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425744.8 (22)申请日 2014.08.26 A61K 47/36(2006.01) A61L 15/42(2006.01) A61L 15/44(2006.01) A61L 15/24(2006.01) A61F 13/02(2006.01) A61L 15/18(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 地址 226019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 9 号 (72)发明人 夏栋林 顾海鹰 何红 李晓东 陈燕培 王雨飞 陈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35 。
2、代理人 孟阿妮 郭栋梁 CN 101062055 A,2007.10.31, CN 101664563 A,2010.03.10, CN 102783986 A,2012.11.21, CN 103933382 A,2014.07.23, WO 2014/074503 A1,2014.05.15, US 2011/0189287 A1,2011.08.04, 张静等 . 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 足的 Meta 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第 29 卷 ( 第 29 期 ), 第 17-21 页 . (54) 发明名称 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
3、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 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制备抗 菌层 : 将聚丙烯酸钠加入纳米银溶液中, 搅拌, 形 成胶体 ; 将胶体干燥, 得到抗菌层 ; 制备吸水、 缓 释层 : 将珍珠粉、 牛黄溶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 得到混合液, 将聚丙烯酸钠缓慢加入混合液中, 边 加入边搅拌, 直至形成透明胶体 ; 制备防水透气 层 :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溶液 中, 溶解, 得到透明液体 ; 组装 : 将透明液体倒入 平皿中, 厚度在 1.5 2.5mm 之间, 并覆盖一层无 纺布, 然后将吸水、 缓释层的透明胶体平铺于无纺 布上, 得到混合层, 将混合层烘干。
4、, 使透明胶体和 透明液体粘合在一起, 再在混合层的透明胶体上 粘接抗菌层。本发明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显著 的优点。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杨静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4225668 B 2016.07.06 CN 104225668 B 1.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抗菌层: 将聚丙烯酸钠加入纳米银溶液中, 搅拌, 形成胶体; 将胶体干燥, 得到抗菌层; 2)制备吸水、 缓释层: 将珍珠粉、 牛黄溶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 得到混合。
5、液, 将聚丙烯酸钠缓慢加入混合液 中, 边加入边搅拌, 直至形成透明胶体; 3)制备防水透气层: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 溶解, 得到透明液体; 4)组装: 将步骤(3)中得到的透明液体倒入平皿中, 厚度在1.52.5mm之间, 并覆盖一层无纺 布, 成膜后将步骤(2)中的透明胶体平铺于无纺布上, 得到混合层, 将混合层烘干, 使透明胶 体和透明液体粘合在一起, 再在混合层的透明胶体上粘接抗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 所述纳米银溶液的浓 度为100-200mg/L, 所述聚丙烯酸钠与所述纳米银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52.0g: 。
6、1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 干燥的温度为50- 70, 干燥的时间为15-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 聚丙烯酸钠、 珍珠粉、 牛黄、 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重量体积比: 1.52.0g: 0.20.5g: 0.20.5g: 100mL, 所述步 骤1)中的聚丙烯酸钠与所述珍珠粉的重量比为1.52.0: 0.2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 粉末与无水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0g2.0g: 50mL; 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
7、与所述 珍珠粉的重量比为1.02.0: 0.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 所述烘干为将混合层 放入40-50烘箱连续烘烤3-5h。 7.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 其特征在于, 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 方法制备得到。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225668 B 2 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 用以覆盖疮、 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 可以避免细菌 感染及其他外来。
8、因素的影响, 起到保护创口的作用。 水凝胶敷料中的水凝胶可牢固地粘贴 于创口边缘皮肤, 同时可吸收大量创面渗液, 能够解决传统纱布通透性太高容易使创面脱 水、 粘着创面, 更换时会造成再次机械性损伤、 外界环境微生物容易通过, 交叉感染的机会 较高等问题, 另外, 水凝胶敷料还能够吸收创面渗出物和一些有毒物质、 保持创面湿润, 潴 留创面本身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等优点, 而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是目前大部分水凝胶 敷料为单层或双层, 双层具有抗菌层和吸水层, 现有的水凝胶敷料在防水, 促进创面愈合方 面不足, 而且只有少部分具有抗菌的功效。 发明内容 0003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
9、, 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 解。 应当理解, 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 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 或重要部分, 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 以 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4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促进创面愈合, 效果 显著的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制备抗菌层: 0008 将聚丙烯酸钠加入纳米银溶液中, 搅拌, 形成胶体; 将。
10、胶体干燥, 得到抗菌层; 0009 2)制备吸水、 缓释层: 0010 将珍珠粉、 牛黄溶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 得到混合液, 将聚丙烯酸钠缓慢加入混 合液中, 边加入边搅拌, 直至形成透明胶体; 0011 3)制备防水透气层: 0012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 溶解, 得到透明液体; 0013 4)组装: 0014 将步骤(3)中得到的透明液体倒入平皿中, 厚度在1.52.5mm之间, 并覆盖一层无 纺布, 成膜后将步骤(2)中的透明胶体平铺于无纺布上, 得到混合层, 将混合层烘干, 使吸 水、 缓释层的透明胶体和防水透气层的透明液体粘合在一起(即, 烘干后透明胶体和透明液。
11、 体即粘合在一起), 再在混合层的透明胶体上粘接抗菌层。 0015 所述步骤1)中, 所述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100-200mg/L, 所述聚丙烯酸钠与所述纳 米银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52.0g: 100mL。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4225668 B 3 0016 所述步骤1)中, 干燥的温度为50-70, 干燥的时间为15-30分钟。 0017 所述步骤2)中, 聚丙烯酸钠、 珍珠粉、 牛黄、 羧甲基壳聚糖的重量体积比: 1.5 2.0g: 0.20.5g: 0.20.5g: 100mL, 所述步骤1)中的聚丙烯酸钠与所述珍珠粉的重量比为 1.52.0: 0.20.5。 0。
12、018 所述步骤2)中, 干燥的温度为50-70, 干燥的时间为46h。 0019 所述步骤3)中, 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与无水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0g 2.0g: 50mL; 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与所述珍珠粉的重量比为1.02.0: 0.20.5。 0020 所述步骤4)中, 所述烘干为将混合层放入40-50烘箱连续烘烤3-5h。 0021 所述步骤4)中, 所述透明胶体粘接抗菌层。 由于抗菌层含有聚丙烯酸钠, 而含有聚 丙烯酸钠的胶体是具有粘性的, 故可直接粘接抗菌层。 002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 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
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 分阶段作用, 效果显著 0025 第一阶段(从0h开始)抗菌: 主要是抗菌层中的纳米银起主要作用。 0026 第二阶段(从16h开始)药物缓释: 随着吸水缓释层吸水量的增加, 16-36h后, 吸水 缓释层由干燥状态变成水凝胶状, 珍珠、 牛黄、 壳聚糖等开始向皮肤创面扩散, 起到促进伤 口愈合的作用。 0027 第三阶段(从36h开始)控制水分: 创面干燥或水分过多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随着 皮肤的渗液的增加, 36h后创面水分过多开始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防水透气层保持一定的湿 蒸汽透气率(MVTR), 能够保持创面适当的水分, 促进创面愈合。 002。
14、8 2、 抗菌时间长: 0029 首先抗菌层与创面直接接触, 起到抗菌的作用, 且利用纳米银具有广谱抗菌性, 及 聚丙烯酸钠对纳米银具有缓释作用, 可保持创面的长久抑菌, 且聚丙烯酸钠是高分子吸水 性材, 可吸收创面多余渗液。 0030 3、 防止二次创伤: 0031 防水透气层, 成膜后的聚乙烯醇缩丁醛防水、 透气性能好, 与皮肤能够很好的贴 服, 能有效的阻止外接细菌的入侵。 附图说明 003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15、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作用于糖尿病创面感染模 型的愈合时间与愈合率的关系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菌层和吸水缓释层分阶段作用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 0037 1-抗菌层; 2-吸水缓释层; 3-防水透气层。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4225668 B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
16、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 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 应当 注意, 为了清楚的目的, 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 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9 参见图1, 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 抗菌层1位于吸水缓释层2的一侧面, 吸水缓释层2的另一侧面。
17、色号有防水透气层3。 抗菌层1、 吸水缓释层2及防水透气层3组成本 发明的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 抗菌层: 纳米银发挥广谱的抗菌性, 聚丙烯酸钠能够吸 收部分渗液, 具备粘附性, 紧贴创面。 0040 吸水缓释层: 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 作用创面第二天后, 吸收了部分渗液, 药物开 始逐渐释放, 并保持一定的浓度。 0041 防水透气层: 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能够快速成膜、 发挥防水、 阻菌及保持最佳透气 性的作用。 0042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作进 一步的说明: 0043 实施例1 0044 一种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
18、下步骤: 0045 1)制备抗菌层: 纳米银/聚丙烯酸钠混合胶体的制备 0046 将合成的纳米银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 其浓度为100mg/L, 称取2.0g聚丙烯酸钠 加入纳米银溶液中, 边加入边搅拌, 直至完全形成胶体。 0047 将其放入烘箱下60, 真空干燥20分钟, 直至获得适当的粘度的抗菌层。 0048 2)制备吸水、 缓释层: 聚丙烯酸钠、 珍珠粉、 牛黄、 羧甲基壳聚糖等混合胶的制备 0049 称取0.2克珍珠、 0.2克牛黄溶于100mL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 将2g聚丙烯酸钠缓慢 加入溶液中, 边加入边搅拌, 直至形成透明胶体; 0050 3)制备防水透气层: 聚乙烯醇缩。
19、丁醛膜液的制备 0051 将2g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粉末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 溶解直至透明液体。 0052 4)组装: 0053 将步骤(3)中膜液倒入90mm平皿中, 厚度在1.52.5mm之间, 并覆盖一层无纺布, 然后将步骤(2)中胶体平铺于培养皿中, 放入60烘箱连续烘烤4h烘干, (2)和(3)粘合在一 起, 并且(3)附在(2)的一侧。 0054 最后将(1)粘在(2)的另一侧, 保持适当的粘度。 0055 实施例2 005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 0057 所述步骤1)中, 所述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150mg/L, 所述聚丙烯酸钠的用量为。
20、 1.5g; 干燥的温度为50, 干燥的时间为30分钟。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4225668 B 5 0058 所述步骤2)中, 聚丙烯酸钠1.5g、 珍珠粉0.5g、 牛黄0.3g, 干燥的温度为70, 干燥 的时间为5h。 0059 所述步骤3)中, 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1.5g。 0060 所述步骤4)中, 所述烘干为将混合层放入40烘箱连续烘烤5h。 0061 实施例3 006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 0063 所述步骤1)中, 所述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200mg/L, 所述聚丙烯酸钠的用量为 1.8g; 干燥的温度为70, 干燥的时间为1。
21、5分钟。 0064 所述步骤2)中, 聚丙烯酸钠1.8g、 珍珠粉0.3g、 牛黄0.5g, 干燥的温度为50, 干燥 的时间为6h。 0065 所述步骤3)中, 聚乙烯醇缩丁醛粉末1.0g。 0066 所述步骤4)中, 所述烘干为将混合层放入50烘箱连续烘烤3h。 0067 本发明提供的分阶段作用抗菌水凝胶敷料除具有一般水凝胶敷料具有的优异吸 水性能、 抗菌、 透气、 不粘连伤口等特征外, 还具有防水(减少二次创伤)、 分阶段作用(抗菌、 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显著)的特点。 0068 将其作用于糖尿病创面感染模型, 效果显著。 具体的愈合时间与愈合率的情况可 参见图2, 由于抗菌层的作用, 24。
22、h后, 使用本发明的创面愈合速度要明显快于对照组。 24h 后, 吸水缓释层中的药物开始缓释, 对创面的愈合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般使用4天, 创 面细菌能够全部被杀灭, 因此可以在4天后进行更换, 更换后具有抗菌的效果, 防止细菌的 滋生。 0069 本发明还可应用于慢性溃疡、 感染创面的治疗, 能够减少外界细菌等的二次损伤、 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显著。 0070 本发明抗菌层和吸水缓释层分阶段作用如图3所示。 本发明抗菌层的作用时间从 开始接触创面开始, 吸水、 缓释层的作用时间与吸水、 缓释层干燥的程度和创面渗液量有直 接关系。 具体如表1所示: 0071 表1 说 明 书 4/5。
23、 页 6 CN 104225668 B 6 0072 0073 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 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便于描述, 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对 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 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 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 关描述。 0074 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等实施例中, 显然, 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 组合和/ 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 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 同时, 在上面对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 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 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 或替代其 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24、。 0075 应该强调, 术语 “包括/包含” 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 要素、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但并 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 要素、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0076 最后应说明的是: 虽然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 但是应当理解在不 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替代和 变换。 而且, 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 设备、 手段、 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 施例。 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执 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 现有和将来 要被开发的过程、 设备、 手段、 方法或者步骤。 因此, 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 括这样的过程、 设备、 手段、 方法或者步骤。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4225668 B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4225668 B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4225668 B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