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93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3934A21申请号201410420727522申请日20140825A61K36/9066200601A61P25/02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吕红权地址264300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大道东段101号72发明人吕红权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桑寄生1040份、独活520份、川芎1030份、秦艽520份、当归1030份、防风520份、木瓜1040份、细辛210份、熟地黄1040份、姜黄520。
2、份、白芍1040份、地龙520份、鸡血藤1040份、杜仲525份、党参1030份、川牛膝520份、桂枝525份、伸筋草520份、延胡索1030份、白芷1040份、夏天无525份、千斤拔520份、凤仙花1030份、千年健520份、甘草5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补肝肾、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934ACN104173934A1/1页2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
3、配比为桑寄生1040份、独活520份、川芎1030份、秦艽520份、当归1030份、防风520份、木瓜1040份、细辛210份、熟地黄1040份、姜黄520份、白芍1040份、地龙520份、鸡血藤1040份、杜仲525份、党参1030份、川牛膝520份、桂枝525份、伸筋草520份、延胡索1030份、白芷1040份、夏天无525份、千斤拔520份、凤仙花1030份、千年健520份、甘草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桑寄生30份、独活10份、川芎20份、秦艽10份、当归20份、防风10份、木瓜30份、细辛6份、熟地黄30份、姜黄1。
4、0份、白芍30份、地龙12份、鸡血藤30份、杜仲15份、党参20份、川牛膝10份、桂枝15份、伸筋草10份、延胡索20份、白芷30份、夏天无15份、千斤拔10份、凤仙花20份、千年健10份、甘草1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73934A1/3页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坐骨神经痛是指沿下背部、臀部经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引起至足外侧的疼痛综合征。通常是指某种原因刺激和压迫导致坐骨神经走形及分布区的放射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
5、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屈膝屈髓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减轻。多发在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可用B族维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药,但没有特效中药,常以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西药治疗主要是一些激素类和镇痛类,使用过多还容易引起骨质疏松、浮肿及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而且这些中西药只是单纯止痛,缓解症状,达不到治愈的目的。0003祖国医学认为,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风寒或风湿之邪袭于经络导致的,经气阻滞,不通则痛。坐骨神经痛与肝肾亏虚有关。如果病人血气。
6、虚弱,肝肾亏虚,加上劳累过度或有外感寒湿之邪导致寒湿闭阻经脉,血气瘀滞而形成坐骨神经痛。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理,采用滋补肝肾、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发明内容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存在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桑寄生1040份、独活520份、川芎1030份、秦艽520份、当归1030份、防风520份、木瓜1。
7、040份、细辛210份、熟地黄1040份、姜黄520份、白芍1040份、地龙520份、鸡血藤1040份、杜仲525份、党参1030份、川牛膝520份、桂枝525份、伸筋草520份、延胡索1030份、白芷1040份、夏天无525份、千斤拔520份、凤仙花1030份、千年健520份、甘草515份。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桑寄生30份、独活10份、川芎20份、秦艽10份、当归20份、防风10份、木瓜30份、细辛6份、熟地黄30份、姜黄10份、白芍30份、地龙12份、鸡血藤30份、杜仲15份、党参20份、川牛膝10份、桂枝15份、。
8、伸筋草10份、延胡索20份、白芷30份、夏天无15份、千斤拔10份、凤仙花20份、千年健10份、甘草10份。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的功效;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说明书CN104173934A2/3页4寒止痛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秦艽具有的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木瓜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细辛具有的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功效;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
9、髓的功效;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地龙具有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经通络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补中益精气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的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活血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夏天无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千斤拔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的功效;凤仙花具有祛风除湿。
10、、活血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千年健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滋补肝肾、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治愈率67。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1实施例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
11、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桑寄生30G、独活10G、川芎20G、秦艽10G、当归20G、防风10G、木瓜30G、细辛6G、熟地黄30G、姜黄10G、白芍30G、地龙12G、鸡血藤30G、杜仲15G、党参20G、川牛膝10G、桂枝15G、伸筋草10G、延胡索20G、白芷30G、夏天无15G、千斤拔10G、凤仙花20G、千年健10G、甘草10G。0012实施例2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桑寄生15G、独活20G、川芎25G、秦艽5G、当归30G、防风12G、木瓜40G、细辛5G、熟地黄25G、姜黄12G、白芍40G、地龙5G、鸡血藤35G、杜仲10G、党参25G、川牛膝5G、。
12、桂枝20G、伸筋草12G、延胡索30G、白芷10G、夏天无25G、千斤拔12G、凤仙花25G、千年健5G、甘草12G。0013实施例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桑寄生25G、独活5G、川芎30G、秦艽15G、当归25G、防风5G、木瓜25G、细辛10G、熟地黄15G、姜黄20G、白芍10G、地龙15G、鸡血藤25G、杜仲20G、党参15G、川牛膝12G、桂枝25G、伸筋草5G、延胡索15G、白芷25G、夏天无5G、千斤拔20G、凤仙花10G、千年健20G、甘草5G。0014实施例4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桑寄生10G、独活15G、川芎1。
13、0G、秦艽20G、当归10G、防风15G、木瓜35G、细辛2G、熟地黄20G、姜黄15G、白芍25G、说明书CN104173934A3/3页5地龙10G、鸡血藤40G、杜仲5G、党参30G、川牛膝15G、桂枝10G、伸筋草20G、延胡索5G、白芷40G、夏天无10G、千斤拔15G、凤仙花25G、千年健12G、甘草15G。0015实施例5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桑寄生40G、独活12G、川芎25G、秦艽12G、当归15G、防风20G、木瓜10G、细辛8G、熟地黄40G、姜黄5G、白芍15G、地龙20G、鸡血藤10G、杜仲25G、党参10G、川牛膝20G、桂枝5G、伸。
14、筋草15G、延胡索25G、白芷15G、夏天无20G、千斤拔5G、凤仙花30G、千年健15G、甘草8G。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4065岁。0018二、诊断依据1腰、臀。
15、及大腿后侧疼痛且向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放射;2腰椎旁、臀部、腋窝局部有明显压痛点;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X线摄片、CT、MRI等辅助检查确定。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0020四、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2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至一年后复发;3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4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0021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8个疗程,痊愈67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0022六、典型病例病例1高某,男,49岁。患者右下肢。
16、疼痛,从腰臀部向下呈放射性,持续一个月余,影响工作生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患者一直服用腰痛宁及布洛芬等药物,服药时疼痛减轻,但长期服药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停药即疼痛加重。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疼痛完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0023病例2韩某,女,62岁。患者一个月前出现右腿从大腿后侧到足根部串痛,多夜间发作,影响睡眠,久坐后疼痛更甚。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曾行牵引按摩治疗,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疼痛完全消失,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说明书CN1041739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