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侧边反转装置的扫描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侧边反转装置的扫描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绘示的是一般扫描器100的立体结构图。在图1中,扫描器100包括底座102及掀盖104,掀盖104的一端是通过枢轴装置106与底座102的一端扣接,使得掀盖104以可开合的方式配置于底座102上。
底座102包括盖板108、扫描平台110及光机114,盖板108位于底座102上。且扫描平台110配置于盖板108中,用以置放稿件112。其中,光机114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底座102内,使光机114于掀盖104及底座102闭合时可以沿着图1的箭头150的方向来回移动,以扫描稿件112。
当使用者要扫描稿件112的正面时,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方式先翻开掀盖104。接着,使用者再将稿件112置放于扫描平台110上,且稿件112的正面必须朝下。然后,使用者将掀盖104闭合于底座102上。此时,使用者才可启动光机114以扫描稿件112的正面。
倘若使用者要再扫描稿件112的反面时,使用者必须再用手翻开掀盖104。接着,使用者将稿件112翻面,使得稿件112的反面朝下。然后,使用者将掀盖104闭合于底座102上。此时,使用者才可再启动光机114以扫描稿件112的反面。此外,在启动光机扫描的过程中,光机从扫描起点位置扫描到扫描终点位置,若要在继续扫描,必须等到光机再回到扫描起始位置才能开始;对使用者而言,除了需经历稿件反覆置换的过程又必须等待光机回位。
如此反覆的置换稿件正反面的动作及等待光机回位的过程,若以大量稿件而言,将会让使用者感到相当吃力与不便,甚至浪费使用者许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侧边反转装置的扫描器,其侧边反转装置位于扫描平台的一侧的设计,可以在扫描器扫描完稿件地正面后反转稿件。使扫描器可以扫描稿件的反面,以达到稿件双面扫描的功效。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以手动的方式将稿件翻面,相当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扫描器,至少包括机壳、扫描平台、光机及侧边反转装置。扫描平台配置于机壳的盖板中并用以置放稿件,光机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机壳中,且光机于扫描完稿件的正面时将输出一扫描完毕信号。侧边反转装置位于扫描平台的一侧并具有控制单元,侧边反转装置用以于控制单元接收扫描完毕信号后反转稿件,使光机可以扫描稿件的反面。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稿件双面扫描的方法,用于一扫描器上,扫描器具有光机、一用以置放稿件的扫描平台及一位于扫描平台一侧的侧边反转装置。在此方法中,首先,光机扫描稿件的正面。接着,侧边反转装置于光机扫描完稿件的正面后反转稿件。然后,光机扫描稿件的反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扫描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具有侧边反转装置的扫描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及第三轴杆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扫描器的方块图;
图5为图2的第一滚轮要带动稿件往第二滚轮移动的剖视图;
图6为图2的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带动稿件往回旋轨道前进的剖视图;
图7为图2的稿件于回旋轨道中挡住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及第一滚轮带动稿件往扫描平台移动的剖视图;
图8为图2的稿件被反转后回到扫描平台上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稿件双面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其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具有侧边反转装置220的扫描器200的剖视图。在图2中,扫描器200至少包括机壳202、扫描平台210、光机214及侧边反转装置220(如图2的虚线范围内所示)。机壳202具有盖板208及侧板209,扫描平台210配置于盖板208中,用以置放稿件212,且稿件212具有稿件正面212a及稿件反面212b。
光机214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机壳202中,用以扫描稿件正面212a或稿件反面212b,并于扫描完稿件下面212a时输出一扫描完毕信号。侧边反转装置220配置于盖板208上并位于扫描平台210的一侧,用以于光机214扫描完稿件正面212a后反转稿件212,使光机214可以扫描稿件反面212b。
本发明的侧边反转装置220的自动反转稿件212的设计,可以省去使用者以手动方式翻转稿件212的时间,让使用者感到相当方便。
侧边反转装置220包括主动齿轮222、第一被动齿轮224、第二被动齿轮226、第一滚轮228、第二滚轮230、第三滚轮232、第一轴杆242、第二轴杆244、第三轴杆246、挡板234、回旋轨道238及感测单元。其中,感测单元例如是红外线发射端240a及红外线接收端240b。主动齿轮222、第一被动齿轮224及第二被动齿轮226都直立地配置于盖板208的上方,并都位于扫描平台210的一侧。第一被动齿轮224可与主动齿轮222啮合或在自然状态下脱离主动齿轮222,而第二被动齿轮226与主动齿轮222啮合,第一被动齿轮224及第二被动齿轮226位于主动齿轮222的下缘两侧外。其中,第一被动齿轮224位于扫描平台210的边缘上方,且第二被动齿轮226靠近侧板209。
第一滚轮228、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一轴杆242、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如图3所示。使第一滚轮228、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分别以第一轴杆242、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为轴心转动。甚至,第一滚轮228、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分别被第一轴杆242、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穿透固定。第一滚轮228位于扫描平台210的边缘上方,第三滚轮232以与第二滚轮230上下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图2的盖板208中,且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的延伸方向与图2的光机214的扫描移动方向平行。
需要注意的是,图3的第一轴杆242、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的一端分别连接图2的第一被动齿轮224的轴心、第二被动齿轮226轴心及活动杆236的一端,且活动杆236的另一端与第一被动齿轮224的轴心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另外,熟悉此技术人员都明白图3的第一轴杆242、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的另一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接于一支撑结构(未显示于图3中)上。
也就是说,第一滚轮228通过第一轴杆242与第一被动齿轮224连接,用以与主动齿轮222及第一被动齿轮224同步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并带动稿件212进入或离开侧边反转装置220。第二滚轮230通过第二轴杆244与第二被动齿轮226连接,用以与主动齿轮222及第二被动齿轮226同步转动。第三滚轮232与第二滚轮230上下相对的方式配置于盖板208中,用以与第二滚轮230上下夹住稿件212,并同步以第一方向转动而带动稿件212前进。
回旋轨道238配置于机壳202中,并位于盖板208及第三滚轮232的下方,用以供稿件212通过并反转稿件212。挡板234配置于侧板209上并高于第二滚轮230的下缘,且挡板234也位于回旋轨道238的入口外侧,用以导引稿件212进入回旋轨道238。红外线发射端240a及红外线接收端240b配置于回旋轨道238的出口的两侧附近,且回旋轨道238的出口位于第一滚轮228及第二滚轮230之间的盖板208中,即回旋轨道238的入口及出口是盖板208中的两开口。
请参照图4,其绘示的是图2的扫描器的方块图。在图4中,侧边反转装置220具有一控制单元252,与主动齿轮222、活动杆236、光机214、红外线发射端240a及红外线接收端240b耦接。控制单元252控制红外线发射端240a一直发出红外线给红外线接收端240b,倘若有东西在回旋轨道238中挡住红外线发射端240a所发出红外线时,红外线接收端240b将接收不到红外线发射端240a所发出红外线。此时,红外线接收端240b将输出一中断信号给控制单元252,控制单元252接收此中断信号并据以控制主动齿轮222改变转动方向。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52接收到扫描完毕信号或中断信号并据以控制主动齿轮222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且第一被动齿轮224于控制单元252在接收到扫描完毕信号或中断信号时与主动齿轮222啮合或脱离。
至于本发明的侧边反转装置220如何反转稿件,其流程依序说明如下。请再参考图2,在使用者一开始置入稿件212后及进行扫描前,使用者可以利用扫描器200的操作界面(未显示于图2中)选择单面或双面扫描模式。当使用者选择双面扫描模式后及光机214扫描完稿件正面212a时,光机214将给控制单元252输出一扫描完毕信号。接着,控制单元252接收到此扫描完毕信号后,控制单元252控制活动杆236靠近主动齿轮222,使第一被动齿轮224与主动齿轮222啮合,而第一滚轮228将与扫描平台210的边缘上下夹住稿件212。其中,光机214开始返回扫描起始位置。
然后,控制单元252控制主动齿轮222以一第一方向转动,而主动齿轮222将带动第一被动齿轮224、第二被动齿轮226、第一滚轮228及第二滚轮230以第一方向同步转动,如图5所示。第二滚轮230将带动第三滚轮232转动,且第一滚轮228将带动稿件212往第二滚轮230前进。
待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上下夹住稿件212时,如图6所示,稿件212将随着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的转动而往挡板234前进。然后,本发明可以设计控制单元252于主动齿轮222开始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活动杆236远离主动齿轮222,使第一被动齿轮224脱离主动齿轮222,且第一滚轮228远离扫描平台212的边缘。需要注意的是,在主动齿轮222开始转动一段时间后,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要能够上下夹住稿件212,并同步转动以带动稿件212前进。这样才可执行第一被动齿轮224脱离主动齿轮222的动作,但以不影响主动齿轮222的转动为原则。
然后,稿件212受到挡板234的导引而经由回旋轨道238的入口进入回旋轨道238中,如图7所示。当稿件212在下侧回旋轨道238挡住红外线发射端240a所发出的红外线时,红外线接收端240b将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240a所发出的红外线。此时,红外线接收端240b输出一中断信号至控制单元252。在控制单元252接收到中断信号一段时间后,第二滚轮230及第三滚轮232刚好带动稿件212的一端经由回旋轨道238的出口露出,且稿件212的前缘也刚好位于第一滚轮228及扫描平台210的边缘之间。控制单元252将控制活动杆236靠近主动齿轮222,使第一被动齿轮224与主动齿轮222啮合,且第一滚轮228与扫描平台210的边缘上下夹住稿件212。
然后,控制单元252控制主动齿轮222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转动,而主动齿轮222将带动第一被动齿轮224、第二被动齿轮226、第一滚轮228及第二滚轮230同步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滚轮228将带动第三滚轮230转动,且第一滚轮228将带动稿件212往扫描平台212前进。
待稿件212离开回旋轨道238及红外线接收端240b再次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240a所发出的红外线一段时间后,稿件210已回到扫描平台210上。而稿件反面212b朝下,且光机214已回到扫描起始位置。然后,控制单元252控制主动齿轮222停止转动,并控制活动杆238远离主动齿轮222,使第一被动齿轮224脱离主动齿轮222,且第一滚轮228远离扫描平台212,如图8所示。甚至,本发明可以设计控制单元252于接收到中断信号更长一段时间后控制主动齿轮222停止转动,使稿件212刚好回到扫描平台210上。接着,光机214将沿着与第二轴杆244及第三轴杆246平行的方向开始移动扫描稿件反面212b,至于后续扫描动作在此省略,并不加以赘述。
所以,由上述所知,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稿件双面扫描方法,如图9所示。在图9中,首先,在步骤902中,光机由扫描起始位置开始扫描稿件的正面。接着,进入步骤904中,光机于扫描完稿件的正面时输出扫描完毕信号,且光机开始返回扫描起始位置。然后,进入步骤906中,侧边反转装置的控制单元接收扫描完毕信号,使侧边反转装置由扫描平台的一侧夹入稿件。接着,进入步骤908中,侧边反转装置反转稿件。然后,进入步骤910中,侧边反转装置将稿件送回扫描平台上,且光机已回到扫描起始位置。接着,进入步骤912中,光机由扫描起始位置开始扫描稿件的反面。使光机可以扫描稿件的反面,本方法终告结束。
然而熟悉此技术者也可以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红外线发射端及红外线接收端也可以使用其他感测单元来替代,仍然可以达到感测的效果。此外,连接第一被动齿轮及第三轴杆的活动杆以可以使用其他活动机构或皮带组来替代,仍然可以达到移动第一被动齿轮的效果。另外,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及第三轴杆上也可以加装数个滚轮,以增强夹纸及带动稿件传动的效果。本发明的侧边反转装置外也可以加装一外部机壳,用以保护内部零件。甚至,在扫描平台的另一侧外的盖板上可以加装一自动馈纸装置,用以供使用者在扫描平台上输入稿件,并与本发明的侧边反转装置达到相互匹配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主动齿轮的半径必须大于第一被动齿轮及第二被动齿轮的半径。本发明也可以省略主动齿轮的元件,使控制单元可以直接控制第一被动齿轮及第二被动齿轮的转动,不需透过主动齿轮的转动媒介。甚至,本发明也可以将回旋轨道改换为绕过第二滚轮上方的另一回旋轨道,也可达到稿件反转效果。
倘若本发明省略红外线发射端及红外线接收端或其他感测单元时,本发明必须设计几个时间点来控制主动齿轮的转向及第一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或脱离动作,以达到稿件反转的功效。
以整个时间流程来看,首先,控制单元在主动齿轮以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段时间后控制活动杆远离主动齿轮,使第一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脱离,且第一滚轮远离扫描平台。此时,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要能够上下夹住稿件,并同步转动以带动稿件前进。
接着,控制单元在主动齿轮以第一方向转动大于第一段时间的第二段时间后控制活动杆靠近主动齿轮,使第一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且第一滚轮与扫描平台的边缘上下夹住稿件。此时,稿件的前缘已经离开回旋轨道,控制单元将控制主动齿轮以第二方向转动。
然后,控制单元在主动齿轮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三段时间后控制主动齿轮停止转动,使稿件刚好回到扫描平台上。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具有侧边反转装置的扫描器,其侧边反转装置位于扫描平台的一侧的设计,可以于扫描器扫描完稿件的正面后反转稿件,以达到稿件双面扫描的功效。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以手动的方式将稿件翻面,相当方便。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