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机转子总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181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201814A21申请号201410486884622申请日20140922H02K5/1520060171申请人芜湖瑞和机电有限公司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新芜开发区西次六路2666号72发明人袁新宇刘万火翟永信周军李瑞林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代理人程笃庆黄乐瑜54发明名称一种电机转子总成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包括端盖、转轴、转子本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保护套,端盖中心处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孔,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转轴孔中,保。
2、护套位于第一轴承与转轴孔内壁之间,转子本体、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均套装在转轴上,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位于转子本体的两侧,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均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转轴上;保护套为与凹陷部配合的圆台状,保护套中设置有与转轴孔同心的通孔,保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钩形爪,凹陷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曲槽,上述钩形爪和曲槽钩抓连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1814ACN104201814A1/1页21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转轴2、转子本体3、第一轴承4、。
3、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保护套7,端盖1中心处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孔,转轴2通过第一轴承4安装在转轴孔中,保护套7位于第一轴承4与转轴孔内壁之间,转子本体3、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均套装在转轴2上,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分别位于转子本体3的两侧,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均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转轴2上;保护套7为与凹陷部配合的圆台状,保护套7中设置有与转轴孔同心的通孔,保护套7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钩形爪88,凹陷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曲槽钩抓9,上述钩形爪88和曲槽钩抓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钩形爪88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在保护套7外侧壁上。3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6与转子本体3之间距离等于第三轴承6与转子本体3之间距离。权利要求书CN104201814A1/2页3一种电机转子总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总成。背景技术0002电机是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在电机中,通常是由定子产生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子获得一个转动力矩,从而进行转动产生驱动转矩。现有技术中,电机在运行时,转轴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磨损,甚至出现断裂,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改进。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
5、提出了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实现了对电机转子总成的改良,降低了转轴的磨损,提升了电机的使用寿命。000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包括端盖、转轴、转子本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保护套,端盖中心处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孔,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转轴孔中,保护套位于第一轴承与转轴孔内壁之间,转子本体、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均套装在转轴上,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位于转子本体的两侧,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均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转轴上;保护套为与凹陷部配合的圆台状,保护套中设置有与转轴孔同心的通孔,保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钩形爪,凹陷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曲槽钩抓,上述钩形爪和曲槽钩抓。
6、连接。0005优选地,钩形爪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在保护套外侧壁上。0006优选地,第二轴承与转子本体之间距离等于第三轴承与转子本体之间距离。0007本发明中,转子本体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带动转轴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轴承与转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端盖处外力传递至转轴过程中,需要经过保护套和第一轴承,由于转轴孔位于凹陷部,转轴孔周边为凹陷区,同时,保护套为圆台状,从而分散了外力向转轴的传递,提高了转轴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钩形爪,凹陷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曲槽,钩形爪和曲槽钩抓连接,加强了保护套所包裹的第一轴承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转轴转动的稳定性,可以降低了转轴的磨损,提升。
7、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转子总成的一个局部结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0011参照图1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包括端盖1、转轴2、转子本体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保护套7,端盖1中心处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中心处设置说明书CN104201814A2/2页4有转轴2孔,转轴2通过第一轴承4安装在转轴2孔中,保护套7位于第一轴承4与转轴2孔内壁之间,转子本体3、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均套装在转轴2上,第二轴承5、第三轴。
8、承6分别位于转子本体3的两侧,第二轴承5与转子本体3之间距离等于第三轴承6与转子本体3之间距离,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均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转轴2上;保护套7为与凹陷部配合的圆台状,保护套7中设置有与转轴2孔同心的通孔,保护套7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钩形爪8,凹陷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曲槽,上述钩形爪8和曲槽钩抓9连接,其中,钩形爪8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在保护套7外侧壁上。0012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子本体3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轴承4与转轴2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护套7,端盖1处外力传递至转轴2过程中,需要经过保护套7和第一轴承4,由于转轴2孔位于凹陷部,转轴2孔周边为凹。
9、陷区,同时,保护套7为圆台状,从而分散了外力向转轴2的传递,提高了转轴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护套7外侧壁上设置有钩形爪8,凹陷部内壁对应位置设置有曲槽,钩形爪8和曲槽钩抓9连接,加强了保护套7所包裹的第一轴承4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转轴2转动的稳定性,可以降低了转轴2的磨损,提升了电机的使用寿命。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01814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01814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018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