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615526.X (22)申请日 2017.05.27 (73)专利权人 刘华玮 地址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北 京清华大学医院骨科 专利权人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 司 (72)发明人 刘华玮 肖嵩华 宋飞 张汇海 董骧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38 代理人 王艺涵 阚梓瑄 (51)Int.Cl. A61F 2/4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2、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包 括接头连接机构、 导向机构及手柄机构。 接头连 接机构包括接头安装部, 其一端与接头连接。 导 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体和第二导向体, 第一导向 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和连接部, 导向套套设 于接头安装部的外部, 连接部与第二导向体铰 接。 手柄机构包括握持部和杆体, 杆体的一端与 握持部固定连接, 杆体的另一端与接头安装部的 另一端可旋转的连接, 第二导向体与杆体连接, 并能够相对于杆体移动。 握持部的旋转过程中能 够带动所述接头连接机构和所述接头同步旋转, 使得所述接头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导向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07886320 U 201。
3、8.09.21 CN 207886320 U 1.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头连接机构, 包括接头安装部, 其一端与接头连接, 导向机构, 包括第一导向体和第二导向体, 第一导向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和连接 部, 导向套套设于接头安装部的外部, 连接部与第二导向体铰接; 及 手柄机构, 包括握持部和杆体, 杆体的一端与握持部固定连接, 杆体的另一端与接头安 装部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连接, 第二导向体与杆体连接, 并能够相对于杆体移动; 握持部的旋转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接头连接机构和所述接头同步旋转, 使得所述接头 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导向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
4、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 成型, 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接头安装部不接触, 所述接头连接机构和所述接头旋转过程中, 所 述接头能够自所述导向套的内部伸出至所述导向套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为钻头接头、 丝锥接头 或六方接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安装部的一端具有卡 槽, 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外周具有凸起, 用于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包括伸入部和卡止部, 所述伸入部的一端自所述接头安装部的一端的边缘沿着所述接头安装部的纵向延伸, 所述 卡。
5、止部自伸入部的另一端弯折延伸, 所述凸起适宜于经由所述伸入部被卡入所述卡止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连接机构还包括弹簧、 第一抵顶部及第二抵顶部, 所述接头安装部内部具有与所述接头安装部的所述另一端连通 的腔体, 所述第一抵顶部、 弹簧及第二抵顶部依次容纳于腔体内, 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于所 述接头安装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抵顶部与所述接头安装部通过销轴连接, 使得弹簧被压缩 的位于所述第一抵顶部与所述第二抵顶部之间, 所述接头的一端被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 使得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止部的一侧紧贴, 并与所述卡止部的另一侧之间存在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
6、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万向接头机构, 其包括第 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抵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杆体连接, 使得所述接头连接机构与所述杆体能够相对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接头机构为十字轴式万 向接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导向机构还包括滑套, 其套设于 杆体外周, 并与第二导向体连接, 杆体能够相对于滑套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特征在于, 杆体外周设有多个尺寸标记, 用 于确定杆体相对于滑套的移动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
7、07886320 U 2 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脊柱手术使 用的上钉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脊柱肿瘤的治疗手术中, 例如骶骨肿瘤, 其首选治疗方案通常为进行手术。 针对 骶骨巨细胞肿瘤一般采用两种治疗法: 其一为刮除法, 手术操作简单, 但复发率高; 另一为 全骶骨切除骨盆环重建手术, 手术难度高, 术后并发症严重, 且无相适应的传统内植物固定 系统。 目前该疾病的最佳手术疗法为: 精准切除肿瘤, 植入3D打印个性化假体。 此手术可以 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的保全患者功能, 将术后并发症降到最低。。
8、 0003 在切除骶骨肿瘤时, 需要在前侧腹部开路, 切除肿瘤, 填充3D打印缺损骨固定, 之 后在后侧切开, 添加内固定。 但在前侧固定缺损骨时, 因部分病人骶骨曲度较大, 腹部开口 过深, 现有的器械很难完成固定, 稳定性差, 融合困难。 0004 因此, 需要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 提供一种脊 柱手术上钉器, 以实现准确、 方便、 稳定的操作。 0006 为达成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包括接头连接机构、 导 向机构及手柄机构。 接头连接。
9、机构包括接头安装部, 其一端与接头连接。 导向机构包括第一 导向体和第二导向体, 第一导向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和连接部, 导向套套设于接头安 装部的外部, 连接部与第二导向体铰接。 手柄机构包括握持部和杆体, 杆体的一端与握持部 固定连接, 杆体的另一端与接头安装部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连接, 第二导向体与杆体连接, 并 能够相对于杆体移动。 握持部的旋转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接头连接机构和所述接头同步旋 转, 使得所述接头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导向套。 0007 其中, 导向套与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导向套与接头安装部不接触, 接头连接机构和 接头旋转过程中, 接头能够自导向套的内部伸出至导向套的外部。 0。
10、008 其中, 接头为钻头接头、 丝锥接头或六方接头。 0009 其中, 接头安装部的一端具有卡槽, 接头的一端的外周具有凸起, 用于与卡槽卡合 连接。 0010 其中, 卡槽包括伸入部和卡止部, 伸入部的一端自接头安装部的一端的边缘沿着 接头安装部的纵向延伸, 卡止部自伸入部的另一端弯折延伸, 凸起经由伸入部被卡入卡止 部, 使得凸起无法沿接头安装部的横向运动。 0011 其中, 接头连接机构还包括弹簧、 第一抵顶部及第二抵顶部, 接头安装部内部具有 与接头安装部的另一端连通的腔体, 第一抵顶部、 弹簧及第二抵顶部依次容纳于腔体内, 第 一抵顶部抵顶于接头安装部的一端, 第二抵顶部与接头安装。
11、部通过销轴连接, 使得弹簧被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886320 U 3 压缩的位于第一抵顶部与第二抵顶部之间, 接头的一端被第一抵顶部抵顶, 使得凸起与卡 止部的一侧紧贴, 并与卡止部的另一侧之间存在间隙。 0012 其中, 脊柱手术上钉器还包括万向接头机构, 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第一接 头与第二抵顶部连接, 第二接头与杆体连接, 使得接头连接机构与杆体能够相对转动。 0013 其中, 万向接头机构为十字轴式万向接头。 0014 其中, 导向机构还包括滑套, 其套设于杆体外周, 并与第二导向体连接, 杆体能够 相对于滑套运动。 0015 其中, 杆体外周设有多个尺寸。
12、标记, 用于确定杆体相对于滑套的移动距离。 0016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的直行上钉相比, 本实用新 型能够从不同角度将螺钉拧入假体当中, 便于操作, 并且, 在上钉过程中, 由于导向套能够 抵顶脊柱, 可将螺钉稳定送入假体钉孔中, 避免上钉器在上钉旋转过程中不自由活动, 发生 偏移, 由此导致操作失误, 从而实现准确、 方便、 稳定的操作。 因此,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脊柱 手术上钉器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患者痛苦, 提高融合稳定效果, 达到良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各 种目标、 特征和优点将变得。
13、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 并非一定是 按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其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的主视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的俯视图。 0021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5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6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 然而, 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
14、实施, 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 相反, 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 型更全面和完整, 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26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 例如 “较低” 或 “底部” 及 “较高” 或 “顶部” , 以描 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 能理解的是, 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 下颠倒, 则所叙述在 “较低” 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 “较高” 侧的组件。 此外, 当某层在其它层或 基板 “上” 时, 有可能是指 “直接” 在其它层或基板上, 或指某层在其它。
15、层或基板上, 或指其它 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手术上钉器, 其包括接头连接机构10、 导向机构20及手 柄机构30。 接头连接机构10包括接头安装部11, 其一端与接头40连接。 导向机构20包括第一 导向体21和第二导向体22, 第一导向体2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211和连接部212, 导向套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886320 U 4 211套设于接头安装部11的外部, 连接部212与第二导向体22铰接。 手柄机构30包括握持部 31和杆体32, 杆体32的一端与握持部31固定连接, 杆体32的另一端与接头安装部11的另一 端可旋转的连。
16、接, 第二导向体22与杆体32连接, 并能够相对于杆体32移动。 0028 在上钉过程中, 导向套211能够抵顶脊柱, 通过旋转握持部31能够使得接头连接机 构10和接头40旋转, 并至少部分伸出导向套211。 0029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进行手术, 例如骶骨肿瘤的手术的过程中, 可根据需要将特定接头40, 例如钻头接头40、 丝锥接头40或六方接头40, 与接头安装部11连 接, 导向套211能够抵顶脊柱, 在旋转接头连接机构10和接头40时, 接头40逐渐从导向套211 内伸出, 钉入假体, 完成钻孔、 攻丝、 拧入螺钉等操作, 完成假体固定后, 退出器械, 完成操 作。 整。
17、个过程中, 由于杆体32与接头安装部11可旋转的连接, 因此, 与现有的直行上钉相比, 本实用新型能够从不同角度将螺钉拧入假体当中, 便于操作, 并且, 由于导向套211能够抵 顶脊柱, 可将螺钉稳定送入假体钉孔中, 避免上钉器在上钉旋转过程中不自由活动, 发生偏 移, 由此导致操作失误, 从而实现准确、 方便、 稳定的操作。 因此,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 术上钉器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患者痛苦, 提高融合稳定效果, 达到良好的疗效。 0030 本实施例中, 导向套211与连接部212为一体成型, 导向套211包围接头安装部11的 上端, 且与接头安装部11不接触, 连接部212为杆体32。 接头。
18、连接机构10和接头40旋转过程 中, 接头40能够自导向套211的内部伸出至导向套211的外部。 应当理解, 导向套211的形状、 长度可根据需要改变, 任何能够实现抵顶作用的结构均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31 本实施例中, 如图7所示, 接头40可为钻头接头41、 丝锥接头42或六方接头43。 如图 4所示, 接头安装部11与接头40连接后, 可在接头40外周套设压紧环12, 使得接头40与接头 安装部11紧配合。 0032 操作过程中可以先使用钻头接头41连接接头安装部11, 从而透过假体钻孔, 再更 换丝锥接头41进行攻丝, 最后更换六方接头43持取螺钉(未示出), 进行假体固定。
19、。 使用时, 导向套211抵住脊柱, 可用左手捏住第二导向体22, 右手握紧握持部31, 对握持部31进行旋 转。 因此, 本实施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可通过更换接头40, 完成钻孔、 攻丝、 拧入螺钉等多功 能的操作, 方便手术操作, 降低设备成本。 0033 本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 接头安装部11的一端具有卡槽, 接头40的一端的外周具 有凸起44, 用于与卡槽卡合连接, 实现多种接头40的更换。 0034 本实施例中, 卡槽可包括伸入部131和卡止部132, 伸入部131的一端自接头安装部 11的一端的边缘沿着接头安装部11的纵向延伸, 卡止部132自伸入部131的另一端弯折延 伸, 凸。
20、起44经由伸入部131被卡入卡止部132, 使得凸起44无法沿接头安装部11的横向运动。 如图5所示, 凸起44可为圆柱形, 卡止部132的末端具有与圆柱形匹配的弧形壁, 凸起44卡入 卡止部132的弧形壁, 在无外部施力的情况下, 无法延横向和纵向运动, 从而将接头40锁定 于接头安装部11, 防止晃动、 松脱。 应当理解, 接头40和接头安装部11的形状不限于此, 任何 能够实现锁定的结构均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35 本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 接头连接机构10还包括弹簧14、 第一抵顶部15及第二抵 顶部16, 接头安装部11内部具有与接头安装部11的另一端连通的腔体17, 第。
21、一抵顶部15、 弹 簧14及第二抵顶部16依次容纳于腔体17内, 第一抵顶部15抵顶于接头安装部11的一端, 第 二抵顶部16与接头安装部11通过销轴(未示出)连接, 使得弹簧14被压缩的位于第一抵顶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886320 U 5 15与第二抵顶部16之间, 接头40的一端被第一抵顶部15抵顶, 使得凸起44与卡止部132的一 侧紧贴, 并与卡止部132的另一侧之间存在间隙。 0036 更换接头40时, 将接头40朝向接头安装部11推动, 接头40经由间隙进入伸入部 131, 由于第一抵顶部15和弹簧14的推顶, 使得接头40被退出接头安装部11, 再将另一类。
22、型 的接头40插入卡槽, 通过施力推顶弹簧14和第一抵顶部15, 使得接头40经由间隙进入卡止 部132, 接触外力后, 由于第一抵顶部15和弹簧14的推顶, 使得接头40被锁定在卡止部132 内。 0037 因此, 本实施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 仅通过推动、 旋转接头40即可完成接头40的快 速更换, 方便手术操作, 节省手术时间。 0038 本实施例中, 如图6所示, 脊柱手术上钉器还可包括万向接头机构50, 其包括第一 接头51和第二接头52, 第一接头51与第二抵顶部16连接, 第二接头52与杆体32连接, 使得接 头连接机构10与杆体32能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 通过万向接头机构5。
23、0, 接头连接机构10 与杆体32之间的夹角可达150 , 还可在将近弯折90 的情况下同轴转动, 因此能够在较大的 范围内进行钻孔、 上钉, 更加便于操作, 并提高上钉的准确性、 稳定性。 0039 本实施例中, 万向接头机构50为十字轴式万向接头。 应当理解, 万向接头机构50的 形式不限于此, 任意能够实现万向转动连接的现有结构均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40 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导向机构20还包括滑套23, 其套设于杆体32外周, 并与第 二导向体22连接, 杆体32能够相对于滑套23运动。 杆体32外周可设有多个尺寸标记33, 用于 确定杆体32相对于滑套23的移动距离。
24、。 0041 具体为, 安装带有螺钉的六方接头后, 通过旋转握持部31可拧入螺钉, 旋转过程 中, 导向机构20的位置不变, 杆体32相对于滑套23运动, 使得滑套23上与杆体32对应的尺寸 标记33的发生变化, 通过杆体32上的尺寸标记33与滑套23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钻孔、 攻丝、 拧入螺钉深度。 例如, 旋转前, 滑套23与杆体32上的尺寸标记 “20” 对应, 完成旋转后, 滑套23 与杆体32上的尺寸标记 “50” 对应, 由此可知, 拧入距离为两次尺寸标记33的差值30, 即, 螺 钉拧入深度为30, 单位mm。 0042 因此, 导向机构20与手柄机构30配合, 在拧入螺钉后, 可。
25、根据杆体32外周的尺寸标 判断螺钉拧入深度, 与CT形成对照, 方便术者判断假体固定情况, 辅助医生对假体固定效果 判断。 0043 综上所述, 与现有的直行上钉相比, 本实用新型能够从不同角度将螺钉拧入假体 当中, 便于操作, 并且, 由于导向套能够抵顶脊柱, 可将螺钉稳定送入假体钉孔中, 避免上钉 器在上钉旋转过程中不自由活动, 发生偏移, 由此导致操作失误, 从而实现准确、 方便、 稳定 的操作。 因此,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手术上钉器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患者痛苦, 提高融合稳 定效果, 达到良好的疗效。 0044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 但应当理解, 所用的术语是说明 。
26、和示例性、 而非限制性的术语。 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 型的精神或实质, 所以应当理解, 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 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 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 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 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886320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7 CN 207886320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8 CN 207886320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9 CN 207886320 U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0 CN 207886320 U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1 CN 207886320 U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2 CN 207886320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