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028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 CN 203860283 U (21)申请号 201420248805.3 (22)申请日 2014.05.15 A01K 87/08(2006.01) F16B 7/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泰山南路二段 801 号 (72)发明人 李登万 胡兆国 肖建 卢万强 朱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106 代理人 刘克勤 贺元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 (57) 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 包 括把手体, 该把手体上具有直径大于钓竿外径的 穿装孔, 钓竿通过穿装孔穿装在把手体内, 所述把 手体的穿装孔至少一端具有直径大于穿装孔的锁 紧空间, 在锁紧空间内放置有、 穿装在钓竿上的柔 性弹性环 ; 所述锁紧空间所对应的把手体上以螺 纹方式连接有锁紧螺帽, 通过锁紧螺帽在把手体 上的拧紧或旋松轴向移动, 使锁紧螺帽对所对应 锁紧空间内的弹性环进行抵接挤压或松开脱离, 挤压变形的弹性环箍紧把手体内穿装的钓竿。本 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箍紧力, 其可靠性 高, 实用性强, 能够轻松实现钓竿长度调整的换把 操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
3、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0283 U CN 203860283 U 1/1 页 2 1. 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 包括把手体 (4) , 该把手体 (4) 上具有直径大于钓竿 (5) 外径 的穿装孔, 钓竿 (5) 通过穿装孔穿装在把手体 (4) 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把手体 (4) 的穿装孔 至少一端具有直径大于穿装孔的锁紧空间, 在锁紧空间内放置有、 穿装在钓竿 (5) 上的柔性 弹性环 ; 所述锁紧空间所。
4、对应的把手体 (4) 上以螺纹方式连接有锁紧螺帽, 通过锁紧螺帽 在把手体 (4) 上的拧紧或旋松轴向移动, 使锁紧螺帽对所对应锁紧空间内的弹性环进行抵 接挤压或松开脱离, 挤压变形的弹性环箍紧把手体 (4) 内穿装的钓竿 (5)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把手体 (4) 为整体结构或 分体结构 ; 所述分体结构的把手体 (4) 主要是由套装在一起的外套筒 (41) 和内套筒 (42) 组 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把手体 (4) 上的锁紧空 间周向壁面与弹性环的周向外壁之间预留有挤压间隙。 4. 根据权利。
5、要求 1 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锁紧螺帽上具有挤压套, 该 挤压套与锁紧螺帽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 所述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对应在弹性环的外缘 处。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体结构锁紧螺帽上的挤 压套以滚动或滑动的方式装配在锁紧螺帽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挤压套的外径对应匹配把 手体 (4) 上锁紧空间的内径。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内缘 为锥面结构 ; 或, 所述弹性环对应锁紧螺帽挤压套的外缘为锥面结构 ; 或, 所述锁。
6、紧螺帽上 的挤压套与弹性环之间以锥面结构对应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可更换钓竿把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性环为星形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60283 U 2 1/5 页 3 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钓渔具, 具体是一种钓竿部件, 更为具体的说, 是一种可更换钓 竿把手。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方便携带, 现有钓竿绝大部分为伸缩结构, 其有效垂钓范围主要是由依次组 接在一起的各竿节展开距离所决定的。 为了使同一根钓竿适应河川、 池塘、 水库等不同垂钓 环境, 市面上有一种可换把钓竿, 即该钓竿的垂钓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具。
7、体调整方 式是, 针对钓竿尾部几节竿节 (例如倒数第一节、 倒数第二节、 倒数第三节等等) 的轮廓尺寸 准备多个与之相对应匹配的把手, 根据垂钓范围, 将原钓竿的尾部竿节相应拆掉, 形成新长 度钓竿, 在再新长度钓竿的尾竿节 (可能是原钓竿的倒数第二节、 倒数第三节等等) 上装配 与之对应匹配的把手。例如一根原长度 5.4 米的钓竿, 当垂钓距离只需 4.5 米时, 将 5.4 米 钓竿的尾竿节拆掉形成 4.5 米的钓竿, 此时所拆掉尾竿节上的把手与之同在, 在再携带的 备用把手中选出与 4.5 米钓竿的尾竿节轮廓尺寸对应匹配的把手换装上, 以便利 4.5 米钓 竿的手握操作。 这种可换把钓竿。
8、需要准备多个相应尺寸的专用把手, 各把手无法通用使用, 不仅增加了钓竿的制造成本, 影响市场竞争, 而且这种多把手携带和管理非常麻烦, 一旦丢 失一个把手, 将会影响钓竿垂钓距离调整后手握的舒适性, 使用性能差。 0003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新型换把手柄” (公开号 : CN 201029378, 公开日 : 2008 年 3 月 5 日) , 该技术通过在中空把手体上设置多个豁口, 并在豁口部以螺纹方式套装螺母 实现把手对钓竿的箍紧, 其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钓竿长度调节换把, 但把手对钓竿的箍 紧程度取决于螺母内径的大小, 其通用性和可靠性相对有限, 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0004 。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 针对上述换把钓竿的特殊性及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 种通用性好、 箍紧力强、 操作方便、 可靠实用的可更换钓竿把手。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可更换钓竿把手, 包括把手体, 该把手体上具 有直径大于钓竿外径的穿装孔, 钓竿通过穿装孔穿装在把手体内, 所述把手体的穿装孔至 少一端具有直径大于穿装孔的锁紧空间, 在锁紧空间内放置有、 穿装在钓竿上的柔性弹性 环 ; 所述锁紧空间所对应的把手体上以螺纹方式连接有锁紧螺帽, 通过锁紧螺帽在把手体 上的拧紧或旋松轴向移动, 使锁紧螺帽对所对应锁紧空间内的弹性环进行抵接挤压或松开 脱离, 挤压变形的弹性环箍紧。
10、把手体内穿装的钓竿。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把手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 所述分体结构的把手体主要是由 套装在一起的外套筒和内套筒组成。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把手体上的锁紧空间周向壁面与弹性环的周向外壁之间预留有挤 压间隙。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锁紧螺帽上具有挤压套, 该挤压套与锁紧螺帽为一体结构或分体 说 明 书 CN 203860283 U 3 2/5 页 4 结构 ; 所述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对应在弹性环的外缘处。 0009 再进一步的, 所述分体结构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以滚动或滑动的方式装配在锁紧 螺帽上。 0010 更进一步的, 所述挤压套的外径对应匹配把手体上锁紧空间。
11、的内径。 0011 再进一步的, 所述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内缘为锥面结构 ; 或, 所述弹性环对应锁紧 螺帽挤压套的外缘为锥面结构 ; 或, 所述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与弹性环之间以锥面结构对 应配合。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弹性环为星形结构。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4 1. 通过在把手体内设置锁紧空间、 并在锁紧空间内设置可变形的弹性环和可轴 向移动的锁紧螺帽, 通过锁紧螺帽在锁紧空间内的轴向移动, 实现弹性环对穿装在把手体 内的钓竿箍紧或松开, 进而实现对不同直径、 锥度尺寸的钓竿更换, 弹性环的变形量大, 箍 紧力强, 通用性好, 整个更换装配结构稳定, 可靠性高 ;。
12、 0015 2. 通过将把手体设置成外套筒和内套筒的组合结构, 可以使外套筒与内套筒之 间实现轴向和周向的相对位移, 这种结构设计在有效确保通用性和装配锁紧结构稳定性的 前提下, 使得整个更换操作非常方便, 更为实用 ; 0016 3. 通过将挤压套以滚动或滑动的方式装配在锁紧螺帽上, 可以使锁紧螺帽在轴 向移动的过程中, 挤压套将锁紧空间内的弹性环形成可靠挤压, 并避免被挤压的弹性环发 生周向扭曲变形, 进而有效延长了弹性环的使用寿命 ; 此外, 星形结构的弹性环在轴向挤压 下, 更易产生径向变形, 箍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
13、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是图 1 的 A-A 视图。 0020 图 3 是图 1 中弹性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4 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5 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代号含义 : 1第一锁紧螺帽 ; 2第一挤压套 ; 3第一弹性环 ; 4把手体 ; 41外套筒 ; 42内套筒 ; 5钓竿 ; 6第二锁紧螺帽 ; 7第二挤压套 ; 8第二弹性环。 具体实施方式 。
14、0026 实施例 1 0027 参见图 1 和图 2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更换的钓竿把手, 包括把手 体 4, 该把手体 4 上具有轴向的、 直径略大于钓竿 5(指整个钓竿尾端最大直径的竿节) 外径 的穿装孔, 即把手体 4 为中空结构, 其在钓竿 5 上组装使用时, 钓竿 5 通过穿装孔轴向穿装 在把手体 4 内。 说 明 书 CN 203860283 U 4 3/5 页 5 0028 上述把手体4为整体结构, 把手体4的穿装孔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 即把手体 4 的穿装孔两端分别形成了台阶结构, 该台阶结构处的把手体 4 穿装孔形成了锁紧空间 ; 在 前述两个锁紧空间内分。
15、别放置有橡胶材质成型的柔性弹性环, 即前端锁紧空间内的第一弹 性环3和后端锁紧空间内的第二弹性环8, 这两个弹性环上分别具有略大于钓竿5外径的穿 装孔, 弹性环通过自身的穿装孔穿装在钓竿 5 的外壁上 ; 前述第一弹性环 3 和第二弹性环 8 的周向外壁分别与它们所在的、 把手体 4 上的锁紧空间周向壁面之间预留有挤压间隙。前 述两个锁紧空间所对应的把手体 4 外壁上分别设有连接螺纹, 在把手体 4 的外壁上分别以 螺纹方式连接有锁紧螺帽, 即前端的第一锁紧螺帽 1 和后端的第二锁紧螺帽 6, 第一锁紧螺 帽 1 通过自身中心的穿装孔穿装在钓竿 5 上, 即钓竿 5 穿过第一锁紧螺帽 1 延伸。
16、进把手体 4 内 ; 在第一锁紧螺帽 1 和第二锁紧螺帽 6 的内孔内分别通过滚珠滚动装配 (也可以是非滚 珠形式的滑动装配, 但其装配效果不如滚珠装配) 有轴向凸起的挤压套, 即锁紧螺帽与挤压 套为分体结构, 第一锁紧螺帽 1 内的为第一挤压套 2、 第二锁紧螺帽 6 内的为第二挤压套 7, 要求锁紧螺帽内的挤压套与弹性环的外缘处相对应, 同时为了防止这两个挤压套在装配过 程中随意摆动, 要求这两个挤压套的外径分别与所在锁紧空间的内径对应匹配, 这样的话, 挤压套的位置对应在弹性环外缘与锁紧空间壁面之间, 为了增大弹性环的锁紧力, 最好使 挤压套端面与弹性环端面之间具有较大的叠合面。本实用新。
17、型通过锁紧螺帽 (即第一锁紧 螺帽1、 第二锁紧螺帽6) 在把手体4上的拧紧或旋松的轴向装配移动, 从而使锁紧螺帽通过 挤压套 (即第一挤压套 2、 第二挤压套 7) 对所对应锁紧空间内的弹性环 (即第一弹性环 3、 第 二弹性环 8) 进行抵接挤压或松开脱离, 锁紧螺帽通过挤压套对弹性环的轴向挤压使弹性环 转变为径向的变形收缩, 径向收缩的弹性环将把手体4内穿装的钓竿5箍紧, 从而使把手的 前、 后端均与钓竿 5 箍紧、 锁牢, 由于上述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是通过滚珠滚动装配在锁紧 螺帽上的, 其在对弹性环的挤压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摩擦阻力, 避免弹性环发生周向扭曲 变形, 延长弹性环的使用寿命。
18、。 0029 为了使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对锁紧空间内的弹性环进行顺利、 良好的挤压, 锁紧 螺帽上的挤压套朝向弹性环的端面内缘为锥面结构 (即内锥面状) , 弹性环朝向挤压套的端 面外缘亦为锥面结构 (即外锥面状) , 即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与弹性环之间以锥面结构对应 配合。基于前述结构设计, 也可以只将锁紧螺帽上的挤压套朝向弹性环的端面内缘设计为 锥面结构, 弹性环朝向挤压套的端面外缘为直角的棱角结构不变 ; 或者, 只将弹性环朝向锁 紧螺帽挤压套的端面外缘设计为锥面结构, 锁紧螺帽的挤压套朝向弹性环的端面内缘直角 棱角结构不变。 0030 为了使弹性环具有良好的径向收缩变形, 弹性环设计为星形。
19、结构, 即弹性环具有 一个基础的环形体, 在环形体的外周上布置有径向凸起的多个翼翅 (用于与锁紧螺帽上的 挤压套接触) , 这些翼翅的数量具体根据实际使用而合理确定, 只要保证具有至少三个翼翅 就能因挤压而发生径向收缩变形。弹性环除此星形结构外, 还可以是其它的, 例如图 3 所示 的, 多个翼翅首尾相连成闭合的一体结构, 它们的内端形成非连续或连续的环形。 0031 本实用新型除了在把手体的前、 后端共同形成相互独立的锁紧空间外, 还可以只 在把手体前端或后端形成锁紧空间 ; 当仅在把手体前端形成锁紧空间时, 可以考虑将把手 体上的穿装孔设计为轴向的盲孔或通孔结构 ; 当仅在把手体的尾端形成。
20、锁紧空间时, 那么 把手体上的穿装孔必须为轴向的通孔结构。 这种仅在把手前端或尾端箍紧所套装钓竿竿节 说 明 书 CN 203860283 U 5 4/5 页 6 的结构, 其虽能与钓竿形成根据需要的箍紧组装或松开,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但其 相对而言, 箍紧力略逊, 此外一个支点的受力易使钓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折断现象。 0032 实施例 2 0033 参见图 4 :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把手体 4 为分体 结构, 该分体结构的把手体 4 主要是由套装在一起的外套筒 41 和内套筒 42 组成, 即外套筒 41上具有轴向的、 略大于内套筒42的穿装。
21、孔, 且外套筒41的长度大于内套筒42, 内套筒42 穿装在外套筒 41 内, 内套筒 42 上具有轴向的、 钓竿 5 穿装孔, 这样使内套筒 42 端部的外套 筒 41 上形成了锁紧空间, 锁紧空间所对应的外套筒 41 外壁上设有连接锁紧螺帽的螺纹。 0034 相应的, 在把手体4的前端锁紧空间上装配有第一锁紧螺帽1、 第一挤压套2、 第一 弹性环 3, 在把手体 4 的后端锁紧空间上装配有第二锁紧螺帽 6、 第二挤压套 7、 第二弹性环 8。 0035 通过把手体 4 的这种组合结构, 在实现一端锁紧或松开操作时, 能够同时实现另 一端的锁紧或松开操作,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钓竿换把操作的便利。
22、性。 0036 实施例 3 0037 参见图 5 :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 2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把手体 4 上锁紧 空间所对应的外套筒41内壁上设有连接锁紧螺帽的螺纹、 锁紧螺帽内装在把手体4的锁紧 空间内 (即锁紧螺帽的外周壁上设有连接螺纹) 、 挤压套通过滚珠对应装配在锁紧螺帽的端 部 (即装配时, 先将挤压套装进锁紧空间内, 再由锁紧螺帽挤推) 。 0038 相应的, 在把手体4的前端锁紧空间上装配有第一锁紧螺帽1、 第一挤压套2、 第一 弹性环 3, 在把手体 4 的后端锁紧空间上装配有第二锁紧螺帽 6、 第二挤压套 7、 第二弹性环 8。 0039 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
23、在确保箍紧可靠、 操作方便的前提下, 有效提高了把手体外 表面的舒适性, 握持手感好。 0040 实施例 4 0041 参见图 6 :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把手体 4 的锁紧 空间内壁上设有连接锁紧螺帽的螺纹、 锁紧螺帽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且锁紧螺帽与挤压套 为一体结构, 即把手体 4 前端锁紧空间内只需安装第一锁紧螺帽 1 和第一弹性环 3, 后端锁 紧空间内只需安装第二锁紧螺帽 6 和第二弹性环 8。这种以锁紧螺帽自身充当挤压套的结 构, 虽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但这种结构一般情况下会存在以下问题, 锁紧螺帽在 把手体 4 上的拧紧旋转, 会使抵。
24、接在一起弹性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作周向旋转, 随着锁紧 螺帽的轴向进给, 弹性环会发生径向收缩变形而箍紧把手体 4 内的钓竿 5, 随着径向箍紧力 的增大, 弹性环可能会发生周向的扭曲变形, 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存在的这一问 题可以通过外注的润滑剂 (包括水液在内的非腐蚀液体) 即可解决。 0042 实施例 5 0043 参见图 7,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 3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锁紧螺帽与挤压 套为一体结构。即把手体 4 主要由套装组合在一起的外套筒 41 和内套筒 42 组成, 把手体 4 上锁紧空间所对应的外套筒 41 内壁上设有连接锁紧螺帽的螺纹, 锁紧螺帽的外周壁上设 有连接螺纹。 把手体4前端锁紧空间内只需安装第一锁紧螺帽1和第一弹性环3, 后端锁紧 空间内只需安装第二锁紧螺帽 6 和第二弹性环 8。 说 明 书 CN 203860283 U 6 5/5 页 7 0044 本实施例的结构其实是实施例 3 与实施例 4 在不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综合体。 说 明 书 CN 203860283 U 7 1/1 页 8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6028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