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制药技术,具体是一种治疗脾虚食 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
技术背景: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大便稀溏、消瘦体弱为常 见的小儿临床病症,表现为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拒食,长 期厌食可引起营养不良,缺乏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从而影响 小儿的正常健康发育。苗医理论认为,上述病症多因先天不足胃 肠功能薄弱或营养不当损伤胃肠功能,食入难消,食积生热,蕴 积胃肠,气、血、水的产生转化受到影响,“血无水不能生,水 无血不养人”,以致出现上述病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该类药品 可分为中、西药两种,其中西药因其成分单一,药理作用十分单 一,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厌食症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且副 作用相对较大;而临床上使用的中成药的疗效均较低。
山楂,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uegus pinnadifida Bge.va 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ae的 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具消食化积健胃功能。
麦芽,本品为乔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 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性甘、微温,入冷经(2)。有消食,和中, 下气功能。
鸡内金,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性味甘、平,入冷经。有消积滞,健 脾胃的功能。
山药,本品为鼠蓣科植物鼠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性甘、平、温,入冷经(2)。具健脾、补肺、固肾、 益精功能。
薏苡仁,本品为乔本科植物薏苡Coixtacrymajobi L.var. 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具健脾渗湿功能。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 干燥菌核。性热,味甜,入冷经(5)。具健脾利水功能。
白扁豆,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 成熟种子。性甘、平,入冷经(2)。具健脾和中功能。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culata Blanco及其 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辛、苦,温入冷经,具理气调中之 功能。
发明内容:本发明根据苗族医学理论,提出治疗脾虚食滞引起 的小儿厌食的一种中成药。
本发明的组分(重量比)为:
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 (3.5-10)∶(3.5-10)∶(2.5-8)∶(2.5-8)∶(1.5-8)∶ (1.5-5)∶(1-3)∶(1-3)。
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30~95%乙醇作溶剂,浸渍4~48小时 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 (30~75℃)的稠膏备用;将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 扁豆、陈皮、茯苓六味药材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4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30~75℃) 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皮稠膏混匀,加入辅料,按常规工艺制 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本发明诸药共用,既能治疗胃肠功能低下的冷病、又能治疗 食积生热的热病,实现健脾和胃,化积清热,能有效治疗脾虚食 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取山楂320克、麦芽320克、鸡内金240克、山 药240克、薏苡仁160克、白扁头240克、陈皮96克、茯芩96 克。以上八味药材,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65%乙醇作溶剂, 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2500ml,漉液回收乙醇,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备用。其余麦芽 等六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 皮稠膏混匀,加入辅料,制成颗粒1000g,干燥,即得颗粒剂。 将以上颗粒按常规工艺装囊或压片,即可得胶囊剂或片剂。
实施例二,取山楂288克、麦芽208克、鸡内金296克、山 药216克、薏苡仁100克、白扁头150克、陈皮86克、茯芩86 克。以上八味药材,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65%乙醇作溶剂, 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2500ml,漉液回收乙醇,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备用。其余麦芽 等六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 皮稠膏混匀,加入单糖浆,搅匀,滤过,加蒸馏水至1000ml, 灌装,即制成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