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69405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7934.6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号:

CN104092326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5/04申请公布日:201410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5/04申请日:20140630|||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04; H02K5/18

主分类号:

H02K5/04

申请人:

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生强

地址: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科创路18号B幢3楼玻璃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在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增强外壳的多样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在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设有多道垂直于环形槽的竖槽,在每个竖槽底面设有散热板,每个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散热鳍片均通过两端的转轴设置在竖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通过一拉杆衔接每个散热鳍片的转轴以使拉杆带动每个散热鳍片呈关闭或开合状态。

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是保护电机的一个壳体。壳体的设置对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过程中,存放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在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设有多道垂直于环形槽的竖槽,在每个竖槽底面设有散热板,每个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散热鳍片均通过两端的转轴设置在竖槽内。
优选地,通过一拉杆衔接每个散热鳍片的转轴以使拉杆带动每个散热鳍片呈关闭或开合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电机外壳两端的支脚可以在环形槽内滑动,以达到对电机外壳的支撑结构和提手结构,满足在电机使用时作为支脚使用,在电机搬动时作为提手使用,增强外壳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机外壳的状态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机外壳的状态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机外壳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为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2,在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根据上述滑头与滑槽的配合,可以使L形支脚在环形槽内滑动。对每个L形支脚的角度设置,如图1所示,可以使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对电机进行移动,比如用手提起两个支脚所交叉形成的提手环或用木棍两人插入提手环进行抬动。但无论是支撑结构还是提手结构,均需要对支脚进行定位,以使在支撑结构和提手结构不会出现自动滑动的情况。为了便于用手进行移动电机,可使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该凹面的形状可以正好是手指头的握力形状。
为了便于散热,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设有多道垂直于环形槽的竖槽5,在每个竖槽底面设有散热板,每个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6。每个所述的散热鳍片均通过两端的转轴设置在竖槽内。通过一拉杆衔接每个散热鳍片的转轴以使拉杆带动每个散热鳍片呈关闭或开合状态。相邻之间散热鳍片在闭合状态下可以通过连接处增加密封橡胶的方式进行密封。使用时,鳍片打开,不使用时鳍片关闭,以防灰尘进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232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92326A21申请号201410297934622申请日20140630H02K5/04200601H02K5/1820060171申请人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16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科创路18号B幢3楼玻璃房72发明人孙生强54发明名称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在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

2、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增强外壳的多样化。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2326ACN104092326A1/1页21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在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

3、支脚均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设有多道垂直于环形槽的竖槽,在每个竖槽底面设有散热板,每个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

4、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散热鳍片均通过两端的转轴设置在竖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通过一拉杆衔接每个散热鳍片的转轴以使拉杆带动每个散热鳍片呈关闭或开合状态。权利要求书CN104092326A1/2页3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背景技术0002电机外壳是保护电机的一个壳体。壳体的设置对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过程中,存放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在。

5、每个环形槽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0005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设有多道垂直于环形槽的竖槽,在每个竖槽底面设有散热板,每个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0006优选地,每个所述的散热鳍片均通过两端的转。

6、轴设置在竖槽内。0007优选地,通过一拉杆衔接每个散热鳍片的转轴以使拉杆带动每个散热鳍片呈关闭或开合状态。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电机外壳两端的支脚可以在环形槽内滑动,以达到对电机外壳的支撑结构和提手结构,满足在电机使用时作为支脚使用,在电机搬动时作为提手使用,增强外壳的多样化。附图说明000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机外壳的状态图一;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机外壳的状态图二;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机外壳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0011如图1图3所示为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在该壳体外壁的两端设有环形槽2,在每个环形槽。

7、内各设有两个L形支脚。每个L形支脚均由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在每个环形槽的两说明书CN104092326A2/2页4个内侧各设有一道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两侧各设有滑头,滑头与滑槽配套设置。根据上述滑头与滑槽的配合,可以使L形支脚在环形槽内滑动。对每个L形支脚的角度设置,如图1所示,可以使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第二支杆触地形成壳体的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每个L形支脚依靠第一支杆在环形槽内滑动以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杆重叠形成壳体的提手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对电机进行移动,比如用手提起两个支脚所交叉形成的提手环或用木棍两人插入提手环。

8、进行抬动。但无论是支撑结构还是提手结构,均需要对支脚进行定位,以使在支撑结构和提手结构不会出现自动滑动的情况。为了便于用手进行移动电机,可使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面设有设有四个连续设置的凹面。该凹面的形状可以正好是手指头的握力形状。0012为了便于散热,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设有多道垂直于环形槽的竖槽5,在每个竖槽底面设有散热板,每个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6。每个所述的散热鳍片均通过两端的转轴设置在竖槽内。通过一拉杆衔接每个散热鳍片的转轴以使拉杆带动每个散热鳍片呈关闭或开合状态。相邻之间散热鳍片在闭合状态下可以通过连接处增加密封橡胶的方式进行密封。使用时,鳍片打开,不使用时鳍片关闭,以防灰尘进入。001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4092326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2326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9232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