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800566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617289.X

申请日:

20180615

公开号:

CN108770792A

公开日:

2018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任先志

发明人:

任先志

地址:

625100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城东乡双溪村3组40号

优先权:

CN20181061728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繁殖准备、第一次繁殖、第二次繁殖、第三次繁殖、第四次繁殖、第五次繁殖和第六次繁殖。本发明高效防止了中蜂的各种病症和蛀虫,大大延长了中蜂及中蜂幼子的寿命,增加了中蜂幼子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中蜂的数量,使得中蜂蜂群的产蜂蜜大大增加,蜂蜜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还保证了蜂蜜的纯天然品质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繁殖准备: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Ⅰ安装在巢箱内,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分别在巢脾隔王板Ⅰ的两侧安装挡板Ⅰ和挡板Ⅱ;第一次繁殖: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进行第一次繁殖;第二次繁殖:待第一次繁殖7-8后,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Ⅰ,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Ⅱ,空巢脾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Ⅰ之间,空巢脾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Ⅱ之间;第三次繁殖:再待第二次繁殖5-7天后,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Ⅰ形成幼虫子皮Ⅰ,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Ⅱ形成幼虫子皮Ⅱ,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Ⅱ将巢脾隔王板Ⅰ从巢箱内替换出,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Ⅰ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Ⅰ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往巢脾隔王板Ⅱ上安装一根隔王条,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板,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Ⅰ和挡板Ⅲ,往第Ⅱ抚育区加入糖皮Ⅱ和挡板Ⅳ,糖皮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Ⅲ之间,糖皮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Ⅳ之间;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隔板后,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第四次繁殖:再待第三次繁殖5-7天后,用空巢脾Ⅲ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Ⅰ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Ⅰ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Ⅰ安装在糖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用空巢脾Ⅳ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Ⅱ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Ⅱ调上继箱内的第二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Ⅱ安装在糖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第五次繁殖:再待第四次繁殖5-7天后,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Ⅲ将巢脾隔王板Ⅱ从巢箱内替换出,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Ⅲ形成幼虫子皮Ⅲ,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Ⅳ形成幼虫子皮Ⅳ,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Ⅱ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或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第六次繁殖:待第五次繁殖5-7天后,用空巢脾Ⅶ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Ⅲ替换出,用空巢脾Ⅷ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Ⅳ替换出,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Ⅰ调放到糖皮Ⅰ与幼虫子皮Ⅰ之间,巢脾隔王板Ⅱ调放到糖皮Ⅱ与幼虫子皮Ⅱ之间,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Ⅲ和幼虫子皮Ⅳ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幼虫子皮Ⅱ之间,巢脾隔王板Ⅰ上的中蜂幼虫全部育出,巢脾隔王板Ⅰ形成糖皮隔王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蜂饲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中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2003年,北京市在房山区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如专利号为201410626805.7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中华蜜蜂的双王养殖方法,公开了一种中华蜜蜂的双王养殖方法,步骤为:在发生自然分蜂前的5-6月份,从一系列蜂群中挑选一个健壮蜂群作育王用,将其余蜂箱中各挑选一个一日龄幼虫放入育王箱中培养9天,将其余蜂箱中的老蜂王及3-6只工蜂扣在蜂箱边脾上,王台成熟各自诱入放回各自的蜂箱,观察新蜂王的出房和交尾情况,出房和交尾都正常,且无争斗即双方养殖成功。本发明能够实现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和新培育的新蜂王同箱养殖。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和新蜂王,才能实现同箱养殖,使得该养殖方法的技术层面收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本发明高效防止了中蜂的各种病症和蛀虫,大大延长了中蜂及中蜂幼子的寿命,增加了中蜂幼子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中蜂的数量,使得中蜂蜂群的产蜂蜜大大增加,蜂蜜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还保证了蜂蜜的纯天然品质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Ⅰ安装在巢箱内,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分别在巢脾隔王板Ⅰ的两侧安装挡板Ⅰ和挡板Ⅱ;

第一次繁殖: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待第一次繁殖7-8后,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Ⅰ,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Ⅱ,空巢脾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Ⅰ之间,空巢脾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Ⅱ之间;

第三次繁殖:再待第二次繁殖5-7天后,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Ⅰ形成幼虫子皮Ⅰ,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Ⅱ形成幼虫子皮Ⅱ,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Ⅱ将巢脾隔王板Ⅰ从巢箱内替换出,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Ⅰ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Ⅰ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往巢脾隔王板Ⅱ上安装一根隔王条,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板,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Ⅰ和挡板Ⅲ,往第Ⅱ抚育区加入糖皮Ⅱ和挡板Ⅳ,糖皮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Ⅲ之间,糖皮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Ⅳ之间;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隔板后,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再待第三次繁殖5-7天后,用空巢脾Ⅲ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Ⅰ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Ⅰ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Ⅰ安装在糖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用空巢脾Ⅳ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Ⅱ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Ⅱ调上继箱内的第二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Ⅱ安装在糖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五次繁殖:再待第四次繁殖5-7天后,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Ⅲ将巢脾隔王板Ⅱ从巢箱内替换出,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Ⅲ形成幼虫子皮Ⅲ,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Ⅳ形成幼虫子皮Ⅳ,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Ⅱ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或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六次繁殖:待第五次繁殖5-7天后,用空巢脾Ⅶ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Ⅲ替换出,用空巢脾Ⅷ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Ⅳ替换出,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Ⅰ调放到糖皮Ⅰ与幼虫子皮Ⅰ之间,巢脾隔王板Ⅱ调放到糖皮Ⅱ与幼虫子皮Ⅱ之间,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Ⅲ和幼虫子皮Ⅳ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幼虫子皮Ⅱ之间,巢脾隔王板Ⅰ上的中蜂幼虫全部育出,巢脾隔王板Ⅰ形成糖皮隔王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高效防止了中蜂的各种病症和蛀虫,大大延长了中蜂及中蜂幼子的寿命,增加了中蜂幼子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中蜂的数量,使得中蜂蜂群的产蜂蜜大大增加,蜂蜜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还保证了蜂蜜的纯天然品质的。

2、本发明与专利号为201410626805.7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中华蜜蜂的双王养殖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同时同箱直接养殖两只新蜂王,并不需要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受到的限制,还节约了现有技术需要培育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中蜂的养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Ⅰ安装在巢箱内,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分别在巢脾隔王板Ⅰ的两侧安装挡板Ⅰ和挡板Ⅱ;

第一次繁殖: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待第一次繁殖7后,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Ⅰ,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Ⅱ,空巢脾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Ⅰ之间,空巢脾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Ⅱ之间;

第三次繁殖:再待第二次繁殖5天后,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Ⅰ形成幼虫子皮Ⅰ,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Ⅱ形成幼虫子皮Ⅱ,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Ⅱ将巢脾隔王板Ⅰ从巢箱内替换出,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Ⅰ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Ⅰ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往巢脾隔王板Ⅱ上安装一根隔王条,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板,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Ⅰ和挡板Ⅲ,往第Ⅱ抚育区加入糖皮Ⅱ和挡板Ⅳ,糖皮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Ⅲ之间,糖皮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Ⅳ之间;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隔板后,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再待第三次繁殖5天后,用空巢脾Ⅲ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Ⅰ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Ⅰ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Ⅰ安装在糖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用空巢脾Ⅳ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Ⅱ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Ⅱ调上继箱内的第二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Ⅱ安装在糖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五次繁殖:再待第四次繁殖5天后,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Ⅲ将巢脾隔王板Ⅱ从巢箱内替换出,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Ⅲ形成幼虫子皮Ⅲ,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Ⅳ形成幼虫子皮Ⅳ,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Ⅱ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六次繁殖:待第五次繁殖5天后,用空巢脾Ⅶ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Ⅲ替换出,用空巢脾Ⅷ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Ⅳ替换出,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Ⅰ调放到糖皮Ⅰ与幼虫子皮Ⅰ之间,巢脾隔王板Ⅱ调放到糖皮Ⅱ与幼虫子皮Ⅱ之间,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Ⅲ和幼虫子皮Ⅳ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幼虫子皮Ⅱ之间,巢脾隔王板Ⅰ上的中蜂幼虫全部育出,巢脾隔王板Ⅰ形成糖皮隔王板。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Ⅰ安装在巢箱内,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分别在巢脾隔王板Ⅰ的两侧安装挡板Ⅰ和挡板Ⅱ;

第一次繁殖: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待第一次繁殖8后,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Ⅰ,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Ⅱ,空巢脾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Ⅰ之间,空巢脾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Ⅱ之间;

第三次繁殖:再待第二次繁殖6天后,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Ⅰ形成幼虫子皮Ⅰ,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Ⅱ形成幼虫子皮Ⅱ,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Ⅱ将巢脾隔王板Ⅰ从巢箱内替换出,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Ⅰ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Ⅰ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往巢脾隔王板Ⅱ上安装一根隔王条,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板,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Ⅰ和挡板Ⅲ,往第Ⅱ抚育区加入糖皮Ⅱ和挡板Ⅳ,糖皮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Ⅲ之间,糖皮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Ⅳ之间;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隔板后,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再待第三次繁殖6天后,用空巢脾Ⅲ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Ⅰ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Ⅰ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Ⅰ安装在糖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用空巢脾Ⅳ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Ⅱ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Ⅱ调上继箱内的第二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Ⅱ安装在糖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五次繁殖:再待第四次繁殖6天后,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Ⅲ将巢脾隔王板Ⅱ从巢箱内替换出,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Ⅲ形成幼虫子皮Ⅲ,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Ⅳ形成幼虫子皮Ⅳ,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Ⅱ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六次繁殖:待第五次繁殖6天后,用空巢脾Ⅶ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Ⅲ替换出,用空巢脾Ⅷ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Ⅳ替换出,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Ⅰ调放到糖皮Ⅰ与幼虫子皮Ⅰ之间,巢脾隔王板Ⅱ调放到糖皮Ⅱ与幼虫子皮Ⅱ之间,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Ⅲ和幼虫子皮Ⅳ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幼虫子皮Ⅱ之间,巢脾隔王板Ⅰ上的中蜂幼虫全部育出,巢脾隔王板Ⅰ形成糖皮隔王板。

实施例3: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Ⅰ安装在巢箱内,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分别在巢脾隔王板Ⅰ的两侧安装挡板Ⅰ和挡板Ⅱ;

第一次繁殖: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待第一次繁殖8后,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Ⅰ,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Ⅱ,空巢脾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Ⅰ之间,空巢脾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Ⅱ之间;

第三次繁殖:再待第二次繁殖7天后,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Ⅰ形成幼虫子皮Ⅰ,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Ⅱ形成幼虫子皮Ⅱ,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Ⅱ将巢脾隔王板Ⅰ从巢箱内替换出,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Ⅰ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Ⅰ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往巢脾隔王板Ⅱ上安装一根隔王条,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板,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Ⅰ和挡板Ⅲ,往第Ⅱ抚育区加入糖皮Ⅱ和挡板Ⅳ,糖皮Ⅰ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Ⅲ之间,糖皮Ⅱ位于巢脾隔王板Ⅰ和挡板Ⅳ之间;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隔板后,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再待第三次繁殖7天后,用空巢脾Ⅲ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Ⅰ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Ⅰ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Ⅰ安装在糖皮Ⅰ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用空巢脾Ⅳ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Ⅱ替换出,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Ⅱ调上继箱内的第二抚育区内,幼虫子皮Ⅱ安装在糖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五次繁殖:再待第四次繁殖7天后,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Ⅲ将巢脾隔王板Ⅱ从巢箱内替换出,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Ⅲ形成幼虫子皮Ⅲ,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Ⅳ形成幼虫子皮Ⅳ,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Ⅱ调上继箱内,巢脾隔王板Ⅱ安装在幼虫子皮Ⅱ与巢脾隔王板Ⅰ之间;

第六次繁殖:待第五次繁殖7天后,用空巢脾Ⅶ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Ⅲ替换出,用空巢脾Ⅷ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Ⅳ替换出,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Ⅰ调放到糖皮Ⅰ与幼虫子皮Ⅰ之间,巢脾隔王板Ⅱ调放到糖皮Ⅱ与幼虫子皮Ⅱ之间,替换出的幼虫子皮Ⅲ和幼虫子皮Ⅳ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Ⅰ与幼虫子皮Ⅱ之间,巢脾隔王板Ⅰ上的中蜂幼虫全部育出,巢脾隔王板Ⅰ形成糖皮隔王板。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17289.X (22)申请日 2018.06.15 (71)申请人 任先志 地址 625100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城东乡 双溪村3组40号 (72)发明人 任先志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 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 第一次繁 殖、 第二次繁殖、 第三次繁殖、 第四次繁殖、 第五 次繁殖和第六次繁殖。 本发明高效防。

2、止了中蜂的 各种病症和蛀虫, 大大延长了中蜂及中蜂幼子的 寿命, 增加了中蜂幼子的数量, 从而增加了中蜂 的数量, 使得中蜂蜂群的产蜂蜜大大增加, 蜂蜜 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 同时还保证了蜂蜜的纯天 然品质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770792 A 2018.11.09 CN 108770792 A 1.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 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 安装在巢箱内, 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 区和第二蜂王区, 分别在巢脾隔王板 的两侧安装挡板 和挡板; 第一次繁殖: 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 进行第。

3、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 待第一次繁殖7-8后, 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 , 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 空巢脾, 空巢脾 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 之间, 空巢脾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 间; 第三次繁殖: 再待第二次繁殖5-7天后,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 第二 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巢箱内替换出, 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 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 将继箱内分隔为第 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 往巢脾隔王板上安装一根隔王条, 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 王板, 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 和挡板, 往第抚育区。

4、加入糖皮和挡板, 糖皮 位于巢 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糖皮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 隔板后, 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 再待第三次繁殖5-7天后, 用空巢脾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 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 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 安装在糖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用空巢脾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调上继箱内 的第二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安装在糖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五次繁殖: 再待第四次繁殖5-7天后,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 板从巢箱内替换出,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第二蜂王。

5、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或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六次繁殖: 待第五次繁殖5-7天后,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出,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 调放到糖皮 与幼虫子皮 之间, 巢脾隔王板调放到糖皮与幼虫子皮之间, 替换出的 幼虫子皮和幼虫子皮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幼虫子皮之间, 巢脾隔王板 上的中蜂 幼虫全部育出, 巢脾隔王板 形成糖皮隔王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770792 A 2 一种适。

6、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蜂饲养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蜂又称中华蜂、 中蜂、 土蜂, 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 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 是以 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 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 采集力强、 利用 率较高、 采蜜期长及适应性、 抗螨抗病能力强, 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 非 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中华蜜蜂体躯较小, 头胸部黑色, 腹部黄黑色, 全身披黄褐色绒 毛。 2003年, 北京市在房山区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 2006年, 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 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7、保护品种 如专利号为201410626805.7的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中华蜜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公开了 一种中华蜜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步骤为: 在发生自然分蜂前的5-6月份, 从一系列蜂群中挑 选一个健壮蜂群作育王用, 将其余蜂箱中各挑选一个一日龄幼虫放入育王箱中培养9天, 将 其余蜂箱中的老蜂王及3-6只工蜂扣在蜂箱边脾上, 王台成熟各自诱入放回各自的蜂箱, 观 察新蜂王的出房和交尾情况, 出房和交尾都正常, 且无争斗即双方养殖成功。 本发明能够实 现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和新培育的新蜂王同箱养殖。 0003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 需要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和新蜂王, 才能实现同箱养殖, 使得该养。

8、殖方法的技术层面收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 殖方法。 本发明高效防止了中蜂的各种病症和蛀虫, 大大延长了中蜂及中蜂幼子的寿命, 增 加了中蜂幼子的数量, 从而增加了中蜂的数量, 使得中蜂蜂群的产蜂蜜大大增加, 蜂蜜的产 量提高一倍以上, 同时还保证了蜂蜜的纯天然品质的。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 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 安装在巢箱内, 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 区和第二蜂王区, 分别在巢脾隔王板 的两侧安装挡板 和挡板; 第。

9、一次繁殖: 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 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 待第一次繁殖7-8后, 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 , 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 空巢脾, 空巢脾 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 之间, 空巢脾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 间; 第三次繁殖: 再待第二次繁殖5-7天后,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 第二 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巢箱内替换出, 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 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 将继箱内分隔为第 一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 往巢脾隔王板上安装一根隔王条, 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 说 明 书 1/。

10、4 页 3 CN 108770792 A 3 王板, 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 和挡板, 往第抚育区加入糖皮和挡板, 糖皮 位于巢 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糖皮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 隔板后, 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 再待第三次繁殖5-7天后, 用空巢脾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 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 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 安装在糖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用空巢脾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调上继箱内 的第二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安装在糖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五次繁殖: 再待。

11、第四次繁殖5-7天后,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 板从巢箱内替换出,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或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六次繁殖: 待第五次繁殖5-7天后,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出,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 调放到糖皮 与幼虫子皮 之间, 巢脾隔王板调放到糖皮与幼虫子皮之间, 替换出的 幼虫子皮和幼虫子皮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幼虫子皮之间, 巢脾隔王板 上的。

12、中蜂 幼虫全部育出, 巢脾隔王板 形成糖皮隔王板。 000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优点在于: 1、 本发明高效防止了中蜂的各种病症和蛀虫, 大大延长了中蜂及中蜂幼子的寿命, 增 加了中蜂幼子的数量, 从而增加了中蜂的数量, 使得中蜂蜂群的产蜂蜜大大增加, 蜂蜜的产 量提高一倍以上, 同时还保证了蜂蜜的纯天然品质的。 0007 2、 本发明与专利号为201410626805.7的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中华蜜蜂的双王养殖 方法相比, 本发明可以同时同箱直接养殖两只新蜂王, 并不需要一只一年以上的蜂王, 有效 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受到的限制, 还节约了现有技术需要培育一只一年以上的蜂 王所。

13、需要的时间、 精力和财力, 大大提高了中蜂的养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 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 安装在巢箱内, 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 区和第二蜂王区, 分别在巢脾隔王板 的两侧安装挡板 和挡板; 第一次繁殖: 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 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 待第一次繁殖7后, 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 , 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 巢脾, 空巢脾 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 之间, 空巢脾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第三次繁殖: 再待第二次繁殖5。

14、天后,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 第二蜂 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 巢箱内替换出, 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 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 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 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 往巢脾隔王板上安装一根隔王条, 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770792 A 4 板, 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 和挡板, 往第抚育区加入糖皮和挡板, 糖皮 位于巢 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糖皮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 隔板后, 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

15、: 再待第三次繁殖5天后, 用空巢脾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 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 安装在糖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 间; 用空巢脾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调上继箱内的 第二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安装在糖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五次繁殖: 再待第四次繁殖5天后,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巢箱内替换出,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 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六次繁殖: 待第五次繁殖5天后,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

16、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 换出,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 调 放到糖皮 与幼虫子皮 之间, 巢脾隔王板调放到糖皮与幼虫子皮之间, 替换出的幼 虫子皮和幼虫子皮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幼虫子皮之间, 巢脾隔王板 上的中蜂幼 虫全部育出, 巢脾隔王板 形成糖皮隔王板。 0009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 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 安装在巢箱内, 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 区和第二蜂王区, 分别在巢脾隔王板 的两侧安装挡板 和挡板; 第一次繁殖: 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 进行第一次。

17、繁殖; 第二次繁殖: 待第一次繁殖8后, 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 , 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 巢脾, 空巢脾 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 之间, 空巢脾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第三次繁殖: 再待第二次繁殖6天后,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 第二蜂 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 巢箱内替换出, 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 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 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 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 往巢脾隔王板上安装一根隔王条, 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 板, 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 和挡板, 往第抚育区加入糖皮和挡。

18、板, 糖皮 位于巢 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糖皮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 隔板后, 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 再待第三次繁殖6天后, 用空巢脾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 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 安装在糖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 间; 用空巢脾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调上继箱内的 第二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安装在糖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五次繁殖: 再待第四次繁殖6天后,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巢箱内替换出,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

19、虫子皮, 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770792 A 5 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六次繁殖: 待第五次繁殖6天后,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 换出,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 调 放到糖皮 与幼虫子皮 之间, 巢脾隔王板调放到糖皮与幼虫子皮之间, 替换出的幼 虫子皮和幼虫子皮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幼虫子皮之间, 巢脾隔王板 上的中蜂幼 虫全部育出, 巢脾隔王板 形成糖皮隔王板。 0010 实施例3: 一种适用于中蜂的双王养殖方法, 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繁殖准备。

20、: 将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 安装在巢箱内, 将巢箱内分隔为第一蜂王 区和第二蜂王区, 分别在巢脾隔王板 的两侧安装挡板 和挡板; 第一次繁殖: 将两只中蜂蜂王分别放入第一蜂王区和第二蜂王区, 进行第一次繁殖; 第二次繁殖: 待第一次繁殖8后, 往第一蜂王区内加入空巢脾 , 往第二蜂王区内加入空 巢脾, 空巢脾 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 之间, 空巢脾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第三次繁殖: 再待第二次繁殖7天后,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 第二蜂 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 巢箱内替换出, 再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 调上继箱内,。

21、 巢脾隔王板 将继箱内分隔为第一 抚育区和第二抚育区, 往巢脾隔王板上安装一根隔王条, 再往巢箱上安装一个平面隔王 板, 最后将继箱安装在平面隔王板上, 往第一抚育区加入糖皮 和挡板, 往第抚育区加入糖皮和挡板, 糖皮 位于巢 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糖皮位于巢脾隔王板 和挡板之间; 往继箱上安装一个透气 隔板后, 将箱盖安装在透气隔板上; 第四次繁殖: 再待第三次繁殖7天后, 用空巢脾将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 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 调上继箱内的第一抚育区内, 幼虫子皮 安装在糖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 间; 用空巢脾将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替换出的幼虫子皮调上继箱内的 第二抚育区。

22、内, 幼虫子皮安装在糖皮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五次繁殖: 再待第四次繁殖7天后, 用装有整框空巢脾的巢脾隔王板将巢脾隔王板 从巢箱内替换出, 第一蜂王区内的空巢脾形成幼虫子皮, 第二蜂王区内的空巢脾 形成幼虫子皮, 将替换出的巢脾隔王板调上继箱内, 巢脾隔王板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巢脾隔王板 之间; 第六次繁殖: 待第五次繁殖7天后,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一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 换出, 用空巢脾将巢箱中第二蜂王区内的幼虫子皮替换出, 将继箱中的巢脾隔王板 调 放到糖皮 与幼虫子皮 之间, 巢脾隔王板调放到糖皮与幼虫子皮之间, 替换出的幼 虫子皮和幼虫子皮分别安装在幼虫子皮 与幼虫子皮之间, 巢脾隔王板 上的中蜂幼 虫全部育出, 巢脾隔王板 形成糖皮隔王板。 0011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 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77079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