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6707809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4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25503.X

申请日:

20160705

公开号:

CN106172436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3/80,A01N37/44,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3/80,A01N37/44,A01P3/00

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泽伟,陈佛祥,张志伟,朱刚,王礼文,颜石雷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24号小区

优先权:

CN201610525503A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张汉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10~10:1,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1%~80%。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制备成为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10~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制备成为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制备成悬浮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重量比为:氰烯菌酯30%,啶菌噁唑3%,烷基萘磺酸盐5%,木质素磺酸钠7%,丙二醇5%,黄原胶3%,甲醇3%,氢氧化钾0.1%,水余量,得33%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8.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是以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

背景技术

农业病害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病害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病菌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病菌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氰烯菌酯,是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有很高的活性。

啶菌噁唑,是甾醇合成抑制性杀菌剂,通过根部施药能有效地控制地上叶不病害的发生与危害,也可以用于喷雾;啶菌噁唑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以及良好的内吸性,对多种作物的灰霉病、白粉病效果优异。

白粉病、赤霉病是小麦抽穗以后经常混合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是小麦种植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赤霉病主要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白粉病由子囊菌侵染引起。本发明组合物杀菌剂可以在小麦抽穗后使用,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达到省工省时的效果。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多种真菌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农业真菌性病害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10~10:1,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1%~80%,其余为农业上可以接受和允许使用的助剂。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置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剂所需的助剂,助剂是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组合物对病菌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两种有效成份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病菌抗性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3、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药效发挥迅速,持效期长,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其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33%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在磨球机中研磨2-3h,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得33%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实施例2:15%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乳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三甲苯、失水山梨脂肪酸酯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油相。再将部分水及其他助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水相。然后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慢加水至达到转相点,之后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30min,即可制得15%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乳剂。

实施例3: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微乳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用脂肪酸甲酯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微乳剂。

实施例4:3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其它助剂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3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6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制得6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在磨球机中研磨2-3h,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得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实施例7:44%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其它助剂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44%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8:联合作用生物测定试验

小麦白粉病试验采用田间小麦喷雾法施药(以叶片表面有一层水膜为宜),于2015年4月13日进行喷雾处理,喷药器械采用手动喷雾器(液体容积约2.0L),每隔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次。

调查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按公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进行药剂联合毒力测定时,本试验采用Wadley法计算混剂的增效系数(SR),评价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

Wadley法:根据增效系数(SR)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协同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按公式(1)、(2)计算:

X 1 = P A + P B P A / A + P B / B × 100 - - - ( 1 ) ]]>

式中:

X1--混剂EC50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PA--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PB--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A--混剂中A的EC50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B--混剂中B的EC50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S R = X 1 X 2 - - - ( 2 ) ]]>

式中:

SR--混剂的增效系数;

X1--混剂的EC50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X2--混剂的EC50实测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表1、氰烯菌酯与啶菌噁唑对小麦白粉病病菌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

小麦赤霉病的试验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取各单剂和混剂系列浓度的药液6mL,加入冷却至45℃的54mL的PDA培养基中,制成所需要终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平板。然后从培养7天的目标菌菌落边缘制取6mm直径菌丝块,移至各系列含药培养基上,菌丝面朝下,每个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置于25±1℃的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3天后取出培养基平板,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E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表2、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氰烯菌酯与啶菌噁唑在1:10-10:1的重量比范围内复配,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施例9: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田间试验

试验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采用喷雾法。采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啶菌噁唑乳油作为对照药剂,试验共设9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于施药前调查小麦病株数,施药后7天、15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组合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

表4、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结果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杀菌组合物防治的效果优于各对照单剂处理,说明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

本发明组合物杀菌剂可以在小麦抽穗后使用,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达到省工省时的效果,在实际生产上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25503.X (22)申请日 2016.07.05 (71)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 开发区24号小区 (72)发明人 吴泽伟 陈佛祥 张志伟 朱刚 王礼文 颜石雷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51)Int.Cl. A01N 43/80(2006.01) A01N 37/44(2006.01) A01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氰烯。

2、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 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 唑的组合物, 有效成分为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 1010: 1, 氰 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 分比为180。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 本发明杀 菌组合物可制备成为水乳剂、 微乳剂、 悬浮剂、 可 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用于防治小麦 赤霉病、 白粉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CN 106172436 A 2016.12.07 CN 106172436 A 1.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有效成分为氰烯菌酯和 啶菌噁唑, 氰烯。

3、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 1010: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氰 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0: 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氰 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组合物制备成为水乳剂、 微乳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

4、粒剂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组合物制备成悬浮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杀菌组合物重量比为: 氰烯菌酯30, 啶菌噁唑3, 烷基萘磺酸盐5, 木质素磺酸钠 7, 丙二醇5, 黄原胶3, 甲醇3, 氢氧化钾0.1, 水余量, 得33氰烯菌酯啶菌噁唑 悬浮剂。 8.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小麦赤霉 病、 白粉病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72436 A 2 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

5、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是以氰烯菌酯和啶菌噁 唑为有效成分, 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白粉病。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病害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 题。 随着病害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 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 病菌 抗性日益严重, 产生抗性的病菌种类不断增多。 同时, 高强度的使用农药, 导致农产品农药 残留超标、 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 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 研究开发高效、 低毒、 环保的杀菌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0003 氰烯菌酯, 是氰基丙。

6、烯酸酯类杀菌剂,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 病有很高的活性。 0004 啶菌噁唑, 是甾醇合成抑制性杀菌剂, 通过根部施药能有效地控制地上叶不病害 的发生与危害, 也可以用于喷雾; 啶菌噁唑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 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以及良好的内吸性, 对多种作物的灰霉病、 白粉病效果优异。 0005 白粉病、 赤霉病是小麦抽穗以后经常混合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是小麦种植生产上 的主要病害之一。 赤霉病主要由镰刀菌侵染引起, 白粉病由子囊菌侵染引起。 本发明组合物 杀菌剂可以在小麦抽穗后使用, 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 达到省工省时的效果。 0006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 。

7、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常见方法。 通过农药配方筛选, 筛选出 合理的配方, 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 减少用药量, 降低成本, 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 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人对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 究, 发现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多种真菌有明显的增效作 用, 经进一步研究, 完成了本发明。 0007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 低毒且持效期长, 可有效防治农业真菌 性病害的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杀菌组合物。 0009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

8、方案是: 一种含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 杀菌组合物, 有效成分为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的重量比为1: 1010: 1,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180, 其余为农业上可以 接受和允许使用的助剂。 0010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 配置成水乳剂、 微乳剂、 悬 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白粉病。 0011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剂所需的助剂, 助剂是溶剂、 乳化剂、 润湿 剂、 稳定剂、 分散剂、 增稠剂、 pH调节剂、 消泡剂、 防冻剂、 填料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说 明。

9、 书 1/9 页 3 CN 106172436 A 3 均为已知物质, 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 并无特别限 定。 0012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 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白粉病。 0013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 通常采用喷雾方法使用, 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 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0014 本发明所描述的组合物, 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 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 组 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 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混合, 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0015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1、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 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

10、现出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 组合物对病菌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 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 减少了用药次数, 降低了用药成本, 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0017 2、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 两种有效成份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 可以克服长期 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 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对病菌抗性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 义。 0018 3、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 药效发挥迅速, 持效期长, 使用成本低, 使用方便, 省 时省力, 其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

11、行说明, 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 仅仅用于 描述本发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 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020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0021 实施例1: 33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0022 0023 0024 具体操作步骤为: 先将其它助剂混合, 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氰烯菌 酯和啶菌噁唑, 在磨球机中研磨2-3h, 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 即可制得33氰烯菌酯啶。

12、 说 明 书 2/9 页 4 CN 106172436 A 4 菌噁唑悬浮剂。 0025 实施例2: 15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乳剂 0026 0027 具体操作步骤为: 先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 三甲苯、 失水山梨脂肪酸酯混合在一 起, 溶解成为均匀的油相。 再将部分水及其他助剂混合在一起, 溶解成为均匀的水相。 然后 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 缓慢加水至达到转相点, 之后进行高速剪切, 并加入剩余的水, 剪切约30min, 即可制得15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乳剂。 0028 实施例3: 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微乳剂 0029 0030 0031 具体操作步骤为: 先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

13、唑用脂肪酸甲酯完全溶解, 然后再加入 其它助剂, 混合均匀, 最后加入水, 充分搅拌后, 即可制得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微乳剂。 0032 实施例4: 3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0033 说 明 书 3/9 页 5 CN 106172436 A 5 0034 具体操作步骤为: 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 其它助剂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 经气流 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均匀, 即可制得3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0035 实施例5: 60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剂 0036 0037 具体操作步骤为: 将有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 其它助剂混合均匀, 用超微气流粉碎 机粉碎, 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

14、机中进行造粒、 干燥、 筛分后, 即可制得60氰烯菌 酯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剂。 0038 实施例6: 12氰烯菌酯啶菌噁唑悬浮剂 0039 0040 具体操作步骤为: 先将其它助剂混合, 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氰烯菌 酯和啶菌噁唑, 在磨球机中研磨2-3h, 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 即可制得12氰烯菌酯啶 菌噁唑悬浮剂。 0041 实施例7: 44氰烯菌酯啶菌噁唑可湿性粉剂 说 明 书 4/9 页 6 CN 106172436 A 6 0042 0043 具体操作步骤为: 将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 其它助剂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 经气流 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均匀, 即可制得44氰烯菌酯啶菌。

15、噁唑可湿性粉剂。 0044 实施例8: 联合作用生物测定试验 0045 小麦白粉病试验采用田间小麦喷雾法施药(以叶片表面有一层水膜为宜), 于2015 年4月13日进行喷雾处理, 喷药器械采用手动喷雾器(液体容积约2.0L), 每隔10天喷药一 次, 连续喷2次。 0046 调查方法: 0047 0级: 无病斑; 0048 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0049 3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0050 5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0051 7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0052 9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0053 根据调查数据。

16、, 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054 病情指数按公式计算,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0055 0056 0057 进行药剂联合毒力测定时, 本试验采用Wadley法计算混剂的增效系数(SR), 评价 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 0058 Wadley法: 根据增效系数(SR)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 即SR1.5为协同增效作用。 增效系数(SR)按公式(1)、 (2)计算: 0059 0060 式中: 0061 X1-混剂EC50理论值,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062 PA-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 单位为百分率(); 0063 PB-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单位为百分率(); 。

17、0064 A-混剂中A的EC50值,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065 B-混剂中B的EC50值,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说 明 书 5/9 页 7 CN 106172436 A 7 0066 0067 式中: 0068 SR-混剂的增效系数; 0069 X1-混剂的EC50理论值,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070 X2-混剂的EC50实测值,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071 表1、 氰烯菌酯与啶菌噁唑对小麦白粉病病菌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 0072 0073 小麦赤霉病的试验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2-2006, 采用含药培养基法: 取各 单剂和混剂系列浓。

18、度的药液6mL, 加入冷却至45的54mL的PDA培养基中, 制成所需要终浓 度的含药培养基平板。 然后从培养7天的目标菌菌落边缘制取6mm直径菌丝块, 移至各系列 含药培养基上, 菌丝面朝下, 每个处理4次重复。 处理完毕, 置于251的恒温生化培养箱 中培养。 0074 3天后取出培养基平板,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 计算各处理的菌丝生 长抑制率。 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 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 分 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 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E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 共 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共毒系数(CTC)。

19、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共毒系数 (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 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0075 表2、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6/9 页 8 CN 106172436 A 8 0076 0077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 氰烯菌酯与啶菌噁唑在1:10-10:1的重量比范围内复配, 对 小麦白粉病、 赤霉病表现为增效作用。

20、。 0078 实施例9: 防治小麦白粉病、 赤霉病的田间试验 0079 试验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采用喷雾法。 采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 25啶菌噁 唑乳油作为对照药剂, 试验共设9个药剂处理, 每个处理4次重复, 于施药前调查小麦病株 数, 施药后7天、 15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 记录病株数, 计算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如表3和表 4所示。 0080 表3、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组合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7/9 页 9 CN 106172436 A 9 0081 0082 表4、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结果 0083 说 明 书 8/9 页 10 CN 106172436 A 10 0084 0085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防治的效果优于各对照单剂处理, 说明 氰烯菌酯和啶菌噁唑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 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 影响, 降低了用药成本。 0086 本发明组合物杀菌剂可以在小麦抽穗后使用, 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 达 到省工省时的效果, 在实际生产上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说 明 书 9/9 页 11 CN 10617243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