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整合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1411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4475.7

申请日:

2003.10.30

公开号:

CN1612565A

公开日:

2005.05.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宽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台湾省台北县变更后:台湾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登记生效日:2005.5.27|||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6; H04L12/28; H04L12/02

主分类号:

H04L29/06; H04L12/28; H04L12/02

申请人:

宽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翁荣仁; 余荣堂; 张元祥; 郭儒航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蒲迈文;黄小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以整合一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一因特网协议的信号。此系统包含一无线局域网络及一信号交换装置。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可转换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而因特网协议的信号亦可经过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以整合一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一因特网协议的信号,包含:
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以及
一第一信号交换装置,连接至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包含:
一第一接口,用以输出入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以及
一第二接口,连接至一因特网,用以输出入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
其中,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由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输出;
其中,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由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输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整合系统,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由该第二接口输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整合系统,还包含一第二信号交换装置,是通过该因特网与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连接,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由该第二接口输出至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亦经由该第二接口输出至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整合系统,还包含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与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连接,经由该第二接口输出至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的信号经过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再经由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输出。

5.
  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以整合一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一因特网协议的信号,包含:
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
一第一信号交换装置,连接至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包含:
一第一接口,用以输出入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以及
一第二接口,连接至一因特网,用以输出入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以及
一第二信号交换装置,是通过该因特网与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连接;
其中,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由该第二接口输出至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
其中,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过该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由该第一接口输出。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整合系统,还包含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与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连接,经由该第二接口输出至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的信号经过该第二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再经由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输出。

说明书

信号整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以整合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及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的信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讯系统都是以电话与传真为主,而电话系统是以电话交话机为核心,连结所有的分机与内外线路。时至今日,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迅速普及,为了数据数据的交换,需架构了一专属于数据通讯的网络环境,使如电子邮件、实时通讯等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与交换。
自90年代起,因特网通讯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主流标准,除了WWW外,各界也开始思考IP在其它通讯方式的应用。其中之一是将语音数据数字化之后,通过因特网传送,送达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虽然初期通过因特网传输的语音品质并不理想,但网络频宽不断扩增,与数据压缩技术的改进下,IP语音传输(Voice over IP;VoIP)继数据资料传输后,成为因特网中的另一个重要服务。而如何将传统电话网络与因特网加以连结,尤其将传统电话网络与IP语音传输加以整合,一直是近年来各方研究发展的目标。
针对上述需求,目前业界已有其解决方案。如思科IP Phone 7900系列,搭配现有的数据网络,IP电话可轻易的连结以太网络使用,甚至利用IEEE802.11b的无线通讯协议发展出IP Phone 7920型为一无线局域网络电话。
在上述以思科系统为例的整合架构的网络系统中,网络用户交换机(IPPBX)为可视为一核心装置,然现有的网络用户交换机皆仅适用于传统电话与网络电话间的通讯交换,一般数据传输如WWW、FTP、文件分享等等,仍以集线器(hub)、交换器(switch)、路由器(router)等进行数据交换,在数据交换时将耗费不少成本。
因此,若能将上述网络用户交换机与一般集线器、交换器、路由器等加以整合,将可迎合企业与一般家庭用户的需求,此外,若能将无线通讯的功能进一步加以整合,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以整合一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一因特网协议的信号。此系统包含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及一第一信号交换装置。第一信号交换装置连接至第一无线局域网络,包含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用以输出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而第二接口连接至一因特网,用以输出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
其中,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可转换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输出,亦可由第二接口的因特网输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可经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输出,亦可转换为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由公用交换电话网络输出。
本发明的信号整合系统还包含一第二信号交换装置,是通过因特网与第一信号交换装置连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可转换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由第二接口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亦经由第二接口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
本发明的信号整合系统还包含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与第二信号交换装置连接。经由第二接口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的信号经过第二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再经由第二无线局域网络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号交换装置的结构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第一无线局域网络
101  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
102  第一信号交换装置
103因特网协议的信号
104无线电话                   106桌上型计算机
108笔记型计算机               110个人数字助理
112模拟式电话                 114因特网协议电话
116服务器                     118网络打印机
200第一接口                   202第二接口
300第二无线局域网络           302第二信号交换装置
304、308调制解调器            306、310频率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来整合一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一因特网协议的信号,使其分属两种不同传输协议的信号能彼此沟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100及一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此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连接至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且包含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如图2所示,第一接口200为一输出入接口,用以输出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101;第二接口202亦为一输出入接口,连接至一因特网,用以输出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103。
其中,第二接口202可接收及传送的因特网协议的信号103包含了TCP/IP、SIP(IETF RFC-3261)、RTP(IETF RFC-1889)、RTCP(IETF RFC-1890)及SDP(IETF RFC-2327)等协议的信号。
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101经由公共电话线输入至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且由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可根据使用者已注册的信息,转换为适当的因特网协议的信号,再经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输出至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讯装置。同样地,当因特网协议的信号103经由以太网络线输入至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且由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可根据使用者已注册的信息,经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输出至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讯装置,或转换为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再经由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输出。
如图1所示,假设使用者藉由一无线电话104登录至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当有一封收件人为该使用者的电子邮件经由第二接口202输入时,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会判断使用者是经由无线电话104登录的,故自动将其电子邮件转至无线电话104,使得使用者能实时接受到讯息。
同样地,使用者也可利用桌上型计算机106拨打电话,其讯号经由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由第一接口200输出,或由无线电话104拨打电话,经由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以因特网协议的信号由第二接口202传输出去。
故本发明的信号整合系统可整合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内的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因特网协议的信号101、103,而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内的通讯装置除了无线电话104和桌上型计算机106外,还可包含笔记本型计算机108、个人数字助理(PDA)110、模拟式电话112、因特网协议电话(IP phone)114、服务器116及网络打印机118等装置。此外,上述这些通讯装置均可藉由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互相传递讯息。
本发明的信号整合系统除了利用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和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交换信号外,如图3所示,还包含一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其是通过电信及固网公司与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连接。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101可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转换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103,再经由第二接口202、调制解调器304、频率分离器306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而传送至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的因特网协议的信号103亦可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由第二接口202、调制解调器304、频率分离器306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
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101亦可经过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处理后,判断其使用者位于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的位置,因此经由第一接口200及频率分离器306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包含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300,与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连接。经由第一接口200或第二接口202输出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的信号通过频率分离器310及调制解调器308,由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处理后,可转换为因特网协议或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地信号,分别经由第二无线局域网络300或公用交换电话网络传送出去。
第二无线局域网络300内的通讯装置的通讯方式与第一实施例无异,故不赘述。
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局域网络100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300分属于两个远程。假设使用者位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300内,当有一通寻找使用者电话经由第一接口200输入至第一信号交换装置102时,本发明的信号整合系统会自动提供使用者的位置,将信号通过第一接口200或第二接口202传送至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第二信号交换装置302再将其信号藉由第二无线局域网络300传送给使用者。
以企业用户来说,可在该企业的所有驻点或分公司装设本发明的信号交换装置,使用者只要在本发明的无线局域网络的范围内,均可接收到信号。更进一步来说,使用者对企业而言仅为一个代号,而此代号可包含使用者的分机号码和电子信箱地址等数据,本发明的信号交换装置可根据此代号的位置,将信号(包含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电子邮件、简讯的信号)传送过去,故使用者的实际位置对企业或企业外部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单一种已知的通讯方式均可联络上使用者。除此之外,企业外部的人欲与使用者通讯时,可选择最便捷和最节省的方式进行。例如,使用者现位于国外的分公司,而企业外部的人可利用当地电话拨至当地分公司,当地分公司的信号交换装置会利用因特网将信号传给国外分公司的信号交换装置,再由国外分公司的信号交换装置将信号送给使用者,这样对企业外部的人而言,将不需拨打国际电话即可与使用者联络,可节省许多成本。
以上的叙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不应以此做为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超越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畴下,作适当的变化。

信号整合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号整合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号整合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号整合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整合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整合系统,用以整合一公用交换电话网络及一因特网协议的信号。此系统包含一无线局域网络及一信号交换装置。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经过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可转换为因特网协议的信号。而因特网协议的信号亦可经过信号交换装置处理后,转换为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的信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