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40439.1 (22)申请日 2017.07.31 (73)专利权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28号 (72)发明人 王瑞权 诸玉富 张伟 林波 周延锁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33241 代理人 周涌贺 吴斌林 (51)Int.Cl. A01B 4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57)摘要 一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包括支架, 支 架的顶端设有。
2、收集箱, 支架的顶端右侧外壁套接 有第一皮带轮, 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横杆, 横杆的 外壁安装有滑犁, 第二竖杆的右侧设有第一拉抻 弹簧, 第一竖杆通过第一拉抻弹簧与第二竖杆配 合相连, 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相 连, 第二伞形齿轮的底端安装有凸轮, 凸轮通过 凹槽与齿板搭接相连。 该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 置, 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配合将地膜卷入 收集箱内的配合达到了对土层的地膜进行了清 理, 达到了降低对土壤的污染程度效果, 避免了 地膜使土壤透水、 透气性降低, 破坏了土壤的生 态平衡, 妨碍土壤生物的生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7070601 U 201。
3、8.03.06 CN 207070601 U 1.一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包括支架(1), 其特征是: 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有收集 箱(3), 支架(1)的顶端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 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4), 横 杆(4)的外壁安装有滑犁(6), 所述支架(1)的底端设有第一转杆(5), 第一转杆(5)的外壁设 有第一竖杆(7), 第一转杆(5)的底端设有第二竖杆(30), 第二竖杆(30)通过活轴(29)与第 一竖杆(7)相连, 第二竖杆(30)的右侧设有第二拉抻弹簧(31), 第一竖杆(7)通过第二拉抻 弹簧(31)与第二竖杆(30)配合相连, 所述第一转杆(5)。
4、的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轮(8), 第二皮带轮(8)通过第一皮带(9)与第一皮带轮(2)相连, 收集箱(3)的内腔顶端设有第二转 杆(11), 第二转杆(11)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一螺杆(13)和第一齿轮(15), 第二转 杆(11)的下方设有第四转杆(28), 第四转杆(28)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二螺杆(12) 和第二齿轮(16), 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6)啮合相连, 第四转杆(28)的下方设有第三 转杆(27), 第三转杆(27)通过第二皮带(21)与第四转杆(28)相连, 第三转杆(27)的左侧外 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4), 第三转杆(27)的下方设有齿板(25。
5、), 齿板(25)的左侧上方设 有第二伞形齿轮(24), 第一伞形齿轮(14)与第二伞形齿轮(24)啮合相连, 第二伞形齿轮 (24)的底端安装有凸轮(23), 齿板(25)的左侧顶端开有凹槽(22), 凸轮(23)通过凹槽(22) 与齿板(25)搭接相连, 齿板(25)通过第一拉抻弹簧(26)与收集箱(3)相连, 收集箱(3)的顶 端左侧设有电机(19), 电机(19)通过轴承(17)与第二转杆(11)相连, 电机(19)的底端设有 底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支架(1)的左右两侧 均安装有竖箱(10), 竖箱(10)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空心筒。
6、(37), 空心筒(37)的底端设有轮匡 (33), 轮匡(33)通过压缩弹簧(36)与空心筒(37)相连, 轮匡(33)的底端设有辊轮(34), 轮匡 (33)通过转轴(40)与辊轮(34)相连, 竖箱(10)的左侧设有卡杆(32), 卡杆(32)由左向右依 次贯穿竖箱(10)和轮匡(33), 卡杆(32)的右侧设有固定杆(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底座(18)的底端左右 两侧均设有固定块(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拉抻弹簧(31)的 外壁设有硅胶套(3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的。
7、农业机械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卡杆(32)的外壁套接 有橡胶套(39)。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070601 U 2 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一般的农业牵引装置大多都使用拖拉机, 这种拖拉机使用柴油驱动拖拉机, 不仅对空气污染比较大, 而且其在运作过程中漏油也会突然产生严重的污染, 例如申请号 为 201621153251.4的专利, 包括太阳能板、 车身、 和牵引座, 所述蓄电池组上方安装有立 柱, 所述隔音罩内部固定有电动机, 所述电动机下方连接有。
8、传动装置, 虽然满足了牵引装置 结构更加简单, 能源消耗少, 对四周环境不会产生空气污染, 但无法满足对土层的地膜进行 清理, 且降低对土壤的污染程度, 也无法避免地膜使土壤透水、 透气性降低, 防碍土壤生物 的生存, 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 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避免了地膜使土壤透水、 透气性降低, 防碍土壤生物的生存, 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 影响 作物的正常生长。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这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包括 支架, 支架的顶端设有收集箱, 支架的顶端。
9、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轮, 支架的内部安装有 横杆, 横杆的外壁安装有滑犁, 支架的底端设有第一转杆, 第一转杆的外壁设有第一竖杆, 第一转杆的底端设有第二竖杆, 第二竖杆通过活轴与第一竖杆相连, 第二竖杆的右侧设有 第一拉抻弹簧, 第一竖杆通过第一拉抻弹簧与第二竖杆配合相连, 第一转杆的右侧外壁套 接有第二皮带轮, 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相连, 收集箱的内腔顶端设有第 二转杆, 第二转杆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一齿轮, 第二转杆的下方设有 第三转杆, 第三转杆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二螺杆和第二齿轮, 第一齿轮与第二齿 轮啮合相连, 第三转杆的下方设有第四转杆, 第。
10、四转杆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转杆相连, 第四 转杆的左侧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 第四转杆的下方设有齿板, 齿板的左侧上方设有第 二伞形齿轮, 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相连, 第二伞形齿轮的底端安装有凸轮, 齿 板的左侧顶端开有凹槽, 凸轮通过凹槽与齿板搭接相连, 齿板通过第一拉抻弹簧与收集箱 相连, 收集箱的顶端左侧设有电机, 电机通过轴承与第二转杆相连, 电机的底端设有底座。 0005 为了进一步完善, 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箱, 竖箱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空心筒, 空心筒的底端设有轮匡, 轮匡通过压缩弹簧与空心筒相连, 轮匡的底端设有辊轮, 轮匡通过 转轴与辊轮相连, 竖箱的左侧设有卡杆,。
11、 卡杆由左向右依次贯穿竖箱和轮匡, 卡杆的右侧设 有固定杆。 0006 进一步完善, 底座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 0007 进一步完善, 第二拉抻弹簧的外壁设有硅胶套。 0008 进一步完善, 卡杆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070601 U 3 0009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 该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装置运动, 通过滑犁将土层内的农膜翻出, 通过第一竖杆的转动且被第 一拉抻弹簧牵扯, 转动时被横杆裆下继续回到地表进行收集, 通过齿板与第一拉抻弹簧的 配合右运动将地膜留在表面, 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配合。
12、将地膜卷入收集箱内的配合 达到了对土层的地膜进行了清理, 达到了降低对土壤的污染程度效果, 避免了地膜使土壤 透水、 透气性降低, 防碍土壤生物的生存, 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 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竖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板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箱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支架1, 第一皮带轮2, 收集箱3, 横杆4, 第一转杆5, 滑犁6, 第一竖杆 7, 第二皮带轮8, 第一皮带9, 竖箱10, 第。
13、二转杆11, 第二螺杆12, 第一螺杆13, 第一伞形齿轮 14, 第一齿轮15, 第二齿轮16, 轴承17, 底座18, 电机19, 固定块20, 第二皮带21, 凹槽22, 凸轮 23, 第二伞形齿轮24, 齿板25, 第一拉抻弹簧26, 第三转杆27, 第四转杆28, 活轴29, 第二竖杆 30, 第二拉抻弹簧31, 卡杆32, 轮匡33, 辊轮34, 固定杆35, 压缩弹簧36, 空心筒37, 硅胶套38, 橡胶套39, 转轴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参照附图: 本实施例中这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包括支架1, 支架1为装置提供。
14、 承载作用, 支架1的顶端设有收集箱3, 收集箱3将容纳收集的地膜, 支架1的顶端右侧外壁套 接有第一皮带轮2, 第一皮带轮2作为对第一转杆5的转动, 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4, 横杆4 将翻上来的第一竖杆7进行拦截, 横杆4的外壁安装有滑犁6, 滑犁6向前移动将地膜露出地 表, 支架1的底端设有第一转杆5, 第一转杆5的转动带动第一转杆5转动, 第一转杆5的外壁 设有第一竖杆7, 第一竖杆7转动时对地膜进行收集, 第一转杆5的底端设有第二竖杆30, 第 二竖杆30通过活轴29与第一竖杆7相连, 活轴29使第一竖杆7在第二竖杆30底端上下运动, 第二竖杆30的右侧设有第二拉抻弹簧31, 第二拉。
15、抻弹簧31的弹簧系数为10N/CM, 第二拉抻 弹簧31对第一竖杆7产生向下拉力, 第一竖杆7通过第二拉抻弹簧 31与第二竖杆30配合相 连, 第一转杆5的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轮8, 第二皮带轮8通过第一皮带9与第一皮带轮2 相连, 第二皮带轮8通过第一皮带9的配合转动, 收集箱3 的内腔顶端设有第二转杆11, 第二 转杆11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一螺杆13和第一齿轮15, 第二转杆11的下方设有第四 转杆28, 第四转杆28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二螺杆12和第二齿轮16, 第一齿轮15与 第二齿轮16啮合相连, 第一齿轮1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6转动, 第一螺杆13与第二螺杆12旋 。
16、转将齿板25表面的地膜卷入收集箱3内, 第四转杆28的下方设有第三转杆27, 第三转杆27通 过第二皮带21与第四转杆28相连, 第三转杆27的左侧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4, 第三转 杆27的下方设有齿板25, 齿板25 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伞形齿轮24, 第一伞形齿轮14与第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070601 U 4 伞形齿轮24啮合相连, 第一伞形齿轮14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4转动, 第二伞形齿轮24的底 端安装有凸轮23, 齿板25 的左侧顶端开有凹槽22, 凸轮23通过凹槽22与齿板25搭接相连, 凸轮23在凹槽22内周期运动, 并通过不规则形状对齿板25抵触使之。
17、左右运动, 齿板25通过 第一拉抻弹簧26与收集箱3相连, 第一拉抻弹簧26的弹簧系数为10N/CM, 第一拉抻弹簧26对 齿板25产生拉抻力, 收集箱3的顶端左侧设有电机19, 电机19为装置提供动力, 电机19通过 轴承17与第二转杆11相连, 电机19的底端设有底座18, 底座18将电机19承载, 支架1的左右 两侧均安装有竖箱10, 竖箱10用于包容辊轮34, 竖箱10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空心筒37, 空心筒 37将压缩弹簧36包容, 空心筒37的底端设有轮匡33, 轮匡33搭载着辊轮34, 轮匡33 通过压 缩弹簧36与空心筒37相连, 压缩弹簧36的弹性系数为10N/CM, 压缩弹簧3。
18、6对辊轮34产生向 下的弹力, 轮匡33的底端设有辊轮34, 辊轮34可以使装置进行移动, 轮匡 33通过转轴40与 辊轮34相连, 竖箱10的左侧设有卡杆32, 卡杆32将辊轮34卡在竖箱 10内, 卡杆32由左向右 依次贯穿竖箱10和轮匡33, 卡杆32的右侧设有固定杆35, 固定杆35贯穿卡杆32避免卡杆32 从竖箱10脱落, 底座1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20, 固定块20使电机19在工作时更加 稳定, 第二拉抻弹簧31的外壁设有硅胶套38, 硅胶套 38对拉抻弹簧31进行保护, 卡杆32的 外壁套接有橡胶套39, 橡胶套39增加触摸卡杆32 时的摩擦力。 0018 接通电机19的。
19、外接电源, 电机19开始工作, 电机19的型号为H3H12H3SH13, 外接电 源为380V交流电, 电机19带动第二转杆11转动, 第二转杆11通过带动第四转杆28转动使第 三转杆27转动, 第三转杆27通过第一皮带9使第一转杆5转动, 第一转杆5转动使第一竖杆7 转动进行对地膜的收集, 第一竖杆7通过第二拉抻弹簧31和横杆4的配合进行往复运动, 第 一竖杆7将地膜带到齿板25的表面, 齿板25通过凸轮23使其运动将地膜留在表面, 第一螺杆 13和第二螺杆12的配合将地膜卷入收集箱3内。 0019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 但是, 本专业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了解, 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07060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707060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707060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7070601 U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7070601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