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68826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5009.4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号:

CN104104922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7/18申请日:20140724|||公开

IPC分类号:

H04N7/18; H04N5/21

主分类号:

H04N7/18

申请人:

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衡东; 吴海宁; 殷刚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66号1栋7层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本发明通过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可完成对地下文物的探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效率的文物探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视频接口与视频服务器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
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

4.
  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现场探测装置安装在考古挖掘地点;
S2.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
S3.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
S4.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21. 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
S22. 探测器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
S23. 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
S24.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S25.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视频接口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以及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非均匀校正,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

说明书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古探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考古研究不仅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也依赖于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考古研究逐渐成为一门与众多学科联系的社会科学,我国的考古研究正处于日益发展的状态。
目前,我国的考古探测主要利用电流、电磁波以及磁场等辅助手段来探测地下文物,但该种技术对地质环境和遗存的埋藏深度有一定要求,在探测精度与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不够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可靠性好、精确度高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
所述的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视频接口与视频服务器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
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
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现场探测装置安装在考古挖掘地点;
S2.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
S3.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
S4.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21. 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
S22. 探测器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
S23. 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
S24.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S25.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视频接口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以及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非均匀校正,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红外传感模块通过采集范围内所有对象的红外图像,可检测到深埋地下的古文物等,且并不局限于对金属的识别,能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效率的文物探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考古探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传感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考古探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
如图2所示,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视频接口与视频服务器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
如图3所示,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现场探测装置安装在考古挖掘地点;
S2.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
S3.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
S4.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21. 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
S22. 探测器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
S23. 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
S24.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S25.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视频接口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非均匀校正功能,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功能,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功能,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功能,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492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4922A21申请号201410355009422申请日20140724H04N7/18200601H04N5/2120060171申请人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66号1栋7层4号72发明人曾衡东吴海宁殷刚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代理人袁英54发明名称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

2、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本发明通过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可完成对地下文物的探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效率的文物探测。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4922ACN104104922A1/2页21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

3、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视频接口与视频服务器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

4、、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所述低噪声电。

5、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4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现场探测装置安装在考古挖掘地点;S2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S3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S4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21图像处理芯片。

6、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S22探测器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S23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S24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S25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视频接口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权利要求书CN104104922A2/2页3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以及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非均匀校正,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

7、图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权利要求书CN104104922A1/4页4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考古探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背景技。

8、术0002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考古研究不仅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也依赖于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考古研究逐渐成为一门与众多学科联系的社会科学,我国的考古研究正处于日益发展的状态。0003目前,我国的考古探测主要利用电流、电磁波以及磁场等辅助手段来探测地下文物,但该种技术对地质环境和遗存的埋藏深度有一定要求,在探测精度与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不够广泛。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9、,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可靠性好、精确度高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及方法。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0006所述的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视频接口与视频服务器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0007所述图像处理芯片。

10、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

11、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说明书CN104104922A2/4页5数转换;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0008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现场探测装置安装在考古挖掘地点;S2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S3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S4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0009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对图像。

12、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21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S22探测器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S23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S24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S25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视频接口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0010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以及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非均匀校正,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

13、现对红外热图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红外传感模块通过采集范围内所有对象的红外图像,可检测到深埋地下的古文物等,且并不局限于对金属的识别,能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效率。

14、的文物探测。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一种考古探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红外传感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考古探测流程图。说明书CN104104922A3/4页6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0014如图1所示,一种考古探测系统,包括现场探测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模块、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其中,红外传感模块通过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相连,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连接。0015如图2所示,红外传感模块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

15、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视频接口与视频服务器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0016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16、,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0017如图3所示,一种考古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现场探测装置安装在考古挖掘地点;S2红外传感模块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S3视频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

17、图像信息进行视频编码,得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通过标准视频接口输出到视频服务器上;S4视频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0018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21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S22探测器对目标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S23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S24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S25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视频接口传送至视频编码模块。0019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

18、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非均匀校正功能,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说明书CN104104922A4/4页7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功能,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功能,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功能,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说明书CN104104922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4922A2/2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492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