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6804053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4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13526.7

申请日:

20141103

公开号:

CN104381293B

公开日:

2016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5/10,A01P3/00,A01N43/16

主分类号:

A01N55/10,A01P3/00,A01N43/16

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发明人:

张勇,沈艳,陈亮,凌欣,黄卫,周凤艳,郑芬,任学祥,高同春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优先权:

CN201410613526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孙永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由有效成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与适宜的农用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对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联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质量比为1:5的活性组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添加有常用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农业上常用的杀菌组合物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剂型为水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组成的活性组分占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的20%~6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硅噻菌胺(英文通用名:silthiopham),分子式为C13H21NOSSi,结构式如下:

化学通用名称为N-烯丙基-4,5-二甲基-2-(三甲基硅烷基)噻吩-3-甲酰胺,研究 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剂:可能是ATP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适宜 作物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小麦、对作物、哺乳动物、环境安全。防治对象小麦全蚀病。 使用方法主要作种子处理,拌种强烈抑制小麦全蚀病。

井冈霉素(英文通用名:Validamycin),分子式为C20H35O13N,结构式如下:

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菌体细胞吸收 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水稻纹枯 病,也可用于水稻稻曲病、玉米大小斑病以及蔬菜和棉花、豆类等作物病害的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新型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 纹枯病等多种作物病害。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 机制,将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可以在更大程 度上避免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 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包含有质量比为20:1~1:20的 活性组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所述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优选为10:1~1: 10,更优选为1:1~1:10,最优选为1:5。

本发明的组合物再添加有常用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农业上常用的杀菌组合物 剂型。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剂型可以为水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等。采用 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包括但不限于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填料和溶剂等 各类助剂,采用的润湿剂、分散剂可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基萘磺酸钠、木 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蓖 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增稠剂可以为黄原胶、聚乙烯醇等;采 用的消泡剂可为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中一种或多种;所采用的填料可为 白炭黑、高岭土、凹凸棒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优选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组成的活性组分占杀菌组合物总 质量的20%~60%,更优选为20%~4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通过对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作用机理和杀菌特性的细致分析,运用Wadley方法 进行试验设计及结果处理。首先测定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 药剂)的EC50,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Wadley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 Wadley增效指数SR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然后按孙云沛法加以验证。

试验目标物为小麦纹枯病。试验采用菌落直径法。取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母液, 配置成需药液平板,每皿约14ml,同时设置无药平板对照(CK),每处理重复3皿, 即重复3次。在预培养菌落边缘用灭菌的打孔器制取5mm直径的菌丝块,分别移到 不同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4d,量取菌落直径(mm),由下列公式计算生长抑制 率: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抑制机率值(Y),药剂浓度换算成浓度对数(X),按 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机率值为纵坐标作毒力回归直线,求得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单 剂及其混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50、EC90值及相关系数r值。

根据Wadley方法评价混剂的相互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SR=EC50(理论值)/EC50(实际值)。

其中a、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SR≤0.5,则 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SR≥1.5, 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表1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单剂及其混剂对小麦纹枯病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以15:1~1:15比例混配时 可抑制小麦纹枯病菌丝的生长,以1:5比例混配,能够较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丝的 生长,表现增效作用。

本发明对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联用, 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 中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 药剂的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 但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 当知晓任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 围。

实施例1

3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根据配方,将以上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 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 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 可达88%以上。

实施例2

36%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5%。

实施例3

3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0%。

实施例4

4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完成 后充分搅拌均匀,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 达86%。

实施例5

4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约为80%。

实施例6

2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 完成后加入少量纯化水充分搅拌均匀,挤压造粒,烘干后即可得水分散粒剂产品。 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2%。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613526.7 (22)申请日 2014.11.03 A01N 55/10(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N 43/16(2006.01) (73)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 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 40 号 (72)发明人 张勇 沈艳 陈亮 凌欣 黄卫 周凤艳 郑芬 任学祥 高同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孙永刚 CN 102860307 A,2013.01.09, CN 103300052 A,2013。

2、.09.18, CN 103749462 A,2014.04.30,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 杀菌组合物, 由有效成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与 适宜的农用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 明对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 效果, 两药剂之间联用, 能减少用药量, 有效降低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 本发明中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 对 人畜、 有益生物安全 ; 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 抗药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赵奇奇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4381293 B 2016.05.25 CN 104381293 B 1.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质量比为1:5的活性 组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添加有常用的农用杀菌剂助剂, 制 成农业上常用的杀菌组合物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剂型为水悬浮 剂、 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组成的活 性组分占杀菌组合物总。

4、质量的20%6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381293 B 2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硅噻菌胺(英文通用名: silthiopham),分子式为C13H21NOSSi,结构式如下: 0003 0004 化学通用名称为N-烯丙基-4, 5-二甲基-2-(三甲基硅烷基)噻吩-3-甲酰胺, 研究 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剂: 可能是ATP抑制剂。 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 适宜作物及对。

5、作 物的安全性小麦、 对作物、 哺乳动物、 环境安全。 防治对象小麦全蚀病。 使用方法主要作种子 处理,拌种强烈抑制小麦全蚀病。 0005 井冈霉素(英文通用名: Validamycin), 分子式为C20H35O13N, 结构式如下: 0006 0007 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具有较强的内吸性, 易被菌体细胞吸收并 在其内迅速传导, 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水稻纹枯病, 也可用 于水稻稻曲病、 玉米大小斑病以及蔬菜和棉花、 豆类等作物病害的防治。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新型杀菌剂组合物, 用于防治小麦纹 枯病等多种作物。

6、病害。 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 将 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 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 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硅噻菌 胺和井冈霉素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 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 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 经济、 高效、 环保。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其包含有质量比为20: 11: 20的活性 组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 所述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优选为10: 11: 10, 更优选 为1: 11: 10, 最优选为1:5。 0011 本发明的组合物再添加有常用的农用杀。

7、菌剂助剂制成农业上常用的杀菌组合物 剂型。 001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剂型可以为水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等。 采用的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4381293 B 3 农用杀菌剂助剂包括但不限于润湿剂、 分散剂、 增稠剂、 消泡剂、 填料和溶剂等各类助剂, 采 用的润湿剂、 分散剂可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丁二基萘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 酸钙、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 种; 采用的增稠剂可以为黄原胶、 聚乙烯醇等; 采用的消泡剂可为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有机硅 消泡剂中一种或多种; 所采用的填料可为白炭黑、 。

8、高岭土、 凹凸棒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优选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组成的活性组分占杀菌组合物总质 量的2060, 更优选为2040。 0014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0015 通过对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作用机理和杀菌特性的细致分析, 运用Wadley方法进 行试验设计及结果处理。 首先测定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药剂)的 EC50, 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Wadley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 并根据Wadley增效指数SR 值, 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 然后按孙云沛法加以验证。 0016 试验目标物为小麦纹枯病。 试。

9、验采用菌落直径法。 取硅噻菌胺、 井冈霉素母液, 配 置成需药液平板, 每皿约14ml, 同时设置无药平板对照(CK), 每处理重复3皿, 即重复3次。 在 预培养菌落边缘用灭菌的打孔器制取5mm直径的菌丝块, 分别移到不同培养基平板上, 28 培养4d, 量取菌落直径(mm), 由下列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 0017 0018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抑制机率值(Y), 药剂浓度换算成浓度对数(X), 按浓度 对数为横坐标、 机率值为纵坐标作毒力回归直线, 求得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单剂及其混剂 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 并计算EC50、 EC90值及相关系数r值。 0019 根据Wadley。

10、方法评价混剂的相互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0020 EC50(理 论 值)(a+b)/(a/EC50a+b/EC50b), SREC50(理 论 值)/EC50(实 际 值)。 0021 其中a、 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比例, 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 SR 0.5, 则两种药 剂混配有拮抗作用; SR0.51.5, 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 SR 1.5, 则两种药剂混配 有增效作用。 0022 表1 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单剂及其混剂对小麦纹枯病毒力测定结果 0023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4381293 B 4 0024 从表1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 硅噻菌胺与井冈霉素以15。

11、: 11: 15比例混配时可抑 制小麦纹枯病菌丝的生长, 以1: 5比例混配, 能够较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丝的生长, 表现增 效作用。 0025 本发明对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两药剂之间联用, 能 减少用药量, 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中硅噻菌胺 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 对人畜、 有益生物安全; 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 但 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 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简单变。

12、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3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4381293 B 5 0029 0030 制备方法: 根据配方, 将以上组分按比例称量, 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 过滤, 抽入 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 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 研磨结 束后搅拌均匀, 即得悬浮剂产品。 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8以上。 0031 实施例2 0032 36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 0033 0034 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1。

13、。 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5。 0035 实施例3 0036 3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 0037 0038 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1。 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0。 0039 实施例4 0040 4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4381293 B 6 0041 0042 制备方法: 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 粉碎完 成后充分搅拌均匀, 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 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 86。 0043 实施例5 0044 4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 0045 0046 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4。 每亩60-80g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约为80。 0047 实施例6 0048 20硅噻菌胺井冈霉素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 0049 0050 制备方法: 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 粉碎完 成后加入少量纯化水充分搅拌均匀, 挤压造粒, 烘干后即可得水分散粒剂产品。 每亩60-80g 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可达82。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4381293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