电动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增矩电动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矩电动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矩电动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输出的机械能大于输入电能量数倍的增矩电动机,以外转子电动机、推力座、圆盘与输出轴为主体件组成。在外转子电动机主动源功率作用下,通过圆盘与输出轴的径向尺寸距离差,以物理力学的力偶矩原理作用达到增大输出机械能的效应。在机器设备需求同等机械功率的情况下,使用本电动机所消耗的电能量相应降低。可以制造不同电流,转速和功率大小不等的规格系列产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