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盐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目前具有缓解牙痛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对患者的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的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
(2)对患者的面颊部肿胀、牙周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食用本发明植物盐,改善患者的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的症状;
2、食用本发明植物盐,改善患者的面颊部肿胀、牙周炎症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
所述植物盐包括以下组分:盐地碱蓬提取物、高良姜粉、无花果粉、紫花苜蓿粉、红景天提取物、柚皮甙、木犀草素、磷酯酰丝氨酸。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植物盐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含量为:
盐地碱蓬提取物85~92份、高良姜粉1.2~1.5份、无花果粉3~5份、紫花苜蓿粉2.2~3.1份、红景天提取物1.8~2.3份、柚皮甙0.3~0.42份、木犀草素0.1~0.3份、磷酯酰丝氨酸0.2~0.25份。
所述植物盐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含量为:
盐地碱蓬提取物88份、高良姜粉1.3份、无花果粉4份、紫花苜蓿粉2.8份、红景天提取物2份、柚皮甙0.36份、木犀草素0.2份、磷酯酰丝氨酸0.22份。
所述的盐地碱蓬提取物:氯化钠含量为29.8%,丝氨酸含量为60.4mg/g,丙氨酸含量为17.8mg/g。
所述的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甙含量为5%;
所述的柚皮甙:有效成分含量为98.2~99.3%,干燥失重≤3%。
所述的木犀草素:有效成分含量为98%;
所述的磷酯酰丝氨酸:有效成分含量为50%。
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盐地碱蓬提取物步骤;
所述的制备盐地碱蓬提取物步骤包括粉碎、热浸提、脱色步骤。
所述粉碎:粉碎机功率为5.5KW,转速为4200r/min,粉碎时间为12min,粉碎粒度为120目。
所述热浸提:盐地碱蓬粉与水的料液比为1∶12,在60℃下提取50min,提取完成后离心分离,分离出湿残渣,收集上清液A;
所述湿残渣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功率为200w,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完毕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B;
合并上清液A、B,浓缩至原体积的1/3。
所述脱色:通过硅藻土吸附层进行脱色,温度控制在18~22℃,控制流速为40ml/min;
所述硅藻土吸附层,厚度为120cm;所述硅藻土为经过500~540℃高温处理50~60min的硅藻土原矿粉,其细度为20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食用本发明植物盐后,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的症状,改善牙龈红肿的有效率为95~100%,改善遇冷热刺激痛的有效率为94~98%;
2、食用本发明植物盐后,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颊部肿胀、牙周炎症状,改善面颊部肿胀的有效率为94~96%,改善牙周炎的有效率为89~95%;
3、食用本发明植物盐,无任何身体不适的不良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1 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
所述植物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盐地碱蓬提取物85份、高良姜粉1.2份、无花果粉3份、紫花苜蓿粉2.2份、红景天提取物1.8份、柚皮甙0.3份、木犀草素0.1份、磷酯酰丝氨酸0.2份;
所述的盐地碱蓬提取物:氯化钠含量为29.8%,丝氨酸含量为60.4mg/g,丙氨酸含量为17.8mg/g;
所述的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甙含量为5%;
所述的柚皮甙:有效成分含量为98.2~99.3%,干燥失重≤3%;
所述的木犀草素:有效成分含量为98%;
所述的磷酯酰丝氨酸:有效成分含量为50%。
实施例 2 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
所述植物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盐地碱蓬提取物88份、高良姜粉1.3份、无花果粉4份、紫花苜蓿粉2.8份、红景天提取物2份、柚皮甙0.36份、木犀草素0.2份、磷酯酰丝氨酸0.22份;
所述的盐地碱蓬提取物:氯化钠含量为29.8%,丝氨酸含量为60.4mg/g,丙氨酸含量为17.8mg/g;
所述的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甙含量为5%;
所述的柚皮甙:有效成分含量为98.2~99.3%,干燥失重≤3%;
所述的木犀草素:有效成分含量为98%;
所述的磷酯酰丝氨酸:有效成分含量为50%。
实施例 3 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
所述植物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盐地碱蓬提取物92份、高良姜粉1.5份、无花果粉5份、紫花苜蓿粉3.1份、红景天提取物2.3份、柚皮甙0.42份、木犀草素0.3份、磷酯酰丝氨酸0.25份;
所述的盐地碱蓬提取物:氯化钠含量为29.8%,丝氨酸含量为60.4mg/g,丙氨酸含量为17.8mg/g;
所述的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甙含量为5%;
所述的柚皮甙:有效成分含量为98.2~99.3%,干燥失重≤3%;
所述的木犀草素:有效成分含量为98%;
所述的磷酯酰丝氨酸:有效成分含量为50%。
实施例 4 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盐地碱蓬提取物
a、原料处理
选择成熟期的优质盐地碱蓬,盐地碱蓬中Mg含量为0.22mg/g,Pb含量为2.27mg/kg,Cd含量为0.08 mg/kg,As的含量为1.96 mg/kg,Ni的含量为2.65 mg/kg;
采摘新鲜盐地碱蓬后,用清水洗净,切成2~4㎝的小段,自然晒干至水分含量为10~13%。
b、粉碎
将晒干的盐地碱蓬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机功率为5.5KW,转速为4200r/min,粉碎时间为12min,粉碎粒度为120目。
c、热浸提
将盐地碱蓬粉与水按照1∶12的质量比混匀,加入碱液调节pH为9,在60℃下提取50min,提取完成后离心分离,分离出湿残渣,收集上清液A;
湿残渣中,加入湿残渣质量8倍的蒸馏水,加酸调节至pH为6,制得水溶性提取液;将提取液置于超声波提取器中,超声波功率为200w,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完毕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B;
合并上清液A、B,浓缩至原体积的1/3,浓缩后得盐地碱蓬提取液。
d、脱色
将提取液进行超声处理10min,采用的超声波频率为13.8兆赫;超声处理后,静置20min,使提取液温度控制在18~22℃,过硅藻土吸附层,进行脱色,控制流速为40ml/min;
所述硅藻土吸附层,厚度为120cm;所述硅藻土为经过500~540℃高温处理50~60min的硅藻土原矿粉,其细度为200目。
e、脱重金属
向盐地碱蓬提取液中加入生物吸附剂,加入量为提取液质量的0.6%,提取液温度控制在36℃,90rpm搅拌25小时;
所述生物吸附剂,以重量份计,包括海藻酸钠8份、褐藻胶2.6份、鲁氏毛霉菌粉0.3份、藤黄微球菌菌粉0.2份、酿酒酵母菌粉0.3份;
所述鲁氏毛霉菌粉:含鲁氏毛霉0.5×109个/g,载体为大豆蛋白粉;
所述藤黄微球菌菌粉:含藤黄微球菌2.5×109个/g,载体为土豆淀粉;
所述酿酒酵母菌粉:含酿酒酵母3×109个/g,载体为玉米淀粉;
上述微生物分别由菌种按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制得。
f、过滤和干燥
将提取液引入真空抽滤机,抽滤;收集滤液。
将滤液置于容器中,滤液厚度为3~5cm,置于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温度控制在85~90℃,干燥时间为4~5小时,干燥后水分含量为7~9%;制得盐地碱蓬提取物,其中,氯化钠含量为29.8%,丝氨酸含量为60.4mg/g,丙氨酸含量为17.8mg/g。
步骤2、称量
按照一种具有缓解牙痛功能的植物盐的配方,分别称取各个原料。
步骤3、粉碎
将高良姜粉、无花果粉、紫花苜蓿粉分别烘干至重量不再减少,粉碎为200目的粉末,混合后,800rpm搅拌10min;得到混合粉末。
步骤4、混合
将盐地碱蓬提取物加入到搅拌罐中,加入上述步骤制得的混合粉末,开启搅拌,所述搅拌速度为800rpm,持续搅拌15min;再加入红景天提取物、柚皮甙、木犀草素、磷酯酰丝氨酸,加入后再搅拌10min;静置1h,放料。
上述实施例中的百分数,除特殊说明的外,为质量百分数。
结果检测:
(1)选取300名牙痛的患者为志愿者,进行本发明产品的试食实验;
将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每组100名志愿者;三组志愿者年龄在40~50岁之间,身体状况无明显差异;食用前,志愿者均有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牙周炎的病症;
志愿者食用本发明植物盐,每人食用6g/天;其中,实验组1食用实施例1的植物盐,实验组2食用实施例2的植物盐,实验组3食用实施例3的植物盐;
实验7天,对志愿者跟踪调查,与食用前相比,患者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牙周炎的病症有明显的改善,改善情况见表1;
表1患者牙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由表1可见,食用本发明植物盐后,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牙周炎症状,改善牙龈红肿的有效率为95~100%;改善遇冷热刺激痛的有效率为94~98%;改善面颊部肿胀的有效率为94~96%,改善牙周炎的有效率为89~95%。
(2)经调查,所有志愿者中,食用本发明植物盐,无任何身体不适的不良症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