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786716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8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785698.6

申请日:

20180524

公开号:

CN208490337U

公开日:

2019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A01G13/02,A01G27/00,A01G7/04

主分类号:

A01G9/02,A01G13/02,A01G27/00,A01G7/04

申请人:

唐福源

发明人:

唐福源

地址: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阿尔丁大街7号内蒙古科技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思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结构包括滤网、支撑顶棚、玻璃圆罩、日照灯、多孔陶瓷雾化芯、培育盆、水箱、雾化旋转装置组成,雾化旋转装置由重力驱动机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框架、旋转机构组成,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顶部设有培育盆,所述的培育盆和雾化旋转装置采用间隙配合,通过高频振动雾化机构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且利用旋转机构能够使培育盆内的转基因苗木围绕日照灯慢速旋转,可以使日照灯发出的光照充分照射在植物上,从而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结构包括滤网(1)、支撑顶棚(2)、玻璃圆罩(3)、日照灯(4)、多孔陶瓷雾化芯(5)、培育盆(6)、水箱(7)、雾化旋转装置(8)组成,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前端设有水箱(7),所述的水箱(7)和雾化旋转装置(8)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顶部设有培育盆(6),所述的培育盆(6)和雾化旋转装置(8)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盆(6)上方设有支撑顶棚(2),所述的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之间设有玻璃圆罩(3),所述的玻璃圆罩(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上,所述的培育盆(6)中心位置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5),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扣合固定在培育盆(6)凹槽上,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端设有日照灯(4),所述的日照灯(4)下端固定在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面凹槽上,所述的日照灯(4)上端与支撑顶棚(2)电连接,所述的支撑顶棚(2)顶部设有滤网(1),所述的滤网(1)扣合固定在支撑顶棚(2)顶面凹槽上;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由重力驱动机构(81)、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框架(83)、旋转机构(84)组成,所述的框架(83)内部设有重力驱动机构(81),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和框架(8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下方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旋转机构(84),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机构(84)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由滑轨(811)、滑板(812)、第一弹簧(813)、推杆(814)、万向轮(815)、动触头(816)、第一齿条(817)组成,所述的滑板(812)左右两侧设有滑轨(811),所述的滑轨(811)和滑板(812)滑动连接,所述的滑轨(811)内部设有第一弹簧(813),所述的第一弹簧(81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滑板(812)和滑轨(811)上,所述的滑板(812)顶面均匀等距设有两根以上的推杆(814),所述的推杆(814)底部设有万向轮(815),所述的万向轮(815)通过螺丝固定在推杆(814)上,所述的万向轮(815)和滑板(812)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板(812)底面从左至右设有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所述的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垂直固定在滑板(812)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由静触头(821)、支撑杆(822)、支架(823)、电源(824)、第一导线(825)、第二导线(826)、箱体(827)、储水区(828)、高频雾化区(829)、喷雾软管(8210)、高频振动器(821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827)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从上到下设有高频雾化区(829)和储水区(828),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和储水区(828)与箱体(827)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内部设有高频振动器(8211),所述的高频振动器(8211)扣合固定在箱体(827)上,所述的箱体(827)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喷雾软管(8210),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下端与箱体(827)螺纹连接,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贯穿箱体(827)与高频雾化区(829)相连接,所述的箱体(827)左侧设有电源(824),所述的电源(824)扣合固定在支架(823)上,所述的电源(824)顶部设有支撑杆(822),所述的支撑杆(822)顶面上设有静触头(821),所述的静触头(821)紧贴固定在支撑杆(822)上,所述的静触头(821)通过第一导线(825)与电源(824)连接,所述的电源(824)通过第二导线(826)与高频振动器(82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84)由滑轮组(841)、拉线(842)、L型支架(843)、固定杆(844)、线筒(845)、第一齿轮(846)、立杆(847)、活动杆(848)、第一滑槽(849)、L型推杆(8410)、第二滑槽(8411)、第二齿条(8412)、第三齿条(8413)、第二齿轮(8414)、正极导电片(8415)、负极导电片(8416)、电机(8417)、第二弹簧(8418)、底板(8419)、转轴(8420)、第一锥形齿轮(8421)、第二锥形齿轮(8422)、旋转轴(8423)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支架(843)上设有滑轮组(841),所述的滑轮组(841)为三角布局且通过螺丝固定在L型支架(843)上,所述的滑轮组(841)右侧设有第一齿轮(846),所述的第一齿轮(846)通过固定杆(844)固定在L型支架(843)上,所述的第一齿轮(846)和固定杆(84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846)中心位置设有线筒(845),所述的线筒(845)紧贴固定在第一齿轮(846)上,所述的线筒(845)上设有拉线(842),所述的线筒(845)通过拉线(842)与滑轮组(84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组(841)下方设有立杆(847),所述的立杆(847)垂直固定在底板(8419)顶面凹槽上,所述的立杆(847)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849),所述的第一滑槽(849)紧贴固定在立杆(847)外壁上,所述的立杆(847)上设有活动杆(848),所述的活动杆(848)和立杆(847)成十字结构且与第一滑槽(849)滑动连接,所述的拉线(842)贯穿立杆(847)与活动杆(848)连接,所述的立杆(847)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弹簧(8418),所述的第二弹簧(8418)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杆(848)底面和底板(8419)顶面上,所述的活动杆(848)右端设有L型推杆(8410),所述的L型推杆(8410)扣合固定在活动杆(848)上,所述的L型推杆(8410)下方设有第二齿轮(8414),所述的第二齿轮(84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与第二齿轮(841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上端扣合固定在L型推杆(8410)凹槽上,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右侧设有第二滑槽(8411),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和第二滑槽(8411)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8415),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第三齿条(8413)相焊接,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下方设有负极导电片(8416),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8416)相配合,所述的底板(8419)下方设有电机(8417),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8416)与电机(8417)电连接,所述的电机(8417)左端中心位置设有转轴(8420),所述的转轴(8420)和电机(841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轴(8420)左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421),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8421)扣合固定在转轴(8420)上,所述的转轴(8420)上方设有旋转轴(8423),所述的旋转轴(8423)下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8422),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8422)扣合固定在旋转轴(8423)上,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8422)和第一锥形齿轮(8421)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814)垂直固定在培育盆(6)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通过动触头(816)与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上设有的静触头(821)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通过第一齿条(817)与旋转机构(84)上设有的第一齿轮(846)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通过喷雾软管(8210)与多孔陶瓷雾化芯(5)相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是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属于苗木种植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目前转基因技术在苗木种植及新品培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转基因苗木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技术种植装置不利于在室内培育转基因苗木,难以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且不能够实现自动灌溉和均匀光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以解决种植装置不利于在室内培育转基因苗木,难以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且不能够实现自动灌溉和均匀光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结构包括滤网、支撑顶棚、玻璃圆罩、日照灯、多孔陶瓷雾化芯、培育盆、水箱、雾化旋转装置组成,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前端设有水箱,所述的水箱和雾化旋转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顶部设有培育盆,所述的培育盆和雾化旋转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培育盆上方设有支撑顶棚,所述的支撑顶棚和培育盆之间设有玻璃圆罩,所述的玻璃圆罩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顶棚和培育盆上,所述的培育盆中心位置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扣合固定在培育盆凹槽上,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顶端设有日照灯,所述的日照灯下端固定在多孔陶瓷雾化芯顶面凹槽上,所述的日照灯上端与支撑顶棚电连接,所述的支撑顶棚顶部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扣合固定在支撑顶棚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由重力驱动机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框架、旋转机构组成,所述的框架内部设有重力驱动机构,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和框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下方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高频振动雾化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和重力驱动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机构和重力驱动机构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由滑轨、滑板、第一弹簧、推杆、万向轮、动触头、第一齿条组成,所述的滑板左右两侧设有滑轨,所述的滑轨和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的滑轨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滑板和滑轨上,所述的滑板顶面均匀等距设有两根以上的推杆,所述的推杆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通过螺丝固定在推杆上,所述的万向轮和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板底面从左至右设有动触头和第一齿条,所述的动触头和第一齿条垂直固定在滑板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由静触头、支撑杆、支架、电源、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箱体、储水区、高频雾化区、喷雾软管、高频振动器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从上到下设有高频雾化区和储水区,所述的高频雾化区和储水区与箱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高频雾化区内部设有高频振动器,所述的高频振动器扣合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的箱体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喷雾软管,所述的喷雾软管下端与箱体螺纹连接,所述的喷雾软管贯穿箱体与高频雾化区相连接,所述的箱体左侧设有电源,所述的电源扣合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电源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顶面上设有静触头,所述的静触头紧贴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的静触头通过第一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源通过第二导线与高频振动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机构由滑轮组、拉线、L型支架、固定杆、线筒、第一齿轮、立杆、活动杆、第一滑槽、L型推杆、第二滑槽、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二齿轮、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电机、第二弹簧、底板、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旋转轴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L型支架上设有滑轮组,所述的滑轮组为三角布局且通过螺丝固定在L型支架上,所述的滑轮组右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固定杆固定在L型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齿轮和固定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中心位置设有线筒,所述的线筒紧贴固定在第一齿轮上,所述的线筒上设有拉线,所述的线筒通过拉线与滑轮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组下方设有立杆,所述的立杆垂直固定在底板顶面凹槽上,所述的立杆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紧贴固定在立杆外壁上,所述的立杆上设有活动杆,所述的活动杆和立杆成十字结构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拉线贯穿立杆与活动杆连接,所述的立杆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杆底面和底板顶面上,所述的活动杆右端设有L型推杆,所述的L型推杆扣合固定在活动杆上,所述的L型推杆下方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所述的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条上端扣合固定在L型推杆凹槽上,所述的第三齿条右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三齿条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齿条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所述的正极导电片和第三齿条相焊接,所述的正极导电片下方设有负极导电片,所述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相配合,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电机左端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和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轴左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扣合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上方设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下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扣合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垂直固定在培育盆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通过动触头与高频振动雾化机构上设有的静触头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齿条与旋转机构上设有的第一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通过喷雾软管与多孔陶瓷雾化芯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轴上端与培育盆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当培育转基因苗木被种植在培育盆内时,因为植物和土壤本身的重量会导致培育盆沿框架向下滑动,此时因为推杆固定在培育盆底部,所以推杆的下降会将滑板沿滑轨向下推动,推杆底端万向轮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培育盆在旋转的过程中,推杆通过万向轮能够与滑板顶面滑动连接,当滑板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动触头和静触头相闭合,当动触头和静触头相闭合时,电源形成通电回路且通过第二导线开始对高频振动器开始供电,高频振动器通电开始工作,会将储水区内部的水吸引至高频雾化区,并通过设定的温度和振动频率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利用喷雾软管将水雾输出至多孔陶瓷雾化芯,喷洒在植物周围,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收程度和生长环境,当滑板下降时,因为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所以第一齿轮会开始旋转并带动线筒旋转,因为线筒旋转的原因,拉线会被线筒收紧,拉线另一端贯穿立杆与活动杆顶面连接,所以当拉线被收紧时活动杆会沿第一滑槽向上提升,此时第二弹簧被拉伸,当活动杆向上提升时,L型推杆会带动第二齿条向上提升,因为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以第二齿轮会旋转,并驱动右侧设有的第三齿条沿第二滑槽向下移动,第三齿条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第三齿条下降至一定高度时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相闭合,当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相闭合时,电机开始工作并通过转轴驱动旋转轴以设定的速度旋转,旋转轴上端和培育盆相连接,所以当旋转轴旋转的时候培育盆会被带动旋转,从而实现培育盆内的植物围绕日照灯旋转,使其均匀受光受热结合高频振动雾化机构提高培育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通过高频振动雾化机构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且利用旋转机构能够使培育盆内的转基因苗木围绕日照灯慢速旋转,可以使日照灯发出的光照充分照射在植物上,从而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雾化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雾化旋转装置详细结构图一。

图4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雾化旋转装置详细结构图二。

图中:滤网-1、支撑顶棚-2、玻璃圆罩-3、日照灯-4、多孔陶瓷雾化芯-5、培育盆-6、水箱-7、雾化旋转装置-8、重力驱动机构-81、滑轨-811、滑板-812、第一弹簧-813、推杆-814、万向轮-815、动触头-816、第一齿条-817、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静触头-821、支撑杆-822、支架-823、电源-824、第一导线-825、第二导线-826、箱体-827、储水区-828、高频雾化区-829、喷雾软管-8210、高频振动器-8211、框架-83、旋转机构-84、滑轮组-841、拉线-842、L型支架-843、固定杆-844、线筒-845、第一齿轮 -846、立杆-847、活动杆-848、第一滑槽-849、L型推杆-8410、第二滑槽 -8411、第二齿条-8412、第三齿条-8413、第二齿轮-8414、正极导电片-8415、负极导电片-8416、电机-8417、第二弹簧-8418、底板-8419、转轴-8420、第一锥形齿轮-8421、第二锥形齿轮-8422、旋转轴-84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提供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其结构包括滤网1、支撑顶棚2、玻璃圆罩3、日照灯4、多孔陶瓷雾化芯5、培育盆6、水箱7、雾化旋转装置8组成,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前端设有水箱7,所述的水箱7和雾化旋转装置8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顶部设有培育盆6,所述的培育盆6和雾化旋转装置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培育盆 6上方设有支撑顶棚2,所述的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之间设有玻璃圆罩3,所述的玻璃圆罩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上,所述的培育盆6中心位置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5,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扣合固定在培育盆6凹槽上,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端设有日照灯4,所述的日照灯4下端固定在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面凹槽上,所述的日照灯4上端与支撑顶棚2电连接,所述的支撑顶棚2顶部设有滤网1,所述的滤网1扣合固定在支撑顶棚2顶面凹槽上;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由重力驱动机构 81、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框架83、旋转机构84组成,所述的框架83内部设有重力驱动机构81,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和框架8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下方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旋转机构84,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机构84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由滑轨811、滑板812、第一弹簧813、推杆814、万向轮815、动触头816、第一齿条817组成,所述的滑板812左右两侧设有滑轨811,所述的滑轨811和滑板812滑动连接,所述的滑轨811内部设有第一弹簧813,所述的第一弹簧81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滑板812和滑轨811上,所述的滑板812顶面均匀等距设有两根以上的推杆814,所述的推杆814底部设有万向轮815,所述的万向轮815通过螺丝固定在推杆814上,所述的万向轮 815和滑板812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板812底面从左至右设有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所述的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垂直固定在滑板812底面上,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由静触头821、支撑杆822、支架823、电源824、第一导线825、第二导线826、箱体827、储水区828、高频雾化区 829、喷雾软管8210、高频振动器8211组成,所述的箱体827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从上到下设有高频雾化区829和储水区828,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 和储水区828与箱体827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内部设有高频振动器8211,所述的高频振动器8211扣合固定在箱体827上,所述的箱体827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喷雾软管8210,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下端与箱体 827螺纹连接,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贯穿箱体827与高频雾化区829相连接,所述的箱体827左侧设有电源824,所述的电源824扣合固定在支架 823上,所述的电源824顶部设有支撑杆822,所述的支撑杆822顶面上设有静触头821,所述的静触头821紧贴固定在支撑杆822上,所述的静触头 821通过第一导线825与电源824连接,所述的电源824通过第二导线826 与高频振动器8211相连接,所述的旋转机构84由滑轮组841、拉线842、 L型支架843、固定杆844、线筒845、第一齿轮846、立杆847、活动杆848、第一滑槽849、L型推杆8410、第二滑槽8411、第二齿条8412、第三齿条 8413、第二齿轮8414、正极导电片8415、负极导电片8416、电机8417、第二弹簧8418、底板8419、转轴8420、第一锥形齿轮8421、第二锥形齿轮8422、旋转轴8423组成,所述的L型支架843上设有滑轮组841,所述的滑轮组841为三角布局且通过螺丝固定在L型支架843上,所述的滑轮组841右侧设有第一齿轮846,所述的第一齿轮846通过固定杆844固定在 L型支架843上,所述的第一齿轮846和固定杆84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846中心位置设有线筒845,所述的线筒845紧贴固定在第一齿轮 846上,所述的线筒845上设有拉线842,所述的线筒845通过拉线842与滑轮组84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组841下方设有立杆847,所述的立杆847垂直固定在底板8419顶面凹槽上,所述的立杆847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849,所述的第一滑槽849紧贴固定在立杆847外壁上,所述的立杆847上设有活动杆848,所述的活动杆848和立杆847成十字结构且与第一滑槽849滑动连接,所述的拉线842贯穿立杆847与活动杆848连接,所述的立杆847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弹簧8418,所述的第二弹簧8418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杆848底面和底板8419顶面上,所述的活动杆848右端设有L型推杆8410,所述的L型推杆8410扣合固定在活动杆848上,所述的L型推杆8410下方设有第二齿轮8414,所述的第二齿轮84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与第二齿轮841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上端扣合固定在L 型推杆8410凹槽上,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右侧设有第二滑槽8411,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和第二滑槽8411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8415,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第三齿条8413相焊接,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下方设有负极导电片8416,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 和负极导电片8416相配合,所述的底板8419下方设有电机8417,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8416与电机8417电连接,所述的电机8417 左端中心位置设有转轴8420,所述的转轴8420和电机841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轴8420左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421,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8421 扣合固定在转轴8420上,所述的转轴8420上方设有旋转轴8423,所述的旋转轴8423下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8422,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8422扣合固定在旋转轴8423上,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8422和第一锥形齿轮8421相啮合,所述的推杆814垂直固定在培育盆6底面上,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 81通过动触头816与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上设有的静触头821相配合,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通过第一齿条817与旋转机构84上设有的第一齿轮 846相啮合,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通过喷雾软管8210与多孔陶瓷雾化芯5相配合,所述的旋转轴8423上端与培育盆6连接。

本实用的工作原理:

当培育转基因苗木被种植在培育盆6内时,因为植物和土壤本身的重量会导致培育盆6沿框架83向下滑动,此时因为推杆814固定在培育盆6 底部,所以推杆814的下降会将滑板812沿滑轨811向下推动,推杆814 底端万向轮815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培育盆6在旋转的过程中,推杆814 通过万向轮815能够与滑板812顶面滑动连接,当滑板812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动触头816和静触头821相闭合,当动触头816和静触头821相闭合时,电源824形成通电回路且通过第二导线826开始对高频振动器8211 开始供电,高频振动器8211通电开始工作,会将储水区828内部的水吸引至高频雾化区829,并通过设定的温度和振动频率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利用喷雾软管8210将水雾输出至多孔陶瓷雾化芯5,喷洒在植物周围,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收程度和生长环境,当滑板812下降时,因为第一齿条817和第一齿轮846相啮合,所以第一齿轮846会开始旋转并带动线筒845旋转,因为线筒845旋转的原因,拉线842会被线筒845收紧,拉线842另一端贯穿立杆847与活动杆848顶面连接,所以当拉线842 被收紧时活动杆848会沿第一滑槽849向上提升,此时第二弹簧8418被拉伸,当活动杆848向上提升时,L型推杆8410会带动第二齿条8412向上提升,因为第二齿条8412与第二齿轮8414相啮合,所以第二齿轮8414会旋转,并驱动右侧设有的第三齿条8413沿第二滑槽8411向下移动,第三齿条8413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8415,第三齿条8413下降至一定高度时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8416相闭合,当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 8416相闭合时,电机8417开始工作并通过转轴8420驱动旋转轴8423以设定的速度旋转,旋转轴8423上端和培育盆6相连接,所以当旋转轴8423 旋转的时候培育盆6会被带动旋转,从而实现培育盆6内的植物围绕日照灯4旋转,使其均匀受光受热结合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提高培育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本实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本实用所述的高频振动器8211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本实用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种植装置不利于在室内培育转基因苗木,难以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且不能够实现自动灌溉和均匀光照,本实用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通过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且利用旋转机构84能够使培育盆6内的转基因苗木围绕日照灯4慢速旋转,可以使日照灯4发出的光照充分照射在植物上,从而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85698.6 (22)申请日 2018.05.24 (73)专利权人 唐福源 地址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阿尔丁 大街7号内蒙古科技大学 (72)发明人 唐福源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代理人 陈思聪 (51)Int.Cl. A01G 9/02(2018.01) A01G 13/02(2006.01) A01G 27/00(2006.01) A01G 7/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

2、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 结构包括滤网、 支撑顶棚、 玻璃圆罩、 日照灯、 多 孔陶瓷雾化芯、 培育盆、 水箱、 雾化旋转装置组 成, 雾化旋转装置由重力驱动机构、 高频振动雾 化机构、 框架、 旋转机构组成,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 置顶部设有培育盆, 所述的培育盆和雾化旋转装 置采用间隙配合, 通过高频振动雾化机构能够将 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可以快速被 植物吸收, 且利用旋转机构能够使培育盆内的转 基因苗木围绕日照灯慢速旋转, 可以使日照灯发 出的光照充分照射在植物上, 从而提高转基因。

3、苗 木的成活机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08490337 U 2019.02.15 CN 208490337 U 1.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结构包括滤网(1)、 支撑顶棚(2)、 玻璃圆罩(3)、 日照灯 (4)、 多孔陶瓷雾化芯(5)、 培育盆(6)、 水箱(7)、 雾化旋转装置(8)组成,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 置(8)前端设有水箱(7), 所述的水箱(7)和雾化旋转装置(8)活动连接,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 置(8)顶部设有培育盆(6), 所述的培育盆(6)和雾化旋转装置(8)采用间隙配合,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培育盆(6)上方设有支撑顶棚(2), 所述的支撑顶。

4、棚(2)和培育盆(6)之间设有玻 璃圆罩(3), 所述的玻璃圆罩(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上, 所述的 培育盆(6)中心位置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5), 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扣合固定在培育 盆(6)凹槽上, 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端设有日照灯(4), 所述的日照灯(4)下端固定 在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日照灯(4)上端与支撑顶棚(2)电连接, 所述的支 撑顶棚(2)顶部设有滤网(1), 所述的滤网(1)扣合固定在支撑顶棚(2)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由重力驱动机构(81)、 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 框架(83)、 旋 转机。

5、构(84)组成, 所述的框架(83)内部设有重力驱动机构(81),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 和框架(83)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下方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高频振动雾化 机构(82)和旋转机构(84),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 合, 所述的旋转机构(84)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 (81)由滑轨(811)、 滑板(812)、 第一弹簧(813)、 推杆(814)、 万向轮(815)、 动触头(816)、 第 一齿条(817)组成, 所述的滑板(。

6、812)左右两侧设有滑轨(811), 所述的滑轨(811)和滑板 (812)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轨(811)内部设有第一弹簧(813), 所述的第一弹簧(813)上下两 端分别固定在滑板(812)和滑轨(811)上, 所述的滑板(812)顶面均匀等距设有两根以上的 推杆(814), 所述的推杆(814)底部设有万向轮(815), 所述的万向轮(815)通过螺丝固定在 推杆(814)上, 所述的万向轮(815)和滑板(812)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板(812)底面从左至右 设有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 所述的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垂直固定在滑板 (812)底面上。 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 机构(82)由静触头(821)、 支撑杆(822)、 支架(823)、 电源(824)、 第一导线(825)、 第二导线 (826)、 箱体(827)、 储水区(828)、 高频雾化区(829)、 喷雾软管(8210)、 高频振动器(8211)组 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体(827)为 矩形结构且内部从上到下设有高频雾化区(829)和储水区(828), 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 和储水区(828)与箱体(827)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内部设有。

8、高频振动器 (8211), 所述的高频振动器(8211)扣合固定在箱体(827)上, 所述的箱体(827)顶部中心位 置设有喷雾软管(8210), 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下端与箱体(827)螺纹连接, 所述的喷雾软 管(8210)贯穿箱体(827)与高频雾化区(829)相连接, 所述的箱体(827)左侧设有电源 (824), 所述的电源(824)扣合固定在支架(823)上, 所述的电源(824)顶部设有支撑杆 (822), 所述的支撑杆(822)顶面上设有静触头(821), 所述的静触头(821)紧贴固定在支撑 杆(822)上, 所述的静触头(821)通过第一导线(825)与电源(824)。

9、连接, 所述的电源(824)通 过第二导线(826)与高频振动器(8211)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08490337 U 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机构(84) 由滑轮组(841)、 拉线(842)、 L型支架(843)、 固定杆(844)、 线筒(845)、 第一齿轮(846)、 立杆 (847)、 活动杆(848)、 第一滑槽(849)、 L型推杆(8410)、 第二滑槽(8411)、 第二齿条(8412)、 第三齿条(8413)、 第二齿轮(8414)、 正极导电片(8415)、 负极导电片(8416)、 。

10、电机(8417)、 第 二弹簧(8418)、 底板(8419)、 转轴(8420)、 第一锥形齿轮(8421)、 第二锥形齿轮(8422)、 旋转 轴(8423)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L型支架(843) 上设有滑轮组(841), 所述的滑轮组(841)为三角布局且通过螺丝固定在L型支架(843)上, 所述的滑轮组(841)右侧设有第一齿轮(846), 所述的第一齿轮(846)通过固定杆(844)固定 在L型支架(843)上, 所述的第一齿轮(846)和固定杆(844)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第一齿轮 (846)中心位置设有线筒(845), 。

11、所述的线筒(845)紧贴固定在第一齿轮(846)上, 所述的线 筒(845)上设有拉线(842), 所述的线筒(845)通过拉线(842)与滑轮组(841)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滑轮组(841)下方设有立杆(847), 所述的立杆(847)垂直固定在底板(8419)顶面凹 槽上, 所述的立杆(847)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849), 所述的第一滑槽(849)紧贴固定在 立杆(847)外壁上, 所述的立杆(847)上设有活动杆(848), 所述的活动杆(848)和立杆(847) 成十字结构且与第一滑槽(849)滑动连接, 所述的拉线(842)贯穿立杆(847)与活动杆(848) 连接, 所述的。

12、立杆(847)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弹簧(8418), 所述的第二弹簧(8418)上下两端分 别固定在活动杆(848)底面和底板(8419)顶面上, 所述的活动杆(848)右端设有L型推杆 (8410), 所述的L型推杆(8410)扣合固定在活动杆(848)上, 所述的L型推杆(8410)下方设有 第二齿轮(8414), 所述的第二齿轮(84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 (8413), 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与第二齿轮(8414)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 齿条(8412)上端扣合固定在L型推杆(8410)凹槽上, 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右侧设有第二 。

13、滑槽(8411), 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和第二滑槽(8411)滑动连接, 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 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8415),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第三齿条(8413)相焊接, 所述的 正极导电片(8415)下方设有负极导电片(8416),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 (8416)相配合, 所述的底板(8419)下方设有电机(8417),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 导电片(8416)与电机(8417)电连接, 所述的电机(8417)左端中心位置设有转轴(8420), 所 述的转轴(8420)和电机(8417)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转轴(8420)。

14、左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 (8421), 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8421)扣合固定在转轴(8420)上, 所述的转轴(8420)上方设 有旋转轴(8423), 所述的旋转轴(8423)下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8422), 所述的第二锥形齿 轮(8422)扣合固定在旋转轴(8423)上, 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8422)和第一锥形齿轮(8421) 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推杆(814)垂 直固定在培育盆(6)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 (81)通过动触头(816)与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

15、2)上设有的静触头(821)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 (81)通过第一齿条(817)与旋转机构(84)上设有的第一齿轮(846)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08490337 U 3 化机构(82)通过喷雾软管(8210)与多孔陶瓷雾化芯(5)相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208490337 U 4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是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属于苗木种植装置领域。。

16、 背景技术 0002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 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 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 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 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 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 育, 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 望的新性状, 培育出新品种。 目前转基因技术在苗木种植及新品培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转基 因苗木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 现有技术种植装置不利于在室内培育转基因苗木, 难以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 率, 且不能够实现自动灌溉和均匀光照。 实用。

17、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以解决 种植装置不利于在室内培育转基因苗木, 难以提高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且不能够实现 自动灌溉和均匀光照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 装置, 其结构包括滤网、 支撑顶棚、 玻璃圆罩、 日照灯、 多孔陶瓷雾化芯、 培育盆、 水箱、 雾化 旋转装置组成,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前端设有水箱, 所述的水箱和雾化旋转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顶部设有培育盆, 所述的培育盆和雾化旋转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 的培育盆上方设有支撑顶棚, 所述的。

18、支撑顶棚和培育盆之间设有玻璃圆罩, 所述的玻璃圆 罩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顶棚和培育盆上, 所述的培育盆中心位置设有多孔陶瓷雾化 芯, 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扣合固定在培育盆凹槽上, 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顶端设有日 照灯, 所述的日照灯下端固定在多孔陶瓷雾化芯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日照灯上端与支撑顶 棚电连接, 所述的支撑顶棚顶部设有滤网, 所述的滤网扣合固定在支撑顶棚顶面凹槽上; 0006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由重力驱动机构、 高频振动雾化机构、 框架、 旋转机构组成, 所述的框架内部设有重力驱动机构,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和框架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重 力驱动机构下方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高频振动雾化机。

19、构和旋转机构,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 构和重力驱动机构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旋转机构和重力驱动机构采用间隙配合。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由滑轨、 滑板、 第一弹簧、 推杆、 万向轮、 动触头、 第 一齿条组成, 所述的滑板左右两侧设有滑轨, 所述的滑轨和滑板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轨内部 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的第一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滑板和滑轨上, 所述的滑板顶面均匀 等距设有两根以上的推杆, 所述的推杆底部设有万向轮, 所述的万向轮通过螺丝固定在推 杆上, 所述的万向轮和滑板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板底面从左至右设有动触头和第一齿条, 所 述的动触头和第一齿条垂直固定在滑板底面上。

20、。 说 明 书 1/6 页 5 CN 208490337 U 5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由静触头、 支撑杆、 支架、 电源、 第一导线、 第 二导线、 箱体、 储水区、 高频雾化区、 喷雾软管、 高频振动器组成。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箱体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从上到下设有高频雾化区和储水区, 所 述的高频雾化区和储水区与箱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高频雾化区内部设有高频振动器, 所 述的高频振动器扣合固定在箱体上, 所述的箱体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喷雾软管, 所述的喷雾 软管下端与箱体螺纹连接, 所述的喷雾软管贯穿箱体与高频雾化区相连接, 所述的箱体左 侧设有电源, 所述的电源扣。

21、合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的电源顶部设有支撑杆, 所述的支撑杆顶 面上设有静触头, 所述的静触头紧贴固定在支撑杆上, 所述的静触头通过第一导线与电源 连接, 所述的电源通过第二导线与高频振动器相连接。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的旋转机构由滑轮组、 拉线、 L型支架、 固定杆、 线筒、 第一齿轮、 立 杆、 活动杆、 第一滑槽、 L型推杆、 第二滑槽、 第二齿条、 第三齿条、 第二齿轮、 正极导电片、 负 极导电片、 电机、 第二弹簧、 底板、 转轴、 第一锥形齿轮、 第二锥形齿轮、 旋转轴组成。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的L型支架上设有滑轮组, 所述的滑轮组为三角布局且通过螺丝固 定在L型支架。

22、上, 所述的滑轮组右侧设有第一齿轮, 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固定杆固定在L型 支架上, 所述的第一齿轮和固定杆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第一齿轮中心位置设有线筒, 所述 的线筒紧贴固定在第一齿轮上, 所述的线筒上设有拉线, 所述的线筒通过拉线与滑轮组采 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滑轮组下方设有立杆, 所述的立杆垂直固定在底板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 立杆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的第一滑槽紧贴固定在立杆外壁上, 所述的立杆上设 有活动杆, 所述的活动杆和立杆成十字结构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的拉线贯穿立杆 与活动杆连接, 所述的立杆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的第二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 活动杆底面和底。

23、板顶面上, 所述的活动杆右端设有L型推杆, 所述的L型推杆扣合固定在活 动杆上, 所述的L型推杆下方设有第二齿轮, 所述的第二齿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和 第三齿条, 所述的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齿条上端扣合固定 在L型推杆凹槽上, 所述的第三齿条右侧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的第三齿条和第二滑槽滑动连 接, 所述的第三齿条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和第三齿条相焊接, 所述的正 极导电片下方设有负极导电片,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相配合, 所述的底板下方 设有电机,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的电机左端中心位置设有 转轴, 所述的转。

24、轴和电机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转轴左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 所述的第一锥 形齿轮扣合固定在转轴上, 所述的转轴上方设有旋转轴, 所述的旋转轴下端设有第二锥形 齿轮, 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扣合固定在旋转轴上, 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相 啮合。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的推杆垂直固定在培育盆底面上。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通过动触头与高频振动雾化机构上设有的静触头 相配合。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齿条与旋转机构上设有的第一齿轮相啮 合。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通过喷雾软管与多孔陶瓷雾化芯相配合。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的。

25、旋转轴上端与培育盆连接。 0017 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2/6 页 6 CN 208490337 U 6 0018 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当培育转基因苗木被种植在培育盆内时, 因为 植物和土壤本身的重量会导致培育盆沿框架向下滑动, 此时因为推杆固定在培育盆底部, 所以推杆的下降会将滑板沿滑轨向下推动, 推杆底端万向轮的结构设计, 能够实现培育盆 在旋转的过程中, 推杆通过万向轮能够与滑板顶面滑动连接, 当滑板下降至一定高度时, 动 触头和静触头相闭合, 当动触头和静触头相闭合时, 电源形成通电回路且通过第二导线开 始对高频振动器开始供电, 高频振动器通电开始工作, 会将储水区内部的。

26、水吸引至高频雾 化区, 并通过设定的温度和振动频率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利用喷雾软管 将水雾输出至多孔陶瓷雾化芯, 喷洒在植物周围, 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收程度和生长环境, 当 滑板下降时, 因为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 所以第一齿轮会开始旋转并带动线筒旋转, 因为线筒旋转的原因, 拉线会被线筒收紧, 拉线另一端贯穿立杆与活动杆顶面连接, 所以当 拉线被收紧时活动杆会沿第一滑槽向上提升, 此时第二弹簧被拉伸, 当活动杆向上提升时, L型推杆会带动第二齿条向上提升, 因为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所以第二齿轮会旋 转, 并驱动右侧设有的第三齿条沿第二滑槽向下移动, 第三齿条底端设有。

27、正极导电片, 第三 齿条下降至一定高度时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相闭合, 当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相闭 合时, 电机开始工作并通过转轴驱动旋转轴以设定的速度旋转, 旋转轴上端和培育盆相连 接, 所以当旋转轴旋转的时候培育盆会被带动旋转, 从而实现培育盆内的植物围绕日照灯 旋转, 使其均匀受光受热结合高频振动雾化机构提高培育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0019 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通过高频振动雾化机构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 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 且利用旋转机构能够使培育盆内的转基因苗木 围绕日照灯慢速旋转, 可以使日照灯发出的光照充分照射在植物上, 从而提高转基因苗木 的。

28、成活机率。 附图说明 0020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 图1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雾化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雾化旋转装置详细结构图一。 0024 图4为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的雾化旋转装置详细结构图二。 0025 图中: 滤网-1、 支撑顶棚-2、 玻璃圆罩-3、 日照灯-4、 多孔陶瓷雾化芯-5、 培育盆-6、 水箱-7、 雾化旋转装置-8、 重力驱动机构-81、 滑轨-811、 滑板。

29、-812、 第一弹簧-813、 推杆- 814、 万向轮-815、 动触头-816、 第一齿条-817、 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 静触头-821、 支撑杆- 822、 支架-823、 电源-824、 第一导线-825、 第二导线-826、 箱体-827、 储水区-828、 高频雾化 区-829、 喷雾软管-8210、 高频振动器-8211、 框架-83、 旋转机构-84、 滑轮组-841、 拉线-842、 L型支架-843、 固定杆-844、 线筒-845、 第一齿轮 -846、 立杆-847、 活动杆-848、 第一滑槽- 849、 L型推杆-8410、 第二滑槽 -8411、 第二齿条-。

30、8412、 第三齿条-8413、 第二齿轮-8414、 正 极导电片-8415、 负极导电片-8416、 电机-8417、 第二弹簧-8418、 底板-8419、 转轴-8420、 第 一锥形齿轮-8421、 第二锥形齿轮-8422、 旋转轴-8423。 说 明 书 3/6 页 7 CN 208490337 U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 0027 请参阅图1-图4, 本实用提供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其结构包括滤网1、 支撑顶 棚2、 玻璃圆罩3、 日照灯4、 多孔陶瓷雾化芯。

31、5、 培育盆6、 水箱7、 雾化旋转装置8组成, 所述的 雾化旋转装置8前端设有水箱7, 所述的水箱7和雾化旋转装置8活动连接, 所述的雾化旋转 装置8顶部设有培育盆6, 所述的培育盆6和雾化旋转装置8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培育盆 6 上方设有支撑顶棚2, 所述的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之间设有玻璃圆罩3, 所述的玻璃圆罩3上 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顶棚2和培育盆6上, 所述的培育盆6中心位置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 5, 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扣合固定在培育盆6凹槽上, 所述的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端设有 日照灯4, 所述的日照灯4下端固定在多孔陶瓷雾化芯5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日照灯4上端与 支撑顶棚2电连。

32、接, 所述的支撑顶棚2顶部设有滤网1, 所述的滤网1扣合固定在支撑顶棚2顶 面凹槽上; 所述的雾化旋转装置8由重力驱动机构 81、 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 框架83、 旋转 机构84组成, 所述的框架83内部设有重力驱动机构81,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和框架83采 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下方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旋转机 构84,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和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旋转机构84和 重力驱动机构81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由滑轨811、 滑板812、 第一弹簧813、 推杆814、 万向轮815、 动触头816、 第一齿。

33、条817组成, 所述的滑板812左右两侧设有滑轨811, 所述的滑轨811和滑板812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轨811内部设有第一弹簧813, 所述的第一弹 簧81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滑板812和滑轨811上, 所述的滑板812顶面均匀等距设有两根以 上的推杆814, 所述的推杆814底部设有万向轮815, 所述的万向轮815通过螺丝固定在推杆 814上, 所述的万向轮 815和滑板812滑动连接, 所述的滑板812底面从左至右设有动触头 816和第一齿条817, 所述的动触头816和第一齿条817垂直固定在滑板812底面上, 所述的高 频振动雾化机构82由静触头821、 支撑杆822、 支架82。

34、3、 电源824、 第一导线825、 第二导线 826、 箱体827、 储水区828、 高频雾化区 829、 喷雾软管8210、 高频振动器8211组成, 所述的箱 体827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从上到下设有高频雾化区829和储水区828, 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 和储水区828与箱体827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高频雾化区829内部设有高频振动器8211, 所述 的高频振动器8211扣合固定在箱体827上, 所述的箱体827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喷雾软管 8210, 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下端与箱体 827螺纹连接, 所述的喷雾软管8210贯穿箱体827与 高频雾化区829相连接, 所述的箱体827左侧设有。

35、电源824, 所述的电源824扣合固定在支架 823上, 所述的电源824顶部设有支撑杆822, 所述的支撑杆822顶面上设有静触头821, 所述 的静触头821紧贴固定在支撑杆822上, 所述的静触头 821通过第一导线825与电源824连 接, 所述的电源824通过第二导线826 与高频振动器8211相连接, 所述的旋转机构84由滑轮 组841、 拉线842、 L型支架843、 固定杆844、 线筒845、 第一齿轮846、 立杆847、 活动杆848、 第 一滑槽849、 L型推杆8410、 第二滑槽8411、 第二齿条8412、 第三齿条 8413、 第二齿轮8414、 正 极导电片8。

36、415、 负极导电片8416、 电机8417、 第二弹簧8418、 底板8419、 转轴8420、 第一锥形 齿轮8421、 第二锥形齿轮8422、 旋转轴8423组成, 所述的L型支架843上设有滑轮组841, 所述 的滑轮组841为三角布局且通过螺丝固定在L型支架843上, 所述的滑轮组841右侧设有第一 说 明 书 4/6 页 8 CN 208490337 U 8 齿轮846, 所述的第一齿轮846通过固定杆844固定在 L型支架843上, 所述的第一齿轮846和 固定杆844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第一齿轮846中心位置设有线筒845, 所述的线筒845紧贴 固定在第一齿轮 846上, 。

37、所述的线筒845上设有拉线842, 所述的线筒845通过拉线842与滑 轮组841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滑轮组841下方设有立杆847, 所述的立杆847垂直固定在底 板8419顶面凹槽上, 所述的立杆847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849, 所述的第一滑槽849紧贴 固定在立杆847外壁上, 所述的立杆847上设有活动杆848, 所述的活动杆848和立杆847成十 字结构且与第一滑槽849滑动连接, 所述的拉线842贯穿立杆847与活动杆848连接, 所述的 立杆847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弹簧8418, 所述的第二弹簧8418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杆848 底面和底板8419顶面上, 所述的活动杆8。

38、48右端设有L型推杆8410, 所述的L型推杆8410扣合 固定在活动杆848上, 所述的L型推杆8410下方设有第二齿轮8414, 所述的第二齿轮8414左 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 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和第三齿条8413与第 二齿轮8414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齿条8412上端扣合固定在L 型推杆8410凹槽上, 所述的第 三齿条8413右侧设有第二滑槽8411, 所述的第三齿条8413和第二滑槽8411滑动连接, 所述 的第三齿条8413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8415,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第三齿条8413相焊 接,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下方设有负极导电片。

39、8416,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 和负极导电 片8416相配合, 所述的底板8419下方设有电机8417, 所述的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 8416与电机8417电连接, 所述的电机8417 左端中心位置设有转轴8420, 所述的转轴8420和 电机8417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转轴8420左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421, 所述的第一锥形齿 轮8421 扣合固定在转轴8420上, 所述的转轴8420上方设有旋转轴8423, 所述的旋转轴8423 下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8422, 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8422扣合固定在旋转轴8423上, 所述的 第二锥形齿轮8422和第一锥形齿轮8421相啮。

40、合, 所述的推杆814垂直固定在培育盆6底面 上,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 81通过动触头816与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上设有的静触头821相 配合, 所述的重力驱动机构81通过第一齿条817与旋转机构84上设有的第一齿轮 846相啮 合, 所述的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通过喷雾软管8210与多孔陶瓷雾化芯5相配合, 所述的旋转 轴8423上端与培育盆6连接。 0028 本实用的工作原理: 0029 当培育转基因苗木被种植在培育盆6内时, 因为植物和土壤本身的重量会导致培 育盆6沿框架83向下滑动, 此时因为推杆814固定在培育盆6 底部, 所以推杆814的下降会将 滑板812沿滑轨811向下推动, 推。

41、杆814 底端万向轮815的结构设计, 能够实现培育盆6在旋 转的过程中, 推杆814 通过万向轮815能够与滑板812顶面滑动连接, 当滑板812下降至一定 高度时, 动触头816和静触头821相闭合, 当动触头816和静触头821相闭合时, 电源824形成 通电回路且通过第二导线826开始对高频振动器8211 开始供电, 高频振动器8211通电开始 工作, 会将储水区828内部的水吸引至高频雾化区829, 并通过设定的温度和振动频率将水 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利用喷雾软管8210将水雾输出至多孔陶瓷雾化芯5, 喷洒 在植物周围, 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收程度和生长环境, 当滑板812下。

42、降时, 因为第一齿条817和 第一齿轮846相啮合, 所以第一齿轮846会开始旋转并带动线筒845旋转, 因为线筒845旋转 的原因, 拉线842会被线筒845收紧, 拉线842另一端贯穿立杆847与活动杆848顶面连接, 所 以当拉线842 被收紧时活动杆848会沿第一滑槽849向上提升, 此时第二弹簧8418被拉伸, 当活动杆848向上提升时, L型推杆8410会带动第二齿条8412向上提升, 因为第二齿条8412 说 明 书 5/6 页 9 CN 208490337 U 9 与第二齿轮8414相啮合, 所以第二齿轮8414会旋转, 并驱动右侧设有的第三齿条8413沿第 二滑槽8411向下。

43、移动, 第三齿条8413底端设有正极导电片8415, 第三齿条8413下降至一定 高度时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8416相闭合, 当正极导电片8415和负极导电片 8416 相闭合时, 电机8417开始工作并通过转轴8420驱动旋转轴8423以设定的速度旋转, 旋转轴 8423上端和培育盆6相连接, 所以当旋转轴8423 旋转的时候培育盆6会被带动旋转, 从而实 现培育盆6内的植物围绕日照灯4旋转, 使其均匀受光受热结合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提高培 育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0030 本实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 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属于本。

44、领域的公知常识, 并且本实用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 所 以本实用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31 本实用所述的高频振动器8211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0032 本实用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种植装置不利于在室内培育转基因苗木, 难以提高 转基因苗木的成活机率, 且不能够实现自动灌溉和均匀光照, 本实用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 组合, 本实用一种转基因苗木种植装置, 通过高频振动雾化机构82能够将水雾化成比毛孔 还细的纳米级水雾, 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 且利用旋转机构84能够使培育盆6内的转基因苗 木围绕日照灯4慢速旋转, 可以使日照灯4发出的光照充分照射在植物上, 从而提高转。

45、基因 苗木的成活机率。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的精神或 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 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 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6/6 页 10 CN 208490337 U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11 CN 208490337 U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2 CN 208490337 U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3 CN 208490337 U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4 CN 208490337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