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闭式引流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159264.X (22)申请日 2018.02.26 (71)申请人 温州市人民医院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仓后57号 (72)发明人 吕振业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代理人 胡仁勇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B 1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进 行钝性分离胸壁的插入件和对胸壁进行。
2、扩张和 支撑的支撑机构, 所述插入件包括尖头、 杆体和 杆头, 所述尖头设置在杆体的一端, 所述杆体另 一端设有杆头, 所述插入件的尖头设置为锥形,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在与 插入件配合的一端设有支撑片, 所述支撑片的弧 度与杆体的直径相适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8553695 A 2018.09.21 CN 108553695 A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行钝性分离胸壁的插入件和对胸壁进 行扩张和支撑的支撑机构, 所述插入件包括尖头、 杆体和杆头, 所述尖头设置在杆体的一 端, 所述杆体另一端设有杆头, 所述插入件的尖。
3、头设置为锥形,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 件, 所述支撑件在与插入件配合的一端设有支撑片, 所述支撑片的弧度与杆体的直径相适 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轴, 所述支撑件的支撑片开口所对的一侧有一个向外的凸块, 所述凸块上设有通孔, 所述两个 支撑件通过转轴连接凸块上的孔来限定位置, 并且两个支撑件与转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片相对于尖头的一 侧具有向外凸起的凸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片的厚度小于插入 件的杆体与杆头直径的差值。 5.根。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块弹 片, 所述两块弹片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件相对的一侧上, 并且两块弹片相抵触, 所述弹片的 宽度小于支撑件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件还包括气孔, 所 述气孔在尖头、 杆体和杆头上贯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片长度为8-12mm, 杆体长度为9-13m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53695 A 2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领域, 尤其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5、 0002 在车祸、 坠落伤、 地震、 斗殴、 战场等情况下, 容易出现气胸、 血胸、 血气胸等紧急情 况。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以改善呼吸、 稳定循环、 抢救生 命。 因此,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快速正确地放置至关重要。 0003 目前,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置入采用的方法为: 对病人进行局部麻醉, 然后用手术刀 将皮肤及真皮层切开约1.5cm的切口, 用止血钳分开各肌层, 必要时切开, 最后分开肋间肌, 小心进入胸膜腔, 防止肺损伤, 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 用缝线固定于皮肤, 接闭式引流瓶。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 简化手术流程。
6、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进行钝性分离胸壁的插入件 和对胸壁进行扩张和支撑的支撑机构, 所述插入件包括尖头、 杆体和杆头, 所述尖头设置在 杆体的一端, 所述杆体另一端设有杆头, 所述插入件的尖头设置为锥形,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两个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在与插入件配合的一端设有支撑片, 所述支撑片的弧度与杆体的 直径相适配。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时, 减少了分离肌肉的过程, 可 以直接通过插入件破开肌肉, 然后插入一定距离, 支撑机构撑开, 把肌肉扩张到一定距离, 再插入件拔出来, 再放入引流管, 从而减。
7、少了分离肌肉的过程, 从而达到流程简化、 操作简 便的效果。 000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轴, 所述支撑件的支撑片开口所对的 一侧有一个向外的凸块, 所述凸块上设有通孔, 所述两个支撑件通过转轴连接凸块上的孔 来限定位置, 并且两个支撑件与转轴铰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转轴连接, 支撑机构形成为钳子, 能方便医生使用。 000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片相对于尖头的一侧具有向外凸起的凸出部分。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胸腔内使用时, 支撑片能扩张肌肉组织, 然后才能拔出 插入件和接入引流管; 在进入胸腔内, 支撑片的凸出部分可防止支撑。
8、机构自行脱落。 001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片的厚度小于插入件的杆体与杆头直径的差值。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进入肌肉时, 尖头起到破开肌肉的作用, 支撑机构才能 进入胸腔; 能方便插入件的拔出和引流管的接入, 方便操作。 0013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块弹片, 所述两块弹片分别设置在两 个支撑件相对的一侧上, 并且两块弹片相抵触, 所述弹片的宽度小于支撑件的宽度。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弹片使得两个弧口贴合, 只有在支撑件相对弧口的另一 端用力才能使弧口大开; 在手术过程中, 只需要用力去控制支撑机构开启, 闭合可以通过支 说 明 书 。
9、1/3 页 3 CN 108553695 A 3 撑机构自身的结构达到, 从而减少了医生做手术时的劳累。 0015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插入件还包括气孔, 所述气孔在尖头、 杆体和杆头上贯 穿。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插入件插入进胸腔时, 气孔能缓和胸腔内压力; 也能通 过气孔来反馈是否已经插入胸腔内。 001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片长度为8-12mm, 杆体长度为9-13mm。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片的长度与杆体长度相适配, 能更好的进入到胸壁 中, 方便手术进行。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0 图1。
10、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剖视图; 插入件1、 尖头11、 杆体12、 杆头13、 气孔14、 支撑机构2、 支撑件21、 支撑片211、 凸出部分 2111、 凸块212、 通孔2121、 转轴22、 弹片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2 参见附图1-2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包括进行钝性分离胸壁的 插入件1和对胸壁进行扩张和支撑的支撑机构2, 。
11、所述插入件1包括尖头11、 杆体12和杆头 13, 所述尖头11设置在杆体12的一端, 所述杆体12另一端设有杆头13, 所述插入件的尖头11 设置为锥形,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件21, 所述支撑件21在与插入件配合的一端设有 支撑片211, 所述支撑片211的弧度与杆体12的直径相适配。 0023 如此设置,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时, 减少了分离肌肉的过程, 可以直接通过插 入件1破开肌肉, 然后插入一定距离, 支撑机构2撑开, 把肌肉扩张到一定距离, 再插入件1拔 出来, 再放入引流管, 从而减少了分离肌肉的过程, 从而达到流程简化、 操作简便的效果。 0024 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
12、2还可以设置为镊子等形式, 只要能让支撑机构2夹合和扩 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转轴22, 所述支撑件的支撑片211开口所对所 在的一侧有一个向外的凸块212, 所述凸块212上设有通孔2121, 所述两个支撑件21通过转 轴22连接凸块上的孔来限定位置, 并且两个支撑21件与转轴22铰接。 如此设置, 通过转轴22 连接, 支撑机构形成为钳子, 能方便医生使用。 0025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片211相对于尖头的一侧具有向外凸起的凸出部 分2111。 如此设置, 在胸腔内使用时, 支撑片211能扩张肌肉组织, 然后才能拔出插入件1和 接入引流管; 在进入胸腔内。
13、, 支撑片的凸出部分2111可防止支撑机构自行脱落。 0026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片211的厚度小于插入件的杆体12与杆头13直径 的差值。 如此设置, 在进入肌肉时, 尖头11起到破开肌肉的作用, 支撑机构2才能进入胸腔; 能方便插入件1的拔出和引流管的接入, 方便操作。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553695 A 4 0027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两块弹片23, 所述两块弹片23分别设 置在两个支撑件21相对的一侧上, 并且两块弹片23相抵触, 所述弹片23的宽度小于支撑件 21的宽度。 如此设置, 弹片23使得两个弧口211贴合, 只有在支。
14、撑件21相对弧口的另一端用 力才能使弧口大开; 在手术过程中, 只需要用力去控制支撑机构2开启, 闭合可以通过支撑 机构2自身的结构达到, 从而减少了医生做手术时的劳累。 0028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 所述插入件1还包括气孔14, 所述气孔14在尖头11、 杆体12 和杆头13上贯穿。 如此设置, 当插入件1插入进胸腔时, 气孔14能缓和胸腔内压力; 也能通过 气孔14来反馈是否已经插入胸腔内。 002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片211长度为8-12mm, 杆体12长度为9-13mm。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片211的长度与杆体12长度相适配, 能更好的进入到 胸壁中, 方便手术进行。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553695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8553695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855369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