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式理疗床.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68694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24722.5

申请日:

20140730

公开号:

CN203988762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7/015,A61G13/08

主分类号:

A61G7/015,A61G13/08

申请人:

上海龙奕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剑,陶凤芝,沈强,苗国倩

地址:

200002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6788号3号楼

优先权:

CN201420424722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式理疗床,包括了第一半床体、第二半床体和翻转床板结构,所述第一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所述第二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槽滑动,所述滑轨槽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半床体与第二半床体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设于第一半床体上,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至少包括了翻转板、固定板、转轴和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轴旋转连接,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板的旋转与停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了第一半床体、第二半床体和翻转床板结构,所述第一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所述第二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槽滑动,所述滑轨槽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半床体与第二半床体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设于第一半床体上,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至少包括了翻转板、固定板、转轴和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轴旋转连接,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板的旋转与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槽一端的槽内固定设有一个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槽为倒梯形的槽,所述滑块的形状与所述滑轨槽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上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主件和限位副件,用以对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脚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脚轮支撑,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转向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了第一电机、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上,且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齿条设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轨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床体上,所述齿轮通过旋转沿着所述齿条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移动,所述第一电机还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中空的伸缩杆、螺纹杆、螺母结构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还与一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铰接底座与所述第二电机铰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且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沿其轴向旋转,所述伸缩杆内侧设有的所述螺母结构,所述螺母结构与所述螺纹杆沿其轴向旋转连接,所述螺母结构与螺纹杆的螺纹匹配,且通过所述螺母结构与螺纹杆之间的转动使得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所述螺纹杆沿其轴向进行移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气缸结构,所述气缸结构至少包括了气源、气缸体和活塞体,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气缸体与所述铰接底座铰接,所述活塞体沿所述气缸体运动,所述活塞体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所述气源与所述气缸体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式理疗床。

背景技术

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理疗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现有技术中的病床的床体通常是一体的,这就使得有些病人在上床、下床或者在坐起时需要进行翻身、挪动等动作才能将身体移至床的一侧才行,进而才能起身,然而,很多病人由于受疾病的限制,要挪动身体或者翻身都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勉强做到也会有很多生理上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为病人的起身、上床、下床等动作提供便利。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式理疗床,包括了第一半床体、第二半床体和翻转床板结构,所述第一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所述第二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槽滑动,所述滑轨槽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半床体与第二半床体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设于第一半床体上,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至少包括了翻转板、固定板、转轴和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轴旋转连接,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板的旋转与停止。

所述滑轨槽一端的槽内固定设有一个挡块。

所述滑轨槽为倒梯形的槽,所述滑块的形状与所述滑轨槽匹配。

所述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上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主件和限位副件,用以对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脚轮。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脚轮支撑,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转向轮。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了第一电机、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上,且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齿条设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床体上,所述齿轮通过旋转沿着所述齿条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移动,所述第一电机还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中空的伸缩杆、螺纹杆、螺母结构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还与一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铰接底座与所述第二电机铰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且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沿其轴向旋转,所述伸缩杆内侧设有的所述螺母结构,所述螺母结构与所述螺纹杆沿其轴向旋转连接,所述螺母结构与螺纹杆的螺纹匹配,且通过所述螺母结构与螺纹杆之间的转动使得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所述螺纹杆沿其轴向进行移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气缸结构,所述气缸结构至少包括了气源、气缸体和活塞体,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气缸体与所述铰接底座铰接,所述活塞体沿所述气缸体运动,所述活塞体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所述气源与所述气缸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理疗床分为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进行拼接设计,当然,其具体尺寸可以依据人上、下半身的比例尺寸做具体设计,第一半床体位于床的头部,第二半床体位于床的尾部,将第二半床体沿着滑轨槽移动后,第二半床体与第一半床体实现分离,病人的脚可直接落地,而无需移动至床的边侧才能进行起身、上床、下床等动作,其便利性大大提高,进而也起到了保障病人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式理疗床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式理疗床的立体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翻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半床体;11-滑轨槽;12-脚轮;13-挡块;2-第二半床体;21-滑块;22-支撑件;23-转轮;3-翻转床板结构;31-翻转板;32-固定板;33-转轴;34-翻转控制机构;341、346-铰接底座、342-第二电机;343-螺纹杆;344-螺母结构;345-伸缩杆、347-支架;4-滑动驱动机构;41-齿条;42-齿轮;43-第一电机;44-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5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式理疗床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内容,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分式理疗床,包括了第一半床体1、第二半床体2和翻转床板结构3,所述第一半床体1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11,所述第二半床体2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21,这里的一端与另一端是指理疗床长度方向来定义的,也符合日常生活中的描述习惯,所述滑块21与所述滑轨槽11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21沿所述滑轨槽11滑动,所述滑轨槽11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半床体1与第二半床体2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也可以描述为,第一半床体1与第二半床体2拼接形成了理疗床的床体,使得所述滑轨槽11沿该理疗床的床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半床体1与第二半床体2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其实,对于床本身来说,长与宽的记叙应是明确的定义,故而不会产生歧义。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3设于第一半床体1上,所述翻转床板结构3至少包括了翻转板31、固定板32、转轴33和翻转控制机构34,所述翻转板31与所述固定板32通过所述转轴33旋转连接,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34驱动所述翻转板31的旋转与停止。有关翻转控制机构34的具体结构,最简单的方案是通过一个电机与转轴33连接,驱动转轴33旋转,将电机与一遥控器连接,患者直接可以通过按钮来实现翻转。当然,在以下的其他实施例中,会进行进一步的列举。

所述滑轨槽11为倒梯形的槽,所述滑块21的形状与所述滑轨槽匹配。可以防止滑块21脱出滑轨槽11。所述滑轨槽11一端的槽内固定设有一个挡块13,用以限制滑块13沿着一方向上的移动。有关移动的限位,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在所述第一半床体1和第二半床体2上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主件(图未示)和限位副件(图未示),用以对所述第二半床体2沿着所述滑轨槽11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其具体结构可以只是两块板,分别设在第一半床体1与第二半床体2上,当一块板移动到另一块板位置时,被其挡住,从而实现了限位的效果。当然,限位主件、限位副件可以与挡块13同时使用,分别用于限制两个方向的限位。

所述第一半床体1下侧由四个脚轮12支撑,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22支撑,所述两个支撑件22下设有转向轮23。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脚轮。

有关第一半床体1与第二半床体2之间的相对滑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动推动第二半床体2来实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并非通过手动推动第二半床体2的移动,请参考图4,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4,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了第一电机43、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42和齿条41,所述齿轮42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43上,且由所述第一电机43驱动旋转,所述齿条41设于所述第一半床体1上,本实施例中,其通过连接架44安装于第一半床体1上,所述第一电机43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床体2上,所述齿轮42通过旋转沿着所述齿条41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半床体2沿着所述滑轨槽11移动,所述第一电机43还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是简单的遥控器,患者可以自己控制遥控器上的按钮来操作第一电机43的运作,进而实现第二半床体2的移动,也可以将翻转控制机构34与之结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遥控器来进行控制。有关齿轮42、第一电机43等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为任何数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翻转控制机构34,实施例1采用简单的一个电机,本实施例则采用了更为复杂的机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所述翻转控制机构34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341、中空的伸缩杆345、螺纹杆343、螺母结构344和第二电机342,所述第二电机342还与一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铰接底座34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1上,所述铰接底座341与所述第二电机342铰接,所述螺纹杆343与所述第二电机342固定连接,且由所述第二电机342驱动沿其轴向旋转,所述伸缩杆345内侧设有的所述螺母结构344,所述螺母结构344与所述螺纹杆343沿其轴向旋转连接,所述螺母结构344与螺纹杆343的螺纹匹配,且通过所述螺母结构344与螺纹杆343之间的转动使得所述伸缩杆345相对于所述螺纹杆343沿其轴向进行移动,所述伸缩杆345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31铰接,本实施例中通过铰接底座346来实现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底座341通过一个支架347连接于第一半床体1。进而,通过伸缩杆345的伸缩,由于铰接作用,可推动翻转板31旋转。

与之前的实施例一样,这里所称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是简单的遥控器,患者可以自己控制遥控器上的按钮来操作第二电机342的运作,进而实现翻转,也可以将滑动驱动机构4与之结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遥控器来进行控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3的一个简单替代方案,将电机驱动变做了气缸驱动,其原理与实施例3一样,故而只做简单描述,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气缸结构,所述气缸结构至少包括了气源、气缸体和活塞体,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所述气缸体与所述铰接底座铰接,所述活塞体沿所述气缸体运动,所述活塞体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所述气源与所述气缸体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理疗床分为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进行拼接设计,当然,其具体尺寸可以依据人上、下半身的比例尺寸做具体设计,第一半床体位于床的头部,第二半床体位于床的尾部,将第二半床体沿着滑轨槽移动后,第二半床体与第一半床体实现分离,病人的脚可直接落地,而无需移动至床的边侧才能进行起身、上床、下床等动作,其便利性大大提高,进而也起到了保障病人安全的作用。

可分式理疗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可分式理疗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可分式理疗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分式理疗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分式理疗床.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876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 CN 203988762 U (21)申请号 201420424722.5 (22)申请日 2014.07.30 A61G 7/015(2006.01) A61G 1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龙奕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200002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 6788 号 3 号楼 (72)发明人 王剑 陶凤芝 沈强 苗国倩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36 代理人 胡晶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分式理疗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式理疗。

2、床, 包括 了第一半床体、 第二半床体和翻转床板结构, 所述 第一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 所 述第二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 所述滑轨槽滑动连接, 且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槽 滑动, 所述滑轨槽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 第一半床体与第二半床体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 接,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设于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翻 转床板结构至少包括了翻转板、 固定板、 转轴和翻 转控制机构, 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 转轴旋转连接, 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驱动所 述翻转板的旋转与停止。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8762 U CN 203988762 U 1/1 页 2 1. 一种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了第一半床体、 第二半床体和翻转床板结构, 所述第一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 所述第二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槽滑动连接, 且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槽滑动, 所述滑轨槽沿理疗床的 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半床体与第二半床体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 所述翻转床板结 构设于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至少包括了翻转板、 固定板、 转轴和翻转控制。

4、机 构, 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轴旋转连接, 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驱动所述 翻转板的旋转与停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轨槽一端的槽内固定设有 一个挡块。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轨槽为倒梯形的槽, 所述 滑块的形状与所述滑轨槽匹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上 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主件和限位副件, 用以对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的滑动起到限 位作用。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

5、支撑 件支撑, 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 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脚轮。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脚轮 支撑, 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 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转向轮。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 所述滑动 驱动机构包括了第一电机、 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 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上, 且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旋转, 所述齿条设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 述滑轨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床体上, 所述齿轮通过旋转沿 着所述。

6、齿条移动, 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移动, 所述第一电机还与一个 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 接底座、 中空的伸缩杆、 螺纹杆、 螺母结构和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还与一自动控制系统 连接, 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铰接底座与所述第二电机铰接, 所 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且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沿其轴向旋转, 所述伸缩杆内 侧设有的所述螺母结构, 所述螺母结构与所述螺纹杆沿其轴向旋转连接, 所述螺母结构与 螺纹杆的螺纹匹配, 且通过所述螺母结构与螺纹杆之间的转动使得所述伸。

7、缩杆相对于所述 螺纹杆沿其轴向进行移动,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 接底座、 气缸结构, 所述气缸结构至少包括了气源、 气缸体和活塞体, 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 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气缸体与所述铰接底座铰接, 所述活塞体沿所述气缸体运动, 所述活塞体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 所述气源与所述气缸体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988762 U 2 1/4 页 3 可分式理疗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可分式理疗床。 背景技术 0002 病床也可称。

8、为医疗床、 护理床、 理疗床等, 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 主要使用 场合有各大医院、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0003 现有技术中的病床的床体通常是一体的, 这就使得有些病人在上床、 下床或者在 坐起时需要进行翻身、 挪动等动作才能将身体移至床的一侧才行, 进而才能起身, 然而, 很 多病人由于受疾病的限制, 要挪动身体或者翻身都是非常困难的, 即使勉强做到也会有很 多生理上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为病人的起身、 上床、 下床等动作提供便利。 0005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式理疗床, 包括了第一半床 体、。

9、 第二半床体和翻转床板结构, 所述第一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 所述第 二半床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槽滑动连接, 且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 槽滑动, 所述滑轨槽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半床体与第二半床体沿理疗床的 长度方向拼接,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设于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至少包括了翻转 板、 固定板、 转轴和翻转控制机构, 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轴旋转连接, 且通 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板的旋转与停止。 0006 所述滑轨槽一端的槽内固定设有一个挡块。 0007 所述滑轨槽为倒梯形的槽, 所述滑块的形状与所述滑轨槽匹配。 000。

10、8 所述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上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主件和限位副件, 用以对所述 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 0009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支撑件支撑, 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 撑, 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脚轮。 0010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脚轮支撑, 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 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转向轮。 0011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 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了第一电机、 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 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上, 且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旋 转, 所述齿条设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床体上, 所。

11、述齿轮通 过旋转沿着所述齿条移动, 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半床体沿着所述滑轨槽移动, 所述第一电机 还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0012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 中空的伸缩杆、 螺纹杆、 螺母结构和第二 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还与一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 上, 所述铰接底座与所述第二电机铰接, 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且由所述第 说 明 书 CN 203988762 U 3 2/4 页 4 二电机驱动沿其轴向旋转, 所述伸缩杆内侧设有的所述螺母结构, 所述螺母结构与所述螺 纹杆沿其轴向旋转连接, 所述螺母结构与螺纹杆的螺纹匹配, 且通过所述螺。

12、母结构与螺纹 杆之间的转动使得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所述螺纹杆沿其轴向进行移动,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 所述翻转板铰接。 0013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 气缸结构, 所述气缸结构至少包括了气 源、 气缸体和活塞体, 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上, 所述气缸体与所述铰接 底座铰接, 所述活塞体沿所述气缸体运动, 所述活塞体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 所述气源 与所述气缸体连接。 0014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理疗床分为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进行拼接设计, 当然, 其 具体尺寸可以依据人上、 下半身的比例尺寸做具体设计, 第一半床体位于床的头部, 第二半 床体位于床的尾部, 将第二半床。

13、体沿着滑轨槽移动后, 第二半床体与第一半床体实现分离, 病人的脚可直接落地, 而无需移动至床的边侧才能进行起身、 上床、 下床等动作, 其便利性 大大提高, 进而也起到了保障病人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可分式理疗床的原理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可分式理疗床的立体原理示意图 ; 0017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中滑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中翻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中, 1- 第一半床体 ; 11- 滑轨槽 ; 12- 脚轮 ; 13- 挡。

14、块 ; 2- 第二半床体 ; 21- 滑块 ; 22-支撑件 ; 23-转轮 ; 3-翻转床板结构 ; 31-翻转板 ; 32-固定板 ; 33-转轴 ; 34-翻转控制机 构 ; 341、 346- 铰接底座、 342- 第二电机 ; 343- 螺纹杆 ; 344- 螺母结构 ; 345- 伸缩杆、 347- 支 架 ; 4- 滑动驱动机构 ; 41- 齿条 ; 42- 齿轮 ; 43- 第一电机 ; 44- 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5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式理疗床进行详 细的描述, 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 可以认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

15、变本实用 新型精神和内容, 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0021 实施例 1 0022 请参考图1至图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分式理疗床, 包括了第一半床体1、 第二 半床体 2 和翻转床板结构 3, 所述第一半床体 1 的一端固定设有水平向的滑轨槽 11, 所述第 二半床体 2 的一端固定设有滑块 21, 这里的一端与另一端是指理疗床长度方向来定义的, 也符合日常生活中的描述习惯, 所述滑块 21 与所述滑轨槽 11 滑动连接, 且所述滑块 21 沿 所述滑轨槽 11 滑动, 所述滑轨槽 11 沿理疗床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半床体 1 与第二半 床体 2 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 也可以。

16、描述为, 第一半床体 1 与第二半床体 2 拼接形成了 理疗床的床体, 使得所述滑轨槽 11 沿该理疗床的床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且所述第一半床体 1 与第二半床体 2 沿理疗床的长度方向拼接。其实, 对于床本身来说, 长与宽的记叙应是明 确的定义, 故而不会产生歧义。 0023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 3 设于第一半床体 1 上, 所述翻转床板结构 3 至少包括了翻转 说 明 书 CN 203988762 U 4 3/4 页 5 板 31、 固定板 32、 转轴 33 和翻转控制机构 34, 所述翻转板 31 与所述固定板 32 通过所述转 轴 33 旋转连接, 且通过所述翻转控制机构 34 驱动所。

17、述翻转板 31 的旋转与停止。有关翻转 控制机构 34 的具体结构, 最简单的方案是通过一个电机与转轴 33 连接, 驱动转轴 33 旋转, 将电机与一遥控器连接, 患者直接可以通过按钮来实现翻转。当然, 在以下的其他实施例 中, 会进行进一步的列举。 0024 所述滑轨槽 11 为倒梯形的槽, 所述滑块 21 的形状与所述滑轨槽匹配。可以防止 滑块 21 脱出滑轨槽 11。所述滑轨槽 11 一端的槽内固定设有一个挡块 13, 用以限制滑块 13 沿着一方向上的移动。 有关移动的限位, 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 在所述第一半床体1和第二 半床体 2 上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主件 (图未示) 和限位副件。

18、 (图未示) , 用以对所述第二半床体 2 沿着所述滑轨槽 11 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 其具体结构可以只是两块板, 分别设在第一半 床体 1 与第二半床体 2 上, 当一块板移动到另一块板位置时, 被其挡住, 从而实现了限位的 效果。当然, 限位主件、 限位副件可以与挡块 13 同时使用, 分别用于限制两个方向的限位。 0025 所述第一半床体1下侧由四个脚轮12支撑, 所述第二半床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22 支撑, 所述两个支撑件 22 下设有转向轮 23。 0026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半床体下侧由四个支撑件支撑, 所述第二半床 体下侧由两个支撑件支撑, 所述两个支撑件下设有脚轮。。

19、 0027 有关第一半床体 1 与第二半床体 2 之间的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动推 动第二半床体 2 来实现 0028 实施例 2 002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 并非通过手动推动第二半床体2的移动, 请 参考图 4, 所述的可分式理疗床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 4, 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了第一电机 43、 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42和齿条41, 所述齿轮42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43上, 且由所述第 一电机 43 驱动旋转, 所述齿条 41 设于所述第一半床体 1 上, 本实施例中, 其通过连接架 44 安装于第一半床体 1 上, 所述第一电机 43 安装于所述第二半床体 2 上,。

20、 所述齿轮 42 通过旋 转沿着所述齿条 41 移动, 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半床体 2 沿着所述滑轨槽 11 移动, 所述第一电 机 43 还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是简单的遥控器, 患者可以自己控 制遥控器上的按钮来操作第一电机 43 的运作, 进而实现第二半床体 2 的移动, 也可以将翻 转控制机构 34 与之结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遥控器来进行控制。有关齿轮 42、 第一电机 43 等 的数量不限于一个, 可以为任何数量。 0030 实施例 3 003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主要区别在于翻转控制机构 34, 实施例 1 采用简单的一个 电机, 本实施例则采用了更为复杂的机构。

21、。 0032 本实施例中, 请参考图 5,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 34 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 341、 中空的 伸缩杆 345、 螺纹杆 343、 螺母结构 344 和第二电机 342, 所述第二电机 342 还与一自动控制 系统连接, 所述铰接底座 341 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体 1 上, 所述铰接底座 341 与所述第 二电机 342 铰接, 所述螺纹杆 343 与所述第二电机 342 固定连接, 且由所述第二电机 342 驱 动沿其轴向旋转, 所述伸缩杆 345 内侧设有的所述螺母结构 344, 所述螺母结构 344 与所述 螺纹杆 343 沿其轴向旋转连接, 所述螺母结构 344 与螺纹杆。

22、 343 的螺纹匹配, 且通过所述螺 母结构 344 与螺纹杆 343 之间的转动使得所述伸缩杆 345 相对于所述螺纹杆 343 沿其轴向 说 明 书 CN 203988762 U 5 4/4 页 6 进行移动, 所述伸缩杆 345 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板 31 铰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铰接底座 346 来 实现铰接, 本实施例中, 所述铰接底座341通过一个支架347连接于第一半床体1。 进而, 通 过伸缩杆 345 的伸缩, 由于铰接作用, 可推动翻转板 31 旋转。 0033 与之前的实施例一样, 这里所称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是简单的遥控器, 患者可以 自己控制遥控器上的按钮来操作第二电机 3。

23、42 的运作, 进而实现翻转, 也可以将滑动驱动 机构 4 与之结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遥控器来进行控制。 0034 实施例 4 0035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 3 的一个简单替代方案, 将电机驱动变做了气缸驱动, 其原理 与实施例 3 一样, 故而只做简单描述, 所述翻转控制机构至少包括了铰接底座、 气缸结构, 所述气缸结构至少包括了气源、 气缸体和活塞体, 所述铰接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床 体上, 所述气缸体与所述铰接底座铰接, 所述活塞体沿所述气缸体运动, 所述活塞体的一端 与所述翻转板铰接, 所述气源与所述气缸体连接。 0036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理疗床分为第一半床体和第二半床体进行。

24、拼接设 计, 当然, 其具体尺寸可以依据人上、 下半身的比例尺寸做具体设计, 第一半床体位于床的 头部, 第二半床体位于床的尾部, 将第二半床体沿着滑轨槽移动后, 第二半床体与第一半床 体实现分离, 病人的脚可直接落地, 而无需移动至床的边侧才能进行起身、 上床、 下床等动 作, 其便利性大大提高, 进而也起到了保障病人安全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203988762 U 6 1/3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762 U 7 2/3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762 U 8 3/3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762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