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315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 CN 203693157 U (21)申请号 201320836534.9 (22)申请日 2013.12.18 A47G 1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厦门铭友七六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工业 区 27 号厂房 4 楼 (72)发明人 蓝建友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许伟 (54) 实用新型名称 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 改进结构, 它包括顶盖。
2、座、 顶盖、 按键、 摆动杆、 齿 条座、 齿条复位弹簧、 滑动架、 转动架、 水口座、 封 水弹簧、 封水塞、 柔性水口套、 防尘盖、 齿轮、 连接 扣、 连接扭簧、 气孔销、 气孔弹簧、 气孔密封圈。由 于本实用新型的按键、 齿条座、 齿轮、 滑动架、 转动 架、 封水塞、 防尘盖、 气孔销、 气孔密封圈等部件相 互联动, 通过顶压按键, 就可将顶盖出水口的上方 的封水塞和封闭在通气孔内的气孔密封圈同时打 开, 并在按键失去外力后, 在齿条复位弹簧、 封水 弹簧、 连接扭簧的作用下, 将顶盖出水口的上方的 防尘盖和顶盖出水口的下方的封水塞闭合, 可有 效防止灰尘落入顶盖出水口, 且通气孔开。
3、启后, 杯 内的水更易流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3157 U CN 203693157 U 1/1 页 2 1. 一种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顶盖座 (1)、 顶盖 (2)、 按键 (3)、 齿条座 (5)、 齿条复位弹簧 (6)、 滑动架 (7)、 转动架 (8) 、 水口座 (9) 、 封水弹簧 (10)、 封水塞 (20)、 柔性水口套 (30)、 防尘盖 (40)、 齿轮。
4、 (50)、 气孔销 (80) 、 气孔弹簧 (90) 、 气孔 密封圈 (100) ; 所述的顶盖座 (1) 底部设有出水口 (11) 和通气孔 (12) , 侧壁上开设侧壁孔 (13) ; 所述的顶盖 (2) 安装在顶盖座 (1) 上, 在顶盖 (2) 与顶盖座 (1) 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 在顶盖 (2) 上设有出水口 (21) , 柔性水口套 (30) 将顶盖 (2) 和顶盖座 (1) 的出水口 (11) 、 (21) 相连通, 形成密封的独立的出水通道 ; 所述的滑动架 (7) 安装在顶盖座 (1) 上, 齿条座 (5) 的内端顶靠在滑动架 (7) 外端, 齿条座 (5) 的外端与按。
5、键 (3) 内端顶靠, 按键 (3) 的外 端穿设在顶盖座 (1) 的侧壁孔 (13) 内, 在齿条座 (5) 的内端面与滑动架 (7) 之间设有齿条 复位弹簧 (6) ; 所述的防尘盖 (40) 的下端通过其上的铰接轴与齿轮 (50) 及顶盖 (2) 连接 并可在顶盖 (2) 上围绕铰接轴摆动, 防尘盖 (40) 的一个摆动极限位与顶盖 (2) 的出水口相 对并压在该顶盖 (2) 出水口 (21) 上, 齿轮 (5) 与齿条座 (50) 啮合, 所述的水口座 (9) 套置 在柔性水口套 (30) 周围, 封水塞 (20) 安装在水口座 (9) 上, 在封水塞 (20) 与水口座 (9) 之间。
6、设有封水弹簧(10) ; 所述的封水塞(20)一端与柔性水口套连接, 并通过封水弹簧(10) 的弹力作用使封水塞 (20) 挤压柔性水口套 (30) ; 所述的滑动架 (7) 滑接在顶盖座 (1) 上, 转动架 (8) 的一端铰接在滑动架 (7) 上, 转动架 (8) 的另一端顶压在封水塞 (20) 上 ; 所述 的气孔销 (80) 穿设在顶盖座 (1) 底部的通气孔 (12) 内且其下端穿出通气孔 (12) , 气孔密 封圈 (100) 套接在气孔销 (80) 穿出通气孔 (12) 的穿出段上, 气孔弹簧 (90) 套接在气孔销 (80) 的上部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气孔销 (80) 上部的台阶。
7、面上与通气孔 (12) 底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封水塞 (20) 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凸座, 转动架 (7) 的一端顶压在封水塞 (20) 的凸座 上, 在防尘盖 (40) 的铰接轴上套接连接扭簧 (70), 连接扭簧 (70) 挂接在防尘盖 (40) 的下 端和齿轮 (50) 上 ; 在按键 (3) 和齿条座 (5) 之间设有杠杆结构的摆动杆 (4), 调节按键行 程和调节按键压力的作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93157 U 2 1/3 页 3 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8、及一种饮料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杯子是人们常用的饮用器具, 为了防止灰尘落入杯中, 通常, 人们是在杯子的端口 安装一杯盖。 这种习用的结构虽然可防止灰尘的落入, 但每次都要先将杯盖打开, 打开后的 杯子容易忘了再盖好, 一不小心打翻后, 饮料便会倾倒, 甚至弄湿文件, 弄湿电脑键盘及电 器及其它贵重物品, 使用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灰尘落入、 使用方便、 水流通畅的自动控 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0005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控水防尘杯。
9、盖的改进结构, 它包括顶盖座 (1)、 顶盖 (2)、 按键 (3)、 齿条座 (5)、 齿条复位弹簧 (6)、 滑动架 (7)、 转动架 (8) 、 水口座 (9) 、 封水弹簧 (10)、 封水塞 (20)、 柔性水口套 (30)、 防尘盖 (40)、 齿轮 (50)、 气孔销 (80) 、 气孔弹簧 (90) 、 气孔密封圈 (100) ; 所述的顶盖座 (1) 底部设有出水口 (11) 和通气孔 (12) , 侧壁上开设侧 壁孔 (13) ; 所述的顶盖 (2) 安装在顶盖座 (1) 上, 在顶盖 (2) 与顶盖座 (1) 之间形成容置 空间 ; 在顶盖 (2) 上设有出水口 (21)。
10、 , 柔性水口套 (30) 将顶盖 (2) 和顶盖座 (1) 的出水口 (11) 、(21) 相连通, 形成密封的独立的出水通道 ; 所述的滑动架(7)安装在顶盖座(1)上, 齿 条座 (5) 的内端顶靠在滑动架 (7) 外端, 齿条座 (5) 的外端与按键 (3) 内端顶靠, 按键 (3) 的外端穿设在顶盖座 (1) 的侧壁孔 (13) 内, 在齿条座 (5) 的内端面与滑动架 (7) 之间设有 齿条复位弹簧(6) ; 所述的防尘盖(40)的下端通过其上的铰接轴与齿轮(50)及顶盖(2)连 接并可在顶盖 (2) 上围绕铰接轴摆动, 防尘盖 (40) 的一个摆动极限位与顶盖 (2) 的出水口 。
11、相对并压在该顶盖 (2) 出水口 (21) 上, 齿轮 (5) 与齿条座 (50) 啮合, 所述的水口座 (9) 套 置在柔性水口套(30)周围, 封水塞(20)安装在水口座(9)上, 在封水塞(20)与水口座(9) 之间设有封水弹簧(10) ; 所述的封水塞(20)一端与柔性水口套连接, 并通过封水弹簧(10) 的弹力作用使封水塞 (20) 挤压柔性水口套 (30) ; 所述的滑动架 (7) 滑接在顶盖座 (1) 上, 转动架 (8) 的一端铰接在滑动架 (7) 上, 转动架 (8) 的另一端顶压在封水塞 (20) 上 ; 所述 的气孔销 (80) 穿设在顶盖座 (1) 底部的通气孔 (12。
12、) 内且其下端穿出通气孔 (12) , 气孔密 封圈 (100) 套接在气孔销 (80) 穿出通气孔 (12) 的穿出段上, 气孔弹簧 (90) 套接在气孔销 (80) 的上部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气孔销 (80) 上部的台阶面上与通气孔 (12) 底部。 0006 所述的封水塞(20)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凸座, 转动架(7)的一端顶压 在封水塞 (20) 的凸座上, 在防尘盖 (40) 的铰接轴上套接连接扭簧 (70), 连接扭簧 (70) 挂 接在防尘盖 (40) 的下端和齿轮 (50) 上 ; 在按键 (3) 和齿条座 (5) 之间设有杠杆结构的摆 动杆 (4), 调节按键行程和调节。
13、按键压力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203693157 U 3 2/3 页 4 0007 采用上述方案后,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按键、 齿条座、 齿轮、 滑动架、 转动架、 封水塞、 防尘盖、 气孔销、 气孔密封圈等部件相互联动, 通过顶压按键, 就可将顶盖出水口的上方的 封水塞和封闭在通气孔内的气孔密封圈同时打开, 并在按键失去外力后, 在齿条复位弹簧、 封水弹簧、 连接扭簧的作用下, 将顶盖出水口的上方的防尘盖和顶盖出水口的下方的封水 塞闭合, 可有效防止灰尘落入顶盖出水口, 且通气孔开启后, 杯内的水更易流出。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0。
14、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剖视图 ; 0010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 0011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顶盖出水口闭合时的轴测图 ; 0012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顶盖出水口闭开启时的轴测图 ; 0013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顶盖出水口闭开启时的正视图 ; 0014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通气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控水防尘杯盖的改进结构, 它包括顶盖 座1、 顶盖2、 按键3、 摆动杆4、 齿条座5、 齿条复位弹簧6、 滑动架7、 转动架8、 水口座9、 封水 弹簧 10。
15、、 封水塞 20、 柔性水口套 30、 防尘盖 40、 齿轮 50、 连接扣 60、 连接扭簧 70、 气孔销 80、 气孔弹簧 90、 气孔密封圈 100。 0017 如图 6 所示, 所述的顶盖座 1 底部设有出水口 11 和通气孔 12, 侧壁上开设侧壁孔 13。 0018 如图 1、 图 2、 图 6 所示, 所述的顶盖 2 安装在顶盖座 1 上, 在顶盖 2 与顶盖座 1 之 间形成容置空间 ; 在顶盖 2 上设有出水口 21, 利用柔性水口套 30 将顶盖 2 和顶盖座 1 的出 水口 11 相连通, 形成密封的独立的出水通道 ; 所述的滑动架 7 安装在顶盖座 1 上, 齿条座 。
16、5 的内端顶靠在滑动架 7 外端, 齿条座 5 的外端与按键 3 内端顶靠, 按键 3 的外端穿设在顶盖 座 1 的侧壁孔 13 内, 在齿条座 5 的内端面与滑动架 7 之间设有齿条复位弹簧 6 ; 所述的防 尘盖 40 的下端通过其上的铰接轴 401 与齿轮 50 及顶盖 2 连接并可在顶盖 2 上围绕铰接轴 401 摆动, 防尘盖 40 的一个摆动极限位与顶盖 2 的出水口 21 相对并压在该顶盖出水口 21 上, 齿轮 50 与齿条座 5 啮合, 所述的水口座 9 套置在柔性水口套 30 周围, 封水塞 20 安装在 水口座 9 上, 在封水塞 20 与水口座 9 之间设有封水弹簧 1。
17、0 ; 封水塞 20 一端与柔性水口套 30连接, 且与顶盖2的出水口21相对, 并通过封水弹簧10的弹力作用, 使封水塞20挤压柔 性水口套 30, 使该顶盖出水口 21 密闭, 封水塞 20 的外侧壁上分别对称向外延伸出一凸座 201。 0019 结合图 6 所示, 所述的气孔销 80 穿设在顶盖座 1 底部的通气孔 12 内且其下端穿 出通气孔 12, 气孔密封圈 100 套接在气孔销 80 穿出通气孔 12 的穿出段上, 气孔弹簧 90 套 接在气孔销 80 的上部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气孔销 80 上部的台阶面上与通气孔 12 底部, 而 将通气孔 12 封闭 (如图 7 所示) 。 说。
18、 明 书 CN 203693157 U 4 3/3 页 5 0020 所述的滑动架 7 滑接在顶盖座 1 上, 转动架 8 的一端铰接在滑动架 7 上, 转动架 8 的另一端具有一个勾部 81, 该勾部 81 顶压在封水塞 20 的凸座 201 上。 0021 在防尘盖40的铰接轴401上套接连接扭簧70, 连接扭簧70挂接在防尘盖40的下 端和齿轮 50 上, 起缓冲和保护作用 ; 在按键 3 和齿条座 5 之间设有杠杆结构的摆动杆 4, 调 节按键行程和调节按键压力的作用。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 0023 1、 如图 4、 图 5 所示, 开启, 向内压下按键 3, 按键 3。
19、 推动齿条座 5 向内移动, 与齿条 座 5 啮合的齿轮 50 转动, 带动防尘盖 40 向外摆动, 顶盖 2 出水口 21(如图 1 所示) 上方打 开, 同时, 齿条座 5 向内移动, 推动滑动架 7 向内移动, 滑动架 7 驱动转动架 8 向下摆动, 转 动架 8 上的勾部 81 顶压封水塞 20 的凸座 201, 向下推顶封水塞 20, 使封水塞 20 脱离顶盖 2 出水口 21, 顶盖 2 出水口 21(如图 1 所示) 下方打开, 同时, 按键 3 推动内端斜面顶压气孔 销80顶端斜面, 固定在气孔销80下端的气孔密封圈100脱离通气孔12, 通气孔12打开, 气 体进入杯体, 水。
20、流容易流出。 0024 2、 如图 3 所示, 闭合, 按键 3 失去外力作用, 转动架 8 勾部 81 对封水塞 20 凸座 201 的顶压力消失, 封水塞 20 在封水弹簧 10 的作用下向上顶起, 使封水塞 20 顶靠在顶盖 2 出 水口, 顶盖 2 出水口 21(如图 1 所示) 下方关闭 ; 同时, 转动架 8 向上摆动驱动滑动架 7 及 齿条复位弹簧 6 向外移动, 齿条座 5 在齿条复位弹簧 6 的作用下向外移动, 与齿条座 5 啮合 的齿轮 50 转动, 带动防尘盖 40 向内摆动, 顶盖 2 出水口 21(如图 1 所示) 上方关闭, 同时, 气孔销 80 在气孔弹簧 90 。
21、的作用下复位, 重新将通气孔 12 封闭。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693157 U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157 U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157 U 7 3/5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157 U 8 4/5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157 U 9 5/5 页 10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157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