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大棚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散热大棚。
背景技术
在南方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大棚散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散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当前南方大棚主要是拱圆形棚顶,其散热常用的方式有:安装侧窗、风机等装置或者增高棚高等。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这些散热方式不能使大棚顶部的热空气更好的散发出去,以至大棚散热降温效果不理想。且大棚顶部容易聚集昆虫,对棚内作物造成虫害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散热还能防虫的散热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大棚,包括两侧立柱、垂直安装于立柱上的横向撑杆、与横向撑杆倾斜的斜撑杆及拱形棚顶,所述拱形棚顶分为第一半拱形棚顶及第二半拱形棚顶,所述第二半拱形棚顶的顶部高于第一半拱形棚顶的顶部,且第二半拱形棚顶顶部和第一半拱形棚顶顶部的连线与水平面形成倾斜角。
优选的,所述倾斜角为45~90°。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拱形棚顶的顶部与第二半拱形棚顶的顶部间设有通风口,用于棚内散热。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上设有百叶窗叶片,可通过控制百叶窗叶片的开启或闭合控制棚内通风。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外侧设有卡膜槽,所述卡膜槽由设在第一半拱形棚顶的顶部的第一卡膜槽和第二半拱形棚顶的顶部的第二卡膜槽构成。可在卡膜槽内根据需要插入防虫网、吸附网等防虫隔离网,需要更换时候,从卡膜槽内把网取出更换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拱形棚顶顶部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半拱形棚顶顶部设有第二导轨,第一及第二导轨可安装遮阳网帘,根据遮阳需要沿导轨收放遮阳网帘。
优选的,所述两侧立柱对称设有角撑,且所述角撑等间距对称分布于两侧立柱上,用于搁放生长网架,可根据作物生长高度将网架搁放在不同高度的角撑上,有利于作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根据通风散热需要控制散热窗的开闭;且两个半拱形棚顶交错布置,能使昆虫向底部聚集,有效收集昆虫,防止棚内作物虫害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棚顶的结构详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棚顶K向视图。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号为:1-立柱,2-横向撑杆,3-斜撑杆,4-第一半拱形棚顶,5-第二半拱形棚顶,6-第一导轨,7-第二导轨,8-第一卡膜槽,9-第二卡膜槽,10-通风口,1001-百叶窗叶片,11-角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散热大棚,包括两侧立柱1、垂直安装于立柱上的横向撑杆2、与横向撑杆2倾斜的斜撑杆3及拱形棚顶,所述拱形棚顶分为第一半拱形棚顶4及第二半拱形棚顶5,所述第二半拱形棚顶5的顶部高于第一半拱形棚顶4的顶部,且第二半拱形棚顶5顶部和第一半拱形棚顶4顶部的连线与水平面形成倾斜角,倾斜角度为45~90°。所述第一半拱形棚顶4的顶部与第二半拱形棚顶5的顶部间设有通风口10。所述通风口10上设有百叶窗叶片1001,需要通风散热时将百叶窗叶片1001打开,保持棚内通风;需要保温时,将百叶窗叶片1001闭合,为棚内作物保温。通风口10外侧还设置有卡膜槽,所述卡膜槽由设在第一半拱形棚顶4的顶部的第一卡膜槽8和第二半拱形棚顶5的顶部的第二卡膜槽9构成。可在卡膜槽内根据需要插入防虫网、吸附网等防虫隔离网,不需要通风时,也可装上挡风屏,需要更换时候,从卡膜槽内把网、屏取出更换即可。
所述第一半拱形棚顶4顶部设有第一导轨6,所述第二半拱形棚顶5顶部设有第二导轨7,第一及第二导轨可安装遮阳网帘,根据遮阳需要沿导轨收放遮阳网帘。
所述两侧立柱1还对称设有若干组角撑11,可根据作物生长高度将网架搁放在不同高度的角撑11上,有利于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