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794728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23955.1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号:

CN106492036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17/10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17/10

申请人:

徐州顺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平顺,吴照国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99号大学生创业园

优先权:

CN2016111239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所述的外用药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所述的内服药包括:小麦胚芽、花生胚芽、罗布麻、紫苏子。本申请通过内服药和外用药的综合使用,产生了协同的作用,外服药为互花米草和白附子的提取物,涂抹在丘疹型痤疮面上,抑制角化,减少瘫痕形成,促进原有结节、囊肿及瘫痕的吸收,连同口服内服药对丘疹型痤疮治疗效果明显,促进丘疹型痤疮的消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所述的包括外用药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所述的内服药包括:小麦胚芽、花生胚芽、罗布麻、紫苏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药按重量计算包括:2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g白附子提取物;所述的内服药包括:8-11g小麦胚芽、6-12g花生胚芽、15-23g罗布麻、17-25g紫苏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将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35MPa,温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时间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服药工艺为:(1)将小麦胚芽、花生胚芽、罗布麻、紫苏子混合进行粉碎,并用1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20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颗粒;(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18g蒸馏水热至70-75℃,然后加入0.007g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70-75℃,持续时间100分钟,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温至100℃并保持5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65-70℃,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20MPA、40MPA、30MPA。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丘疹性痤疮与性内分泌有密切的关系:青春期以前极少发病,性功能丧失或减退的人不发病;应用睾丸酮增加,可促使胡须的生长和丘疹性痤疮的发生;用促皮质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疾病时,常引起丘疹性痤疮;女性在月经前常有丘疹性痤疮发作。丘疹型痤疮患者容易发生情绪低落、焦虑和愤怒 ,潜在地影响着患者的学习、 工作、运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 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虽然有大量的治疗药物,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丘疹型痤疮 ,却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治疗效果好,并且无副作用,口感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括外用药和内服药。

所述的包括外用药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小麦胚芽、花生胚芽、罗布麻、紫苏子、矮地茶、天竺黄和川芎、番泻叶。

所述的外用药按重量计算包括:2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g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8-11g小麦胚芽、6-12g花生胚芽、15-23g罗布麻、17-25g紫苏子。

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将互花米草粉 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35MPa,温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时间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工艺为:

(1)将小麦胚芽、花生胚芽、罗布麻、紫苏子混合进行粉碎,并用 10 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颗粒;

(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 18 g蒸馏水热至 70-75℃,然后加入 0.007 g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75℃,

持续时间 100 分钟,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温至 100℃并保持 5 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 65-70℃,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所述的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20MPA、40 MPA、30 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了外用药和内服药来就解决丘疹型痤疮的问题。

内服药生产过程中,小麦胚芽、花生胚芽酶解产生的小肽多肽大肽、5%的麦芽糊精、淀粉、酶解纤维素产生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纤维素,乳化充分,并且包覆罗布麻、紫苏子微粉颗粒,直径在 15 微米,微胶囊化效果良易于吸收,吸收率也大幅的提高,能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纤维素,包覆的中药经过酶解后具有活血化癖、软坚、散结、补虚生新之功,;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口感。本申请通过内服药和外用药的综合使用,产生了协同的作用,外服药为互花米草和白附子的提取物,涂抹在丘疹型痤疮面上,抑制角化,减少瘫痕形成,促进原有结节、囊肿及瘫痕的吸收,连同口服内服药对丘疹型痤疮治疗效果明显,促进丘疹型痤疮的消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在与本发明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调整,都应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外用药:将20g的互花米草提取物与5g的白附子提取物混合。

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将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35MPa,温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时间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将8g小麦胚芽、7g花生胚芽、15g罗布麻、17g紫苏子混合进行粉碎,并用 10 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颗粒;

(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 18 g蒸馏水热至 75℃,然后加入 0.007 g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

持续时间100分钟,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温至100℃并保持 5 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 65℃,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20MPA、40 MPA、30 MPA,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内服药的配方,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11g小麦胚芽、10g花生胚芽、5g罗布麻、17g紫苏子。

对比例1:将8g小麦胚芽、7g花生胚芽、15g罗布麻、17g紫苏子混合并按照传统中药熬制方法熬制。

对比试验

126例丘疹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丘疹型痤疮的诊断。观察组 25例,男 13例, 女12例; 年龄 17 ~40( 24. 2±5. 7) 岁; 病程 0. 6~15( 7. 7±2. 3) a ,对比1组 25例, 男 12例, 女 13例; 年龄 18 ~ 39( 27. 3±4. 5) 岁; 病程 1~16( 6. 1±3. 7) a ,对比2组25例, 男13例, 女12例; 年龄18~ 39( 26. 3±5. 3) 岁; 病程 1~16( 6. 1±3. 7) a,对比3组 2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18~38( 27. 1±4. 3) 岁; 病程 1~16( 8. 1±3. 7) a,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17~37( 26. 1±5. 1) 岁; 病程 1~17( 8. 3±3.3) a,5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5) , 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口服实施例1中的内服药一天两次,一次30g冲剂口服,并且口服药前涂抹外用药在丘疹型痤疮上。

对比1组:服用对比例1中的熬制中药,每天两次。

对比2组:涂抹互花米草的提取物,

对比3组,只服用实施例1中的口服药。

对比4组,服用实施例1中的口服药,并且涂抹互花米草的提取物。

丘疹型痤疮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2002 年版, 制定标准如下: 约米粒至绿豆大小 , 暗淡红或深红色 ,时有痒或痛感 ,皮损数 15 ~ 60个; 均分布于颜面、颈、背部 , 呈对称性。

疗效评价以皮损情况计算皮损总积分减少率。皮损总积分减少率(%)=[(疗前总积分-疗后总积分)÷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 ,皮肤变平仅留有色素;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皮损总积分减少率≥70%,<100%;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 ,皮损总积分减少率 ≥30%,<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 ,皮损总积分减少率<30%。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13. 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计算。 治疗前数据进行描述和均衡性比较, 可比性比较, 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效果上,观察组相对于对比1、2、3、4组,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2.2天, 对比1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9.7天,对比2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2.4天,对比3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6.8天,对比4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4.8天。

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23955.1 (22)申请日 2016.12.08 (71)申请人 徐州顺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大学路99号大学生创业园 (72)发明人 王平顺 吴照国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17/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 所述的外用药包括: 互花 米草的提。

2、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 括: 小麦胚芽、 花生胚芽、 罗布麻、 紫苏子。 本申请 通过内服药和外用药的综合使用, 产生了协同的 作用, 外服药为互花米草和白附子的提取物, 涂 抹在丘疹型痤疮面上, 抑制角化,减少瘫痕形成, 促进原有结节、 囊肿及瘫痕的吸收, 连同口服内 服药对丘疹型痤疮治疗效果明显, 促进丘疹型痤 疮的消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492036 A 2017.03.15 CN 106492036 A 1.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 所述的包括外用药包括: 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

3、小麦胚芽、 花生胚芽、 罗布麻、 紫苏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药按重 量计算包括: 2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g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8-11g小麦胚芽、 6-12g花生胚芽、 15-23g罗布麻、 17-25g紫苏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花米草的 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 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 将 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 浓度为60 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35。

4、MPa, 温度控制在3050, CO2流量控制在1020L/h, 萃取时间控制在12h, 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服药工艺 为: (1) 将小麦胚芽、 花生胚芽、 罗布麻、 紫苏子混合进行粉碎, 并用1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 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 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 然后进行喷雾干 燥, 得到粉状颗粒; (2) 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18 g蒸馏水热至 70-75, 然后加入 0.007 g的纤维素酶进 行酶解, 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75, 持续时间 100 分钟, 得到酶解液; 迅速升。

5、温至 100 并保持 5 分钟, 然后迅速降温至 65-70, 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 然后进行 喷雾干燥, 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三台均质机 压力分别为: 20MPA、 40 MPA、 30 MP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492036 A 2 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丘疹性痤疮与性内分泌有密切的关系: 青春期以前极少发病, 性功能丧失或减退 的人不发病; 应用睾丸酮增加, 可促使胡须的生长和丘疹性痤疮的发生;。

6、 用促皮质素或皮质 类固醇激素治疗疾病时, 常引起丘疹性痤疮; 女性在月经前常有丘疹性痤疮发作。 丘疹型痤 疮患者容易发生情绪低落、 焦虑和愤怒 ,潜在地影响着患者的学习、 工作、 运动、 人际关系 和社会生活, 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虽然有大量的治疗药物,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丘疹型 痤疮 ,却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 治疗效 果好, 并且无副作用, 口感较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一种治疗丘疹型痤疮的药物括 外用药和内服药。 0005 所述的包括外用药包括: 互花米草的。

7、提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小麦胚芽、 花生胚芽、 罗布麻、 紫苏子、 矮地茶、 天竺黄和川芎、 番泻 叶。 0006 所述的外用药按重量计算包括: 2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g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8-11g小麦胚芽、 6-12g花生胚芽、 15-23g罗布麻、 17-25g紫苏子。 0007 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 在粉碎机中 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 将互花米草粉 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 作为溶剂, 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 35MPa, 温度控制在3。

8、050, CO2流量控制在1020L/h, 萃取时间控制在12h, 得褐色膏 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0008 所述的内服药工艺为: (1) 将小麦胚芽、 花生胚芽、 罗布麻、 紫苏子混合进行粉碎, 并用 10 目的筛网进行过 筛, 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 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 然后进行喷雾 干燥, 得到粉状颗粒; (2) 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 18 g蒸馏水热至 70-75, 然后加入 0.007 g的纤维素酶进 行酶解, 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75, 持续时间 100 分钟, 得到酶解液; 迅速升温至 100并保持 5 分钟, 然后迅速降温至 65-70, 并依次通。

9、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0009 所述的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 20MPA、 40 MPA、 30 MPA。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了外用药和内服药来就解决丘疹型痤疮的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492036 A 3 题。 0011 内服药生产过程中, 小麦胚芽、 花生胚芽酶解产生的小肽多肽大肽、 5%的麦芽糊 精、 淀粉、 酶解纤维素产生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纤维素, 乳化充分, 并且包覆罗布麻、 紫苏子 微粉颗粒, 直径在 15 微米, 微胶囊化效果良易于吸收, 吸收率也大幅的提高, 能的低聚糖、 多聚糖、 微细纤维素。

10、, 包覆的中药经过酶解后具有活血化癖、 软坚、 散结、 补虚生新之功,; 同 时极大地改善了口感。 本申请通过内服药和外用药的综合使用, 产生了协同的作用, 外服药 为互花米草和白附子的提取物, 涂抹在丘疹型痤疮面上, 抑制角化,减少瘫痕形成,促进原 有结节、 囊肿及瘫痕的吸收, 连同口服内服药对丘疹型痤疮治疗效果明显, 促进丘疹型痤疮 的消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所述的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 在与本发明相当的含义 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调整, 都应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13 实施例1 外用药: 将20g的互花米草提取物与5g的白附子提取物混合。 0014 互。

11、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 在粉碎机中粉碎得 到互花米草粉末, 将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 剂, 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35MPa, 温度 控制在3050, CO2流量控制在1020L/h, 萃取时间控制在12h, 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 提取物。 0015 将8g小麦胚芽、 7g花生胚芽、 15g罗布麻、 17g紫苏子混合进行粉碎, 并用 10 目的 筛网进行过筛, 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 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 然 后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粉状颗粒; (2) 。

1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 18 g蒸馏水热至 75, 然后加入 0.007 g的纤维素酶进行 酶解, 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 持续时间100分钟, 得到酶解液; 迅速升温至100并保持 5 分钟, 然后迅速降温至 65 , 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 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 20MPA、 40 MPA、 30 MPA, 然后 进行喷雾干燥, 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0016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内服药的配方,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11g小麦胚芽、 10g花生胚 芽、 5g罗布麻、 17g紫苏子。 0017 对比例1: 将8g小麦胚芽、 7g花生胚芽、 15g罗布麻、 17g紫苏子混。

13、合并按照传统中药 熬制方法熬制。 0018 对比试验 126例丘疹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丘疹型痤疮的诊断。 观察组 25例,男 13 例, 女12例; 年龄 17 40( 24. 25. 7) 岁; 病程 0. 615( 7. 72. 3) a , 对比 1组 25例, 男 12例, 女 13例; 年龄 18 39( 27. 34. 5) 岁; 病程 116( 6. 1 3. 7) a , 对比2组25例, 男13例, 女12例; 年龄18 39( 26. 35. 3) 岁; 病程 1 16( 6. 13. 7) a, 对比3组 2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1838( 。

14、27. 14. 3)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492036 A 4 岁; 病程 116( 8. 13. 7) a,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1737( 26. 15. 1) 岁; 病程 117( 8. 33.3) a, 5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 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5) , 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 口服实施例1中的内服药一天两次, 一次30g冲剂口服, 并且口服药前涂抹外用 药在丘疹型痤疮上。 0019 对比1组: 服用对比例1中的熬制中药, 每天两次。 0020 对比2组: 涂抹互花米草的提取物, 对比3组, 只服用实施例1中的口服药。 0021 对。

15、比4组, 服用实施例1中的口服药, 并且涂抹互花米草的提取物。 0022 丘疹型痤疮诊断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2002 年版, 制定标准如下: 约米粒至绿豆大小 , 暗淡红或深红色 ,时有痒或痛感 , 皮损数 15 60个; 均分布于颜面、 颈、 背部 , 呈对称性。 0023 疗效评价以皮损情况计算皮损总积分减少率。 皮损总积分减少率(%)=(疗前总积 分-疗后总积分)疗前总积分100%。 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 ,皮肤变平仅留有色素;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皮损总积分减少率70%,100%;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 ,皮损总积 分减少率 30%,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 ,皮损总积分减少率30%。 00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13. 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计算。 治疗前数据进行描 述和均衡性比较, 可比性比较, 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 0025 治疗效果上, 观察组相对于对比1、 2、 3、 4组, 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 0026 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2.2天, 对比1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9.7天, 对比2组平均 治疗时间为22.4天, 对比3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6.8天, 对比4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4.8天。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492036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