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680929.7 (22)申请日 2018.05.03 (73)专利权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地址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娄新区氐星路 (72)发明人 邹坤 罗求实 贺爱兰 郑玉 赵彩宏 谢伦宏 彭日民 (51)Int.Cl. A01K 1/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沼液利用装置技术领域 的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装置, 包括沼 液池、 猪舍和发酵池, 所述沼液池的内腔底部放 置。
2、有第一沼液泵, 所述第一沼液泵的顶部通过法 兰连接有沼液进液管道, 所述沼液进液管道的右 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蓄液筒, 且蓄液筒的左右两端 均通过支杆与猪舍的内腔左右侧壁固定焊接, 所 述蓄液筒的底部通过螺纹均匀固定安装有沼液 喷头, 该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备, 设 计合理, 实用性强, 猪舍冲洗强度高, 而且人工劳 动强度低, 同时沼液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易发生 堵塞, 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286110 U 2018.12.28 CN 208286110 U 1.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备, 包括沼液池(1)、 猪舍(2)和发酵池(3), 。
3、其特 征在于: 所述沼液池(1)的内腔底部放置有第一沼液泵(4), 所述第一沼液泵(4)的顶部通过 法兰连接有沼液进液管道(5), 所述沼液进液管道(5)的右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蓄液筒(6), 且 蓄液筒(6)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支杆与猪舍(2)的内腔左右侧壁固定焊接, 所述蓄液筒(6)的 底部通过螺纹均匀固定安装有沼液喷头(7), 所述猪舍(2)的内腔左右侧壁均通过螺栓固定 安装有承载板(8), 且承载板(8)的顶部均匀开有过滤孔, 所述猪舍(2)的左侧壁底部插接有 排液管道(9), 且排液管道(9)的左端插接于发酵池(3)的右侧壁, 所述发酵池(3)的内腔底 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0), 。
4、所述过滤罩(10)包括罩体(101), 且罩体(101)的四周 侧壁和底部均开有滤液孔(102), 所述过滤罩(10)的内腔底部放置有第二沼液泵(11), 所述 第二沼液泵(11)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沼液回流管(12), 且沼液回流管(12)贯穿于发酵池 (3)的左侧壁, 所述沼液回流管(12)的左端通过法兰连接有电磁阀(13), 所述电磁阀(13)的 左端通过管道与沼液池(1)的右侧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 罩(10)的形状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 管道(9。
5、)与水平面成三十度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86110 U 2 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液利用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当今能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 沼气作为农村能源的补充已在许多农村得到推广 应用, 沼气技术的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在给排水管网不太完善的农 村, 目前沼液广泛用于养猪场的猪舍冲洗粪便, 既充分利用了沼液, 也降低了人工打扫猪舍 的强度和时间, 但是目前的用于沼液清洗猪舍的装置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 目前沼液 对猪舍冲洗的方式。
6、多为人工手拿软管冲洗, 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而且冲洗力度低, 猪舍 冲洗不干净, 第二沼液通过沼液泵从发酵池回流到沼液池内, 由于发酵池底部凝聚物过多, 沼液泵长时间使用会使沼液泵内管发生堵塞, 增加维修成本和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发 明一种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猪舍冲洗干净, 而且沼液泵不会发生堵塞, 工作效率高的养猪场 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备, 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备,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冲洗装置人工劳动强度大, 冲洗力度低, 猪舍冲洗不干净, 而且沼液 泵容易发生堵塞, 工。
7、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 洗设备, 包括沼液池、 猪舍和发酵池, 所述沼液池的内腔底部放置有第一沼液泵, 所述第一 沼液泵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沼液进液管道, 所述沼液进液管道的右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蓄 液筒, 且蓄液筒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支杆与猪舍的内腔左右侧壁固定焊接, 所述蓄液筒的底 部通过螺纹均匀固定安装有沼液喷头, 所述猪舍的内腔左右侧壁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 载板, 且承载板的顶部均匀开有过滤孔, 所述猪舍的左侧壁底部插接有排液管道, 且排液管 道的左端插接于发酵池的右侧壁, 所述发酵池的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
8、过滤罩, 所 述过滤罩包括罩体, 且罩体的四周侧壁和底部均开有滤液孔, 所述过滤罩的内腔底部放置 有第二沼液泵, 所述第二沼液泵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沼液回流管, 且沼液回流管贯穿于 发酵池的左侧壁, 所述沼液回流管的左端通过法兰连接有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的左端通过 管道与沼液池的右侧壁连接。 0005 优选的, 所述过滤罩的形状为U形。 0006 优选的, 所述排液管道与水平面成三十度角。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 备, 设计合理, 实用性强, 猪舍冲洗强度高, 而且人工劳动强度低, 同时沼液泵在工作的过程 中不易发生堵塞, 工作效率。
9、高。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286110 U 3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罩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 1沼液池、 2猪舍、 3发酵池、 4第一沼液泵、 5沼液进液管道、 6蓄液筒、 7沼液喷 头、 8承载板、 9排液管道、 10过滤罩、 101罩体、 102滤液孔、 11第二沼液泵、 12沼液回流管、 13 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
10、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养猪场沼液强回流循环冲洗设 备, 包括沼液池1、 猪舍2和发酵池3, 所述沼液池1的内腔底部放置有第一沼液泵4, 所述第一 沼液泵4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沼液进液管道5, 所述沼液进液管道5的右端通过法兰连接 有蓄液筒6, 且蓄液筒6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支杆与猪舍2的内腔左右侧壁固定焊接, 所述蓄液 筒6的底部通过螺纹均匀固定安装有沼液喷头7, 沼液喷头7选用高压喷头。
11、, 在对猪舍进行冲 洗时, 多组高压喷头同时工作, 喷射距离远, 射速快, 可以对猪舍充分冲洗, 所述猪舍2的内 腔左右侧壁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载板8, 且承载板8的顶部均匀开有过滤孔, 所述猪舍2 的左侧壁底部插接有排液管道9, 且排液管道9的左端插接于发酵池3的右侧壁, 所述发酵池 3的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0, 过滤罩10对第二沼液泵11充分包围, 防止凝聚 物进入到工作状态下的第二沼液泵11内, 所述过滤罩10包括罩体101, 且罩体101的四周侧 壁和底部均开有滤液孔102, 所述过滤罩10的内腔底部放置有第二沼液泵11, 所述第二沼液 泵11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沼液回。
12、流管12, 且沼液回流管12贯穿于发酵池3的左侧壁, 所述 沼液回流管12的左端通过法兰连接有电磁阀13, 所述电磁阀13的左端通过管道与沼液池1 的右侧壁连接。 0014 其中, 所述过滤罩10的形状为U形, 可以对工作中的第二沼液泵11充分保护, 防止 凝聚物进入到第二沼液泵11内, 造成第二沼液泵堵塞, 所述排液管道9与水平面成三十度 角。 0015 具体的, 使用时, 工作人员按动第一沼液泵4的开启按钮, 此时第一沼液泵4将沼液 池内的沼液通过沼液进液管道5输送到蓄液筒6内, 之后通过沼液喷头7喷发, 由于沼液喷头 7为高压喷头, 喷发出的沼液射速快, 射距长, 可以对承载板8上的猪舍。
13、2充分冲洗, 之后对猪 舍2冲洗后的沼液与猪的粪便通过承载板8过滤后, 一同进入到承载板8下部的猪舍内, 并通 过排液管道9排到发酵池3内, 进行再次发酵, 当需要将发酵池3发酵产生的沼液输送到沼液 池1内时, 此时工作人员按动第二沼液泵11的开启按钮, 并同时按动电磁阀13的开启按钮, 此时第二沼液泵11将发酵池3内产生的沼液通过沼液回流管12输送到沼液池1内, 过滤罩10 对发酵池3底部的凝聚物起到阻挡作用, 避免凝聚物进入到工作状态的第二沼液泵11内, 进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286110 U 4 而避免第二沼液泵11发生堵塞。 001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286110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28611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