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720998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55505.5

申请日:

20170803

公开号:

CN107259030A

公开日:

2017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A01H4/00,A01G31/00

主分类号:

A23F3/34,A01H4/00,A01G31/00

申请人:

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史月龙,曾宋君,吴坤林,郑枫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古檀大道3号

优先权:

CN201710655505A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和处理、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生根壮苗培养和黄石斛鲜叶采摘步骤。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然后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接下来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本发明采用2~3厘米的黄石斛鲜叶作为原料,制备的黄石斛茶粉的多糖含量高。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的工艺制备黄石斛茶粉,对黄石斛所含有的多糖的影响最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用酒精浸泡,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接下来再用升汞溶液消毒,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上;其中: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5.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3.0-5.0毫克/升激动素、1.0-2.0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0-20%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第二步:接种后每隔35-45天更换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一次,至第5次时开始将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中的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浓度均降至1.5-2.5毫克/升,培养得到丛生芽;第三步:将第二步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然后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5-1.0毫克/升的萘乙酸、0.5-1.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50-150克/升的香蕉汁、0.5-1.0克/升的活性碳,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第四步:将完整植株转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15天,然后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接下来用苔藓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接下来在栽培基质内进行培养,所述栽培基质由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发酵羊粪蛋和苔藓组成,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2厘米;第五步: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第六步: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第七步: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植体为黄石斛当年生嫩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石斛当年生嫩芽在作为外植体之前,先用500-8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黄石斛,并且用500-800倍的多菌灵喷施叶片;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浇灌一次黄石斛,并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喷施叶片,然后两周内重复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前用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2-4厘米的黄石斛侧芽为外植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外植体用体积浓度为70-80%的酒精浸泡30-6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汞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使用之前用水浸泡24-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为60~70Pa,冷冻温度为-40~-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属于兰科石斛属,仅产于我国江西、广东、台湾及日本等地,常被误认为铁皮石斛,在日本和台湾已被作为中药材广泛应用,产量比铁皮石斛产量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扩张血管等作用;同时,黄石斛花朵黄绿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盆栽观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黄石斛种源稀缺,严重地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

黄石斛中含有多糖、多酚类物质、石斛碱、微量元素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天然的保健茶的理想原材料之一。药理功能研究证明,多糖是黄石斛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而在黄石斛不同生长时期,其多糖含量也有差异,因此选择多糖含量较高的生长时期作为原材料对黄石斛产品的研发具有显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用酒精浸泡,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接下来再用升汞溶液消毒,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上;其中: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5.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3.0-5.0毫克/升激动素、1.0-2.0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0-20%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

第二步:接种后每隔35-45天更换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一次,至第5次时开始将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中的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浓度均降至1.5-2.5毫克/升,培养得到丛生芽;

第三步:将第二步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然后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5-1.0毫克/升的萘乙酸、0.5-1.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50-150克/升的香蕉汁、0.5-1.0克/升的活性碳,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第四步:将完整植株转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15 天,然后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接下来用苔藓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接下来在栽培基质内进行培养,所述栽培基质由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发酵羊粪蛋和苔藓组成,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2厘米;

第五步: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第六步: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第七步: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植体为黄石斛当年生嫩芽。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黄石斛当年生嫩芽在作为外植体之前,先用500-8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黄石斛,并且用500-800倍的多菌灵喷施叶片;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浇灌一次黄石斛,并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喷施叶片,然后两周内重复一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接种前用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2-4厘米的黄石斛侧芽为外植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将外植体用体积浓度为70-80%的酒精浸泡30-60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升汞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苔藓使用之前用水浸泡24-48小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为60~70Pa,冷冻温度为-40~-5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2~3厘米的黄石斛鲜叶作为原料,制备的黄石斛茶粉的多糖含量高。

2、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的工艺制备黄石斛茶粉,对黄石斛所含有的多糖的影响最小。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生长势强的黄石斛当年生嫩芽为外植体。在切取外植体28天前,先用5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一星期后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然后两周内重复上述步骤。接种前用75%酒精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2厘米的侧芽为外植体。

(2)外植体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外植体切除叶片,先用70%酒精中浸泡10秒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5分钟,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4分钟,无菌水冲洗4次。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3.0毫克/升激动素、1.0毫克/升萘乙酸(即每升改进MS培养基添加1毫克的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0%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消毒成功率70%。

(3)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培养30天外植体茎节上形成不定芽。以后每隔45天在和初代培养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一次,至第4代时,增殖系数可达到4.0倍。第5代开始可将培养基中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激动素(KT)浓度均降至1.5毫克/升,继续增殖,增殖系数可维持在4.0倍。

(5)生根壮苗培养

丛生芽增殖多代后,可将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苗培养。40天左右能形成株高4厘米的带根的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5毫克/升的萘乙酸、0.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50克/升的香蕉汁、0.5克/升的活性碳,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MS培养基均减半)。

(6)试管苗移栽

春季和秋季是试管苗出瓶的适宜时期,将具4厘米高完整植株将培养瓶转移到具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 天,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采用用水浸泡24小时的苔藓包裹黄石斛的根系基地种植于穴盘中,穴盘中预先铺设有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和发酵羊粪蛋组成的混合物。苔藓在使用前先将水分拧干。然后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移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0%。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5厘米。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发酵羊粪蛋和苔藓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例为1:1:1。混合物中还含蔗糖含量20克/升、琼脂7g/L,混合物的pH 5.6,在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温度24℃,光照度1500 lx,光照12小时/天。

(7)采摘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8)真空冷冻干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为65Pa,冷冻温度为-42℃。

(9)打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实施例2: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生长势强的黄石斛当年生嫩芽为外植体。在切取外植体28天前,先用6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一星期后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500倍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然后两周内重复上述步骤。接种前用75%酒精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3厘米的侧芽为外植体。

(2)外植体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外植体切除叶片,先用75%酒精中浸泡20秒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7.5 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5 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4.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4.0毫克/升激动素、1.5毫克/升萘乙酸(即每升改进MS培养基添加1.5毫克的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5%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消毒成功率80%。

(3)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培养28天外植体茎节上形成不定芽。以后每隔40天在和初代培养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一次,至第4代时,增殖系数可达到4.5倍。第5代开始可将培养基中的6-BA和KT浓度均降至2.0毫克/升,继续增殖,增殖系数可维持在4.5倍。

(5)生根壮苗培养

丛生芽增殖多代后,可将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苗培养。40天左右能形成株高5厘米的带根的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75毫克/升的萘乙酸、0.7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100克/升的香蕉汁、0.75克/升的活性碳,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MS培养基均减半)。

(6)试管苗移栽

春季和秋季是试管苗出瓶的适宜时期,将具5厘米高完整植株将培养瓶转移到具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3 天,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采用用水浸泡48小时的苔藓包裹黄石斛的根系基地种植于穴盘中,穴盘中预先铺设有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和发酵羊粪蛋组成的混合物。苔藓在使用前先将水分拧干。然后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移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5%。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2厘米。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发酵羊粪蛋和苔藓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例为2:2:1。混合物中还含蔗糖含量25克/升、琼脂6.5g/L,混合物的pH 5.8,在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温度26℃,光照度1800 lx,光照14小时/天。

(7)采摘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8)真空冷冻干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为70Pa,冷冻温度为-40℃。

(9)打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实施例3: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生长势强的黄石斛当年生嫩芽为外植体。在切取外植体28天前,先用8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一星期后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然后两周内重复上述步骤。接种前用75%酒精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4厘米的侧芽为外植体。

(2)外植体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外植体切除叶片,先用80%酒精中浸泡30秒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6分钟,无菌水冲洗6次。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5.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5.0毫克/升激动素、2.0毫克/升萘乙酸(即每升改进MS培养基添加2毫克的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20%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消毒成功率80%。

(3)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培养25天外植体茎节上形成不定芽。以后每隔35天在和初代培养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一次,至第4代时,增殖系数可达到5.0倍。第5代开始可将培养基中的6-BA和KT浓度均降至2.5毫克/升,继续增殖,增殖系数可维持在5.0倍。

(5)生根壮苗培养

丛生芽增殖多代后,可将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苗培养。40天左右能形成株高6厘米的带根的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1毫克/升的萘乙酸、1毫克/升的吲哚丁酸、150克/升的香蕉汁、1克/升的活性碳,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MS培养基均减半)。

(6)试管苗移栽

春季和秋季是试管苗出瓶的适宜时期,将具6厘米高完整植株将培养瓶转移到具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5 天,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采用用水浸泡72小时的苔藓包裹黄石斛的根系基地种植于穴盘中,穴盘中预先铺设有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和发酵羊粪蛋组成的混合物。苔藓在使用前先将水分拧干。然后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移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8%。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厘米。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发酵羊粪蛋和苔藓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例为2:1:1。混合物中还含蔗糖含量30克/升、琼脂6g/L,混合物的pH 6.0,在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温度28℃,光照度2000 lx,光照16小时/天。

(7)采摘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8)真空冷冻干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为68Pa,冷冻温度为-43℃。

(9)打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实施例4: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黄石斛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用酒精浸泡,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接下来再用升汞溶液消毒,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上;其中: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4.2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3.8毫克/升激动素、1.5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3%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

第二步:接种后每隔35天更换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一次,至第5次时开始将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中的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浓度均降至1.55毫克/升,培养得到丛生芽;

第三步:将第二步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然后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7毫克/升的萘乙酸、0.6毫克/升的吲哚丁酸、98克/升的香蕉汁、0.7克/升的活性碳,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第四步:将完整植株转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 天,然后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接下来用苔藓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接下来在栽培基质内进行培养,所述栽培基质由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发酵羊粪蛋和苔藓组成,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2厘米;

第五步: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8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第六步: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第七步: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外植体为黄石斛当年生嫩芽。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黄石斛当年生嫩芽在作为外植体之前,先用6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黄石斛,并且用500倍的多菌灵喷施叶片;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倍液浇灌一次黄石斛,并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倍液喷施叶片,然后两周内重复一次。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接种前用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4厘米的黄石斛侧芽为外植体。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将外植体用体积浓度为72%的酒精浸泡38秒。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升汞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苔藓使用之前用水浸泡28小时。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真空度为65Pa,冷冻温度为-45℃。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之范畴。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55505.5 (22)申请日 2017.08.03 (71)申请人 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 区古檀大道3号 (72)发明人 史月龙 曾宋君 吴坤林 郑枫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王华 (51)Int.Cl. A23F 3/34(2006.01) A01H 4/00(2006.01) A01G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

2、方法 (57)摘要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材料选择 和处理、 外植体消毒、 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生根壮 苗培养和黄石斛鲜叶采摘步骤。 当黄石斛叶片的 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然 后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 燥后的黄石斛叶; 接下来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 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本发明采用23 厘米的黄石斛鲜叶作为原料, 制备的黄石斛茶粉 的多糖含量高。 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的工艺制备 黄石斛茶粉, 对黄石斛所含有的多糖的影响最 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7259030 A 2017.10.20 CN 107259030 A 1.一种。

3、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 在超净工作台上, 将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用酒精浸泡, 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 再 用无菌水冲洗, 接下来再用升汞溶液消毒, 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 然后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 上; 其中: 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 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5.0毫克/ 升6-苄基腺嘌呤、 3.0-5.0毫克/升激动素、 1.0-2.0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 的10-20%的椰子汁, 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 第二步: 接种后每隔35-45天更换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一次, 至第5次时开始将所述外植 体培养基。

4、中的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浓度均降至1.52.5毫克/升, 培养得到丛生芽; 第三步: 将第二步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 然后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 行培养, 得到完整植株;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 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 加0.5-1.0毫克/升的萘乙酸、 0.5-1.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 50-150克/升的香蕉汁、 0.5-1.0 克/升的活性碳, 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第四步: 将完整植株转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15 天, 然后洗净根部的培养 基, 接下来用苔藓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 接下来在栽培基质内进行培养, 所述栽培基质。

5、 由颗粒状发酵松树皮、 发酵羊粪蛋和苔藓组成, 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2厘米; 第五步: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第六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第七步: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植体为黄石斛当 年生嫩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黄石斛当年生嫩芽 在作为外植体之前, 先用500-8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黄石斛, 并且用500-800倍的多菌灵 喷施叶片; 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农用链霉。

6、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浇灌一次黄石 斛, 并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喷施叶片, 然后两周内重复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接种前用消过毒的解剖 刀切取长度2-4厘米的黄石斛侧芽为外植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外植体用体积浓度为 70-80%的酒精浸泡30-6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汞溶液的质量百 分比浓度为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苔藓使用之前用水 浸泡24-48。

7、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 件为: 真空度为6070Pa, 冷冻温度为-40-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 叶进行粉碎, 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59030 A 2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深加工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石斛 (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 属于兰科石斛属, 仅产于我国江西、 广东、 。

8、台湾及日本等地, 常被误认为铁皮石斛, 在日本和台湾已被作为中药材广泛应用, 产量比铁 皮石斛产量高, 具有抗肿瘤、 抗衰老、 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扩张血管等作用; 同时, 黄石斛花朵 黄绿色,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应用于盆栽观赏,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由于黄石斛种 源稀缺, 严重地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 0003 黄石斛中含有多糖、 多酚类物质、 石斛碱、 微量元素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生物 活性物质, 是天然的保健茶的理想原材料之一。 药理功能研究证明, 多糖是黄石斛中最主要 的有效成分, 而在黄石斛不同生长时期, 其多糖含量也有差异, 因此选择多糖含量较高的生 长时期作为原材料对黄石斛。

9、产品的研发具有显著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 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 在超净工作台上, 将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用酒精浸泡, 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 再 用无菌水冲洗, 接下来再用升汞溶液消毒, 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 然后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 上; 其中: 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 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5.0毫克/ 升6-苄基腺嘌呤、 3.0-5.0毫克/升激动素、 1.0-2.0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 的10-20%。

10、的椰子汁, 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 第二步: 接种后每隔35-45天更换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一次, 至第5次时开始将所述外植 体培养基中的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浓度均降至1.52.5毫克/升, 培养得到丛生芽; 第三步: 将第二步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 然后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 行培养, 得到完整植株;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 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 加0.5-1.0毫克/升的萘乙酸、 0.5-1.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 50-150克/升的香蕉汁、 0.5-1.0 克/升的活性碳, 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第四步: 将完整植。

11、株转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15 天, 然后洗净根部的培养 基, 接下来用苔藓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 接下来在栽培基质内进行培养, 所述栽培基质 由颗粒状发酵松树皮、 发酵羊粪蛋和苔藓组成, 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2厘米; 第五步: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第六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第七步: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0006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外植体为黄石斛当年生嫩芽。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7259030 A 3 0007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黄石斛当。

12、年生嫩芽在作为外植体之前, 先用500-800倍的 多菌灵浇灌一次黄石斛, 并且用500-800倍的多菌灵喷施叶片; 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农用 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4000倍液浇灌一次黄石斛, 并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 3000-4000倍液喷施叶片, 然后两周内重复一次。 0008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接种前用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2-4厘米的黄石斛侧芽为 外植体。 0009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将外植体用体积浓度为70-80%的酒精浸泡30-60秒。 001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升汞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 001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苔藓使用之前用。

13、水浸泡24-48小时。 0012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 真空度为6070Pa, 冷冻温度为- 40-50。 0013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 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 茶粉。 0014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 本发明采用23厘米的黄石斛鲜叶作为原料, 制备的黄石斛茶粉的多糖含量高。 0015 2、 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的工艺制备黄石斛茶粉, 对黄石斛所含有的多糖的影响最 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应该指出, 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 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 有指明, 本文使用的。

14、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7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在这里所使用的,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 还应当理解的是,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 “包含” 和/或 “包 括” 时, 其指明存在特征、 步骤、 操作、 部件或者模块、 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8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 “第一” 、“第二” 等是用于 区别类似的对象, 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应该理解这样使。

15、用的数据在适 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此外, 术语 “包括” 和 “具有”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 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 的包含, 例如, 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 方法、 系统、 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 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 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 方法、 产品或设备固 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 实施例1: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1) 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 生长势强的黄石斛当年生嫩芽为外植体。 在切取外植体28天前, 先 用5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 一星期后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浇 灌一次并喷施叶片。 然后两周内重。

16、复上述步骤。 接种前用75%酒精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 2厘米的侧芽为外植体。 0020 (2) 外植体消毒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259030 A 4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外植体切除叶片, 先用70%酒精中浸泡10秒后, 用0.1%升汞溶 液消毒5分钟, 无菌水冲洗 次, 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4分钟, 无菌水冲洗 次。 接种到外植 体培养基, 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 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毫克/升 6-苄基腺嘌呤、 3.0毫克/升激动素、 1.0毫克/升萘乙酸 (即每升改进MS培养基添加1毫克的 萘乙酸) 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0%的椰子汁。

17、, 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 养基; 消毒成功率70%。 0021 (3) 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培养30天外植体茎节上形成不定芽。 以后每隔45天在和初代培养相同的培养基 上继代一次, 至第4代时, 增殖系数可达到4.0倍。 第5代开始可将培养基中的6-苄基腺嘌呤 (6-BA) 和激动素 (KT) 浓度均降至1.5毫克/升, 继续增殖, 增殖系数可维持在4.0倍。 0022 (5) 生根壮苗培养 丛生芽增殖多代后, 可将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 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 苗培养。 40天左右能形成株高4厘米的带根的完整植株。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 基, 在改。

18、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5毫克/升的萘乙酸、 0.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 50克/升 的香蕉汁、 0.5克/升的活性碳, 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MS培养基均减半) 。 0023 (6) 试管苗移栽 春季和秋季是试管苗出瓶的适宜时期, 将具4厘米高完整植株将培养瓶转移到具自然 光的温室中炼苗10 天, 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 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采用用水浸泡24小 时的苔藓包裹黄石斛的根系基地种植于穴盘中, 穴盘中预先铺设有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和发 酵羊粪蛋组成的混合物。 苔藓在使用前先将水分拧干。 然后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 移 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0%。 所述颗粒状发。

19、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5厘米。 颗粒状发酵松树皮、 发酵 羊粪蛋和苔藓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例为1: 1: 1。 混合物中还含蔗糖含量20克/升、 琼脂7g/L, 混 合物的pH 5.6, 在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温度24, 光照度1500 lx, 光照12小时/天。 0024 (7) 采摘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8) 真空冷冻干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 件为: 真空度为65Pa, 冷冻温度为-42。 0025 (9) 打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 粉碎, 过40。

2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0026 实施例2: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1) 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 生长势强的黄石斛当年生嫩芽为外植体。 在切取外植体28天前, 先 用6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 一星期后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500倍浇 灌一次并喷施叶片。 然后两周内重复上述步骤。 接种前用75%酒精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 3厘米的侧芽为外植体。 0027 (2) 外植体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外植体切除叶片, 先用75%酒精中浸泡20秒后, 用0.1%升汞溶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259030 A 5 液消毒7.5 分钟, 无菌水冲。

21、洗 次, 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5 分钟, 无菌水冲洗5次。 接种到 外植体培养基, 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 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4.0毫 克/升6-苄基腺嘌呤、 4.0毫克/升激动素、 1.5毫克/升萘乙酸 (即每升改进MS培养基添加1.5 毫克的萘乙酸) 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5%的椰子汁, 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 的MS培养基; 消毒成功率80%。 0028 (3) 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培养28天外植体茎节上形成不定芽。 以后每隔40天在和初代培养相同的培养基 上继代一次, 至第4代时, 增殖系数可达到4.5倍。 第5代开始可将培养基中的6-BA和。

22、KT浓度 均降至2.0毫克/升, 继续增殖, 增殖系数可维持在4.5倍。 0029 (5) 生根壮苗培养 丛生芽增殖多代后, 可将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 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 苗培养。 40天左右能形成株高5厘米的带根的完整植株。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 基, 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75毫克/升的萘乙酸、 0.7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 100克/ 升的香蕉汁、 0.75克/升的活性碳, 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MS培养基均减半) 。 0030 (6) 试管苗移栽 春季和秋季是试管苗出瓶的适宜时期, 将具5厘米高完整植株将培养瓶转移到具自然 光的温。

23、室中炼苗13 天, 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 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采用用水浸泡48小 时的苔藓包裹黄石斛的根系基地种植于穴盘中, 穴盘中预先铺设有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和发 酵羊粪蛋组成的混合物。 苔藓在使用前先将水分拧干。 然后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 移 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5%。 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2厘米。 颗粒状发酵松树皮、 发酵羊 粪蛋和苔藓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例为2: 2: 1。 混合物中还含蔗糖含量25克/升、 琼脂6.5g/L, 混 合物的pH 5.8, 在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温度26, 光照度1800 lx, 光照14小时/天。 0031 (7) 采摘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3。

24、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8) 真空冷冻干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 件为: 真空度为70Pa, 冷冻温度为-40。 0032 (9) 打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 粉碎, 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0033 实施例3: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1) 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 生长势强的黄石斛当年生嫩芽为外植体。 在切取外植体28天前, 先 用800倍的多菌灵浇灌一次并喷施叶片, 一星期后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浇 灌一次并喷施叶片。 然后两周内。

25、重复上述步骤。 接种前用75%酒精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 4厘米的侧芽为外植体。 0034 (2) 外植体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外植体切除叶片, 先用80%酒精中浸泡30秒后, 用0.1%升汞溶 液消毒10分钟, 无菌水冲洗6次, 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6分钟, 无菌水冲洗6次。 接种到外植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259030 A 6 体培养基, 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 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5.0毫克/升 6-苄基腺嘌呤、 5.0毫克/升激动素、 2.0毫克/升萘乙酸 (即每升改进MS培养基添加2毫克的 萘乙酸) 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20%的椰。

26、子汁, 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 养基; 消毒成功率80%。 0035 (3) 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培养25天外植体茎节上形成不定芽。 以后每隔35天在和初代培养相同的培养基 上继代一次, 至第4代时, 增殖系数可达到5.0倍。 第5代开始可将培养基中的6-BA和KT浓度 均降至2.5毫克/升, 继续增殖, 增殖系数可维持在5.0倍。 0036 (5) 生根壮苗培养 丛生芽增殖多代后, 可将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 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 苗培养。 40天左右能形成株高6厘米的带根的完整植株。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 基, 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1毫克。

27、/升的萘乙酸、 1毫克/升的吲哚丁酸、 150克/升的香 蕉汁、 1克/升的活性碳, 所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MS培养基均减半) 。 0037 (6) 试管苗移栽 春季和秋季是试管苗出瓶的适宜时期, 将具6厘米高完整植株将培养瓶转移到具自然 光的温室中炼苗15 天, 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 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采用用水浸泡72小 时的苔藓包裹黄石斛的根系基地种植于穴盘中, 穴盘中预先铺设有颗粒状发酵松树皮和发 酵羊粪蛋组成的混合物。 苔藓在使用前先将水分拧干。 然后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 移 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8%。 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厘米。 颗粒状发酵松树。

28、皮、 发酵羊 粪蛋和苔藓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例为2: 1: 1。 混合物中还含蔗糖含量30克/升、 琼脂6g/L, 混合 物的pH 6.0, 在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温度28, 光照度2000 lx, 光照16小时/天。 0038 (7) 采摘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3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8) 真空冷冻干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 件为: 真空度为68Pa, 冷冻温度为-43。 0039 (9) 打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 粉碎, 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0040 实施。

29、例4: 一种黄石斛茶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黄石斛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 在超净工作台上, 将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用酒精浸泡, 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 再 用无菌水冲洗, 接下来再用升汞溶液消毒, 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 然后接种到外植体培养基 上; 其中: 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 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4.2毫克/升6- 苄基腺嘌呤、 3.8毫克/升激动素、 1.5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进MS培养基质量的13%的椰子 汁, 所述改良MS培养基为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 第二步: 接种后每隔35天更换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一次, 至第5次时开始将所述外植体培 养基中。

30、的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浓度均降至1.55毫克/升, 培养得到丛生芽; 第三步: 将第二步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割成单个芽, 然后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259030 A 7 行培养, 得到完整植株;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改进MS培养基, 在改进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 加0.7毫克/升的萘乙酸、 0.6毫克/升的吲哚丁酸、 98克/升的香蕉汁、 0.7克/升的活性碳, 所 述改进MS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第四步: 将完整植株转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温室中炼苗10 天, 然后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接下来用苔藓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 接下来在栽培基质内进行培养。

31、, 所述栽培基质由 颗粒状发酵松树皮、 发酵羊粪蛋和苔藓组成, 所述颗粒状发酵松树皮的粒径为1.2厘米; 第五步: 当黄石斛叶片的长度达到2.8厘米即行采摘得到黄石斛鲜叶; 第六步: 对所述黄石斛鲜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 第七步: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后即得黄石斛茶粉。 0041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所述外植体为黄石斛当年生嫩芽。 0042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所述黄石斛当年生嫩芽在作为外植体之前, 先用600倍的多菌 灵浇灌一次黄石斛, 并且用500倍的多菌灵喷施叶片; 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 溶性粉剂的3000倍液浇灌一次黄石斛, 并用72%的农用链。

32、霉素可溶性粉剂的3000倍液喷施 叶片, 然后两周内重复一次。 0043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接种前用消过毒的解剖刀切取长度4厘米的黄石斛侧芽为外 植体。 0044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将外植体用体积浓度为72%的酒精浸泡38秒。 0045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所述升汞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 0046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所述苔藓使用之前用水浸泡28小时。 0047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 真空度为65Pa, 冷冻温度为-45 。 0048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对所述干燥后的黄石斛叶进行粉碎, 过400目筛后即得黄石斛 茶粉。 0049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 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 式上之限制, 是以, 凡有在相同之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之任何修饰或变更, 皆仍应包 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之范畴。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25903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