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64117.6 (22)申请日 2017.11.02 (71)申请人 刘亚鹏 地址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贾戈街 道办事处 (72)发明人 刘亚鹏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K 36/90(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K 35/64(2015.01) A61。
2、K 3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 炙枇杷叶6g, 炙麻黄5g, 生石膏8g, 炒杏仁8g, 蝉蜕8g, 玄参8g, 生地黄11g, 赤芍8g, 牡丹皮7g, 知母8g, 粳米7g, 炙甘草6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 法: 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 浸泡的水量以淹 没药面3cm为宜, 用武火熬开, 沸腾后改用文火煎 煮50分钟, 将药液倒出, 每天1剂, 分2次温服, 治 疗1个月为1个疗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55117。
3、3 A 2018.01.09 CN 107551173 A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 分: 炙枇杷叶6g, 炙麻黄5g, 生石膏8g, 炒杏仁8g, 蝉蜕8g, 玄参8g, 生地黄11g, 赤芍8g, 牡丹 皮7g, 知母8g, 粳米7g, 炙甘草6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配方还包括黄 岑6g, 白茅根16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土 茯苓8g, 威灵仙8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 该中。
4、药配方还包括紫 草8g, 连翘6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先将药材 用清水浸泡1小时, 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 用武火熬开, 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 钟, 将药液倒出, 每天1剂, 分2次温服, 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551173 A 2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 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用于银屑病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基本皮损为红斑、 丘疹, 或斑块上 。
5、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属于中医学的 “白花” 、“干癣” 、“松皮癣” 范畴, 也称牛皮癣。 该病发病 率高, 尤其青壮年, 好发于冬春季节, 部分人有家庭遗传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每年约 有8001000万人患上银屑病。 由于环境中存在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银屑病的发病 率有上升的趋势。 银屑病虽不危及生命, 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建康。 银屑病的病程长, 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 很难根治, 常反复发作, 发作时痉痒难忍, 还影响美观。 银屑病一般分 为寻常型、 脓疮型、 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 寻常型: 寻常型为临床多见银屑病型, 急性发病, 扩延全身, 原发疹为帽针头至扁豆 大。
6、小的炎性丘疹, 呈特有的淡红色, 境界明显, 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周围有轻度红晕, 剥除鳞屑可露出半透明薄膜, 剥除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 有不同程度的瘪痒, 发于全身多 处, 尤其是四肢及肘、 膝部位, 呈对称性。 0003 脓疮型: 脓疮型分为泛发的全身及局限性两型。 临床较少见。 发病急剧, 常伴以 高热及白细胞增多, 脓包可扩大融合成 “脓糊” 状, 常因接触磨擦而出现糜烂, 湿润后结痴, 指(趾)甲下可发生角化及鳞屑堆集, 甲床亦可出现小脓疮, 症状好转或转化为红皮症。 0004 关节病型: 关节病型又称银屑病性关节炎, 主要为非对称性多关节炎, 以手腕、 足等小关节多见。 关。
7、节红肿疼痛, 大都伴有指甲损害。 0005 红皮病型: 红皮病型多是因为治疗不当, 使用刺激性较强药物和大量使用激素 所致。 本病初期出现潮红, 迅速扩延成大片, 最后全身呈弥漫性潮红浸润, 浸润中有片状正 常 “红岛” 。 大量鳞屑脱落, 头皮有厚积鳞痴。 后期手足呈大片皮肤脱落。 指(趾)甲肥厚、 变 形、 脱落及合并发热、 畏寒、 头痛和全身不适。 0006 目前, 对银屑病治疗, 多是局部外用药物如角质促成剂、 皮质类因醇霜剂等; 而对 全身用药物, 则有免疫抑制剂、 维甲酸、 抗生素、 皮质类因醇等。 这些药物应用得当, 对银屑 病是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但是, 长期使用副作用大,。
8、 价格高, 并且复发率较高。 中医是通 过辩证论治, 治疗银屑病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尚无法推广普及。 一些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药片 或药丸或药膏, 如郁金银屑片、 丹参片、 雷公藤片和复方青整丸等, 对治疗银屑病均有一定 治疗效果。 但是, 往往疗程较长, 治愈率较低。 目前, 中西医对治疗银屑病仍无疗效确切的药 物。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疲、 疏通微循环、 增强机体免 疫功能、 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的治疗银屑病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551173 A 3 0008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
9、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 为: 炙枇杷叶6g, 炙麻黄5g, 生石膏8g, 炒杏仁8g, 蝉蜕8g, 玄参8g, 生地黄11g, 赤芍8g, 牡丹 皮7g, 知母8g, 粳米7g, 炙甘草6g。 000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 浸泡的水量以 淹没药面3cm为宜, 用武火熬开, 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 将药液倒出, 每天1剂, 分2次 温服, 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0010 发明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选择天然药物, 针对银屑病病因病机, 各味药材 各具其效, 互相协调, 炙麻黄、 生石膏、 炒杏仁祛热清肺; 枇杷叶助清肺除热; 蝉蜕散热。
10、透疹; 玄参、 生地黄、 赤芍、 牡丹皮、 知母以清热滋阴、 凉血除瘀; 加用粳米以顾护胃气补中, 防凉药 伤胃。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 炙枇杷叶 6g, 炙麻黄5g, 生石膏8g, 炒杏仁8g, 蝉蜕8g, 玄参8g, 生地黄11g, 赤芍8g, 牡丹皮7g, 知母8g, 粳米7g, 炙甘草6g。 0012 实施例2: 如果患者皮损伴有针尖到粟粒大小的脓疱, 在上述组分中去麻黄、 杏仁, 加黄岑6g, 白茅根16g。 0013 实施例3: 如果患者伴有关节肿胀酸痛、 活动受限, 在上述组分中加土茯苓8g, 威灵 仙8g。。
11、 0014 实施例4: 如果患者弥漫性皮肤潮红、 大量脱屑, 在上述组分中加紫草8g, 连翘6g。 0015 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 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 用武火熬开, 沸腾后 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 将药液倒出, 每天1剂, 分2次温服, 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0016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银屑病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0017 1、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轻中度银屑病患者140例, 症见: 皮疹发展较迅速, 皮肤涨红, 新生皮疹不断出 现, 鳞屑较多, 表皮易剥离, 剥离后有筛状出血点, 基底浸润深, 瘙痒症状较明显, 常伴口干 舌燥, 大便秘结, 心烦。
12、易怒, 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 0018 2、 疗效标准 治愈: 皮肤完全愈合, 瘙痒完全消失, 皮肤变得光滑有弹性, 其他相应症状均已消失, 恢 复正常人生活, 愈后不复发; 显效: 皮肤的红斑、 鳞屑及浸润程度明显改善, 皮损面积缩小, 其它相应症状开始好转; 无效: 所有症状均无好转。 0019 3、 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 服药3-5个疗程, 痊愈104例, 随访未见复发; 显效2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4.28, 中药品不良反应 (ADR) 评价, 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0020 典型案例: 李某, 女, 20岁, 自述患银屑病7年, 7年前无明显诱因, 。
13、前胸部皮肤出现红点, 状如高粱 粒, 上覆白屑, 皮肤痒, 后逐渐扩大, 形成片状, 圆形, 皮损处色红, 上覆大量片状白屑, 层层 脱落, 夜晚痒加重, 逐渐发展至前胸、 后背部呈现大片状皮损, 经诊断为银屑病。 曾服多种中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551173 A 4 西药品, 并外用止痒软膏, 效果均不佳。 现症见, 头部、 前胸、 后背部呈现大片状皮损, 圆形, 皮损处色红, 上覆大量片状白色薄皮, 皮损处痒重, 抓则脱落大量银屑。 患者经常感冒、 咽部 痛, 大便干燥, 胃纳食差, 睡眠不佳 (夜痒重) , 舌质淡红, 舌苔薄黄, 脉象弦细。 辩证为血热血 燥型银屑病, 治则滋阴润燥养血, 兼清热润凉血止痒。 服用本发明配发2个疗程后, 患者头 部、 前胸、 后背部皮损基本消失, 无留疤痕, 为巩固疗效, 继续1个疗程后, 患者皮损完全消 失, 未留疤痕, 随访10年未见复发。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55117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