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81796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8268.7

申请日:

2004.08.20

公开号:

CN1622559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M 1/02申请日:20040820授权公告日:20070530终止日期:20140820|||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M 1/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利泽中园二区203号洛娃大厦B座变更后权利人:264001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228号登记生效日:201203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2; H05K1/11

主分类号:

H04M1/02; H05K1/11

申请人: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成雄; 辛相勋

地址:

100102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利泽中园二区203号洛娃大厦B座

优先权:

2003.11.28 KR 10-2003-008573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方挺;余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以现有便携式终端机中具有下翻盖,以及通过第一合叶部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等结构件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为基础,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包括:一端与下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而另一端与上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上翻盖主LCD相连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安装于上述主LCD的侧面,并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一端进行连接的连接器等。通过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LCD模块中零部件装配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优化便携式终端机外观设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具有下翻盖,以及通过第一合叶部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与下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而另一端设置于上翻盖上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
与所述上翻盖的主LCD相连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
安装于上述主LCD的侧面的用于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将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进行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连接LCD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位于上述LCD的后面,具有垂直向下弯曲的机械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翻盖上设置有引导部,用于固定上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

4.
  一种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具有下翻盖,通过第一合叶部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以及为确保上述上翻盖相对于第一合叶部的旋转而连接的旋转合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终端机进一步包括:
一端与下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而另一端通过上述第一合叶部及旋转合叶部与安装于上翻盖上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
与上述上翻盖中主LCD相连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
安装于上述主LCD的侧面的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将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进行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连接LCD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位于上述LCD后面、垂直向下弯曲的机械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翻盖上设置有引导部,用于固定上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

说明书

便携式终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机,更具体地说,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提高LCD模块中零部件装配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优化外观设计的便携式终端机。
背景技术
便携式终端机是由用户随身携带使用的个人信息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等。由于便携式终端机要受到便携性的限制,因而从外型上将仅限于采用小尺寸,但是为了执行拍摄动态画像等各种功能,就需要终端配备大屏幕LCD。为了同时满足上述相互矛盾的需求,人们开发出了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但是,对于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用户来讲,在确认相应信息时,需要经常打开翻盖。为了避免这种用户操作上的不便,市面上又出现了在翻盖的外侧表面装有辅助LCD的便携式终端机。
图1是现有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的正面图。
如图所示,现有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包括如下结构件:下翻盖(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合叶部30的合叶连接方式,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10;为确保上述上翻盖10相对于第一合叶部30的正常旋转而连接的旋转合叶部40;设置于上述上翻盖10背面、与上述下翻盖相对的主LCD 11;设置于上述上翻盖10上、并位于装有所述主LCD 11另一侧的副LCD 13等。从中可知,主LCD 11和副LCD的安装方向是相反的。
而且,为了确保下翻盖中主印刷电路板与上翻盖10中LCD 11、13之间控制信号的传送,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12连接上述主印刷电路板和LCD11、13。为了将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2连接到LCD 11、13,在主LCD 11的背面首先要安装板对板(board to board)型连接器60,然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12与连接器60相连接。
但是,由于上述现有便携式终端机将连接器60布置在主LCD 11的背面上,因此,连接器60占用了相当的空间,由此使副LCD 11的尺寸及布置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从副LCD 11引出的数据线布置空间也不足,而且当需要在机体中增加相机、扬声器等装置时,还需要采用更大尺寸的连接器。因此,现有便携式终端机主LCD零部件装配效率比较低。
本发明的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提高LCD模块中零部件装配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优化外观设计的便携式终端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下翻盖,以及通过第一合叶部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该终端机进一步包括:一端与下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而另一端与设置于上翻盖上的主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上翻盖主LCD相连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安装于上述主LCD的侧面,并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一端进行连接,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等。
其中,上述用于连接LCD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优选地采用位于上述LCD的后面、垂直向下弯曲的安装方式。
而且,为了固定上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在上述上翻盖上较佳地配置有引导部,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上述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获得如下各种效果。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本发明并不是在产生如下所有效果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首先,在本发明中,由于将便携式终端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结构布置在具有相当闲余空间的LCD侧面,因此可以自由调整副LCD的布置方式及尺寸,有利于优化外观设计。
其次,当在机体中增加相机、扬声器等装置时,即便采用了更大尺寸的、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也不会影响到LCD中零部件的安装。
最后,通过引导部可以防止因用于连接主印刷电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接触到LCD等其他零部件,而产生的断线及磨损。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现有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的正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机的正面图;
图3是与图2中连接器组装部位相对应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中主要标识部分说明
10:上翻盖               15:用于连接主印刷电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30:第一合叶部           40:旋转合叶部
111:引导部              115:用于连接主LCD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160: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突出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对公知的功能或者结构部分不再进行详细说明。而且,对于与前述结构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对应的详细说明。
图2及图3是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相对应的结构图。其中,图2是便携式终端机的正面图;图3是与图2中连接器组装部位相对应的分解立体图。
如上述附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机包括如下结构件:下翻盖(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合叶部30的合叶连接方式,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10;为确保上述上翻盖10相对于第一合叶部30的旋转,所连接的旋转合叶部40;设置于上述上翻盖10背面,并与上述下翻盖相对地主LCD 11;设置于上述上翻盖10上,并位于与装有所述主LCD 11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上的副LCD 13等。从中可知,主LCD 11和副LCD的安装方向是相反的。
而且,该便携式终端机还包括如下结构件:为了确保主LCD 11与下翻盖中主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控制信号传送,一端连接在主印刷电路板,而另一端则通过上述旋转合叶部与安装于上翻盖10上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与上述上翻盖10中的主LCD 11相连接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15;安装于上述主LCD 11的侧面,并将上述第一印刷电路板15一端与上述第二印刷电路板115一端进行连接的连接器160;固定上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的引导部111等。
其中,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15由以下部分构成:与主LCD 11相连的主LCD连接部115a;由上述主LCD连接部115a垂直弯曲形成的侧面连接部115b;从上述侧面连接部115b引出,并与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160相结合的连接器连接部160等。
上述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160采用板对板(board to board)方式,其中一端与用于连接主印刷电路板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相连。
为了引导用于连接主印刷电路板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避开主LCD 11进行布线,在上翻盖10的内部设置上述引导部111。当上翻盖10以旋转合叶部40为中心旋转时,为了防止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也在上翻盖11内部旋转,通过引导部111固定上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通过引导部111,可以防止因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5接触到LCD模块15所产生的断线及磨损。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便携式终端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结构布置在具有相当闲余空间的主LCD 11侧面,因此可以自由调整副LCD 13的布置方式及尺寸,有利于优化外观设计。
不仅如此,当在机体中增加相机、扬声器等装置时,即便采用了更大尺寸的、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160,也不会影响到LCD 11中零部件的安装。
上述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定义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便携式终端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便携式终端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便携式终端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终端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终端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以现有便携式终端机中具有下翻盖,以及通过第一合叶部与上述下翻盖相连接的上翻盖等结构件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为基础,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特征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机,包括:一端与下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而另一端与上翻盖的主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上翻盖主LCD相连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安装于上述主LCD的侧面,并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一端进行连接的连接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