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按摩器.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6689829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604175.9

申请日:

20171119

公开号:

CN208065427U

公开日:

2018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7/00,A61H15/02,A61F7/00

主分类号:

A61H7/00,A61H15/02,A61F7/00

申请人:

林碎楷

发明人:

林碎楷

地址:

325000 浙江省瑞安市飞云镇兴业路48号

优先权:

CN20172160417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按摩器,解决了按摩器对于适应不同尺寸和无法支撑较大后靠力的问题,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包括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铰接连接,按摩左板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上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按摩右板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上设有切槽、第三弧形槽,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固定盖,安装块为中空结构,固定盖上设有套柱,固定盖通过套柱穿过安装块,且套柱与第三弧形槽固定连接,对人体部位有支撑作用,且随着倾靠角度的增大而变化,同时按摩球具有正转、反转和加热的功能,有利于提高使用满意度,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铰接连接;所述的按摩左板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弧形槽,且第一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的第一弧形槽内径等于第二弧形槽外径;所述的按摩右板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中央设有切槽,且第二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三弧形槽,所述的第三弧形槽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弧形槽内径;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固定盖,所述的安装块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固定盖上设有套柱,所述的固定盖通过套柱穿过安装块,且套柱与第三弧形槽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盖与按摩右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套柱上设有扭簧,扭簧设置于安装块和固定盖之间,所述的扭簧两端分别与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凸起,转动按摩左板时,所述的第一弧形槽通过凸起与切槽挡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若干通槽,所述的通槽均匀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两者侧面均设有防护片,所述的防护片分别沿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的外边缘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片上设有加强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组件和电路组件,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电机、转动盘和按摩球,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内,所述的电机和转动盘之间通过连接轴和齿轮传动,所述的转动盘和按摩球活动连接,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控制开关、线路板和电源接头,所述的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头分别和线路板电联接,所述的电机和线路板电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内均设有红外发生器,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电联接,所述的红外发生器的输出端伸入按摩球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表面设有卡槽,卡槽槽壁上交错设置凸块,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导线卡入卡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按摩器种类繁多,但多数按摩器为平板式结构,主要针对背部的按摩器适用范围狭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尺寸不同,而享受到的按摩效果大大不同,而且按摩器的功能单一,难以同时满足大多数的群众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包括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铰接连接;

所述的按摩左板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弧形槽,且第一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的第一弧形槽内径等于第二弧形槽外径;

所述的按摩右板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中央设有切槽,且第二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三弧形槽,所述的第三弧形槽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弧形槽内径;

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固定盖,所述的安装块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固定盖上设有套柱,所述的固定盖通过套柱穿过安装块,且套柱与第三弧形槽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盖与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套柱上设有扭簧,扭簧设置于安装块和固定盖之间,所述的扭簧两端分别与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凸起,转动按摩左板时,所述的第一弧形槽通过凸起与切槽挡接。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若干通槽,所述的通槽均匀排列。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两者侧面均设有防护片,所述的防护片分别沿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的外边缘设置。

所述的防护片上设有加强肋。

还包括按摩组件和电路组件,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电机、转动盘和按摩球,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内,所述的电机和转动盘之间通过连接轴和齿轮传动,所述的转动盘和按摩球活动连接,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控制开关、线路板和电源接头,所述的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头分别和线路板电联接,所述的电机和线路板电联接。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内均设有红外发生器,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电联接,所述的红外发生器的输出端伸入按摩球内。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表面设有卡槽,卡槽槽壁上交错设置凸块,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导线卡入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对人体部位有支撑作用,且随着倾靠角度的增大而变化,同时按摩球具有正转、反转和加热的功能,有利于提高使用满意度,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盖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包括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铰接连接,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可相对转动,初始状态为两者呈120°~150°夹角,当夹角为120°时,加上其它凸出部件高度即满足大多数人群的需求,当夹角为150°时,为最大限制角度,否则,当按摩器平摊摊开时,转动范围仅30°。

所述的按摩左板1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弧形槽3,且第一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二弧形槽4,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内径等于第二弧形槽4外径,内径为弧形结构的内圈圆心直径,外径为弧形结构的外圈圆心直径,第一铰接部的两端处于第一铰接部中央的两侧,第一弧形槽3和第二弧形槽4均为镂空结构,用于和按摩右板2铰接或容纳安装其它零部件,第一弧形槽3和第二弧形槽4应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按摩右板2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中央设有切槽5,且第二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三弧形槽6,所述的第三弧形槽6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弧形槽4内径,切槽5和第一弧形槽3长度相契合,第三弧形槽6转动时进入第二弧形槽4内,故两者形状和尺寸均相适配。

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7,安装块7上设有固定盖8,所述的安装块7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固定盖8上设有套柱9,所述的固定盖8通过套柱9穿过安装块7,且套柱9与第三弧形槽6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盖8与按摩右板2固定连接,即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通过安装块7连接,且通过固定盖8及套柱9贯穿安装块7,使得按摩左板1可绕套柱9转动,同时固定盖8和按摩右板2呈相对一体的静止体系,由此完成铰接连接结构。

所述的套柱9上设有扭簧,扭簧设置于安装块7和固定盖8之间,所述的扭簧两端分别与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固定连接,扭簧使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保持120°~150°的夹角,当人向后倾靠时,对按摩器施加压力,扭簧的弹性恢复力对于人体会有一个支撑力,同时,使按摩器紧紧贴合人体,增强按摩效果,有利于提高使用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上设有凸起,转动按摩左板1时,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通过凸起与切槽5挡接,当按摩器平摊摊开后,又受到外力时,凸起防止过度转动,又能保护扭簧,防止弹性恢复力失效。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上设有若干通槽10,所述的通槽10均匀排列,起到散热的作用,因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内部空间相对封闭,故设置形状与一般散热器类似的通槽10,来排出热量、降低内部运转温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两者侧面均设有防护片11,所述的防护片11分别沿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的外边缘设置,按摩器一般会套上护套,为避免护套局部卡入转动部件,故设置防护片11撑开护套,并在平时可能的一些碰撞中对按摩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所述的防护片11上设有加强肋12,防护片11可能承受的外力不止一个方向,故设置加强肋12,提高防护片11结构的稳定性和耐力性。

还包括按摩组件和电路组件,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电机、转动盘13和按摩球14,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弧形槽3内,所述的电机和转动盘13之间通过连接轴和齿轮传动,所述的转动盘13和按摩球14活动连接,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控制开关、线路板和电源接头,所述的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头分别和线路板电联接,所述的电机和线路板电联接,电机和转动盘13之间的齿轮传动或两者的连接结构为现有的成熟技术,股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内均设有红外发生器,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电联接,所述的红外发生器的输出端伸入按摩球14内,红外发生器产生加热红光,而对人体局部加热,增强按摩效果。

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表面设有卡槽15,卡槽15槽壁上交错设置凸块16,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导线卡入卡槽15,避免导线在使用的时候拉扯而断裂,因本设计是分体式可折叠的结构,故导线不能设置在内部,此类结构将导线完美的隐藏在按摩器内,不占用额外空间,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对人体部位有支撑作用,且随着倾靠角度的增大而变化,同时按摩球具有正转、反转和加热的功能,有利于提高使用满意度,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折叠按摩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04175.9 (22)申请日 2017.11.19 (73)专利权人 林碎楷 地址 325000 浙江省瑞安市飞云镇兴业路 48号 (72)发明人 林碎楷 (51)Int.Cl. A61H 7/00(2006.01) A61H 15/02(2006.01) A61F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 特别涉及一种 可折叠按摩器, 解决了按摩器对于适应不同尺寸 和无法支撑较大后靠力的问题, 。

2、一种可折叠按摩 器, 包括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 按摩左板和按摩 右板铰接连接, 按摩左板上具有第一铰接部, 第 一铰接部上设有第一弧形槽、 第二弧形槽, 按摩 右板上具有第二铰接部, 第二铰接部上设有切 槽、 第三弧形槽, 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 安 装块上设有固定盖, 安装块为中空结构, 固定盖 上设有套柱, 固定盖通过套柱穿过安装块, 且套 柱与第三弧形槽固定连接, 对人体部位有支撑作 用, 且随着倾靠角度的增大而变化, 同时按摩球 具有正转、 反转和加热的功能, 有利于提高使用 满意度, 结构简单、 容易拆卸, 具有实用性和经济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

3、8065427 U 2018.11.09 CN 208065427 U 1.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 右板铰接连接; 所述的按摩左板上具有第一铰接部, 第一铰接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弧形槽, 且第一铰接 部两端设有第二弧形槽,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内径等于第二弧形槽外径; 所述的按摩右板上具有第二铰接部, 第二铰接部中央设有切槽, 且第二铰接部两端设 有第三弧形槽, 所述的第三弧形槽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弧形槽内径; 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 安装块上设有固定盖, 所述的安装块为中空结构, 所述的固定盖上设有套柱, 所述的固定盖通过套柱穿过安装。

4、块, 且套柱与第三弧形槽固定 连接, 所述的固定盖与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套柱上设有扭簧, 扭簧设置于安装块和固定盖之间, 所述的扭簧两端分别与按 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凸 起, 转动按摩左板时,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通过凸起与切槽挡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 若干通槽, 所述的通槽均匀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两 者侧面均设有防护片, 所述的防护片分别沿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的外边缘设置。 。

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护片上设有加强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按摩组件和电路组件, 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电机、 转动盘和按摩球, 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内, 所述的电机 和转动盘之间通过连接轴和齿轮传动, 所述的转动盘和按摩球活动连接, 所述的电路组件 包括控制开关、 线路板和电源接头, 所述的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头分别和线路板电联接, 所述 的电机和线路板电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内 均设有红外发生器,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电联接, 所述的红外。

6、发生器的输出端伸入 按摩球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表 面设有卡槽, 卡槽槽壁上交错设置凸块,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 导线卡入卡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65427 U 2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 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 市场上的按摩器种类繁多, 但多数按摩器为平板式结构, 主要针对背部的按摩器 适用范围狭窄,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尺寸不同, 而享受到的按摩效果大大不同, 而且按摩器的 功能单一, 难以同时满足大多数的。

7、群众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包括按 摩左板和按摩右板,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铰接连接; 0005 所述的按摩左板上具有第一铰接部, 第一铰接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弧形槽, 且第一 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二弧形槽,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内径等于第二弧形槽外径; 0006 所述的按摩右板上具有第二铰接部, 第二铰接部中央设有切槽, 且第二铰接部两 端设有第三弧形槽, 所述的第三弧形槽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弧形槽内径; 0007 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 安装块上。

8、设有固定盖, 所述的安装块为中空 结构, 所述的固定盖上设有套柱, 所述的固定盖通过套柱穿过安装块, 且套柱与第三弧形槽 固定连接, 所述的固定盖与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0008 所述的套柱上设有扭簧, 扭簧设置于安装块和固定盖之间, 所述的扭簧两端分别 与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固定连接。 0009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凸起, 转动按摩左板时,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通过凸起与 切槽挡接。 0010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上设有若干通槽, 所述的通槽均匀排列。 0011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两者侧面均设有防护片, 所述的防护片分别沿按摩左 板和按摩右板的外边缘设置。 0012 所述的防护片上设有加强肋。 。

9、0013 还包括按摩组件和电路组件, 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电机、 转动盘和按摩球, 所述的 电机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内, 所述的电机和转动盘之间通过连接轴和齿轮传动, 所述的转动 盘和按摩球活动连接, 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控制开关、 线路板和电源接头, 所述的控制开关 和电源接头分别和线路板电联接, 所述的电机和线路板电联接。 0014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内均设有红外发生器,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电 联接,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的输出端伸入按摩球内。 0015 所述的按摩左板和按摩右板表面设有卡槽, 卡槽槽壁上交错设置凸块, 所述的红 外发生器和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导线卡入卡槽。 001。

1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对人体部位有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65427 U 3 撑作用, 且随着倾靠角度的增大而变化, 同时按摩球具有正转、 反转和加热的功能, 有利于 提高使用满意度, 结构简单、 容易拆卸, 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盖局部放大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图3所示, 一种可折叠按摩器, 包括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 所述的按摩左 板1和按摩右板2铰接连接, 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可。

11、相对转动, 初始状态为两者呈120 150 夹角, 当夹角为120 时, 加上其它凸出部件高度即满足大多数人群的需求, 当夹角为 150 时, 为最大限制角度, 否则, 当按摩器平摊摊开时, 转动范围仅30 。 0021 所述的按摩左板1上具有第一铰接部, 第一铰接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弧形槽3, 且第 一铰接部两端设有第二弧形槽4,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内径等于第二弧形槽4外径, 内径为弧 形结构的内圈圆心直径, 外径为弧形结构的外圈圆心直径, 第一铰接部的两端处于第一铰 接部中央的两侧, 第一弧形槽3和第二弧形槽4均为镂空结构, 用于和按摩右板2铰接或容纳 安装其它零部件, 第一弧形槽3和第二弧形。

12、槽4应为一体式结构。 0022 所述的按摩右板2上具有第二铰接部, 第二铰接部中央设有切槽5, 且第二铰接部 两端设有第三弧形槽6, 所述的第三弧形槽6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弧形槽4内径, 切槽5和第 一弧形槽3长度相契合, 第三弧形槽6转动时进入第二弧形槽4内, 故两者形状和尺寸均相适 配。 0023 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端面设有安装块7, 安装块7上设有固定盖8, 所述的安装块7为 中空结构, 所述的固定盖8上设有套柱9, 所述的固定盖8通过套柱9穿过安装块7, 且套柱9与 第三弧形槽6固定连接, 所述的固定盖8与按摩右板2固定连接, 即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通 过安装块7连接, 且通过固定盖8及。

13、套柱9贯穿安装块7, 使得按摩左板1可绕套柱9转动, 同时 固定盖8和按摩右板2呈相对一体的静止体系, 由此完成铰接连接结构。 0024 所述的套柱9上设有扭簧, 扭簧设置于安装块7和固定盖8之间, 所述的扭簧两端分 别与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固定连接, 扭簧使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保持120 150 的夹 角, 当人向后倾靠时, 对按摩器施加压力, 扭簧的弹性恢复力对于人体会有一个支撑力, 同 时, 使按摩器紧紧贴合人体, 增强按摩效果, 有利于提高使用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0025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上设有凸起, 转动按摩左板1时,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通过凸起 与切槽5挡接, 当按摩器平摊摊。

14、开后, 又受到外力时, 凸起防止过度转动, 又能保护扭簧, 防 止弹性恢复力失效。 0026 所述的第一弧形槽3上设有若干通槽10, 所述的通槽10均匀排列, 起到散热的作 用, 因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内部空间相对封闭, 故设置形状与一般散热器类似的通槽10, 来排出热量、 降低内部运转温度, 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0027 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两者侧面均设有防护片11, 所述的防护片11分别沿 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的外边缘设置, 按摩器一般会套上护套, 为避免护套局部卡入转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65427 U 4 部件, 故设置防护片11撑开护套, 并在平时。

15、可能的一些碰撞中对按摩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0028 所述的防护片11上设有加强肋12, 防护片11可能承受的外力不止一个方向, 故设 置加强肋12, 提高防护片11结构的稳定性和耐力性。 0029 还包括按摩组件和电路组件, 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电机、 转动盘13和按摩球14, 所 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弧形槽3内, 所述的电机和转动盘13之间通过连接轴和齿轮传动, 所述 的转动盘13和按摩球14活动连接, 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控制开关、 线路板和电源接头, 所述 的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头分别和线路板电联接, 所述的电机和线路板电联接, 电机和转动盘 13之间的齿轮传动或两者的连接结构为现有的成熟技术,。

16、 股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30 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内均设有红外发生器,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 电联接,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的输出端伸入按摩球14内, 红外发生器产生加热红光, 而对人体 局部加热, 增强按摩效果。 0031 所述的按摩左板1和按摩右板2表面设有卡槽15, 卡槽15槽壁上交错设置凸块16,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导线卡入卡槽15, 避免导线在使用的时 候拉扯而断裂, 因本设计是分体式可折叠的结构, 故导线不能设置在内部, 此类结构将导线 完美的隐藏在按摩器内, 不占用额外空间, 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

17、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按摩器对人体部位有支 撑作用, 且随着倾靠角度的增大而变化, 同时按摩球具有正转、 反转和加热的功能, 有利于 提高使用满意度, 结构简单、 容易拆卸, 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领域内普通 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6542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8065427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8065427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8065427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