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6790145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4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78380.9

申请日:

20120601

公开号:

CN102715342A

公开日:

201210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06,A23K1/14

主分类号:

A23K1/06,A23K1/14

申请人:

陈华友

发明人:

陈华友,杨胜利

地址: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优先权:

CN201210178380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董旭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以白酒糟为原料经过脉孢菌、曲霉一期发酵预处理,充分降解白酒糟的木质素、纤维素和淀粉,再添加部分棉粕经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二期发酵,吸收霉菌降解废弃物产生的营养物质及霉菌本身解体的营养物质。然后添加豆粕和菜子粕,接种乳酸菌、双歧杆菌经三期厌氧发酵成成品。本发明固体原料不需高温灭菌,发酵过程不需要加水或放水,成品不需要干燥处理,保质期一年以上,活性益生菌数极高,酶量丰富,杂菌极少,饲养效益明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酵;2)二期发酵: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期发酵;3)三期发酵: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获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含水量为55-70%的鲜白酒糟                        90-98%;硝酸氨、硫酸氨或氯化氨中的至少一种              0.1-3%;尿素                                            0.1-3%;碳酸钙                                          0.1-5%;磷酸二氢钾                                      0.1-3%;硫酸镁、硝酸镁或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5)~(5:1),活菌总数为1×10cfu/ml以上,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将霉菌种子液按1-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发酵温度为25-38℃,发酵时间为24-72h,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一期发酵时间为24-72h;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活菌总数为2×10 cfu/ml以上,以1-10%(重量)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12-48h的二期发酵;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5×10- cfu/ml以上,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时间为10-45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接种量接种;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的接种量,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5-30%(重量)棉粕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5-35%(重量)菜子粕和5-35%(重量)豆粕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20~1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曲霉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脉孢霉为: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中间脉孢霉(Neurospora intermedia)中的至少一种;酵母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双歧杆菌为:两岐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饲料。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白酒糟产量已达二千万吨以上, 但因其含水量高,酸度大, 易霉烂,不便贮存,所以利用率较低。白酒糟饲料化大多是烘干粉碎处理,纤维质较多,粗蛋白不够高,饲用效果也极差。由于酒糟中含有部分淀粉(10 %左右)、木质纤维素(20-45 %左右)、粗蛋白质(10-20%左右)、以及一些氨基酸、有机酸等有机成分,营养还相对丰富,如果加以有效的利用,化废为宝,弥补我国饲料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 促进畜牧业发展,又可解决污染问题,因此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义意。

基于白酒糟的饲料也有不少的研究。不少研究者把稻壳和蛋白等分开,但实际上过程复杂、成本大、浪费严重,不易推广。发明专利驱动装置、光量调节装置、以及镜头驱动装置(CN1285156A)、利用酒糟生产畜禽健康养殖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方法(CN101491290A)、利用废弃酒糟发酵生产高酶活性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CN101366445A),将鲜白酒糟部分烘干,能耗大,用一种白地霉或拟青霉菌接种降解,但对于木质素效果不明显,产品没有益生菌的功效。发明专利(CN101919490A)在降解白酒糟时,主要用纤维素酶,由于缺少木质素酶,添加量也有限,对白酒糟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也是有限的,成本也大些,而且,只有一步酵母菌和枯草杆菌发酵,没有厌氧益生菌,益生菌种类不全。发明专利一种以白酒糟为基料的酵母蛋白饲料及其生产方法(CN101785524A)也仅靠酵母菌一种菌利用白酒糟,更是降解效果不好。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发酵酒糟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CN101874544A),好氧和厌氧合在一起发酵,需氧矛盾明显,而且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不明显。以上产品及市场上绝大多数生物饲料,都要经过干燥处理,菌酶失活严重,饲料利用率和益生菌效果不明显,加上原料一般都要灭菌处理,所以总体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使其综合营养丰富,更利于动物体吸收,也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酵;

2)二期发酵: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期发酵;

3)三期发酵: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获得成品。

上述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可为:

含水量为55-70%的鲜白酒糟                            90-98%;

硝酸氨、硫酸氨或氯化氨中的至少一种              0.1-3%;

尿素                                                            0.1-3%;

碳酸钙                                                         0.1-5%;

磷酸二氢钾                                                   0.1-3%;

硫酸镁、硝酸镁或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1%。

本发明中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5)~(5:1),活菌总数为1×10-7 cfu/ml以上,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将霉菌种子液按1-5%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发酵温度为25-38℃,发酵时间为24-72h,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一期发酵时间为24-72h;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活菌总数为2×10-7 cfu/ml以上,以1-10%(重量)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12-48h的二期发酵;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5×10-7 cfu/ml以上,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时间为10-45天。

如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接种量接种;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的接种量,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本发明中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5-30%(重量)棉粕组成。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5-35%(重量)菜子粕和5-35%(重量)豆粕组成。所述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20~100目后使用。

本发明中需要使用多种菌种,所述曲霉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脉孢霉为: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中间脉孢霉(Neurospora intermedia)中的至少一种;酵母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双歧杆菌为:两岐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白酒糟中的稻壳木质素和纤维素主要由脉孢霉处理,其中的淀粉、半纤维素主要由曲霉处理,进一步利用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二期发酵,吸收霉菌降解废弃物产生的营养物质及霉菌本身解体的营养物质,并产生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添加部分豆粕和菜子粕作为氮源兼部分碳源,最后再通过三期的厌氧发酵获得成品。成品中保留大量的活性益生菌,有利于动物消化和吸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生产原料不需高温灭菌,发酵过程中不需要加水或放水,成品不需要干燥处理,生产成本低,保质期一年以上,活性益生菌数极高,酶量丰富,杂菌极少,饲养效益明显,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菌种仅为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菌种均都实现发明目的。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预处理: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酵;

脉孢霉和曲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马铃薯200 g,蔗糖 20 g,琼脂 20 g,定容1 L 中,pH 5.0, 110℃灭菌30min。接种30℃,培养7-10 天。

种子液体培养基:KH2PO4  2g,MgSO4  0.3g,CaCl2  0.3g,蛋白胨 5g,酵母浸膏3 g,麦芽汁3g,FeSO4·7H2O  0.005g,ZnSO4  0.0014g,MnSO4.4H2O  0.0016g,CoCl2 0.002 g,定容于1 L中,调节pH为 5.0。取500 ml 的三角瓶,在三角瓶中加100 ml配制的种子液体培养基,110℃灭菌30min。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其各组分及重量含量分别为含水59%的粉碎后的湿白酒糟93%,硝酸氨2%,尿素1%,碳酸钙3%,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1%。

(2) 培养方法

    将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 CGMCC3.1600),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 CGMCC3.1618). 中间脉孢霉(Neurospora intermedia,  CGMCC 3.591)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GMCC 3.3882),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CGMCC 3.800)各在斜面培养基上划单菌落复壮,再各挑选强壮的单菌落,接种在新的脉孢菌或曲霉菌斜面培养基30℃生长,斜面培养基菌种中的孢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 装液量200ml /1L三角瓶, 180 r/min,30℃ ,条件下培养24h,再以1%接种量,混合转接到200L的种子罐中,于30℃ , 180 r /m in培养24h,形成霉菌种子液,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1,活菌总数为5×10-8 cfu/ml。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将霉菌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充分搅拌后,30℃,发酵48h,形成固态发酵种子,该种子再以10%接种量接种到剩余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充分搅拌后,在30℃,发酵48h,完成预处理。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一期发酵采用上次预处理的一期发酵培养基进行接种,按10%接种量接种。

其次,进行二期发酵: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期发酵;

(1)芽孢杆菌培养基   

芽孢杆菌斜面和平板菌种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粉5g,氯化钠5g,琼脂15g,葡萄糖20 g,蒸馏水1000ml,最终pH7.0±0.2。110℃灭菌30min。

芽孢杆菌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牛肉膏5.0g/L,蛋白胨20.0g/L,葡萄糖5.0g/L,FeCl2·6H2O 0.07g/L,MnC12·7H2O 0.01g/L,MgSO4·7H2O 0.15g/L,pH 7.0,110℃灭菌30min。

(2)酵母菌培养基

酵母菌斜面培养基和平板菌种培养基(100 ml):葡萄糖2 g、酵母浸出物1 g、蛋白胨2 g、琼脂2 g,pH 值约6.0。

酵母菌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不加琼脂,其余成分、用量同芽孢杆菌斜面培养基。

(3)二期发酵培养基由一期发酵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20%棉粕组成,其自然含水量为49%。

(4)培养方法

芽孢杆菌液体菌种培养:无菌条件下分别将4 ℃保存的芽孢杆菌菌种,即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81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GMCC 1.884)、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 CGMCC  1.1086)各接一环至斜面培养基中,37 ℃培养36 h 复苏菌种。再在平板培养基上划单菌落,挑取健壮种子,分别接种到上述芽孢杆菌摇瓶种子培养基中,装液量200ml /1L三角瓶, 220 r/min,30℃ ,培养16h,再各以2%的接种量接种到上述200L种子罐培养基扩大培养,220r/min,通气量为40L/min,培养24h后制得混合芽孢杆菌液体种子。

酵母菌液体菌种培养:无菌条件下分别将4 ℃保存的酵母菌菌种: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 2.1527),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CGMCC 2.637),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CGMCC 2.1180),各接一环至斜面培养基中,30 ℃培养24 h 复苏菌种。再分别在平板上划单菌落,挑取健壮种子,分别接种到上述酵母菌摇瓶种子培养基,装液量200ml /1L三角瓶,220 r/min,30℃,培养24h,再各以1%的接种量接种到上述200L种子罐培养基扩大培养,220r/min,通气量为40L/min,培养24h后制得混合酵母菌液体种子。

(5)接种并进行固态发酵:

上述混合芽孢杆菌液体种子以5%接种量,混合酵母菌液体菌种以2%接种量,混合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可为1:2,活菌总数为1×109cfu/ml,充分搅拌,35℃通气发酵48h,得到第一批二期发酵完成后的半成品。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二期发酵接种的种子采用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按10%接种量,接种到新配制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这样循环接种利用,连续完成多批次的二期发酵。

最后,进行三期发酵: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获得成品。

具体做法如下:

(1)乳酸菌培养基

MRS斜面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粉5,牛肉膏5,葡萄糖20,柠檬酸二铵2,吐温80 1.0 ml,乙酸钠25,K2HPO4 2,MgSO4·7 H2O 0.58,MnSO4·4H2O 0.25,琼脂20,pH 7.0。

摇瓶和种子罐乳酸菌种子培养基(g/L):大豆低聚糖2.25%、葡萄糖2.00%、蛋白胨1.25%、酵母粉1.25%、番茄汁6.50%、吐温 80.10%、磷酸氢二钾0.20%。pH 6.5,1L的三角瓶装液量200 ml。 

以上培养基配好后均在115℃条件下高压灭菌30min。

(2) 双歧杆菌的培养基

MRS斜面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粉5,牛肉膏5,葡萄糖20,柠檬酸二铵2,吐温80 1.0 ml,乙酸钠25,K2HPO4 2,MgSO4·7 H2O 0.58,MnSO4·4H2O 0.25,琼脂20,pH 7.0。

厌氧瓶和种子罐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 蛋白胨5.0g,牛肉膏5.0g,胰蛋白胨10.0g,酵母浸出粉5.0g,葡萄糖10.0g,吐温-80 1.0ml,K2HPO4 2.0g,乙酸钠5.0g,柠檬酸氢二铵2.0g,ZnSO4·7H2O 0.25g,MgSO4·7H2O 0.1g,聚果糖5g和碳酸钙1g 番茄汁65ml,加蒸馏水至1000ml,调pH值为6.5。

以上培养基配好后均在115℃条件下高压灭菌30min。

(3)三期发酵培养基:

在进行过二期发酵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上,加20%菜子粕和20%豆粕,充分混匀,组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其自然含水量为32%。

(4)菌种培养方法

乳酸菌种子培养: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GMCC 1.557),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CGMCC 1.1482),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CGMCC 1.2467),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GMCC 1.62) 在MRS斜面培养基上划线活化,在37℃培养28h进行复壮,并形成单菌落,再各挑取单菌落,接种到乳酸菌种子培养基,37℃静置培养24h,通入氮气使溶氧维持为0,定时取样,测定生物量。再各按2%接种量接种到种子罐乳酸菌种子培养基静置培养48h,通入氮气使溶氧维持为0,定时取样,测定生物量,活菌数可达1×109cfu/ml以上。

两岐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CGMCC 1.2477)种子培养:首先是菌种活化,取保存的菌种,在厌氧操作台上,在装有MRS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划线复壮,置于37 ℃厌氧培养48h,挑选强壮单菌落,接入装有10 ml液体MRS 培养基的充满氮气的厌氧管中,置于37 ℃厌氧培养24 h。再按1%接种量,接到1L厌氧瓶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中置于37 ℃厌氧培养48h,然后再按2%接种量接到种子罐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中,进行37 ℃厌氧培养。双歧杆菌利用此培养基在37℃厌氧培养20h,活菌数可达1×109cfu/ml以上。

(5)三期固态发酵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混合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混合乳酸菌种子液和双歧杆菌种子液按1:2比例以10%接种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上,充分搅拌后,尽快装入单向膜厌氧袋,常温下保存,进行三期厌氧发酵,产品保质期可达2年,保存二个月活菌数达到高峰,可达200亿cfu/g固体。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三期发酵一个月后,以此成品为种子,按10%接种量,接到新配的三期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充分后,装入单向膜厌氧袋,常温下保存,即进行三期厌氧发酵,可连续生产,产品保质期可达2年,保存二个月活菌数达到高峰,可达200亿cfu/g,产品检测结果如表1。

上述三期发酵,实际白酒糟(湿料)约为45%, 棉粕12%,菜籽粕、豆粕各为20%,因为棉粕精氨酸含量高达3.6%-3.8%,显著高于豆粕,是菜籽粕的2倍,而赖氨酸含量仅为1.3%-1.5%,只有豆粕的50%,利用率低,赖氨酸是棉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含量仅为0.4 %,只有菜籽粕的50 %。所以最终产品中的氨基酸相对均衡,是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蛋白饲料。

表1,三期发酵成品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干基(%) 标准 粗蛋白质(%) 27.5 >15 粗脂肪(g/kg) 21.11 >15 粗纤维 8.5 <9 棉酚  0.0002  <0.03 异硫氰酸酯 0.015 <0.075 恶唑烷硫酮 0.0061   粗灰分(%) 9.8 <10 钙(%) 0.78 0.4-0.8 水溶性氯化物(%) 0.45 0.3-0.8 霉菌总数(cfu/g) 3.1×104 <4.5×104 沙门氏菌(cfu/25g)  0 不得检出 黄曲霉毒B1(μg/kg) 2.15 <20

试验:试验点为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下张村猪场,取60只断奶小猪(长白猪),20公斤左右,混合放养,随机组合成两组,每组30只,试验日粮配方如表2,饲养90天,试验结果如表3。

表2 试验猪日粮配方(%)

日粮组成 试验组 对照组 玉米 62 62 豆粕 18 28 麸皮 5 5 预混料 5 5 本发明获得的微生物饲料 10 0 合计 100 100

表3  微生物饲料试验结果

项目            组别 试验组 对照组 实验猪数量(头) 30 30 平均始重(kg/头) 20.1±1.25 20.2±1.21 平均末重(kg/头) 97±1.51 86±1.72 全期净增重(kg/头) 76.9 65.8 平均日增重(kg/头·日) 0.854 0.731 平均耗料量(kg/头) 176.87 177.66 日采食量(kg/头·日) 1.97 1.97 料肉比 2.3:1 2.7:1

本发明的饲料成本价为1700-2000元/吨,售价为3500元每吨,和豆粕的价格差不多,所以以10%的本发明微生物饲料代替10%的豆粕,从日粮饲料成本上刚好差不多。但是使用本发明饲料的料肉比从2.7:1下降到2.3:1,日采食量基本不变,但是日增重更是从0.731上升到0.854.总体上讲,全期毛重相对于对照组增加11.1Kg,猪价以14元/Kg算,每头猪直接增加收入约155元,不包括用药减少,生病减少,猪价略高等增收因素,总体上讲,使用本发明饲料,饲用和经济效果非常明显。

实施例2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酵。

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20~100目后使用。曲霉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两种;脉孢霉为: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和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

含水量为60%的鲜白酒糟                         90%;

硝酸氨                                        1%;

硫酸氨                                        1%;

氯化氨                                        1%;

尿素                                            3%;

碳酸钙                                        0.2%;

磷酸二氢钾                                    3%;

硫酸镁                                        0.3%;

硝酸镁                                        0.3%;

氯化镁                                        0.2%。

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2,活菌总数为1×107 cfu/ml以上,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将霉菌种子液按1%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为72h,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1%(重量)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一期发酵时间为72h。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按20%(重量)接种量接种。

2)二期发酵: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期发酵。

酵母菌为任意比例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芽孢杆菌为任意比例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

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30%(重量)棉粕组成。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活菌总数为2×107 cfu/ml以上,以1%(重量)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48h的二期发酵。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按1%(重量)的接种量,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3)三期发酵: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获得成品。

双歧杆菌为: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为任意比例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5%(重量)菜子粕和35%(重量)豆粕组成。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5×107cfu/ml以上,以1%(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时间为45天。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基,按1%(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上述各种细菌的菌种来源与实施例1的菌种来源相同。

实施例3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酵。

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20~100目后使用。曲霉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脉孢霉为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

含水量为55-70%的鲜白酒糟                         98%;

硝酸氨                                                     0.1%;

尿素                                                        0.1%;

碳酸钙                                                     0.1%;

磷酸二氢钾                                               0.7%;

硫酸镁                                                     1%。

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为2:1,活菌总数为1×107 cfu/ml以上,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将霉菌种子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24h,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15%(重量)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一期发酵时间为24h。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按1%(重量)接种量接种。

2)二期发酵: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期发酵。

酵母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5%(重量)棉粕组成。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4,活菌总数为2×107 cfu/ml以上,以10%(重量)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12h的二期发酵。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按20%(重量)的接种量,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3)三期发酵: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获得成品。

双歧杆菌为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35%(重量)菜子粕和5%(重量)豆粕组成。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4,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5×107 cfu/ml以上,以15%(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时间为20天。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基,按20%(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上述各种细菌的菌种来源与实施例1的菌种来源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期发酵培养基配制时,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

含水量为55%的鲜白酒糟                                  90%;

任意比例的硝酸氨、硫酸氨和氯化氨混合物          2%;

尿素                                                             2%;

碳酸钙                                                          5%;

磷酸二氢钾                                                    0.99%;

任意比例的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混合物          0.01%。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期发酵培养基配制时,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

含水量为70%的鲜白酒糟                               95%;

任意比例的硫酸氨和氯化氨混合物                  0.8%;

尿素                                                         0.1%;

碳酸钙                                                      0.1%;

磷酸二氢钾                                                3%;

任意比例的硝酸镁和氯化镁混合物                 1%。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般地,其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1)预处理: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酵。

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20~100目后使用。曲霉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的至少一种;脉孢霉为: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中间脉孢霉(Neurospora intermedia)中的至少一种。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

含水量为55-70%的鲜白酒糟                            90-98%;

硝酸氨、硫酸氨或氯化氨中的至少一种              0.1-3%;

尿素                                                           0.1-3%;

碳酸钙                                                        0.1-5%;

磷酸二氢钾                                                  0.1-3%;

硫酸镁、硝酸镁或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1%。

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为(1:5)~(5:1),活菌总数为1×107 cfu/ml以上,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将霉菌种子液按1-5%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发酵温度为25-38℃,发酵时间为24-72h,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一期发酵时间为24-72h。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接种量接种。

2)二期发酵: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期发酵。

酵母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5-30%(重量)棉粕组成。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活菌总数为2×107 cfu/ml以上,以1-10%(重量)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进行12-48h的二期发酵。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的接种量,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3)三期发酵: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基,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密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获得成品。

双歧杆菌为: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5-35%(重量)菜子粕和5-35%(重量)豆粕组成。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之比为(1:1)~(1:4),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5×107 cfu/ml以上,以1-15%(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时间为10-45天。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基,按1-20%(重量)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上述各参数值均可在其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取值,都能获得有益于饲喂动物的微生物活性饲料。从生产角度讲,当接种量较多时,发酵时间会相对变短,反之,发酵时间相对变长。加入的碳源、氮源较多时,发酵后的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153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0 CN 102715342 A *CN102715342A* (21)申请号 201210178380.9 (22)申请日 2012.06.01 A23K 1/06(2006.01) A23K 1/14(2006.01) (71)申请人 陈华友 地址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 号江 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72)发明人 陈华友 杨胜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董旭东 (54) 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 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基于白酒 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以白酒糟 为原料经过脉孢菌、 曲霉一期发酵预处理, 充分降 解白酒糟的木质素、 纤维素和淀粉, 再添加部分棉 粕经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二期发酵, 吸收霉菌降解 废弃物产生的营养物质及霉菌本身解体的营养物 质。然后添加豆粕和菜子粕, 接种乳酸菌、 双歧杆 菌经三期厌氧发酵成成品。本发明固体原料不需 高温灭菌, 发酵过程不需要加水或放水, 成品不需 要干燥处理, 保质期一年以上, 活性益生菌数极 高, 酶量丰富, 杂菌极少, 饲养效益明显。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1/2 页 2 1.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预处理 : 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 酵 ; 2) 二期发酵 : 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 以芽孢 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进行二期发酵 ; 3) 三期发酵 : 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 基, 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 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 密封保存进行三 期发酵后。

4、, 获得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 : 含水量为 55-70% 的鲜白酒糟 90-98% ; 硝酸氨、 硫酸氨或氯化氨中的至少一种 0.1-3% ; 尿素 0.1-3% ; 碳酸钙 0.1-5% ; 磷酸二氢钾 0.1-3% ; 硫酸镁、 硝酸镁或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 是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 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之比 为 (1:5) (5:1) , 活菌总数为 1107。

5、cfu/ml 以上, 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 将霉菌种子液 按 1-10% 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 发酵温度为 25-38, 发酵时间为 24-72h, 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 1-15%(重量) 接种量接到剩余 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一期发酵时间为 24-72h ;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 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 数之比为 (1 : 1) (1 : 4) , 活菌总数为 2107 cfu/ml 以上, 以 1-10%(重量) 接种量接到二 期发酵培养基中, 进行 12-48h 的二期发酵 ;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

6、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 其中,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 菌数之比为 (1 : 1) (1 : 4) ,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 510 7 cfu/ml 以上, 以 1-15%(重量) 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时间为 10-45 天。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 按 1-20%(重 量) 接种量接种 ; 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 按 1-20% (重 量) 的接种量, 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 三期发酵时接种。

7、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 发酵培养基, 按 1-20%(重量) 接种量, 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 5-30%(重量) 棉粕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 5-35%(重量) 菜子粕和 5-35%(重 量) 豆粕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15342。

8、 A 2 2/2 页 3 所述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 20100 目。 8. 根据权利要求 1 7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 法, 其特征是 所述曲霉为 :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和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中的至 少一种 ; 所 述 脉 孢 霉 为 : 粗 糙 脉 孢 霉 (Neurospora crassa), 好 食 脉 孢 霉 (Neurospora sitophila), 中间脉孢霉 (Neurospora intermedia) 中的至少一种 ; 酵母菌为 :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

9、picalis), 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 啤 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 双歧杆菌为 : 两岐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 种 ; 芽孢杆菌为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10、 licheniformis)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纳豆杆菌 (Bacillus natto)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15342 A 3 1/11 页 4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饲料。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目前白酒糟产量已达二千万吨以上, 但因其含水量高, 酸度大, 易霉烂, 不 便贮存, 所以利用率较低。 白酒糟饲料化大多是烘干粉碎处理, 纤维质较多, 粗蛋白不够高, 饲用效果也极差。由于酒糟中含有部分淀粉 (10 % 左右) 、 。

11、木质纤维素 (20-45 % 左右) 、 粗 蛋白质 (10-20% 左右) 、 以及一些氨基酸、 有机酸等有机成分, 营养还相对丰富, 如果加以有 效的利用, 化废为宝, 弥补我国饲料资源的严重不足, 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 , 促进畜牧业发 展, 又可解决污染问题, 因此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义意。 0003 基于白酒糟的饲料也有不少的研究。不少研究者把稻壳和蛋白等分开, 但实际上 过程复杂、 成本大、 浪费严重, 不易推广。发明专利驱动装置、 光量调节装置、 以及镜头驱动 装置 (CN1285156A) 、 利用酒糟生产畜禽健康养殖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1491290A) 、 利。

12、用废弃酒糟发酵生产高酶活性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1366445A) , 将鲜白酒糟部 分烘干, 能耗大, 用一种白地霉或拟青霉菌接种降解, 但对于木质素效果不明显, 产品没有 益生菌的功效。发明专利 (CN101919490A) 在降解白酒糟时, 主要用纤维素酶, 由于缺少木 质素酶, 添加量也有限, 对白酒糟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也是有限的, 成本也大些, 而且, 只有一 步酵母菌和枯草杆菌发酵, 没有厌氧益生菌, 益生菌种类不全。 发明专利一种以白酒糟为基 料的酵母蛋白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85524A) 也仅靠酵母菌一种菌利用白酒糟, 更是降 解效果不好。发明专利一种生物。

13、发酵酒糟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74544A) , 好氧和厌 氧合在一起发酵, 需氧矛盾明显, 而且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不明显。 以上产品及市场上绝大 多数生物饲料, 都要经过干燥处理, 菌酶失活严重, 饲料利用率和益生菌效果不明显, 加上 原料一般都要灭菌处理, 所以总体成本高, 不利于产业化。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使其综合 营养丰富, 更利于动物体吸收, 也提高饲料利用率, 增加养殖效益。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预处理 : 在用白酒。

14、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 酵 ; 2) 二期发酵 : 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 以芽孢 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进行二期发酵 ; 3) 三期发酵 : 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培养 基, 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 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 密封保存进行三 期发酵后, 获得成品。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4 2/11 页 5 0006 上述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可为 : 含水量为 55-70% 的鲜白酒糟 90-98% ; 硝酸氨、 硫酸氨或氯化。

15、氨中的至少一种 0.1-3% ; 尿素 0.1-3% ; 碳酸钙 0.1-5% ; 磷酸二氢钾 0.1-3% ; 硫酸镁、 硝酸镁或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1%。 0007 本发明中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 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 的活菌数之比为 (1:5) (5:1) , 活菌总数为 110 7 cfu/ml 以上, 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 将霉菌种子液按 1-5% 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 发酵温度为 25-38, 发酵时间为 24-72h, 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 1-15% (重量) 接种 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

16、一期发酵时间为 24-72h ;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 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 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为 (1 : 1) (1 : 4) , 活菌总数 为 210 7 cfu/ml 以上, 以 1-10%(重量) 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进行 12-48h 的二 期发酵 ;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 其中,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活菌数之比为 (1 : 1) (1 : 4) ,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 510 7 cfu/ ml 以上, 以 1-15%(重量) 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时间为 10-45 天。 0008 如。

17、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 按 1-20% (重量) 接种量接种 ; 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 按 1-20%(重量) 的接种量, 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 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 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基, 按 1-20%(重量) 接种量, 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0009 本发明中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 5-30% (重量) 棉粕组 成。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 5-35%(重量) 菜子粕和 5-35%(重 量) 豆粕组成。所述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 20100。

18、 目后使用。 0010 本发明中需要使用多种菌种, 所述曲霉为 :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和 米 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中的至少一种 ; 所述脉孢霉为 : 粗糙脉孢霉 (Neurospora crassa), 好食脉孢霉 (Neurospora sitophila), 中间脉孢霉 (Neurospora intermedia) 中的至少一种 ; 酵母菌为 : 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 tropicalis), 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 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中的任意一种。

19、或多种 ; 双歧杆菌 为 : 两岐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 芽孢杆菌为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纳豆杆菌 (Bacillus natto) 中的任意一种。

20、或多种。 0011 本发明中, 白酒糟中的稻壳木质素和纤维素主要由脉孢霉处理, 其中的淀粉、 半纤 维素主要由曲霉处理, 进一步利用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二期发酵, 吸收霉菌降解废弃物产生 的营养物质及霉菌本身解体的营养物质, 并产生大量的氨基酸、 维生素, 添加部分豆粕和菜 子粕作为氮源兼部分碳源, 最后再通过三期的厌氧发酵获得成品。成品中保留大量的活性 益生菌, 有利于动物消化和吸收。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其生产原料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5 3/11 页 6 不需高温灭菌, 发酵过程中不需要加水或放水, 成品不需要干燥处理, 生产成本低, 保质期 一年。

21、以上, 活性益生菌数极高, 酶量丰富, 杂菌极少, 饲养效益明显, 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 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菌种仅为举例说明,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的菌种均都实现发明目的。 0013 实施例 1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 : 首先, 进行预处理 : 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 一期发酵 ; 脉孢霉和曲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基。 0014 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 : 马铃薯 200 g, 蔗糖 20 g, 琼脂 20 g, 定容 1 L 中, pH 5.0, 110灭菌 30min。接。

22、种 30, 培养 7-10 天。 0015 种子液体培养基 : KH2PO4 2g, MgSO4 0.3g, CaCl2 0.3g, 蛋白胨 5g, 酵母浸膏 3 g, 麦芽汁 3g, FeSO47H2O 0.005g, ZnSO4 0.0014g, MnSO4.4H2O 0.0016g, CoCl2 0.002 g, 定容于 1 L 中, 调节 pH 为 5.0。取 500 ml 的三角瓶, 在三角瓶中加 100 ml 配制的种子液 体培养基, 110灭菌 30min。 0016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 其各组分及重量含量分别为含水 59% 的粉碎后的湿白酒 糟 93%, 硝酸氨 2%, 。

23、尿素 1%, 碳酸钙 3%, 磷酸二氢钾 1%, 硫酸镁 0.1%。 0017 (2) 培养方法 将粗糙脉孢霉 (Neurospora crassa CGMCC3.1600), 好食脉孢霉 (Neurospora sitophila, CGMCC3.1618). 中间脉孢霉 (Neurospora intermedia, CGMCC 3.591) 与黑 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GMCC 3.3882) ,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CGMCC 3.800)各 在斜面培养基上划单菌落复壮, 再各挑选强壮的单菌落, 接种在新的脉孢菌或曲霉菌斜面 培养基 3。

24、0生长, 斜面培养基菌种中的孢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 , 装液量 200ml /1L 三角瓶 , 180 r/min, 30 , 条件下培养 24h, 再以 1% 接种量, 混合转接到 200L 的种子罐中, 于30 , 180 r /m in培养24h, 形成霉菌种子液, 霉菌种子液中, 曲霉和脉孢 霉的活菌数之比为 1 : 1, 活菌总数为 510 8 cfu/ml。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 将霉菌种子 液以 10% 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 充分搅拌后, 30, 发酵 48h, 形成固态发酵 种子, 该种子再以 10% 接种量接种到剩余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中, 充分搅拌后,。

25、 在 30, 发酵 48h, 完成预处理。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一期发酵采用上次预处理的一期发酵培养基进行接 种, 按 10% 接种量接种。 0018 其次, 进行二期发酵 : 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 养基, 以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进行二期发酵 ; (1) 芽孢杆菌培养基 芽孢杆菌斜面和平板菌种培养基 : 蛋白胨 10g, 牛肉膏粉 5g, 氯化钠 5g, 琼脂 15g, 葡萄 糖 20 g, 蒸馏水 1000ml, 最终 pH7.00.2。110灭菌 30min。 0019 芽孢杆菌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 : 牛肉膏 5.0g/。

26、L, 蛋白胨 20.0g/L, 葡萄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6 4/11 页 7 糖 5.0g/L, FeCl26H2O 0.07g/L, MnC127H2O 0.01g/L, MgSO47H2O 0.15g/L, pH 7.0, 110灭菌 30min。 0020 (2) 酵母菌培养基 酵母菌斜面培养基和平板菌种培养基(100 ml) : 葡萄糖2 g、 酵母浸出物1 g、 蛋白胨2 g、 琼脂 2 g, pH 值约 6.0。 0021 酵母菌摇瓶种子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 : 不加琼脂, 其余成分、 用量同芽孢杆菌斜 面培养基。 0022 (3) 二期发酵培养基由一期发酵。

27、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 20% 棉粕组成, 其自然 含水量为 49%。 0023 (4) 培养方法 芽孢杆菌液体菌种培养 : 无菌条件下分别将 4 保存的芽孢杆菌菌种, 即地衣芽孢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GMCC 1.813)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CGMCC 1.884) 、 纳豆杆菌 (Bacillus natto, CGMCC 1.1086) 各接一环至斜面培养基中, 37 培 养 36 h 复苏菌种。再在平板培养基上划单菌落, 挑取健壮种子, 分别接种到上述芽孢杆菌 摇瓶种子培养基中, 装液量 200ml /1L 。

28、三角瓶 , 220 r/min, 30 , 培养 16h, 再各以 2% 的 接种量接种到上述 200L 种子罐培养基扩大培养, 220r/min, 通气量为 40L/min, 培养 24h 后 制得混合芽孢杆菌液体种子。 0024 酵母菌液体菌种培养 : 无菌条件下分别将 4 保存的酵母菌菌种 : 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 2.1527), 热 带 假 丝 酵 母 (Candida tropicalis, CGMCC 2.637), 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CGMCC 2.1180) , 各接一环至斜面培养基 中, 3。

29、0 培养 24 h 复苏菌种。再分别在平板上划单菌落, 挑取健壮种子, 分别接种到上述 酵母菌摇瓶种子培养基, 装液量200ml /1L三角瓶, 220 r/min, 30, 培养24h, 再各以1%的 接种量接种到上述 200L 种子罐培养基扩大培养, 220r/min, 通气量为 40L/min, 培养 24h 后 制得混合酵母菌液体种子。 0025 (5) 接种并进行固态发酵 : 上述混合芽孢杆菌液体种子以5%接种量, 混合酵母菌液体菌种以2%接种量, 混合接种 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活菌数之比可为 1 : 2, 活菌总数为 1109cfu/ml, 充分搅拌, 35通气发。

30、酵48h, 得到第一批二期发酵完成后的半成品。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二 期发酵接种的种子采用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 按 10% 接种量, 接种到新配制 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这样循环接种利用, 连续完成多批次的二期发酵。 0026 最后, 进行三期发酵 : 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 三期发酵培养基, 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 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 密 封保存进行三期发酵后, 获得成品。 0027 具体做法如下 : (1) 乳酸菌培养基 MRS 斜面培养基 (g/L) : 蛋白胨 10, 酵母粉 5, 牛肉膏 5, 葡萄糖 20, 柠檬酸二铵。

31、 2, 吐温 80 1.0 ml, 乙酸钠 25, K2HPO4 2, MgSO47 H2O 0.58, MnSO44H2O 0.25, 琼脂 20, pH 7.0。 0028 摇瓶和种子罐乳酸菌种子培养基 (g/L) : 大豆低聚糖 2.25%、 葡萄糖 2.00%、 蛋白胨 1.25%、 酵母粉 1.25%、 番茄汁 6.50%、 吐温 80.10%、 磷酸氢二钾 0.20%。pH 6.5, 1L 的三角瓶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7 5/11 页 8 装液量 200 ml。 0029 以上培养基配好后均在 115条件下高压灭菌 30min。 0030 (2) 双歧杆菌的。

32、培养基 MRS 斜面培养基 (g/L) : 蛋白胨 10, 酵母粉 5, 牛肉膏 5, 葡萄糖 20, 柠檬酸二铵 2, 吐温 80 1.0 ml, 乙酸钠 25, K2HPO4 2, MgSO47 H2O 0.58, MnSO44H2O 0.25, 琼脂 20, pH 7.0。 0031 厌氧瓶和种子罐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 : 蛋白胨 5.0g, 牛肉膏 5.0g, 胰蛋白胨 10.0g, 酵母浸出粉 5.0g, 葡萄糖 10.0g, 吐温 -80 1.0ml, K2HPO4 2.0g, 乙酸钠 5.0g, 柠檬酸 氢二铵 2.0g, ZnSO47H2O 0.25g, MgSO47H2O 0.。

33、1g, 聚果糖 5g 和碳酸钙 1g 番茄汁 65ml, 加蒸馏水至 1000ml, 调 pH 值为 6.5。 0032 以上培养基配好后均在 115条件下高压灭菌 30min。 0033 (3) 三期发酵培养基 : 在进行过二期发酵的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加 20% 菜子粕和 20% 豆粕, 充分混匀, 组成三 期发酵培养基, 其自然含水量为 32%。 0034 (4) 菌种培养方法 乳酸菌种子培养 : 将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GMCC 1.557) , 保加 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CGMCC 1.1482。

34、) ,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CGMCC 1.2467) ,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CGMCC 1.62) 在 MRS 斜面培养基上划线活化, 在 37培养 28h 进行复壮, 并形成单菌落, 再各挑取单菌落, 接种 到乳酸菌种子培养基, 37静置培养 24h, 通入氮气使溶氧维持为 0, 定时取样, 测定生物 量。再各按 2% 接种量接种到种子罐乳酸菌种子培养基静置培养 48h, 通入氮气使溶氧维持 为 0, 定时取样, 测定生物量, 活菌数可达 1109cfu/ml 以上。 0035 两岐双歧杆菌 (Bifid。

35、obacterium bifidum, CGMCC 1.2477) 种子培养 : 首先是菌种 活化, 取保存的菌种, 在厌氧操作台上, 在装有 MRS 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划线复壮, 置于 37 厌氧培养 48h, 挑选强壮单菌落, 接入装有 10 ml 液体 MRS 培养基的充满氮气的厌氧管中, 置于 37 厌氧培养 24 h。再按 1% 接种量, 接到 1L 厌氧瓶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中置于 37 厌氧培养48h, 然后再按2%接种量接到种子罐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中, 进行37 厌氧培 养。双歧杆菌利用此培养基在 37厌氧培养 20h, 活菌数可达 1109cfu/ml 以上。 0036 (5) 。

36、三期固态发酵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混合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 混合乳酸菌种子液和双 歧杆菌种子液按1:2比例以10%接种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上, 充分搅拌后, 尽快装入单向膜厌 氧袋, 常温下保存, 进行三期厌氧发酵, 产品保质期可达 2 年, 保存二个月活菌数达到高峰, 可达 200 亿 cfu/g 固体。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三期发酵一个月后, 以此成品为种子, 按 10% 接种量, 接到新配的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搅拌充分后, 装入单向膜厌氧袋, 常温下保存, 即进 行三期厌氧发酵, 可连续生产, 产品保质期可达 2 年, 保存二个月活菌数达到高峰, 可达 200 亿 cfu/g, 产品。

37、检测结果如表 1。 0037 上述三期发酵, 实际白酒糟 (湿料) 约为 45%, 棉粕 12%, 菜籽粕、 豆粕各为 20%, 因为棉粕精氨酸含量高达 3.6%-3.8%, 显著高于豆粕, 是菜籽粕的 2 倍, 而赖氨酸含量仅为 1.3%-1.5%, 只有豆粕的 50%, 利用率低, 赖氨酸是棉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 蛋氨酸含量仅 为 0.4 %, 只有菜籽粕的 50 %。所以最终产品中的氨基酸相对均衡, 是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蛋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8 6/11 页 9 白饲料。 0038 表 1, 三期发酵成品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干基 (%)标准 粗蛋白质 (%)27。

38、.5 15 粗脂肪 (g/kg)21.11 15 粗纤维8.5 9 棉酚 0.0002 0.03 异硫氰酸酯0.015 0.075 恶唑烷硫酮0.0061 粗灰分 (%)9.8 10 钙 (%)0.780.4-0.8 水溶性氯化物 (%)0.450.3-0.8 霉菌总数 (cfu/g)3.1104 4.5104 沙门氏菌 (cfu/25g) 0不得检出 黄曲霉毒 B1(g/kg)2.15 20 试验 : 试验点为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下张村猪场, 取 60 只断奶小猪 (长白猪) , 20 公斤左右, 混合放养, 随机组合成两组, 每组 30 只, 试验日粮配方如表 2, 饲养 90 天, 。

39、试验 结果如表 3。 0039 表 2 试验猪日粮配方 (%) 日粮组成试验组 对照组 玉米6262 豆粕1828 麸皮55 预混料55 本发明获得的微生物饲料100 合计100100 表 3 微生物饲料试验结果 项目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 实验猪数量 (头)3030 平均始重 (kg/ 头)20.11.2520.21.21 平均末重 (kg/ 头)971.51861.72 全期净增重 (kg/ 头)76.965.8 平均日增重 (kg/ 头日)0.8540.731 平均耗料量 (kg/ 头)176.87177.66 日采食量 (kg/ 头日)1.971.97 料肉比2.3:12.7:1 本发明的。

40、饲料成本价为 1700-2000 元 / 吨, 售价为 3500 元每吨, 和豆粕的价格差不多, 所以以10%的本发明微生物饲料代替10%的豆粕, 从日粮饲料成本上刚好差不多。 但是使用 本发明饲料的料肉比从 2.7:1 下降到 2.3:1, 日采食量基本不变, 但是日增重更是从 0.731 上升到 0.854. 总体上讲, 全期毛重相对于对照组增加 11.1Kg, 猪价以 14 元 /Kg 算, 每头猪 直接增加收入约 155 元, 不包括用药减少, 生病减少, 猪价略高等增收因素, 总体上讲, 使用 本发明饲料, 饲用和经济效果非常明显。 0040 实施例 2 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

41、饲料的加工方法, 步骤如下 : 1) 预处理 : 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 酵。 0041 白 酒 糟 在 潮 湿 状 态 下 经 过 粉 碎 到 20100 目 后 使 用。 曲 霉 采 用 黑 曲 霉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9 7/11 页 10 (Aspergillus niger)和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两种 ; 脉孢霉为 : 粗糙脉孢霉 (Neurospora crassa) 和好食脉孢霉 (Neurospora sitophila)。 0042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 : 含水量为 60% 。

42、的鲜白酒糟 90% ; 硝酸氨 1% ; 硫酸氨 1% ; 氯化氨 1% ; 尿素 3% ; 碳酸钙 0.2% ; 磷酸二氢钾 3% ; 硫酸镁 0.3% ; 硝酸镁 0.3% ; 氯化镁 0.2%。 0043 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 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 之比为 1:2, 活菌总数为 1107 cfu/ml 以上, 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 将霉菌种子液按 1% 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 发酵温度为 38, 发酵 时间为 72h, 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 1% (重量) 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一期发酵时间为 7。

43、2h。 0044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一期发酵接种的种子为上次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 按 20%(重量) 接种量接种。 0045 2) 二期发酵 : 经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棉粕形成二期发酵培养基, 以 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种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中, 进行二期发酵。 0046 酵母菌为任意比例的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 tropicalis)、 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和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芽孢杆菌为任意比例的地 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枯草芽孢杆菌 (Bac。

44、illus subtilis) 、 纳豆杆菌 (Bacillus natto) 。 0047 二期发酵培养基由预处理后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再加 30%(重量) 棉粕组成。 0048 首次启动二期发酵要制作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 其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 活菌数之比为 1 : 1, 活菌总数为 2107 cfu/ml 以上, 以 1%(重量) 接种量接到二期发酵培 养基中, 进行 48h 的二期发酵。 0049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二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 基, 按 1%(重量) 的接种量, 接种到二期发酵培养基上。 0050 3) 三期发酵 : 在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

45、养基中添加豆粕和菜子粕形成三期发酵 培养基, 再接种乳酸菌和耐酸双歧杆菌并充分混匀后, 分装在单向膜厌氧袋中, 密封保存进 行三期发酵后, 获得成品。 0051 双歧杆菌为 :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乳酸菌为任意比例的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0052 三期发酵培养基由二期发酵后的二期发酵培养基加 5%(重。

46、量) 菜子粕和 35%(重 说 明 书 CN 102715342 A 10 8/11 页 11 量) 豆粕组成。 0053 首次启动三期发酵要制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 其中, 乳酸菌和双歧杆 菌活菌数之比为 1 : 1,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液体种子液中的活菌总数为 5107cfu/ml 以上, 以 1%(重量) 接种量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时间为 45 天。 0054 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三期发酵时接种的种子为上次三期发酵后的三期发酵培养 基, 按 1%(重量) 接种量, 接到三期发酵培养基中。 0055 上述各种细菌的菌种来源与实施例 1 的菌种来源相同。 0056 实施例 3 。

47、一种基于白酒糟和杂粕的微生物饲料的加工方法, 步骤如下 : 1) 预处理 : 在用白酒糟制成的一期发酵培养基加入食品级曲霉和脉孢霉进行一期发 酵。 0057 白酒糟在潮湿状态下经过粉碎到 20100 目后使用。曲霉为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 脉孢霉为粗糙脉孢霉 (Neurospora crassa)。 0058 一期发酵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 : 含水量为 55-70% 的鲜白酒糟 98% ; 硝酸氨 0.1% ; 尿素 0.1% ; 碳酸钙 0.1% ; 磷酸二氢钾 0.7% ; 硫酸镁 1%。 0059 首次启动一期发酵要制作液体霉菌种子液, 霉菌种子液中曲霉和脉孢霉的活菌数 之比为 2:1, 活菌总数为 1107 cfu/ml 以上, 取部分一期发酵培养基, 将霉菌种子液按 5% 的接种量接种到取出的一期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生产固态霉菌种子, 发酵温度为 25, 发酵 时间为 24h, 然后将获得的固态霉菌种子以 15%(重量) 接种量接到剩余的一期发酵培养基 中, 一期发酵时间为 24h。 0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