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704927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52168.X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号:

CN108186847A

公开日:

2018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45,A61P3/10

主分类号:

A61K36/8945,A61P3/10

申请人:

董政

发明人:

董政

地址: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多伦多小区B号楼2单元1201室

优先权:

CN20161115216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发明专利名称: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是以中医药君臣配伍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应用为佐证,具有功效、方便、经济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的代茶饮。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有2种方法,即:西医治疗是以注射胰岛素为主;中医传统治疗是以中药煎剂或中成药口服治疗为主。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药君臣配伍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一种中药复方、方便、经济、可调治疗糖尿病代茶饮。即:依据中医药理论寻找功效相同的道地中药材→准备相应道地中药材→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明确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治疗方案→组方临床应用→经济效益对比→结论。

权利要求书

1.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组方:地骨皮6克、翻白草5克、地锦草5克、仙鹤草5克、葛根5克、山药5克、白芍5克、炙甘草3克八味中药。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具体辩证症状,即:燥热伤津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苍术5克代茶饮;气阴两虚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黄芪5克代茶饮;阴阳两虚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菟丝子5克代茶饮;痰瘀阻络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陈皮5克代茶饮。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以中医、中医药君臣配伍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应用为佐证,具有功效、方便、经济、可调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的代茶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有2种方法,即:西医治疗是以注射胰岛素为主;中医传统治疗是以中药煎剂或中成药口服治疗为主。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即:西医治疗糖尿病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时间久了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针剂注射需随时携带注射器具,不方便且成本较高;中医传统治疗糖尿病采用中药煎剂治疗比较麻烦,患者不宜坚持服用。口服中成药又无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加减辩证用药。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中医药君臣配伍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一种中药复方、方便、经济、可调治疗糖尿病代茶饮。即:依据中医药理论寻找功效相同的道地中药材→准备相应道地中药材→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明确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治疗方案→组方临床应用→经济效益对比→结论。

本发明专利的创新点:该中药复方代茶饮功效明显、成本低、无毒副作用、可辩证调方、药源广泛、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发明专利内容

依据中医药理论寻找功效相同的道地中药材:

地骨皮:《食疗本草》曰:″去骨热消渴″。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时后尚未恢复。家兔皮下注射地骨皮浸膏,亦可使血糖降低。地骨皮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胰岛B细胞的形态结构损害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因此,研究表明地骨皮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翻白草:翻白草又名鸡脚草、白背叶、反白蒿子、天青地白等,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便血、痢疾、疟疾、疗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翻白草含有延胡索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原儿茶酸、柚皮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止泻、降血糖和抗肿瘤等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近年来,临床及民间均有以单味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报道,确有疗效。方法极其简单,且经济实用。患者可每天取翻白草3-5克,放在茶杯内,用沸水冲泡3-4分钟后饮用,早、晚各1次,每次两三杯即可,一般连用1周即可见效。

地锦草:《四川中医》2002年第4期报道,采用地锦草治疗糖尿病75例临床观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降低5.7mmol/L,总有效率达87%。

仙鹤草:药理实验证明仙鹤草可以促进胰岛素释放和类似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葛根:葛根与桑叶含有的洗胰清糖素可以将血液中淤积的“毒糖”分解成微粒子,使其渗入到细胞内部转换成能量;同时双向调节血糖,恢复自身化糖本能;快速修复受损β细胞,使胰岛细胞再生,营养胰腺,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药: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白芍:白芍提取物在制备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用于制备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药物。所述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白芍粉碎,用乙醇-水溶液浸泡后进行超声提取;用乙酸乙酯萃取后,除去溶剂得到白芍提取物。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白芍提取物对葡萄糖所至高血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对制备降血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炙甘草:德国,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炙甘草含有治疗糖尿病的天然成分,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加苍术:具有燥湿健脾降糖的功效。

加黄芪:具有益气调节血糖功效。

菟丝子:具有补阳益阴,对肾有阴阳双补的功效,痰湿阻络型。

陈皮:具有化湿行气通络的功效。

准备相应道地中药材:

道地中药材地骨皮(产地山西)、翻白草(产地河南)、地锦草(产地广东)、仙鹤草(产地浙江)、葛根(产地安微)、山药(产地山东)、白芍(产地四川)、炙甘草(产地甘肃)、苍术(产地陕西)、黄芪(产地甘肃)、菟丝子(产地贵州)、陈皮(产地广东)。

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

组方依据:地骨皮、翻白草、地锦草、仙鹤草、葛根、山药、白芍、炙甘草等八种中药配伍,根据中药相须配伍的理论,相同功效具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其疗效。以上八种药物虽然都可以降糖,但配合使用可增强其降糖效果,所以根据临床实践八种药物配合使用疗效更好。

以上八种中药用量的依据:以上八种中药煎剂的用量是15克,根据多次临床实践用代茶饮疗法用5克(中药煎剂疗法的三分之一)比较适宜。又根据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地骨皮为主药起主要作用所以用6克,炙甘草为使药所以用3克,其它药为臣药均用5克。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组方为:地骨皮6克、翻白草5克、地锦草5克、仙鹤草5克、葛根5克、山药5克、白芍5克、炙甘草3克八味中药。

明确糖尿病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1)糖化血红蛋白A1c≥6.5%。(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2、根据发病年龄、起病缓急、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对胰岛素依赖与否及胰岛素、C肽水平、ICA、IAA、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予糖尿病分型;3、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定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中医诊断标准:1、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形体消瘦;

2、初起“三多(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可不显著,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由于该病的发生与病人自身体质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3、应查血糖和尿糖,必要时可查血尿素氮,肌酐,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可助确定诊断;

4、应注意与其它疾病出现的口渴症相鉴别。

中医诊断的辨证分型:本证主要由于素体阴虚,或劳欲过度,耗损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或先天真气不足,后天调摄失当,机体气化无力,气不化精,进而阴液消损;或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或因情志失调。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发为消渴。以上诸因所致消渴均可导致痰瘀阻络潜伏因素。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脾、胃、肾,而以脾、肾为关键。气阴两虚为本,燥热为标。1、燥热伤津型(轻证型)。辩证依据,烦渴多饮,口千舌燥,食易饥,大便干燥,形体消瘦,尿频、量多、色黄,皮肤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或滑数;2、气阴两虚型(中证型)。辩证依据,烦渴多饮,口千舌燥,多食易饥,大便干燥,形体消瘦,尿频、量多、色黄,皮肤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或滑数;3、阴阳两虚型(中证型)。辩证依据,手足心热,口干喜热饮,或畏寒倦卧。胸闷、纳呆,浮肿,尿浊如膏,腰膝酸软,心悸、泄泻、夜尿频多,性功能不全。舌紫暗、淡胖,边齿印,苔薄白,脉沉细;4、痰瘀阻络型(重症型)。辩证依据,此型多见于糖尿病后期阶段,同时其他证型也常兼夹此证。面色黧黑,胸痹心痛,目糊目暗,肢体麻木、刺痛,半身不遂,肢端坏疽。眩晕、耳轮甲错。舌黯淡胖,舌下脉络迂紫,苔白腻,脉沉细涩。

明确治疗方案:

1、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治疗在全面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紊乱的基础上,配合一些特异性治疗,避免和阻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达到有效降低糖尿病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治疗目的。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1)中药方剂代茶饮主要适用于轻度糖尿病和中度及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2)饮食治疗的重点是为患者决定饮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的理想比例以及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原则是:限制每日摄人的总热量,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律进餐,与运动和药物治疗密切配合,长期坚持。

2、辨证施治。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故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同时本病常发生阴损及阳、血脉瘀滞的病变,故还应针对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的治法。燥热伤津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苍术5克代茶饮;气阴两虚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黄芪5克代茶饮;阴阳两虚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菟丝子5克代茶饮;痰瘀阻络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陈皮5克代茶饮。

3、疗效判定。

病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减少≥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2%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的。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中医治疗标准:“三多一少”既吃的多、饮的多、尿的多,人消瘦(肉少),以及中医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在7.8毫摩尔/升以下;2、好转:主要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组方临床应用:地骨皮6克、翻白草5克、地锦草5克、仙鹤草5克、葛根5克、山药5克、白芍5克、炙甘草3克。水煎后,放在茶杯内,用沸水冲泡3-4分钟后饮用,早晚代茶服用二次。每次两三杯即可,30天为一个疗程。另外,也可以用本方剂为基础,根据病情加减辩证用药组方代茶用之。

运用该方剂对150例不同症状糖尿病患者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过3-6个月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空腹血糖平均降低5.8mmol/L左右,“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总有效率达95%以上。患者李某,自述患糖尿病8年,在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坚持治疗,口服过优降糖、达美康,还用过二甲双胍,最近用拜糖平、诺和龙,但血糖控制始终不理想,空腹血糖都在8-9mmol/L左右。之后靠注射胰岛素维持,后坚持服用中药方剂为基础方加减代茶饮治疗一年半,空腹糖降至6.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在7.8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1%。随访至今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经济效益对比:传统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方法,治疗4周所需要资金是680.80元,采用中药基础方剂代茶饮治疗4周所需要的资金是68.38元(其价格数据是根据吉林市中医院电脑合成价格),两者比较,中药方剂代茶饮治疗糖尿病比注射胰岛素治疗,节省资金大约是10倍。

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地骨皮6克、翻白草5克、地锦草5克、仙鹤草5克、葛根5克、山药5克、白芍5克、炙甘草3克八味中药对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经济、可调。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具体辩证症状,即:燥热伤津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苍术5克代茶饮;气阴两虚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黄芪5克代茶饮;阴阳两虚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菟丝子5克代茶饮;痰瘀阻络型:运用基础方八味药,加陈皮5克代茶饮。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52168.X (22)申请日 2016.12.08 (71)申请人 董政 地址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多伦多 小区B号楼2单元1201室 (72)发明人 董政 (51)Int.Cl. A61K 36/8945(2006.01) A61P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 (57)摘要 发明专利名称: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 是以中医 药君臣配伍理论为指导, 以临床实践应用为佐 。

2、证, 具有功效、 方便、 经济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的 代茶饮。 目前, 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有2种方法, 即: 西医治疗是以注射胰岛素为主; 中医传统治 疗是以中药煎剂或中成药口服治疗为主。 这两种 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 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中医药君臣配伍理 论和临床实践, 提供一种中药复方、 方便、 经济、 可调治疗糖尿病代茶饮。 即: 依据中医药理论寻 找功效相同的道地中药材准备相应道地中药 材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明确糖尿病诊断标 准明确治疗方案组方临床应用经济效益 对比结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186847 A 2018.06.22 CN 。

3、108186847 A 1.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组方: 地骨皮6克、 翻白草5克、 地锦草5克、 仙鹤草5克、 葛 根5克、 山药5克、 白芍5克、 炙甘草3克八味中药。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具体辩证症状, 即: 燥 热伤津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苍术5克代茶饮; 气阴两虚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黄芪5 克代茶饮; 阴阳两虚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菟丝子5克代茶饮; 痰瘀阻络型: 运用基础方 八味药, 加陈皮5克代茶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186847 A 2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以中医。

4、、 中医药君臣配伍理论为指导, 以临床 实践应用为佐证, 具有功效、 方便、 经济、 可调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的代茶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有2种方法, 即: 西医治疗是以注射胰岛素为主; 中医传 统治疗是以中药煎剂或中成药口服治疗为主。 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 即: 西医 治疗糖尿病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时间久了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针剂注射需随时携 带注射器具, 不方便且成本较高; 中医传统治疗糖尿病采用中药煎剂治疗比较麻烦, 患者不 宜坚持服用。 口服中成药又无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加减辩证用药。 0003 发明专利内容 0004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

5、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中医、 中医药君臣配伍理论 和临床实践, 提供一种中药复方、 方便、 经济、 可调治疗糖尿病代茶饮。 即: 依据中医药理论 寻找功效相同的道地中药材准备相应道地中药材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明确糖尿病 诊断标准明确治疗方案组方临床应用经济效益对比结论。 0005 本发明专利的创新点: 该中药复方代茶饮功效明显、 成本低、 无毒副作用、 可辩证 调方、 药源广泛、 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0006 发明专利内容 0007 依据中医药理论寻找功效相同的道地中药材: 0008 地骨皮:食疗本草 曰: 去骨热消渴 。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 先使血糖短时间 升高, 然后持久降低, 4。

6、8小时后尚未恢复。 家兔皮下注射地骨皮浸膏, 亦可使血糖降低。 地 骨皮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胰岛B细胞的形态结构损害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因此, 研 究表明地骨皮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0009 翻白草: 翻白草又名鸡脚草、 白背叶、 反白蒿子、 天青地白等, 始载于 救荒本草 , 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 其性平, 味甘、 微苦,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 消肿凉血止血的 功效, 常用于治疗吐血、 咳血、 便血、 痢疾、 疟疾、 疗疮肿毒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翻白草 含有延胡索酸、 没食子酸、 槲皮素、 原儿茶酸、 柚皮素等多种活性成分, 具有抗菌、 止泻、 降血 糖和抗肿瘤等作用, 。

7、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近年来, 临床及民间均有以 单味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报道, 确有疗效。 方法极其简单, 且经济实用。 患者可每天取翻白 草3-5克, 放在茶杯内, 用沸水冲泡3-4分钟后饮用, 早、 晚各1次, 每次两三杯即可, 一般连用 1周即可见效。 0010 地锦草:四川中医 2002年第4期报道, 采用地锦草治疗糖尿病75例临床观察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 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降低5.7mmol/L, 总有效率达87。 0011 仙鹤草: 药理实验证明仙鹤草可以促进胰岛素释放和类似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0012 葛根: 葛根与桑叶含有的洗胰清糖素可以将血液中淤积的 。

8、“毒糖” 分解成微粒子, 使其渗入到细胞内部转换成能量; 同时双向调节血糖, 恢复自身化糖本能; 快速修复受损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186847 A 3 细胞, 使胰岛细胞再生, 营养胰腺, 增强人体免疫力。 0013 山药: 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 B族维生素、 维生素C、 维生素E、 葡萄糖、 粗蛋 白氨基酸、 胆汁碱、 尿囊素, 山药有健脾、 除湿、 补气、 益肺、 固肾、 益精的功效, 山药含有可溶 性纤维, 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 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0014 白芍: 白芍提取物在制备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特别是用于制备降低血糖防治 糖尿病的药物。 所述提。

9、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白芍粉碎, 用乙醇-水溶液浸泡后进行超 声提取; 用乙酸乙酯萃取后, 除去溶剂得到白芍提取物。 经动物实验证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 白芍提取物对葡萄糖所至高血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其对制 备降血糖药物治疗糖尿病, 尤其是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0015 炙甘草: 德国,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炙甘草含有治疗糖尿病的天然成分, 可以帮助降 低血糖。 0016 加苍术: 具有燥湿健脾降糖的功效。 0017 加黄芪: 具有益气调节血糖功效。 0018 菟丝子: 具有补阳益阴, 对肾有阴阳双补的功效, 痰湿阻络型。 0019 陈皮: 具有化湿行气通络的。

10、功效。 0020 准备相应道地中药材: 0021 道地中药材地骨皮(产地山西)、 翻白草(产地河南)、 地锦草(产地广东)、 仙鹤草 (产地浙江)、 葛根(产地安微)、 山药(产地山东)、 白芍(产地四川)、 炙甘草(产地甘肃)、 苍术 (产地陕西)、 黄芪(产地甘肃)、 菟丝子(产地贵州)、 陈皮(产地广东)。 0022 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 0023 组方依据: 地骨皮、 翻白草、 地锦草、 仙鹤草、 葛根、 山药、 白芍、 炙甘草等八种中药 配伍, 根据中药相须配伍的理论, 相同功效具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 可以增强其疗 效。 以上八种药物虽然都可以降糖, 但配合使用可增强其降糖效果。

11、, 所以根据临床实践八种 药物配合使用疗效更好。 0024 以上八种中药用量的依据: 以上八种中药煎剂的用量是15克, 根据多次临床实践 用代茶饮疗法用5克(中药煎剂疗法的三分之一)比较适宜。 又根据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理 论, 地骨皮为主药起主要作用所以用6克, 炙甘草为使药所以用3克, 其它药为臣药均用5克。 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组方为: 地骨皮6克、 翻白草5克、 地锦草5克、 仙鹤草5克、 葛根 5克、 山药5克、 白芍5克、 炙甘草3克八味中药。 0025 明确糖尿病诊断标准: 0026 西医诊断标准: 1、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mmol/。

12、l, 空 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 (4)在伴有典 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 随机血糖11.1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 应通过 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 2、 根据发病年龄、 起病缓急、 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 对胰岛素依赖与 否及胰岛素、 C肽水平、 ICA、 IAA、 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 予糖尿病分型; 3、 根据症状、 体 征及辅助检查, 确定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如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等。 0027 中医诊断标准: 1、 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 尿频量多, 或形体消瘦; 。

13、0028 2、 初起 “三多(多饮、 多食、 多尿)” 症状可不显著, 病久常并发眩晕, 肺痨, 胸痹心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186847 A 4 痛, 中风, 雀目, 疮痈等。 严重可见烦渴, 头痛, 呕吐, 腹痛, 呼吸短促, 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由 于该病的发生与病人自身体质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3、 应查血糖和尿糖, 必要时可查血尿素氮, 肌酐, 酮体, 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 钠, 钙, 氯化 物等, 可助确定诊断; 0029 4、 应注意与其它疾病出现的口渴症相鉴别。 0030 中医诊断的辨证分型: 本证主要由于素体阴虚, 或劳。

14、欲过度, 耗损阴精, 导致阴虚 火旺, 上蒸肺、 胃; 或先天真气不足, 后天调摄失当, 机体气化无力, 气不化精, 进而阴液消 损; 或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 辛辣香燥, 损伤脾胃, 致脾胃运化失职, 积热内 蕴, 化燥耗津; 或因情志失调。 精神刺激, 导致气机郁结, 进而化火, 消烁肺胃阴津发为消渴。 以上诸因所致消渴均可导致痰瘀阻络潜伏因素。 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 脾、 胃、 肾, 而以 脾、 肾为关键。 气阴两虚为本, 燥热为标。 1、 燥热伤津型(轻证型)。 辩证依据, 烦渴多饮, 口千 舌燥, 食易饥, 大便干燥, 形体消瘦, 尿频、 量多、 色黄, 皮肤瘙痒。。

15、 舌红苔薄黄, 脉洪数或滑 数; 2、 气阴两虚型(中证型)。 辩证依据, 烦渴多饮, 口千舌燥, 多食易饥, 大便干燥, 形体消 瘦, 尿频、 量多、 色黄, 皮肤瘙痒。 舌红苔薄黄, 脉洪数或滑数; 3、 阴阳两虚型(中证型)。 辩证 依据, 手足心热, 口干喜热饮, 或畏寒倦卧。 胸闷、 纳呆, 浮肿, 尿浊如膏, 腰膝酸软, 心悸、 泄 泻、 夜尿频多, 性功能不全。 舌紫暗、 淡胖, 边齿印, 苔薄白, 脉沉细; 4、 痰瘀阻络型(重症型)。 辩证依据, 此型多见于糖尿病后期阶段, 同时其他证型也常兼夹此证。 面色黧黑, 胸痹心痛, 目糊目暗, 肢体麻木、 刺痛, 半身不遂, 肢端坏。

16、疽。 眩晕、 耳轮甲错。 舌黯淡胖, 舌下脉络迂紫, 苔白腻, 脉沉细涩。 0031 明确治疗方案: 0032 1、 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治疗在全面控制血糖、 血脂和血压紊乱的基础上, 配合一些 特异性治疗, 避免和阻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达到有效降低糖尿病终点事件发生率 的治疗目的。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中药治疗, 饮食控制、 运动、 血糖监测、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 育。 (1)中药方剂代茶饮主要适用于轻度糖尿病和中度及2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肥胖者。 (2)饮食治疗的重点是为患者决定饮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的理想比例以及制订详细的实施方 案。 原则是: 限制每日摄人的总热量, 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

17、, 规律进餐, 与运动和药物治疗密 切配合, 长期坚持。 0033 2、 辨证施治。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 气阴两虚, 故清热生津、 益气养阴为基 本治法。 同时本病常发生阴损及阳、 血脉瘀滞的病变, 故还应针对病情, 及时合理地选用滋 补肾阴、 温补肾阳、 活血化瘀的治法。 燥热伤津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苍术5克代茶饮; 气 阴两虚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黄芪5克代茶饮; 阴阳两虚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菟丝 子5克代茶饮; 痰瘀阻络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陈皮5克代茶饮。 0034 3、 疗效判定。 0035 病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18、 证候积分减少70。 空腹 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 或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减少40.糖化血红蛋白 值下降至6.2以下, 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有效: 中医临床症状, 体征均有好转, 证候 积分减少30, 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 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 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 糖无下降, 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的, 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 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186847 A 5 0036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 中医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19、, 证候积分减 少90; 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70; 0037 无效: 中医临床症状, 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0038 中医治疗标准:“三多一少” 既吃的多、 饮的多、 尿的多, 人消瘦(肉少), 以及中医症 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1、 治愈: 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3.96.1毫摩尔/升, 餐后2小 时血在7.8毫摩尔/升以下; 2、 好转: 主要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 未愈: 症状及实 验室检查无变化。 0039 组方临床应用: 地骨皮6克、 翻白草5克、 地锦草5克、 仙鹤草5克、 葛根5克、 山药5。

20、克、 白芍5克、 炙甘草3克。 水煎后, 放在茶杯内, 用沸水冲泡3-4分钟后饮用, 早晚代茶服用二次。 每次两三杯即可, 30天为一个疗程。 另外, 也可以用本方剂为基础, 根据病情加减辩证用药 组方代茶用之。 0040 运用该方剂对150例不同症状糖尿病患者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 2个月为一个疗 程, 结过3-6个月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 空腹血糖平均降低5.8mmol/L左右,“三多一少” 症状 明显改善或消失, 总有效率达95以上。 患者李某, 自述患糖尿病8年, 在医院诊断为糖尿 病, 坚持治疗, 口服过优降糖、 达美康, 还用过二甲双胍, 最近用拜糖平、 诺和龙, 但血糖控制 始终不理。

21、想, 空腹血糖都在8-9mmol/L左右。 之后靠注射胰岛素维持, 后坚持服用中药方剂 为基础方加减代茶饮治疗一年半, 空腹糖降至6.2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在7.8毫摩尔/升 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1。 随访至今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0041 经济效益对比: 传统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方法, 治疗4周所需要资金是 680.80元, 采用中药基础方剂代茶饮治疗4周所需要的资金是68.38元(其价格数据是根据 吉林市中医院电脑合成价格), 两者比较, 中药方剂代茶饮治疗糖尿病比注射胰岛素治疗, 节省资金大约是10倍。 0042 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代茶饮地骨皮6克、 翻白草5克、 地锦草5克、 仙鹤草 5克、 葛根5克、 山药5克、 白芍5克、 炙甘草3克八味中药对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经济、 可 调。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具体辩证症状, 即: 燥热伤津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苍术5克代 茶饮; 气阴两虚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黄芪5克代茶饮; 阴阳两虚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菟丝子5克代茶饮; 痰瘀阻络型: 运用基础方八味药, 加陈皮5克代茶饮。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18684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