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 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禽类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道是家禽最大的消化器官,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场所。肠道粘膜层表面覆以肠绒毛, 进入肠道中的食物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使食物消化吸收后,剩余 物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一旦肠道有病,就会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影响肉鸡的生长。研 究表明,不同病毒、不同细菌以及其他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病原的联合或者相互作用,足以诱 发不同程度的肠道疾病。可以说肉鸡肠道疾病一直在困扰着肉鸡业的发展,目前,在生产中, 通常采用添加饲用抗生素的方法来预防该类疾病,但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了诸多问题,如药物 残留、耐药性、二重感染和降低机体免疫力等,其应用已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技术来调控修复肉鸡肠道,杜绝使用抗生素,从而避免由使用 抗生素所带来的药物残留、耐药性、二重感染和降低机体免疫力等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 料添加剂,该添加剂在对动物及人体无危害的前提下,能够修复及减少肉鸡肠道受损,可完 全代替抗生素类添加剂,且效果明显。
本发明所述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酸钠20~40、丁 酸甲酯90~110、丁酸梭菌90~110、二氧化硅60~80、马铃薯变性淀粉70~80。
优选的,上述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酸钠30、 丁酸甲酯100、丁酸梭菌100、二氧化硅70、马铃薯变性淀粉75。
丁酸钠能够促进肠黏膜发育,修复黏膜上皮细胞,活化淋巴细胞;调整胃肠道微生态平 衡,促进有益菌群增殖;降低胃肠道pH;加强肠道非特异性免疫,维护肠道健康;与抗生素 有较强协同作用,抑菌促生长效果明显。
丁酸梭菌具有四大生物特性:一是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 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二是在动物肠道内能 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三是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 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四是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不 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
丁酸甲酯、丁酸钠、丁酸梭菌三个成分相互促进、叠加,更有利于分解出丁酸,促进肠 道的发育和菌相平衡,减少肠道问题发生,促进肠道PH值控制在酸性环境,保证肠道健康。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上述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处方量的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将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在 PLM-65液固混合机充分混合,混合物备用;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处方里的马铃薯变性淀粉作壁材经喷雾干燥后形成0.2~ 0.5mm的小颗粒状物质,再将小颗粒状物质与处方量的丁酸梭菌充分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 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
丁酸甲酯经二氧化硅载体吸附后能够减少其挥发,丁酸钠经二氧化硅载体包被处理后能 够减少其臭味能力和吸潮,丁酸甲酯、丁酸钠经过与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更加有利于其含量 的保证以及其在肠道的作用发挥,产品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效价更稳定。丁酸梭菌后加 入是为减少丁酸甲酯以及丁酸钠对菌活菌数和活性的影响,更有利于其在肉鸡肠道发挥作用。 马铃薯变性淀粉成膜性好、透明度高有利于饲料添加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成分的溶出。0.2~ 0.5mm的小颗粒状物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在体内的分布,从而能够保证发挥效用。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能够实现肉鸡的肠道调节和修复, 使回肠绒毛高度提高约120%,降低肉鸡回肠隐窝深度约50%,改善V/C,降低肉鸡肠道有害 菌的数量,促进肉鸡肠道发育,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肉鸡免疫力,使“过料”和腹水 症得以解决或改善,提高肉鸡成活率、饲料消化率和养殖效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 与对照组比较,添加该饲料添加剂后使肉鸡生长速度提高13%;死亡淘汰率下降70%;料肉比 提高4%;一只肉鸡增加收入0.6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使本领域 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处方:丁酸钠30、丁酸酯100、丁酸梭菌100、二氧化硅70、马铃薯变性淀粉75。
制备方法:
(1)称取处方量的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将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在 PLM-65液固混合机充分混合,混合物备用;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处方量的马铃薯变性淀粉作壁材经喷雾干燥后形成0.2mm 小颗粒状物质,再将小颗粒状物质与处方量的丁酸梭菌充分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用于调控 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处方:丁酸钠20、丁酸酯90、丁酸梭菌90、二氧化硅60、马铃薯变性淀粉70。
制备方法:
(1)称取处方量的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将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在 PLM-65液固混合机充分混合,混合物备用;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处方量的马铃薯变性淀粉作壁材经喷雾干燥后形成0.5mm 小颗粒状物质,再将小颗粒状物质与处方量的丁酸梭菌充分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用于调控 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处方:丁酸钠40、丁酸酯110、丁酸梭菌110、二氧化硅80、马铃薯变性淀粉80。
制备方法:
(1)称取处方量的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将丁酸甲酯、丁酸钠及二氧化硅在 PLM-65液固混合机充分混合,混合物备用;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处方量的马铃薯变性淀粉作壁材经喷雾干燥后形成0.3mm 小颗粒状物质,再将小颗粒状物质与处方量的丁酸梭菌充分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用于调控 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
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
将180只肉鸡分两组,第一组为试验组,试验组使用基础饲料,第二组为对照组,0-7 日龄、7-14日龄、14-28日龄和28日龄-出栏,这四个阶段的养殖过程中,在基础饲料中使 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用于调控修复肉鸡肠道的饲料添加剂,其用量为每吨基础饲料中 使用300g,也即每吨基础饲料中使用丁酸钠30g、丁酸酯100g、丁酸梭菌100g、二氧化硅 70g、马铃薯变性淀粉75g。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分别设3个重复小组,每个重复小组30只肉鸡,其目的在于稳定性 验证,重复性能验证。
表1出栏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十二指肠)
肠道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是营养物质被充分消化与吸收的基本保证,特别是肠道的肠绒毛 高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V/C及绒毛总表面积是衡量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肠 绒毛高度与细胞数量呈显著相关,在指状绒毛中,绒毛的高度与其肠上皮细胞数量有关。当 绒毛变长时,肠上皮细胞数量增多;绒毛短时成熟的绒毛细胞减少,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低。 隐窝深度反映了细胞生成率,细胞不断从隐窝基部向绒毛端部迁移、分化,以补充绒毛上皮 的正常脱落。因此,隐窝可被视为绒毛的加工厂。如果此过程减慢,基部的细胞生成率降低, 使隐窝变浅。隐窝变浅表明肠上皮细胞成熟率上升,吸收功能增强。隐窝变深说明组织代谢 加快以及新组织需要增加,意味着维持所需营养增加,动物生产效率下降。V/C反映了肠道 的功能状态,比值上升,则黏膜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生长发育加快;比值下降,黏膜 受损,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由表1可知,到肉鸡出栏42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使肠道绒 毛高度提高到约120%,降低肉鸡肠道隐窝深度到约50%,显著改善V/C,显著降低肉鸡肠道 有害菌的数量,促进肉鸡肠道发育,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并显著降低了了肉鸡腹水症的发 生、使肉鸡生长速度提高13%,料肉比提高4%,死亡淘汰率下降70%,一只肉鸡增加收入0.6 元。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优点,本发明也可以具有其它的形式变化,如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上述实施例仅仅起到对上述发明保护范围内的示范作用,对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还有很多常规变形和其它实施例,这些变 形和实施例都将在本发明待批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