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焦虑作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焦虑作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37034.7 (22)申请日 2017.10.11 (71)申请人 广州勇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东荟二 街81号1423房 (72)发明人 黄惠珊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P 25/2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焦 虑作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 备方法与抗焦虑作用。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 成: 香茅10。
2、-30, 皂角刺10-30, 姜黄10-20, 贯众5- 20。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 从众多植物中筛选出 香茅、 皂角刺、 姜黄和贯众按比例混配, 再加上特 殊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 所得到的复方植 物提取物组合物能作为防治焦虑症的外用药。 本 发明的复方植物提取物来源于纯天然植物, 无毒 无害, 制备工艺简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684618 A 2018.02.13 CN 107684618 A 1.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 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香茅10-30, 皂角刺10-30, 姜黄10-20, 贯众5-20。 2.权利要求1所述复方植物提取物。
3、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各组 分混合, 干燥粉碎, 过820目筛;(2) 装入密闭萃取釜内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条件 为萃取压力2540MPa、 萃取温度4555、 解析压力610MPa、 解析温度5565, 循环萃取2 4小时后, 收集萃取物, 即得复方植物提取物。 3.权利要求1所述复方植物提取物在制备抗焦虑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684618 A 2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焦虑作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组合物及其抗焦虑作用。 背景技术 0002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
4、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焦虑的临 床一般表现为精神上患者经常感到无明显原因、 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焦虑、 烦躁和紧 张不安。 唤醒水平高, 经常呈高度警觉状态, 提心吊胆, 如过分担心和关心周围的事物, 容易 激怒, 伴有睡眠障碍。 植物神经方面则出现出汗、 口干、 面色潮红或苍白、 头晕、 胸闷、 心悸、 呼吸困难、 尿频、 尿急等。 外在躯体则出现运动型不安: 肌肉紧张、 颤抖、 坐立不安, 常伴头 颈、 腰背部位的肌肉酸痛及四肢无力感。 000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 精神病学及心理卫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十 种造成社会负担最沉重的疾病中, 精神方面疾病就占了四。
5、种。 精神疾病的总负担占全部疾 病负担的四分之一。 焦虑是精神障碍五大症状群之一的常见症状, 是神经症的一个独立的 疾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其抗焦虑作 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香茅10-30, 皂角刺10-30, 姜黄10-20, 贯众5-20; 上述复方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1) 将各组分混合, 干燥粉碎, 过820 目筛;(2) 装入密闭萃取釜内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40MPa、 萃取 温度4。
6、555、 解析压力610MPa、 解析温度5565, 循环萃取24小时后, 收集萃取物, 即得 复方植物提取物。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 从众多植物中筛选出香茅、 皂角刺、 姜黄和贯众按比例混配, 再 加上特殊条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 所得到的复方植物提取物组合物能作为防治焦 虑症的外用药。 本发明的复方植物提取物来源于纯天然植物, 无毒无害, 制备工艺简单。 0007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684618 A 3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香茅10, 皂角刺1。
7、0, 姜黄10, 贯众5。 将各组分混合, 干燥粉碎, 过10目筛; 装入密闭萃取釜内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条件 为萃取压力25MPa、 萃取温度55、 解析压力10MPa、 解析温度55, 循环萃取3小时后, 收集 萃取物, 即得复方植物提取物。 0009 实施例2: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香茅30, 皂角刺30, 姜黄20, 贯众 20。 将各组分混合, 干燥粉碎, 过20目筛; 装入密闭萃取釜内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 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 萃取温度50、 解析压力8MPa、 解析温度65, 循环萃取4小时后, 收 集萃取物, 即得复方。
8、植物提取物。 0010 实施例3: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香茅20, 皂角刺20, 姜黄15, 贯众 10。 将各组分混合, 干燥粉碎, 过20目筛; 装入密闭萃取釜内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 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 萃取温度45、 解析压力6MPa、 解析温度55, 循环萃取2小时后, 收 集萃取物, 即得复方植物提取物。 0011 对比例1: 一种复方植物提取物,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香茅20, 皂角刺20, 姜黄15, 贯众 10。 将各组分混合, 干燥粉碎, 过20目筛; 采用90%乙醇溶液提取三次, 合并提取液, 得到提取 物。 001。
9、2 实施例4: 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的抗焦虑作用 实验动物小白鼠, 雄性, 体重20-24g。 0013 方法与结果: 小白鼠强迫游泳实验 取小白鼠40只, 用10硫化钠(Na2S)在小白鼠臀背部脱毛1 lcm , 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 受试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高剂量 (0.4ml) 、 中剂量 (0.2ml) 、 和低剂量 (0.1ml) 共4组, 每组10只, 在小白鼠臀背部脱毛区外涂给药1lcm2 只-1。 每天2次, 连续7d。 末次给药前8 h禁食, 给药后1 h进行实验。 实验前(即第6天)小白鼠 训练游泳15 min, 24 h后测试: 将小白鼠放入水深10 cm。
10、的玻璃缸内(高20cm, 直径14cm)水 温控制25, 每缸1只。 放入水中适应2分钟后开始观察4分钟, 记录4 分钟内小白鼠的累积 不动时间(停止挣扎, 或呈漂浮状态, 仅有细小的肢体运动以保持头部浮在水面的持续时 间)。 0014 表1、 复方植物提取物对强迫小白鼠游泳试验的影响 组别给药剂量/ gkg-1t (不动时间) s 生理盐水外搽 29.68.1 低剂量外搽1.6747.828.1* 中剂量外搽3.3364.631.2* 高剂量外搽6.6771.332.5* *P0.05 从表1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低、 中、 高剂量都具有较好 的的抗焦虑作用(P。
11、0.05)。 0015 小白鼠悬尾实验: 取小白鼠40只, 用10硫化钠(Na2S)在小白鼠臀背部脱毛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684618 A 4 lcm , 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 受试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高剂量 (0.4ml) 、 中剂量 (0.2ml) 、 和低剂量 (0.1ml) 共4组, 每组10只, 在小白鼠臀背部脱毛区外涂给药1lcm2 只-1。 每天2次, 连续7 d。 末次给药前8 h禁食, 给药后1 h进行检测。 将小白鼠尾部用胶布固 定于台架边缘, 将其倒挂于箱(30cm 25cm15 cm)中, 头部离箱底约5 cm, 通过BL420E+ 。
12、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显示出小白鼠活动曲线。 观察记录6 分钟内小白鼠的不动时间。 0016 表2、 复方植物提取物对小白鼠悬尾试验的影响 组别给药剂量/ gkg-1t (不动时间) s 生理盐水外搽 50.723.3 低剂量外搽1.6760.320.4* 中剂量外搽3.3365.626.2* 高剂量外搽6.6760.128.3* *P0.05 从表2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低、 中、 高剂量都具有较好的 抗焦虑作用(P0.05)。 0017 小白鼠自主活动实验 取小白鼠40只, 用10硫化钠(Na2S)在小白鼠臀背部脱毛1 lcm , 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 受试。
13、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高剂量 (0.4ml) 、 中剂 量 (0.2ml) 、 和低剂量 (0.1ml) 共4组, 每组10只, 在小白鼠臀背部脱毛区外涂给药1lcm2 只-1。 每天2次, 连续7 d。 末次给药后1 h, 将小白鼠放人自主活动仪中测定5 分钟内的自主 活动。 0018 表3、 复方植物提取物对小白鼠自主活动试验的影响 组别给药剂量/ gkg-1自主活动次数 (次/5分钟) 生理盐水外搽 610.6161.2 低剂量外搽1.66588.0130.1 中剂量外搽3.34539.1122.8* 高剂量外搽6.67552.9134.0* *P0.05 从表3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复方植物提取物中和高剂量都可以减少小白 鼠的自主活动次数, 具有较好的抗焦虑作用。 0019 参照实施例4对实施例2和3进行同样的抗焦虑实验, 结果与实施例4基本一致, 说 明实施例2和3也具有较好的抗焦虑作用。 而对比例1的抗焦虑实验显示, 其抗焦虑效果大大 减退。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68461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