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素油滴丸.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6758793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0513.4

申请日:

20040930

公开号:

CN1616063A

公开日:

2005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5/78,A61K9/20,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5/78,A61K9/20,A61P1/16

申请人:

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锦刚,戴忠

地址:

100086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3727室

优先权:

CN20041008051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薄荷素油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胆囊疾病药物制剂之不足,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生产无污染,生产成本更低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薄荷素油滴丸。本发明所述及的薄荷素油滴丸以薄荷素油为药物活性成分,与作为基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混合、制备而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类胆囊炎的薄荷素油滴丸,由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薄荷素油与基质组成,其中:1.1薄荷素油——市售的成品薄荷素油,其药物活性成分主要有L-薄荷脑,又称薄荷醇,L-薄荷酮,以及薄荷酯类等;1.2基质——聚乙二醇、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聚烃氧40酯、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1.3配比——薄荷素油∶基质=1∶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荷素油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荷素油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是硬脂酸聚烃氧40酯、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荷素油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是硬脂酸聚烃氧40酯、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等可药用载体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何一种薄荷素油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荷素油与基质的比例为1∶1~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 湿热胃滞等疾病的治疗药物,特别涉及以薄荷素油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 物口服制剂。

背景技术

在我国,胆囊结石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因而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80年代胆囊结石占全国胆石病的52.8%,到了90年代,已上升至79.9%。 胆囊结石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困扰着千家万户[1]。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往 往同时存在,而且两者常可互为因果。据统计,慢性胆囊炎患者95%以上的合 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65岁以上 人群中发病率可达6.5%,女性尤为多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大城市更为明显。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对于胆结石之类的疾病主要还是以手术治疗的办 法为主,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或者不能接受手 术治疗而采取保守的排石治疗。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临床中西医医师的共同努力,已初步建立起较为 完整的胆囊结石中西医综合治疗体系,它包括保留胆囊的碎石、排石、溶石与 取石以及胆囊切除术,即“碎排溶切取”治疗体系。实践证明这一体系中的各 种方法均有相应的适应证,也存在着各自的利弊,只有对之正确地选择应用以 及加以科学地发展提高,才能使之成熟,提高胆囊结石的近远期治疗效果[2]。

1.薄荷油是近年来才有了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报道,薄荷油中含有柠檬 烯等有效成分,可溶解混合结石中的胆固醇层。该液一固多相反应的反应速率 与固体表面分子能量的高低有关,分子能量越高,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 多,反应速率越快。因固体表面棱角和边界处的分子能量低于其它表面处的分 子能量。致使棱角、边界处胆固醇被溶解的速率低于表面胆固醇溶解的速率, 结果使溶解残石棱角分明,表面呈凹形[3]。

2.薄荷油系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挥发油,油中主要含L-薄荷脑(即薄荷 醇)77%~87%,其次为L-薄荷酮约8%~12%及薄荷酯类。薄荷醇或薄荷酮260 μmol/kg(约40mg/kg)给大鼠口服,有较强的利胆作用,给薄荷醇3h~4h后,胆 汁排除量约增加4倍,随后作用减弱;薄荷酮作用相似,但较持久,给药5h后, 胆汁排除量增加50%~100%。薄荷的丙酮干浸膏或50%甲醇干浸膏(有效成分为 薄荷醇)50mg/kg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大鼠有显著的利胆作用,给药后0.5h~ 1h,作用达高峰,胆汁排除量约为对照组的2~4倍[4]。

目前以薄荷油为主要成分用于治疗胆结石的口服药物有胆舒胶囊,胆舒胶 囊是根据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的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一种胶囊剂,由天然植物 分离的薄荷脑(menthol)、薄荷酮(menthone)等组成,临床上对胆囊炎、胆石症有 较好的疗效[5]。国家药品试行标准WS-10700(ZD-0770)-2002号收载的胆舒胶囊 有如下说明:

处方:薄荷素油100g,淀粉350g,制成1000粒;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 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

然而,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 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 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另外,常规的胶囊等剂型,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 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再者,滴丸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据测算通常在胶囊剂的50% 左右,可以使患者的用药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 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可见滴丸作为一种新的药物制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常规口服制剂所 具有的种种缺陷。据查国内至今还未有任何正式获得批准的薄荷油素滴丸的生 产商,也未发现有关薄荷素油滴丸生产技术的任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胆囊疾病药物制剂之不足,向广大 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 小,且生产无污染,生产成本更低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薄荷素油滴丸。

本发明所述及的薄荷素油滴丸以薄荷素油为药物活性成分,与作为基质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混合、制备而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制备,即可得到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荷素油滴丸:

[配方]

1.薄荷素油——采用市售的成品薄荷素油(如杭州西湖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的 产品),其药物活性成分主要有L-薄荷脑(即薄荷醇),L-薄荷酮,以及薄荷酯类 构成,其鉴别方法详见生产厂家的有关标准;

2.基质——聚乙二醇2000~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聚烃 氧40酯、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等可药用载体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照重量份计),薄荷素油∶基质=1∶1~1∶5。

[制备方法]

1.按照配方所给出的比例,准确称取各药物原料和基质,将所称取的基质置 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待完全熔融,再加入薄荷素油并充分搅拌均匀, 得到含有薄荷素油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混合液;

2.采用自制的或通用的滴丸机(如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TZDW-1型滴丸机),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 并保持在(50~9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40~-5)℃;

3.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第2步所要求 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薄荷素油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混合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 储料桶内,以适当的速度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

冷凝剂可以是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种;

4.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有益效果

目前以薄荷油为主要成分用于治疗胆结石的口服药物有胆舒胶囊,胆舒胶 囊是根据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的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一种胶囊剂,由天然植物 分离的薄荷脑(menthol)、薄荷酮(menthone)等组成,临床上对胆囊炎、胆石症有 较好的疗效[5]。国家药品试行标准WS-10700(ZD-0770)-2002号收载的胆舒胶囊 有如下说明:

处方:薄荷素油100g,淀粉350g,制成1000粒;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 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

然而,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 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 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另外,常规的胶囊等剂型,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 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再者,滴丸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据测算通常在胶囊剂的50% 左右,可以使患者的用药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 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荷素油滴丸与其胶囊剂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荷素油滴丸,利用表面活性剂为基质,与含有药物活性 成分的薄荷素油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 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 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 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等。

与传统口服制剂的给药方式相比,存在着本质区别。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 的滴丸,可采用口服和舌下给药,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粘膜表面充分接触,通 过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由于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直接进入 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首过效应,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症状,从而具有起效 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等特点。

2.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荷素油滴丸,与唾液接触即迅速溶化,并由口腔黏膜吸 收,不仅起效快,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即饭前饭后均可含化服用。

3.制备滴丸的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生产效率高。同时生产车间无粉尘,也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保。

制备滴丸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和设备,药物活性成分在基质中分散均匀, 剂量准确,丸重差异较片剂小,生产成本在同品种片剂的50%左右。

4.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荷素油滴丸把药物活性成分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 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 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增加了稳定性。

综上所述,使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荷素油滴丸具有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方便、贮存方便、运输方 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就本发明所述的薄荷素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以三组具体实施例试验来作 进一步描述。

[配方]

1.薄荷素油——采用杭州西湖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的成品薄荷素油;

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 胶、硬脂酸聚烃氧40酯、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粉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照重量份计),薄荷素油∶基质=1∶(1~5);

[试验结果]

试验1:为了观察薄荷素油与不同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构成药物组合物的 质量差异,以薄荷素油为活性药物成分,分别以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 硬脂酸聚烃氧40酯、甘油明胶、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 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作为基质,薄荷素油与各基质的比例为1∶1。 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薄荷素 油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

试验2:为了观察薄荷素油与不同基质在1∶2的配比时所构成药物组合物的 质量差异,以薄荷素油为活性药物成分,分别以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 硬脂酸聚烃氧40酯、甘油明胶、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 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作为基质,薄荷素油与各基质的比例为1∶1。 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薄荷素 油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2。

试验3:为了观察薄荷素油与不同基质在1∶5的配比时所构成药物组合物的 质量差异,以薄荷素油为活性药物成分,分别以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 硬脂酸聚烃氧40酯、甘油明胶、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 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作为基质,薄荷素油与各基质的比例为1∶5。 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薄荷素 油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3。

部分参考资料如下:

1.王炳生.胆囊结石的治疗要规范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年10月第15卷第 10期;

2.朱培庭,张静.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胰外科杂志第14卷第1 期([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954(2002)01-0002-02);

3.田青平,董红伟.混合型结石在纯的薄荷油中的溶石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31(1);

4.陈光亮,佘玉宝,李冬梅.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第7卷第2期P.33-34;

5.陈光亮,姚道云,汪远金,佘玉宝,范峰.胆舒胶囊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 科技2001年第8卷2期

                               表1薄荷素油与不同基质的组合实验(1∶1)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聚乙二醇2000   50.0 68   <30   >10 + 聚乙二醇4000   50.0 86   <30   >10 + 聚乙二醇6000   50.0 89   <30   >10 ++ 聚乙二醇8000   50.0 89   <30   >10 ++ 聚乙二醇10000   50.0 90   <30   >10 ++ 聚乙二醇20000   50.0 89   <30   >10 ++ 硬脂酸   50.0 62   <30   >10 硬脂酸钠   50.0 72   <30   >10 甘油明胶   50.0 56   <30   >10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50.0 83   <30   >10 ++ 虫胶   50.0 33   <30   >10 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   50.0 77   <30   >10 + 聚醚   50.0 73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   50.0 73   <30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50.0 69   <30   >10 +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到:当薄荷素油∶基质=1∶1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均不 理想,而溶散时限所受影响不明显。

                       表2  薄荷素油与不同基质的组合实验(1∶2)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聚乙二醇2000   33.3   70   <30   >10 + 聚乙二醇4000   33.3   91   <30   <10 ++ 聚乙二醇6000   33.3   93   <30   <10 +++ 聚乙二醇8000   33.3   93   <30   <10 +++ 聚乙二醇10000   33.3   96   <30   <10 +++ 聚乙二醇20000   33.3   95   <30   <10 +++ 硬脂酸   33.3   71   <30   >10 + 硬脂酸钠   33.3   75   <30   >10 + 甘油明胶   33.3   65   <30   >10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33.3   90   <30   <10 +++ 虫胶   33.3   66   <30   >10 + 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   33.3   75   <30   >10 + 聚醚   33.3   92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   33.3   87   <30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33.3   71   <30   >10 +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到:当薄荷素油∶基质=1∶2时,部分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 趋于理想,而溶散时限所受影响不明显。

                               表3  薄荷素油与不同基质的组合实验(1∶5) 基质名称   有效成分(%)   圆整率(%)   溶散时限(分钟)   丸重差异(%) 硬度 聚乙二醇2000   16.7   78   <30   >10 + 聚乙二醇4000   16.7   92   <30   <10 ++ 聚乙二醇6000   16.7   93   <30   <10 +++ 聚乙二醇8000   16.7   86   <30   <10 +++ 聚乙二醇10000   16.7   82   >30   <10 +++ 聚乙二醇20000   16.7   82   >30   <10 +++ 硬脂酸   16.7   78   <30   >10 ++ 硬脂酸钠   16.7   69   >30   >10 ++ 甘油明胶   16.7   63   >30   >10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16.7   91   <30   <10 +++ 虫胶   16.7   63   >30   >10 + 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   16.7   82   <30   >10 + 聚醚   16.7   92   <30   <10 +++ 羧甲基淀粉钠   16.7   87   <30   <1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16.7   82   <30   >10 ++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到:当薄荷素油∶基质=1∶5时,大部分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 标趋于理想,而部分溶散时限受到一定影响。

(注:附表中的硬度表示方法,采用将滴丸置于玻璃板上,用手指按之,观察其形态变化。 “+”表示轻按即变形,“++”表示用力按之变形,“+++”表示按之不变形。)

薄荷素油滴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薄荷素油滴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薄荷素油滴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荷素油滴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荷素油滴丸.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薄荷素油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胆囊疾病药物制剂之不足,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生产无污染,生产成本更低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薄荷素油滴丸。本发明所述及的薄荷素油滴丸以薄荷素油为药物活性成分,与作为基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混合、制备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