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与移栽机配合使用的育苗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育苗盘一般包括盘体、设置在盘体上的多个用于培育育苗的苗穴。然而,该育苗盘在机械化的移栽过程中,采用步进式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育苗盘的逐步移动,从而能够逐排的实现育苗的移栽,但是,整个移栽过程必须要人员全程监控,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一个育苗盘全部移栽完成后,手动停下移栽机,然后,换下一盘继续操作,因此,给自动化育苗的移栽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能够与移栽机配合使用的育苗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与移栽机配合使用的育苗盘,其包括盘体、并排设置在盘体上用于培育育苗的多排苗穴,该多排苗穴之间形成有供移栽机的限位行程开关移动的通道,育苗盘还包括设置在盘体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通道内的限位板,当限位行程开关移动通过通道时,限位行程开关与限位板触碰而被触发,使移栽机自动停机,此时,位于苗穴内的所有育苗全部移栽完毕。
优选地,限位板位于通道内,且自盘体的底部垂直向下延伸。
进一步的,限位板垂直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等于苗穴深度、大于等于苗穴深度的1/3。防止限位板过短而无法正常与限位行程开关碰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限位板有两块、且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间距的中点位于垂直于通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最佳的是,其间距的中点与通道的中心重合。这样不管苗盘有多长,均能够保证限位板与苗盘端部的距离等于移栽机移动的行程,便于苗盘的放置,没有任何方向性,且能够随之苗盘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无论苗盘如何放置,至少有一个能够与限位行程开关发生碰触,从而便于实际操作。
优选地,在每块限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位于两块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加强筋有多条,且延伸方向与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具体的,加强筋呈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分别固定在限位板的一侧和盘体的底部。根据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限位板的强度。
最佳的是,固定在限位板的一侧的直角边的长度等于限位板向下延伸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盘体为方形,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盘体的一条边的延伸方向一致。多排苗穴中位于最中间的两排苗穴之间形成所述的通道,且多排所述苗穴由所述通道划分为二个对称设置的移栽区域。
此外,苗穴的外径自开口向底部逐渐变小呈圆台形,便于育苗盘的叠设和运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育苗盘底部的限位板与移栽机的限位行程开关抵触配合,在育苗盘全部移栽完毕后,移栽机自动停机,无需操作人员全程监控,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中:1、盘体;2、苗穴;3、限位板;4、加强筋;a、移栽区域;b、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能够与移栽机配合使用的育苗盘,其包括盘体1、并排设置在盘体1上用于培育育苗的多排苗穴2,该多排苗穴2之间形成有供移栽机的限位行程开关移动的通道b,育苗盘还包括设置在盘体1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通道b内的限位板3,当限位行程开关移动通过通道b时,限位行程开关与限位板3触碰而被触发,使移栽机自动停机,此时,位于苗穴内2的所有育苗全部移栽完毕。
盘体1呈方形,通道b的延伸方向与盘体1的一条边的延伸方向一致(长度方向)。多排苗穴2中位于最中间的两排苗穴2之间形成该通道b,且多排苗穴由通道b划分为二个对称设置的移栽区域a。
苗穴2的外径自开口向底部逐渐变小呈圆台形,便于育苗盘的叠设和运输。
限位板3位于通道b内,且自盘体1的底部垂直向下延伸。
进一步的,限位板3垂直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等于苗穴2深度、大于等于苗穴深度的1/3。防止限位行程开关无法正常与限位板3接触,导致移栽机误判而自动停机(例如:与苗穴的外侧碰触)。
限位板3有两块、且沿着通道b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间距的中点位于垂直于通道b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本例中,两块限位板3之间间距的中点与通道的中心重合。这样不管苗盘有多长,均能够保证限位板与苗盘端部的距离等于移栽机移动的行程,便于苗盘的放置,没有任何方向性,且能够随之苗盘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无论苗盘如何放置,至少有一个能够与限位行程开关发生碰触,从而便于实际操作。
进一步的,在每块限位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4、且加强筋4位于两块限位板3之间。
本例中,加强筋4有多条,且延伸方向与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同时,加强筋4呈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分别固定在限位板3的一侧和盘体1的底部。根据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限位板3的强度(虽然附图未能显示,但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很容易想到是如何布置的,在此省略视图)。
进一步的,固定在限位板3的一侧的直角边的长度等于限位板3向下延伸的长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