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的外敷药.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697033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38063.X

申请日:

20110526

公开号:

CN102204992B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04,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804,A61P35/00

申请人:

张定国

发明人:

张定国

地址: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育秀里188号626室

优先权:

CN201110138063A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它由第一组原料药和第二组原料药组成;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红花、甘草等,第二组原料药包括苏木、当归等。由于本发明包括红花、甘草等三十几味药材,制药时间很长,通过发酵流程,将药材的药性充分引发出,使药物的渗透力增强;且本发明配合米酒的酒精浸泡,酒精本身可作为药引引发药效;将药纱布经过药液浸泡再配合药膏使用,也是进一步增强了药效,使药膏的药性充分得到了发挥。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反应明显,药物的效果突出,经过合理的使用,可以破除肿瘤,彻底根治病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组原料药和第二组原料药组成;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10-15份、甘草10-15份、熟地15-20份、牛膝15-20份、川穹10-15份、当归20-25份、赤芍15-20份、杜仲10-15份、桂枝10-15份、山木通20-25份、桂梗10-20份、苏木20-30份、肉桂15-20份、泽兰10-15份、细辛10-15份、白芷15-20份、防风15-20份、苦参根20-30份、大黄10-15份;所述的第二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苏木20-30份、当归20-25份、红花10-15份、独活15-20份、荆芥10-20份、木瓜20-30份、自然铜10-15份、骨碎补10-15份、威灵仙10-15份、三七10-15份、黄柏10-15份、续断10-15份、紫荆皮20-30份、牛膝10-15份、枳壳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取第一组原料药,第一组原料药与米酒按1:8-12重量比混合后进行发酵,发酵半年以上,得到第一组原料药液;(2)将步骤(1)发酵后的第一组原料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3)取85%-95%的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加入第二组原料药,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与第二组原料药按1:9-16的重量比混合,发酵5-15日,呈现泥状,加入粘合剂进行粘合制剂,制成药膏;(4)将切割好的医用纱布放入步骤(2)剩余的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中浸泡,浸泡8-12日制得药用纱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或麦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

背景技术

常用的治疗肿瘤的药方,常常为口服药方,药效不好且副作用大。

而透皮给药是指药物涂布或敷贴于皮肤表面的一种给药方法,是通过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透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而产生治疗作用。除作为皮肤患处的局部给药以外,还可以作为全身性给药。用于后者时可将药膏或贴片置于皮肤较薄的部位,如耳后、臂内侧、胸前区、阴囊等处。此时药物可直接由皮肤角膜层,以及皮肤的附属结构如毛囊、汗腺导管的开口等透入皮下,进入毛细血管,经体循环分布于全身。此给药途径具有方便、简单和药效持久等优点。

透皮给药一是可以改善病人的适应性,不必频繁给药,特别是对用药方案不熟悉或记不准的老年病人显得特别重要;二是提高安全性,如有副作用,容易将贴剂移去,随时终止给药;三是可以按贴敷面积增大或减少药物剂量,避免药物的浪费;四是具有最大的方便性和简单性。

据查2009年他人申请的发明专利CN200910111149.6公开了一种针对肿瘤治疗的外用消瘤膏,属中药外用的膏状成药。本发明的配料与配比,其特征是:甘石10%;黄丹10%;大壳灰30%;水粉15%;米醋45%。先将配料分开粉碎成200目的细粉备用,将10%甘石和10%黄丹放入铁锅,然后加入45%米醋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当加热到铁锅有热气泡时再入30%大壳灰,加入30%大壳灰后还连续不断搅拌,搅拌约5~10分钟后再入15%水粉,最后再不断地加热和搅拌至成膏。但该配方成分简单,只能治疗一些外在的轻微肿瘤。

而发明专利CN200810015679.6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等疑难疼痛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肿瘤等疑难疼痛的外用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和辅料制成:原料药物:狗胫骨:5-7份、羊蹄甲:4-6份、香加皮:3-5份、赤灵芝:5-6份、吴茱萸:3-4份、没药:4-5份;溶剂:75%-90%的乙醇90-150份;并加入以下辅料:促渗透皮剂:薄荷脑:9-14份、冰片:7-10份、冬青油:7-10份;增稠成膜剂: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6-3.0份;保湿剂:甘油4-6份。该药品配置时间短,成分简单,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彻底根治肿瘤疾病。

其他的一些治疗肿瘤的外用药,也存在着成分简单,制作时间太短,药效不明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明显、药物效果突出的治疗肿瘤的外敷药。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的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它由第一组原料药和第二组原料药组成;

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10-15份、甘草10-15份、熟地15-20份、牛膝15-20份、川穹10-15份、当归20-25份、赤芍15-20份、杜仲10-15份、桂枝10-15份、山木通20-25份、桂梗10-20份、苏木20-30份、肉桂15-20份、泽兰10-15份、细辛10-15份、白芷15-20份、防风15-20份、苦参根20-30份、大黄10-15份;

所述的第二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苏木20-30份、当归20-25份、红花10-15份、独活15-20份、荆芥10-20份、木瓜20-30份、自然铜10-15份、骨碎补10-15份、威灵仙10-15份、三七10-15份、黄柏10-15份、续断10-15份、紫荆皮20-30份、牛膝10-15份、枳壳20-30份。

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第一组原料药,第一组原料药与米酒按1:8-12重量比混合后进行发酵,发酵半年以上,得到第一组原料药液;

(2)将步骤(1)发酵后的第一组原料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

(3)取85%-95%的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加入第二组原料药,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与第二组原料药按1:9-16的重量比混合,发酵5-15日,呈现泥状,加入粘合剂(糊精或麦芽等)进行粘合制剂,制成药膏;

(4)将切割好的医用纱布放入步骤(2)剩余的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中浸泡,浸泡8-12日制得药用纱布。

步骤(3)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或麦芽。

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取泡好的药用纱布,铺上药膏,用于患处,且对患处进行恒温加热约35-45℃(可利用专用的场效应治疗仪);治疗时间,每天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上述方案中,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故能泻肝火;川穹行气解郁,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桃仁破血祛瘀,润燥通便,并具有强力的祛瘀生新;红花活血通经,和血止痛,兼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枳壳行气止痛,消痰除痞,能破气滞,桂枝解肌发汗,祛风散寒,温阳止痛,化气行水;甘草为补中益气,调和绪药,缓急止痛;川穹行气开郁,胜湿止痛;白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兼有强力的除湿功效;威灵仙祛风除湿,能通络止痛,辛散而通,性急善走,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全方合用再辅以其他配药,其功效是以补气行血为君,活血化瘀,凉血散寒为臣,清热解郁,去瘀生新为佐,解肌发汗,化火止痛为使。

本发明配方行血、破瘀、消肿、止痛、祛风、燥湿、温经通脉、祛痰排脓、消痰涎、散癖积、清热泻火、解毒、泻热毒、破积带、行瘀血、祛风利湿、祛风、散寒、消痈肿。由于本发明包括红花、甘草等三十几味药材,制药时间很长,通过发酵流程,将药材的药性充分引发出,使药物的渗透力增强;且本发明配合米酒的酒精浸泡,酒精本身可作为药引引发药效;将药纱布经过药液浸泡再配合药膏使用,也是进一步增强了药效,缩短了治疗时间,使药膏的药性充分得到了发挥。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反应明显,药物的效果突出,经过合理的使用,可以破除肿瘤,彻底根治病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方

实施例1: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它由第一组原料药和第二组原料药组成;

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10份、甘草10份、熟地15份、牛膝15份、川穹10份、当归20份、赤芍15份、杜仲10份、桂枝10份、山木通20份、桂梗10份、苏木20份、肉桂15份、泽兰10份、细辛10份、白芷15份、防风15份、苦参根20份、大黄10份;

所述的第二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苏木20份、当归20份、红花10、独活15份、荆芥10份、木瓜20份、自然铜10份、骨碎补10份、威灵仙10份、三七10份、黄柏10份、续断10份、紫荆皮20份、牛膝10、枳壳20份。

实施例2:

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15份、甘草15份、熟地20份、牛膝20份、川穹15份、当归25份、赤芍20份、杜仲15份、桂枝15份、山木通25份、桂梗20份、苏木30份、肉桂20份、泽兰15份、细辛15份、白芷20份、防风20份、苦参根30份、大黄15份;

所述的第二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苏木30份、当归25份、红花5份、独活20份、荆芥20份、木瓜30份、自然铜15份、骨碎补15份、威灵仙15份、三七15份、黄柏15份、续断15份、紫荆皮30份、牛膝15份、枳壳30份。

实施例3:

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12份、甘草12份、熟地15份、牛膝15份、川穹12份、当归22份、赤芍15份、杜仲12份、桂枝12份、山木通20份、桂梗15份、苏木25份、肉桂15份、泽兰12份、细辛12份、白芷15份、防风15份、苦参根25份、大黄12份;

所述的第二组原料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苏木25份、当归25份、红花12份、独活15份、荆芥15份、木瓜25份、自然铜12份、骨碎补12份、威灵仙12份、三七12份、黄柏12份、续断12份、紫荆皮25份、牛膝12份、枳壳25份。

2、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第一组原料药,第一组原料药与米酒按1:8-12(最佳为1:10)重量比混合后进行发酵,发酵半年以上,得到第一组原料药液;

(2)将步骤(1)发酵后的第一组原料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

(3)取85%-95%的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加入第二组原料药,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与第二组原料药按1:9-16的重量比混合(即,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用量至少盖过第二组原料药),发酵5-15日,呈现泥状,加入粘合剂(糊精或麦芽等)进行粘合制剂,制成药膏。

(4)将切割好的医用纱布放入步骤(2)剩余的第一组原料药过滤液(5%-15%)中浸泡,浸泡8-12日制得药用纱布。

3、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取泡好的药用纱布,铺上药膏,用于患处,且对患处进行恒温加热约35-45℃(可利用专用的场效应治疗仪)。

治疗时间,每天一次,每次一个小时。治疗时间视疾病程度而定。

4、疗效

病例:

1、敖某,女,50岁,几年前确诊为子宫瘤,经过多方面治疗,没有明显好转,两脚关节只能慢走,走不快,更不能跑步,经过治疗20天后,子宫瘤被穿破,流了血,治疗3个月后,经过检查,子宫瘤已经没有了。

2、张某,男,65岁,结肠瘤,脸部发黑,身体消瘦,口苦口干,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过治疗了3个月,结肠瘤被穿破流血,血从小便和肛门排出,经过检查,结肠瘤不见了,后来再无复发。

3、邱某,男,40岁,直肠瘤,症见腹痛便血,皮肤干燥,唇甲灰白,精神欠佳,容易疲劳,治疗2个月后,直肠瘤被穿破,经医院检查直肠瘤不见了,身体其他方面检查一切正常。

4、郑某,女,60岁,10年前确诊为子宫瘤,经过多方面治疗,反复发作,没有明显好转,经过治疗30天后,子宫瘤被穿破,流了血,继续治疗3个月后,经过检查,子宫瘤已经没有了。

5、吴某,男,52岁,结肠瘤,脸部发黑,身体消瘦,口苦口干,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过治疗了3个月,结肠瘤被穿破流血,经过检查,结肠瘤不见了,后来再无复发。

6、骆某,男,56岁,直肠瘤,症见腹痛便血,精神欠佳,容易疲劳,治疗2个半月后,直肠瘤被穿破,经医院检查直肠瘤不见了,身体其他方面检查一切正常。

治疗肿瘤的外敷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疗肿瘤的外敷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疗肿瘤的外敷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肿瘤的外敷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肿瘤的外敷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的外敷药,它由第一组原料药和第二组原料药组成;所述的第一组原料药包括红花、甘草等,第二组原料药包括苏木、当归等。由于本发明包括红花、甘草等三十几味药材,制药时间很长,通过发酵流程,将药材的药性充分引发出,使药物的渗透力增强;且本发明配合米酒的酒精浸泡,酒精本身可作为药引引发药效;将药纱布经过药液浸泡再配合药膏使用,也是进一步增强了药效,使药膏的药性充分得到了发挥。使用者在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