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型无线终端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78045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8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4599.2

申请日:

2004.02.23

公开号:

CN1534965A

公开日:

2004.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H04M 1/02放弃生效日:20041006|||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国大阪府守口市; 申请人:三洋电信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国大阪府大东市变更后权利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国大阪府登记生效日:2008.4.1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2

主分类号:

H04M1/02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电信株式会社

发明人:

网谷淑子; 小西贤亮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守口市

优先权:

2003.03.27 JP 086657/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激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可实现2个壳体的开闭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中,即使在将两个壳体设定在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对露出的显示器的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仍比过去提高。在本发明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中,第2壳体(2)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在覆盖第1壳体(1)的外面的第1姿势,与使该外面露出的第2姿势之间,以可开闭的方式与第1壳体(1)连接,上述显示器(5)设置于第2壳体(2)的内面上,在第1壳体(1)的外面上,突设有用于对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的指示器(4),在第2壳体(2)上,在以第1姿势,与指示器(4)面对的位置,开设有穿过第2壳体2的外面和内面之间的贯通孔(27)。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型无线终端机,该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包括第1壳 体(1),该第1壳体(1)具有外面和内面;第2壳体(2),该第2壳体 (2)具有外面和内面;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两个壳体(1,2)相 互连接,在上述第2壳体(2)上,设置有显示器(5),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壳体(2)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在至少覆盖第1壳体(1) 的外面的一部分的区域的第1姿势,与使该区域露出的第2姿势 之间,以可开闭的方式与第1壳体(1)连接,将第2壳体(2)设定成 上述第1姿势和第2姿势中的任何的姿势的情况下,上述显示器 (5)被设置在均露出的位置,在上述区域中,用于对显示器5的显 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的指示器(4)沿与第1壳体(1)的外面离开的方 向被突设,在第2壳体(2)上,在以上述第1姿势与指示器(4)面对 的位置,开设有贯通第2壳体2的外面和内面之间的开口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指示器(4)呈杆状,以基端为支点而可上下左右地发生位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其特征在 于上述连接机构通过铰接机构(3)构成,该铰接机构(3)以可开闭的 方式将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连接,第2壳体(2)的外面在上述 第1姿势时,与第1壳体(1)的外面面对,另一方面,在上述第2 姿势时,与第1壳体(1)的外面离开,在第2壳体(2)的内面上,设 置有上述显示器(5),另一方面,在第2壳体的外面上,设置有主 显示器(50),上述开口部通过贯通孔(27)形成,该贯通孔(27)具有 可包围指示器(4)的内周壁,上述指示器(4)在上述第1姿势时,针 对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而作用,另一方面,当第2姿势时,针对 主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而作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铰接机构(3)按照形成于第1壳体(1)的顶端部的第1铰链机构 (13),与形成于第2壳体的底端部的第2铰链机构(23)可在同轴上 相对旋转而连接的方式构成,上述指示器(4)突设于第1铰链机构 (13)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其特征在 于上述连接机构由滑动机构构成,该滑动机构以可滑动的方式将 第1壳体和第2壳体相互连接,两个壳体(1,2)按照第2壳体(2) 的内面与第1壳体(1)的外面面对的方式可相互滑动地重合,当处 于上述第1姿势时,相互的重合部分最大,另一方面,当第2姿 势时,相互的重合部分最小,上述显示器(5)设置于第2壳体(2)的 外面上,上述开口部由与指示器(4)的相对部开口的U字形的缺口 (28)形成。

说明书


便携型无线终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象便携电话机那样的,具有显示器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

    背景技术

    一般便携电话机具有扁平的壳体,在该壳体的外面上,显示器与键操作部沿上下设置,同时在显示器地上方,设置有受话部,在键操作部的下方,设置有送话部。键操作部由数码键和跷板键构成,该数码键用于进行电话号码的输入操作,邮件制作时的字符输入操作,该跷板键进行显示于显示器中的画面的切换操作,在显示器的画面上显示多个菜单项目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其中1个的选择操作。

    但是,近年,便携电话机的功能日益增加,伴随该情况,人们要求提高跷板键的操作性。

    针对该要求,比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便携电话机中,替换过去的跷板键,而采用指示器,该指示器可沿任意的方向使显示于显示器的画面上的指针移动。

    专利文献1

    日本第62984/2002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主体与盖体按照可通过铰接机构,以可开闭的方式连接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中,人们知道有下述的类型,即:为了可在与盖体的开闭无关的情况下进行显示器的画面显示,在盖体的表面与背面的两个面上设置有显示器。比如,图8所示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按照通过铰接机构93,将主体91和盖体92相互连接的方式构成,可使盖体92相对主体91实现开闭。

    在主体91的外面上,排列有数码键94,在该数码键94的上方,设置有跷板键90,在数码键94的下方,设置有送话部96。另外,在主体91的侧面上,设置有侧边键910。

    在盖体92的外面上,设置有主显示器95,同时在该主显示器95的上方,设置有受话部97。另外,如图9所示,在盖体92的内面上,设置有副显示器98,并且在该副显示器98的附近,设置有CCD照相机99。

    在这样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中,也要求提高对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

    相对上述的要求,人们考虑比如,在图8所示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中,在跷板键90的位置设置上述的指示器,以代替跷板键90。在这样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中,在将主体91和盖体92设定在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可通过指示器,进行主显示器9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操作性比过去提高。

    但是,在相对主体91,在闭合盖体92的状态,指示器与数码键94与主显示器95一起,隐藏于主体91和盖体92之间,由此,相对副显示器98的画面的输入操作不得不仅仅通过侧边键910进行。

    于是,上述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具有下述的问题,即,即使在设置指示器的情况下,仍无法提高闭合状态的副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操作性。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可实现2个壳体的开闭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即使在将两个壳体设定在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对露出的显示器的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仍比过去提高。

    本发明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包括第1壳体1,该第1壳体1具有外面和内面;第2壳体2,该第2壳体2具有外面和内面;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两个壳体1,2相互连接,在上述第2壳体2上,设置有显示器5。

    上述第2壳体2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在至少覆盖第1壳体1的外面的一部分的区域的第1姿势,与使该区域露出的第2姿势之间,以可开闭的方式与第1壳体1连接,将第2壳体2设定成上述第1姿势和第2姿势中的任何的姿势的情况下,上述显示器5被设置在均露出的位置。在上述区域中,用于对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的指示器4沿与第1壳体1的外面离开的方向被突设,在第2壳体2上,在以上述第1姿势,与指示器4面对的位置,开设有贯通第2壳体2的外面和内面之间的开口部。

    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指示器4呈杆状,以基端为支点而可上下左右地发生位移。

    在上述本发明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中,在将第2壳体2设定在第1姿势的情况下,指示器4穿过上述开口部,其前端部朝向显示器5的设置面而突出。由此,可通过指示器4,进行该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

    于是,相对过去,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关闭状态时,对露出的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性提高。

    另外,在具体的结构中,上述连接机构通过铰接机构3构成,该铰接机构3以可开闭的方式将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连接,第2壳体2的外面在上述第1姿势时,与第1壳体1的外面面对,另一方面,在上述第2姿势时,与第1壳体1的外面离开。在第2壳体2的内面上,设置有上述显示器5,另一方面,在第2壳体的外面上,设置有主显示器50,上述开口部通过贯通孔27形成,该贯通孔27具有可包围指示器4的内周壁,上述指示器4在上述第1姿势时,针对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而作用,另一方面,当第2姿势时,针对主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而作用。

    在上述具体的结构中,在打开两个壳体1,2,将第2壳体2设定在第2姿势的情况下,由于设置于第2壳体2的外面上的主显示器50露出,并且指示器4在第1壳体1的外面露出,故指示器4与主显示器50在相同的面露出。由此,可通过指示器4,对该主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进行操作。

    另外,在将两个壳体1,2闭合,将第2壳体2设定在第1姿势的情况下,指示器4穿过上述贯通孔27,其前端部朝向设置有显示器5的第2壳体2的内面而突出。由此,可通过指示器4,对主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

    于是,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打开的状态时,对露出的主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比过去提高,同时,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闭合的状态时,对露出的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也比过去提高。

    此外,在具体的结构中,上述铰接机构3按照形成于第1壳体1的顶端部的第1铰链机构13,与形成于第2壳体的底端部的第2铰链机构23可在同轴上相对旋转而连接的方式构成,上述指示器4突设于第1铰链机构13上。

    在该具体的方案中,由于指示器4突设于构成铰接机构3的第1铰链机构13上,故不必在第1壳体1的外面上,设置指示器4的空间。由此,可缩小上述区域的大小,进而,可减小第1壳体1的整体尺寸。

    还有,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连接机构由滑动机构构成,该滑动机构以可滑动的方式将第1壳体和第2壳体相互连接,两个壳体1,2按照第2壳体2的内面与第1壳体1的外面面对的方式可相互滑动地重合,当处于上述第1姿势时,相互的重合部分最大,另一方面,当第2姿势时,相互的重合部分最小,上述显示器5设置于第2壳体2的外面上,上述贯通孔27由与指示器4的相对部开口的U字形的缺口28形成。

    在该具体的方案中,在将两个壳体1,2打开,将第2壳体2设定在第2姿势的情况下,由于设置于第2壳体2的外面上的显示器5露出的同时,指示器4在第1壳体1的表面露出,故指示器4在与显示器50相同的面上露出。由此,对该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可通过指示器4进行。

    再有,在将两个壳体1,2闭合,将第2壳体2设定在第1姿势的情况下,指示器4接纳于上述缺口28中,其前端部朝向设置有显示器5的第2壳体2的外面而突出。由此,可通过指示器4,对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

    于是,无论两个壳体1,2的开闭状态,均可通过指示器对指示器5的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对显示器5的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由于即使在将2个壳体闭合的状态下仍可通过指示器对露出的显示器的显示画面进行输入操作,故操作性也比过去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该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将该折叠式便携电话机设定在闭合状态,处于玩游戏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该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该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过去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该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内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在折叠式便携电话机和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实施本发明的形式进行具体描述。

    折叠式便携电话机

    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象图1所示的那样,按照通过铰接机构3,分别将扁平的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相互连接的方式构成。该铰接机构3按照可绕相同轴旋转地,将形成于第1壳体1的顶端部的第1铰链机构13,与形成于第2壳体2的底端部的第2铰链机构23连接的方式构成,由此,两个壳体1,2可在图1所示的两个壳体1,2的外面露出的打开状态,与图2所示的两个壳体1,2的外面面对的状态之间,实现开闭。

    在第1壳体1的外面上,设置有数码键11,并且在该数码键11的上方,突设有呈杆状的指示器4,该指示器4能够以基端为支点而上下左右地发生位移,另外,在数码键11的下方,设置送话部12。

    在第2壳体2的外面的中间部设置有主显示器50的同时,在该主显示器50的上方设置受话部22,在第2壳体2的内面的中间部,如图2所示,设置有显示器5,在该显示器5的附近,设置有CCD照相机25和闪光灯26。

    此外,如图1所示,在主显示器50的下方,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关闭状态时,与指示器4面对的位置,开设有贯通第2壳体2的外面与内面之间的圆形的贯通孔27。该贯通孔27的内周壁象图2所示,按照从第2壳体2的外面,朝向内面,孔的直径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其呈研钵状。

    由此,指示器4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闭合状态时,穿过贯通孔27,其前端部朝向设置有显示器5的第2壳体2的内面突出。

    如图2所示,上述折叠式便携电话机在将两个壳体1,2闭合的状态,被放在皮包、衣物的口袋中携带。此时,由于主显示器50隐蔽于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的内侧,没有外力作用的破损的担心。或者,没有按下数码键11造成的误动作的担心。

    从此状态,如图1所示,相对第1壳体1打开第2壳体2,由此,设置于第1壳体1的外面上的数码键11与指示器4露出,并且设置于第2壳体2的外面上的主指示器50露出。在象这样,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可实现主显示器50的画面显示,将该主显示器50作为显示画面,可进行数码键11的键输入操作,并且可根据指示器4进行输入操作(第2姿势)。

    在该状态,可进行接打电话,发送邮件的制作,接收邮件的阅览,游戏的操作,对在网点(site)下载的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基于照相机42的拍摄。此时,用户通过数码键11的按下,进行单纯的输入操作,可通过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进行从显示于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的多个菜单项目中,选择1个的选择操作,以及依次切换主显示器50的画面的显示的画面切换操作。

    比如,在发送邮件制作时的字符输入中,用户通过在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显示多个图形,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使画面上的指针运动,由此,可从中选择所需的图形。

    另外,在阅读接收邮件的情况下,用户在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显示存储于内部存储器中的多个接收邮件,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使画面上的指针运动,由此,可从中选择所需的邮件,对其进行读取。

    此外,在采用CCD照相机25,进行照相机拍摄和摄像的情况下,通过CCD照相机25拍摄图像,该图像显示于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此时,用户可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好进行CCD照相机25的变焦的调整,帧的调整和亮度的调整,显示于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的图像的反转图像的切换,镶嵌图像的切换等的作业,使图像具有特殊效果。

    还有,在访问网点(site),观看网页的情况下,用户可在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显示该主页,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切换到下一页。

    再有,在玩存储于内部存储器中的游戏的情况下,用户可在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显示游戏,将指示器4作为操作键,对显示于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的字符进行操作。

    另外,在从网点(site)下载用户的位置的周边地图的情况下,用户在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显示用户所在的场所的周边地图,根据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使画面上的指针运动,由此,还可选择位于在主显示器50的画面中展开的地图上的分散的目标物,进一步下载与该目标物有关的具体信息。

    根据由从图1所示的打开状态,到如图2所示使第1壳体1的外面和第2壳体2的外面面对实现闭合,设置于第1壳体1的外面上的数码键11与设置于第2壳体2的外面上的主显示器50隐蔽于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之间,另一方面,指示器4穿过第2壳体2的贯通孔27,其前端部朝向设置有显示器5的第2壳体2的内面而突出。在象这样,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闭合的情况下,可进行显示器5的画面显示,将该显示器5作为显示画面,可进行基于指示器4的输入操作(第1姿势)。

    于是,即使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仍可进行接收邮件的阅览,游戏的操作,从网点(site)下载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基于照相机42的拍摄。

    比如,在玩存储于内部设置的存储器中的游戏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当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闭合状态时,对于显示器5,将画面的图像的显示方向切换到90度不同的方向,使横向较长的画面为正常的方向,进行图像的显示。用户可在切换画面的显示设定的显示器5的画面中,显示游戏,将位于显示器5的左侧的指示器4作为操作键,对显示于显示器5的画面中的字符进行操作。

    在上述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中。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可对于主显示器50的画面的显示,通过指示器4进行输入操作,故与过去相比较,在打开状态露出的主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此外,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可对显示器5的画面的显示,通过指示器4进行输入操作,故与过去相比较,在闭合状态露出的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滑动式便携电话机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分别将扁平的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相互重合,以可滑动的方式使它们结合,可在图5所示的闭合状态和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之间,进行滑动操作。

    如图4所示,在第1壳体1的外面上排列有多个数码键11,同时在其底端部设置有送话部12。在送话部12的上方,突设有呈杆状的指示器4,该指示器4可以基端为支点而上下左右发生位移。此外,在第1壳体1的两侧面上,呈凹状设置沿第2壳体2的滑动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动槽17,17。

    在第2壳体2的外面的中间部,配备显示器5,在该显示器5的上方,设置受话部22。另外,在第2壳体2的两侧部,突设有可夹持第1壳体1的一对导轨24,24,在两个导轨部24,24上,突设有应以可滑动的方式与上述第1壳体1的滑动槽17,17结合的一对突片(图示省略)。

    此外,在显示器5的下方,通过开口的U字形的缺口28,形成与指示器4的面对部。该缺口28的周壁,如图4所示,按照从第2壳体2的内面朝向外面,截面形状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其呈研钵状。

    由此,指示器4在如图5所示,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闭合的状态时,被接纳于缺口28中,其前端部朝向设置有显示器5的第2壳体2的外面而突出。

    如果从图5所示的闭合状态,将第2壳体2朝向上方按压,则突设于第2壳体2的导轨部24上的突片沿第1壳体的导向槽17滑动,对第2壳体2的移动进行导向,两个壳体1,2如图4所示,设定在相互的重合度最小的打开状态。另外,如果从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朝向下方按压第2壳体2,则通过第2壳体2的导轨部24,对第2壳体2的移动进行导向,两个壳体1,2设定在如图5所示,相互的重合度最大的闭合的状态。

    上述滑动式便携电话机按照如图5所示,将两个壳体1,2以闭合的状态,装在皮包,衣物的口袋中携带。此时,由于数码键11通过被第2壳体2覆盖而隐藏,故没有将数码键11按下的误动作的担心。

    通过从此状态,如图4所示,相对第1壳体1打开第2壳体2,由此,设置于第1壳体1的外面上的数码键11和指示器4露出。此时,将显示器5作为显示画面,可进行数码键11的键输入操作,并且可进行基于指示器4的输入操作(第2姿势)。

    在该状态,象上述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实施例那样,可进行接打电话,发送邮件的制作,接收邮件的阅览,游戏的操作,对从网点下载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此时,用户通过数码键11的按下,进行单纯的输入操作,可通过对指示器4进行操作,进行从显示于显示器5的画面中显示的多个菜单项目中,选择1个的选择操作,以及依次切换显示器5的画面的显示的画面切换操作。

    根据由从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变为如图5所示的使第2壳体2相对第1壳体1滑动,使两个壳体1,2重合的闭合状态,设置于第1壳体1的外面上的数码键11被第2壳体2覆盖而隐藏。另一方面,指示器4被接纳于第2壳体2的缺口28中,其前端部朝向设置有显示器5的第2壳体2的外面突出。此时,将显示器5作为显示画面,可进行基于指示器4的输入操作(第1姿势)。

    于是,即使在将两个壳体1,2设定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象上述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实施例那样,进行接收邮件的阅览,游戏的操作,以及从网点下载应用程序的操作。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在两个壳体1,2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可对显示器5的画面,通过指示器4进行输入操作,并且即使在两个壳体1,2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仍可对显示器5的画面,通过指示器4,进行输入操作。于是,无论两个壳体的打开闭合状态,相对过去,显示器5的显示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各部分的组成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比如,如图6和图7所示,在构成铰接机构3的第1铰链机构13上,突设有指示器4,通过开口于铰接机构侧的U字形的缺口29,形成第2壳体2的开口部,同样通过这样的方案,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同样通过在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的第2壳体2的内面,设置多个操作键的方案,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还有,同样通过在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第2壳体2的外面上设置多个操作键的方案,或在第2壳体2的外面上设置CCD照相机的方案,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便携型无线终端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便携型无线终端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便携型无线终端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型无线终端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型无线终端机.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可实现2个壳体的开闭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中,即使在将两个壳体设定在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对露出的显示器的画面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性仍比过去提高。在本发明的便携型无线终端机中,第2壳体(2)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在覆盖第1壳体(1)的外面的第1姿势,与使该外面露出的第2姿势之间,以可开闭的方式与第1壳体(1)连接,上述显示器(5)设置于第2壳体(2)的内面上,在第1壳体(1)的外面上,突设有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