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688252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94105.3

申请日:

20140304

公开号:

CN203829494U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1/00,B64D17/00

主分类号:

A62B1/00,B64D17/00

申请人:

盛虎

发明人:

盛虎,盛定高,王成民,牛俊

地址: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武墩工业集中区纬二路1号

优先权:

CN20142009410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充气袋、伞状集气装置、储气伞柄及挂接锁扣,充气袋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装置的顶部,充气袋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顶部的集气孔位置处;伞状集气装置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集气伞,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储气伞柄为空心杆,充气开关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上;在使用此逃生装置时,将挂接锁扣与人体挂接,撑开伞状集气装置,打开充气开关,储气伞柄内的高压气体将快速进入充气袋内,将充气袋撑圆,位于充气袋外侧一周的浮翼也将展开,整个机构打开之后为人体的降落提供的足够的浮力;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通过集气伞顶部的集气孔,进入到充气袋中,为充气袋提供源源不断的气体补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袋、伞状集气装置、储气伞柄及挂接锁扣;所述充气袋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装置的顶部,充气袋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顶部的集气孔位置处;所述伞状集气装置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集气伞,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筋与集气伞的可折叠骨架连接,储气伞柄为空心杆,充气开关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上;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设置有充气孔,储气伞柄的底端设置有充气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锁扣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袋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逃生装置,特别是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高楼之中,在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逐 年增多的今天,一款有效的能够快速从高楼之上平安的降落在地面的 高处逃生装置对每个家庭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市场上也有很多产 品,比如高处逃生锁链,其结构复杂,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在危机发 生的时候,人们处于慌乱之中,很难冷静的去处理一些复杂的操作流 程,这就让逃生的概率大大降低;还有些逃生伞装置,其结构类似于 降落伞,有很多绳子连接在伞包与连接人的安全带之间,在逃生时很 容易发生连接绳索被挂在建筑物的某些地方,而无法使人安全落到地 面的情况,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避免以上那些情况,研发一种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逃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很方 便的实现高处危机逃生的高楼逃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 新型所述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充气袋、伞状集气装置、储气伞 柄及挂接锁扣;所述充气袋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装置的顶部,充气袋 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顶部的集气孔位置处;所述充气袋 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所述伞状集气装置包括带有可折叠 骨架的集气伞,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位 置处通过连接筋与集气伞的可折叠骨架连接,储气伞柄为空心杆,充 气开关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上;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设置有充气孔, 储气伞柄的底端设置有充气嘴。

所述挂接锁扣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的下端。

所述浮翼在充气袋充气之后呈锥形状张开,开口向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结构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有很多绳子连接在伞包与连接人的安全带之 间的结构,通过设置伞状集气装置、充气袋及充气袋周围分布的若干 层浮翼来实现缓降过程;通过设置可以快速给充气袋充气的储气伞 柄,简化了传统结构,使得逃生装置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储气伞 柄底部连接的挂接锁扣采用快速挂接的方式,可以很快的将逃生装置 与人挂接,比如皮带等位置处;在充气袋的一周还设置有增加浮力的 若干层环状的浮翼,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逃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 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部伞状集气装置及快速充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底部伞状集气装置的集气孔的示意图

图4是底部伞状集气装置集气孔及快速充气装置充气孔示意图

图中,1充气袋           2浮翼           3伞状集气装置

      4储气伞柄         5挂接锁扣       6充气嘴

      7充气开关         8集气孔         9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 充气袋(1)、伞状集气装置(3)、储气伞柄(4)及挂接锁扣(5); 充气袋(1)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装置(3)的顶部,充气袋(1)的 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3)顶部的集气孔(8)位置处,充 气袋(1)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2);伞状集气装置(3) 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集气伞,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8); 储气伞柄(4)的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筋与集气伞的可折叠骨架连接, 储气伞柄(4)为空心杆,充气开关(7)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4) 上,用于控制储气伞柄(4)内气体进入充气袋(1)内;储气伞柄(4) 的顶端设置有充气孔(9),储气伞柄(4)的底端设置有充气嘴(6), 我们可以通过充气嘴(6)将高压气体充入储气伞柄(4)内,储气伞 柄(4)内装有可以充满充气袋(1)的高压气体;挂接锁扣(5)固 定连接于储气伞柄(4)的下端;整个逃生装置的集气伞及充气袋(1) 的材质都采用防火、耐划的材料制成,完全满足发生火灾时的逃生需 要;储气伞柄(4)、挂接锁扣(5)及集气伞的可折叠骨架都采用高 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完全满足逃生装置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 阻力的冲击,保证整个装置在逃生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变形。

通过实验测定,一般成年人的体重为80公斤,储气伞柄充入压 缩氦气,氦气密度为0.1786kg/m3,空气的密度为1.297kg/m3,按照 排开空气的体积1m3计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重力为 F=ρVg=1.294kg/m3*1m3*10g/m3=12.94N,He重力 G=mg=1m3*0.178kg/m3*10g/m3=1.78N,1m3氦气向上拉 力:N=F-G=12.94N-1.78N=11.16N,从而设计充气袋的体积满足100立 方米,相当于直径约为5米的储气圆球存气量,即可满足80公斤成 年人体重的高空缓降;在增加充气袋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 之后,根据浮翼层数的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的辅助浮力。

此高口逃生装置一般放置于高楼的凉台的窗户外侧,在使用此逃 生装置时,将挂接锁扣(5)与人体挂接,撑开伞状集气装置(3), 然后在人离开高楼降落的过程中,打开充气开关(7),储气伞柄(4) 内的高压气体将快速的进入充气袋(1)内,将充气袋(1)撑圆,位 于充气袋(1)外侧一周的浮翼(2)也将展开,整个机构打开之后为 人体的降落提供的足够的浮力;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通过集气伞顶部 的集气孔(8),进入到充气袋(1)中,为充气袋(1)提供源源不 断的气体补充。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伞式高楼逃 生装置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 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 所述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 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 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949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7 CN 203829494 U (21)申请号 201420094105.3 (22)申请日 2014.03.04 A62B 1/00(2006.01) B64D 1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盛虎 地址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武墩工业 集中区纬二路 1 号 (72)发明人 盛虎 盛定高 王成民 牛俊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包 括充气袋、 伞状集气装置、 储气伞柄及挂接锁扣, 充气袋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

2、装置的顶部, 充气袋 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顶部的集气 孔位置处 ; 伞状集气装置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 集气伞, 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 ; 储气伞柄 为空心杆, 充气开关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上 ; 在 使用此逃生装置时, 将挂接锁扣与人体挂接, 撑开 伞状集气装置, 打开充气开关, 储气伞柄内的高压 气体将快速进入充气袋内, 将充气袋撑圆, 位于充 气袋外侧一周的浮翼也将展开, 整个机构打开之 后为人体的降落提供的足够的浮力 ; 在下降过程 中, 空气通过集气伞顶部的集气孔, 进入到充气袋 中, 为充气袋提供源源不断的气体补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9494 U CN 203829494 U 1/1 页 2 1.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充气袋、 伞状集气装置、 储气伞柄及挂接 锁扣 ; 所述充气袋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装置的顶部, 充气袋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 装置顶部的集气孔位置处 ; 所述伞状集气装置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集气伞, 集气伞的顶 部设置有集气孔 ; 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筋与集气伞的可折叠骨架连接, 储 气伞柄为空心杆, 充气开关固定连接于。

4、储气伞柄上 ; 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设置有充气孔, 储 气伞柄的底端设置有充气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接锁扣固定连 接于储气伞柄的下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充气袋的一周设 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29494 U 2 1/2 页 3 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逃生装置, 特别是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高楼之中, 在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逐年增多的今天, 一 款有效的能够快速。

5、从高楼之上平安的降落在地面的高处逃生装置对每个家庭来说就显得 十分重要了 ; 市场上也有很多产品, 比如高处逃生锁链, 其结构复杂, 操作起来也很困难, 在 危机发生的时候, 人们处于慌乱之中, 很难冷静的去处理一些复杂的操作流程, 这就让逃生 的概率大大降低 ; 还有些逃生伞装置, 其结构类似于降落伞, 有很多绳子连接在伞包与连接 人的安全带之间, 在逃生时很容易发生连接绳索被挂在建筑物的某些地方, 而无法使人安 全落到地面的情况, 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避免以上那些情况, 研发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 方便的逃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

6、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高处危 机逃生的高楼逃生装置。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 :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伞 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充气袋、 伞状集气装置、 储气伞柄及挂接锁扣 ; 所述充气袋固定连接于 伞状集气装置的顶部, 充气袋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顶部的集气孔位置处 ; 所 述充气袋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 ; 所述伞状集气装置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集气 伞, 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 ; 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筋与集气伞的可折 叠骨架连接, 储气伞柄为空心杆, 充气开关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上 ; 所述储气伞柄的顶端设 置有充气孔, 储气伞柄的底端。

7、设置有充气嘴。 0005 所述挂接锁扣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的下端。 0006 所述浮翼在充气袋充气之后呈锥形状张开, 开口向下。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结构完全放弃了 传统的有很多绳子连接在伞包与连接人的安全带之间的结构, 通过设置伞状集气装置、 充 气袋及充气袋周围分布的若干层浮翼来实现缓降过程 ; 通过设置可以快速给充气袋充气的 储气伞柄, 简化了传统结构, 使得逃生装置操作简单, 安全系数高 ; 储气伞柄底部连接的挂 接锁扣采用快速挂接的方式, 可以很快的将逃生装置与人挂接, 比如皮带等位置处 ; 在充气 袋的一周还设置有增加浮力的若干层环状。

8、的浮翼, 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逃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底部伞状集气装置及快速充气装置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3829494 U 3 2/2 页 4 0011 图 3 是底部伞状集气装置的集气孔的示意图 0012 图 4 是底部伞状集气装置集气孔及快速充气装置充气孔示意图 0013 图中, 1 充气袋 2 浮翼 3 伞状集气装置 0014 4 储气伞柄 5 挂接锁扣 6 充气嘴 0015 7 充气开关 8 集气孔 9 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

9、16 如图 1 至图 4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充气袋 (1)、 伞状 集气装置 (3)、 储气伞柄 (4) 及挂接锁扣 (5) ; 充气袋 (1) 固定连接于伞状集气装置 (3) 的 顶部, 充气袋 (1) 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伞状集气装置 (3) 顶部的集气孔 (8) 位置处, 充气 袋 (1) 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 (2) ; 伞状集气装置 (3) 包括带有可折叠骨架的集 气伞, 集气伞的顶部设置有集气孔 (8) ; 储气伞柄 (4) 的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筋与集气伞的 可折叠骨架连接, 储气伞柄 (4) 为空心杆, 充气开关 (7) 固定连接于储气伞柄 (4。

10、) 上, 用于 控制储气伞柄 (4) 内气体进入充气袋 (1) 内 ; 储气伞柄 (4) 的顶端设置有充气孔 (9), 储气 伞柄 (4) 的底端设置有充气嘴 (6), 我们可以通过充气嘴 (6) 将高压气体充入储气伞柄 (4) 内, 储气伞柄(4)内装有可以充满充气袋(1)的高压气体 ; 挂接锁扣(5)固定连接于储气伞 柄 (4) 的下端 ; 整个逃生装置的集气伞及充气袋 (1) 的材质都采用防火、 耐划的材料制成, 完全满足发生火灾时的逃生需要 ; 储气伞柄 (4)、 挂接锁扣 (5) 及集气伞的可折叠骨架都采 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 其完全满足逃生装置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冲击,。

11、 保 证整个装置在逃生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变形。 0017 通过实验测定, 一般成年人的体重为 80 公斤, 储气伞柄充入压缩氦气, 氦气 密度为 0.1786kg m3, 空气的密度为 1.297kg m3, 按照排开空气的体积 1m3计算,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排开重力为 F=Vg=1.294kg m3*1m3*10g m3=12.94N, He 重力 G=mg=1m3*0.178kgm3*10gm3=1.78N, 1m3氦气向上拉力 : N=F-G=12.94N-1.78N=11.16N, 从而设计充气袋的体积满足100立方米, 相当于直径约为5米的储气圆球存气量, 即可满足 80 公斤成。

12、年人体重的高空缓降 ; 在增加充气袋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层环状的浮翼之后, 根据 浮翼层数的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的辅助浮力。 0018 此高口逃生装置一般放置于高楼的凉台的窗户外侧, 在使用此逃生装置时, 将挂 接锁扣 (5) 与人体挂接, 撑开伞状集气装置 (3), 然后在人离开高楼降落的过程中, 打开充 气开关(7), 储气伞柄(4)内的高压气体将快速的进入充气袋(1)内, 将充气袋(1)撑圆, 位 于充气袋 (1) 外侧一周的浮翼 (2) 也将展开, 整个机构打开之后为人体的降落提供的足够 的浮力 ; 在下降过程中, 空气通过集气伞顶部的集气孔 (8), 进入到充气袋 (1) 中, 为充气袋 (。

13、1) 提供源源不断的气体补充。 0019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的一些功 能结构原理, 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 因 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伞式高楼逃生装置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 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 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 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829494 U 4 1/4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9494 U 5 2/4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9494 U 6 3/4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9494 U 7 4/4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949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