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山药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山药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药食兼用的古老作物,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 史。其块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具有健脾、固精、 补肺益肾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是要兼用的要用植物,全国各地 均有栽培。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 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山药系 深根作物,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对气候条 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 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粘重土层 和白沙岗土层,打沟时应彻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 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
现有的山药都为普通耕地种植,在对山药种植时,需要对耕地进行整理, 且山药种植对耕地的土质要求较高,对于现有耕地来说适用度不高,土地资源 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此外,耕地种植山药其周期相对大棚种植长,大棚种植山 药能够有效的解决耕地种植山药周期长的问题,可是现有大棚种植山药需要在 现有耕地上安装棚体,需要占用大量满足需求的耕地,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 满足山药种植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影响山药产出周期,山药品质好, 对安装地无要求的山药种植大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山 药种植大棚,其包括棚体,棚体内部设置有种植板和遮阳网,遮阳网设置于种 植板上部,遮阳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棚体内山药的采光和防止山药幼苗被冻伤, 即棚体山药一般都在元旦左右开始种植,在高海拔地区会出现霜降,在山药幼 苗破土期间霜降依然存在,为了保护幼苗,在夜间可以将遮阳网拉起来,这样 山药幼苗不会被冻伤;种植板和遮阳网将棚体内部空间分为采光区、生长区和 种植区,遮阳网与棚体顶部之间区域为采光区,将采光区设置于棚体顶部,可 以最大限度的使山药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遮阳网与种植板之间的区域为生长 区,讲生长区设置于中部区域,因为中部区域空间较大,致使山药与山药之间 互不影响采光和方便虫害的防治;种植板与棚体底部之间的区域为种植区;所 述种植板上设置有种植孔;棚体内还设置有支架,支架位于生长区内,支架的 两端与棚体内壁接触,支架上设置有相互交叉的搭架,搭架的上端与支架接触, 搭架的下端与种植板接触,支架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搭架的稳定杆;种植区内填 充有土质一致的泥土,泥土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 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泥土的土质一致可以确保山药在生长期间的膨胀不受 影响,也不会影响山药成品的外观。
优选的是,生长区内部还设置有喷淋装置、恒温装置和加药装置,喷淋装 置靠近遮阳网设置,加药装置靠近种植板设置,恒温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侧壁。
喷淋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对种植区的山药进行定期浇水,山药怕涝也不 宜太旱,若太旱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膨大,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时间约在4月 中旬至5月下旬,这期间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5月下旬以后浇水要根据 土壤湿度适当浇水。
恒温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调节棚体内部的温度,防止棚体内部的温度过 高或过低,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 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将棚体 内的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可以确保山药的生长。
加药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对山药进行追肥和防治病虫害;追肥时为确保 山药高产,一般追施2~3次,在地上植株长到1米左右时追施一次高氮复合肥, 以后每隔一星期左右追施一次,3次即可。山药膨大期以磷钾含量较高的多元素 复合肥为主(山药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5:2:5),每亩30公斤左右,最 好采取冲施的方法,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优选的是,所述遮阳网是可活动的。
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装置为蛇形结构的水管,恒温装置的进水端和出水 端均位于棚体外部。蛇形结构设置确保调节温度的水流在棚体内有足够长的停 留时间,以及确保棚体内各个层面的温度是均衡的;将进水端和出水端设置于 棚体外部,方便工作人员控制恒温装置的水流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种植孔相互平行设置于种植板上,相邻两个种植孔之间的 距离相同;与种植板接触的搭架端部位于种植孔上方。种植孔的设置方便工作 人员在初期对泥土进行开沟,工作人员不需要用尺子比量开沟的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加药装置位于相邻两个搭架之间的区域内。这样工作人员 不需要调节加药装置即可对山药进行追肥和喷药。
优选的是,每个搭架对应设置有一个支架。这样的设置是为了确保搭架的 稳固。
工作时,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地点安装棚体,将棚体安装完成后,向棚体 底部装入预先准备好的泥土,在泥土装入棚体期间,将一定量的有机肥混入泥 土中共同装入棚体内,泥土的高度达到一定量之后在泥土的上方装上种植板, 装上种植板之后,在棚体内部安装喷淋装置、恒温装置、加药装置支架和搭架, 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按照种植孔的宽度进行挖沟,将山药苗放入泥沟中,用 泥土覆盖即可。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大棚的安装对耕地的土质和安装地的土质均没有要求, 只要适合的场地即可,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不占用耕地资源,节约了土地 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栽种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山药种植大棚,其包括棚体1,棚体1内部设置有种 植板2和遮阳网3,遮阳网3设置于种植板2上部,种植板2和遮阳网3将棚体 1内部空间分为采光区4、生长区5和种植区6,遮阳网3与棚体1顶部之间区 域为采光区4,遮阳网3与种植板2之间的区域为生长区5,种植板2与棚体1 底部之间的区域为种植区6;所述种植板2上设置有种植孔11;棚体1内还设 置有支架7,支架7位于生长区5内,支架7的两端与棚体1内壁接触,支架7 上设置有相互交叉的搭架12,搭架12的上端与支架7接触,搭架12的下端与 种植板2接触;种植区6内填充有土质一致的泥土;生长区5内部还设置有喷 淋装置9、恒温装置8和加药装置10,喷淋装置9靠近遮阳网3设置,加药装 置10靠近种植板2设置,恒温装置8设置于棚体1的内侧壁;所述遮阳网3是 可活动的;所述的恒温装置8为蛇形结构的水管,恒温装置8的进水端和出水 端均位于棚体1外部;所述种植孔11相互平行设置于种植板2上,相邻两个种 植孔11之间的距离相同;与种植板2接触的搭架12端部位于种植孔11上方; 所述加药装置10位于相邻两个搭架12之间的区域内;每个搭架12对应设置有 一个支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