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673046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21019.0

申请日:

20151208

公开号:

CN205179814U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F15/08,A01F15/00

主分类号:

A01F15/08,A01F15/00

申请人:

安徽茂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彭海兵,马志刚

发明人:

马志刚,彭海兵

地址:

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子大道东侧、红旗河北侧

优先权:

CN201521021019U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方荣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搅龙机构包括搅龙轴、搅龙叶片、内管、带座轴承、挡板。搅龙轴通过带座轴承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上,带座轴承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紧固在端板上,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透过端板。挡板开设有凹槽。内管套在搅龙轴上并与搅龙轴同轴固定,搅龙叶片沿内管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上。挡板、内管、搅龙叶片均位于端板的同一侧,带座轴承位于端板的相对另一侧。挡板套在搅龙轴上并焊接在内管上,挡板相贴于端板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本实杜绝了搅龙轴工作时因缠草而卡死的现象,使搅龙轴工作环境得到保护。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有该搅龙机构的方捆压捆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其包括搅龙轴(1)、搅龙叶片(2)、带座轴承(4);搅龙轴(1)通过带座轴承(4)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6)上,带座轴承(4)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7)紧固在端板(6)上,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透过端板(6);其特征在于:该搅龙机构还包括内管(3)、挡板(5),挡板(5)开设有凹槽;内管(3)套在搅龙轴(1)上并与搅龙轴(1)同轴固定,搅龙叶片(2)沿内管(3)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3)上;挡板(5)、内管(3)、搅龙叶片(2)均位于端板(6)的同一侧,带座轴承(4)位于端板(6)的相对另一侧;挡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管(3)上,挡板(5)相贴于端板(6)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其特征在于:挡板(5)与端板(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管(3)通过焊接和搅龙轴(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其特征在于:搅龙叶片(2)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其特征在于:搅龙叶片(2)为螺旋叶片。 6.一种方捆压捆机,其包括压捆机主体、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上的搅龙机构;该搅龙机构包括搅龙轴(1)、搅龙叶片(2)、带座轴承(4);搅龙轴(1)通过带座轴承(4)转动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的端板(6)上,带座轴承(4)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7)紧固在端板(6)上,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透过端板(6);其特征在于:该搅龙机构还包括内管(3)、挡板(5),挡板(5)开设有凹槽;内管(3)套在搅龙轴(1)上并与搅龙轴(1)同轴固定,搅龙叶片(2)沿内管(3)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3)上;挡板(5)、内管(3)、搅龙叶片(2)均位于端板(6)的同一侧,带座轴承(4)位于端板(6)的相对另一侧;挡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管(3)上,挡板(5)相贴于端板(6)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捆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挡板(5)与端板(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捆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内管(3)通过焊接和搅龙轴(1)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捆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搅龙叶片(2)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3)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捆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搅龙叶片(2)为螺旋叶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 方捆压捆机。

背景技术

方捆压捆机属于农用机械,该机械主要将相关的农作物(如玉米、小麦秸 秆,棉花秸秆等)破碎(捡拾)压捆打捆。现有的方捆压捆机,其搅龙体轴端 易卡死、缠草,导致搅龙过载,需要人工清理才能恢复工作,严重时轴承还会 卡死,生产率低,维修成本高。

因此,革新前的技术缺点是:1、搅龙体轴承端易卡死、缠草,加剧轴承磨 损;2、搅龙卡死、缠草后需要人工清理,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 压捆机,其能解决搅龙体轴承端无卡死及缠草的技术问题,而且输送搅龙功效 大弧度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其包括搅龙轴、 搅龙叶片、内管、带座轴承、挡板;搅龙轴通过带座轴承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 捆机的端板上,带座轴承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紧固在端板上,沉头方颈 螺栓的端部透过端板;挡板开设有凹槽;内管套在搅龙轴上并与搅龙轴同轴固 定,搅龙叶片沿内管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上;挡板、内管、搅龙叶片均位于 端板的同一侧,带座轴承位于端板的相对另一侧;挡板套在搅龙轴上并焊接在 内管上,挡板相贴于端板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挡板与端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管通过焊接和搅龙轴连接。

进一步地,搅龙叶片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搅龙叶片为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方捆压捆机,其包括压捆机主体、安装在该压捆机 主体上的搅龙机构;该搅龙机构包括搅龙轴、搅龙叶片、内管、带座轴承、挡 板;搅龙轴通过带座轴承转动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的端板上,带座轴承通过至 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紧固在端板上,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透过端板;挡板开设 有凹槽;内管套在搅龙轴上并与搅龙轴同轴固定,搅龙叶片沿内管的延伸方向 固定在内管上;挡板、内管、搅龙叶片均位于端板的同一侧,带座轴承位于端 板的相对另一侧;挡板套在搅龙轴上并焊接在内管上,挡板相贴于端板使凹槽 收容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挡板与端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管通过焊接和搅龙轴连接。

进一步地,搅龙叶片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搅龙叶片为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搅龙机构,结合搅龙内管、挡板防护,杜绝了搅龙轴工 作时轴端卡死、缠草现象,使搅龙轴工作环境得到保护,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捆压捆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方捆压捆机包括压捆机主体、搅龙机 构。搅龙机构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上。该搅龙机构包括搅龙体、带座轴承4、 挡板5。搅龙体包括搅龙轴1、搅龙叶片2、内管3。搅龙叶片2可为搅龙螺旋 叶片。

搅龙轴1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6上,在本实施例中,搅龙轴1 通过带座轴承4转动安装在端板6上,具体地,带座轴承4通过若干沉头方颈 螺栓7紧固在端板6上。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透过端板6。

内管3套在搅龙轴1上并与搅龙轴1同轴固定,搅龙叶片2沿内管3的延 伸方向固定在内管3上。内管3可通过焊接将搅龙叶片2和搅龙轴1连接,搅 龙叶片2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3上,搅龙轴1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 3的端部。

因此,搅龙内管3的一端焊接搅龙轴1,搅龙螺旋叶片按一定的螺距焊接 在搅龙内管3上,整个搅龙体通过可调心带座轴承4及紧固件(如沉头方颈螺 栓7)与压捆机的端板6连接。挡板5、内管3、搅龙叶片2均位于端板6的同 一侧,带座轴承4位于端板6的相同另一侧。挡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 内管3上,挡板5开设有凹槽,挡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管2上时, 挡板5相贴于端板6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挡板5与端板6之间 的距离不小于2mm。

综上所述,输送搅龙体主要由沉头方颈螺栓7、带座轴承4同压捆机的端 板6连接,通过外力带动搅龙体旋转,完成秸秆的输送功能。沉头方颈螺栓7 与搅龙体有16mm间隙(因为沉头方颈螺栓7半圆头12mm厚度)装配时留有 间隙,避免搅龙叶片2与沉头方颈螺栓7摩擦。由于增加了挡板5,实际搅龙 体与压捆机的端板6只有2mm间隙,小于秸秆直径,因此,搅龙轴1不会缠草、 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搅龙体,搅龙轴1不会 出现无故卡死、缠草等现象,极大的提高了搅龙轴1的工作环境,使搅龙轴1 更耐用,搅龙体工作时不会因卡死导致过载,减少了人工清理搅龙缠草产生的 成本和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21019.0 (22)申请日 2015.12.08 A01F 15/08(2006.01) A01F 1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安徽茂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子大道 东侧、 红旗河北侧 专利权人 彭海兵 马志刚 (72)发明人 马志刚 彭海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4124 代理人 方荣肖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 构及该。

2、方捆压捆机。 搅龙机构包括搅龙轴、 搅龙叶 片、 内管、 带座轴承、 挡板。 搅龙轴通过带座轴承转 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上, 带座轴承通过 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紧固在端板上, 沉头方颈 螺栓的端部透过端板。挡板开设有凹槽。内管套 在搅龙轴上并与搅龙轴同轴固定, 搅龙叶片沿内 管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上。挡板、 内管、 搅龙叶 片均位于端板的同一侧, 带座轴承位于端板的相 对另一侧。 挡板套在搅龙轴上并焊接在内管上, 挡 板相贴于端板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 本实杜绝了搅龙轴工作时因缠草而卡死的现象, 使搅龙轴工作环境得到保护。本实用新型还公开 了具有该搅龙机构的方捆压捆机。 (51)。

3、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179814 U 2016.04.27 CN 205179814 U 1.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 其包括搅龙轴(1)、 搅龙叶片(2)、 带座轴承(4); 搅龙轴 (1)通过带座轴承(4)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6)上, 带座轴承(4)通过至少一个沉 头方颈螺栓(7)紧固在端板(6)上, 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透过端板(6); 其特征在于: 该搅 龙机构还包括内管(3)、 挡板(5), 挡板(5)开设有凹槽; 内管(3)套在搅龙轴(1)上并与搅龙 轴(1)同。

4、轴固定, 搅龙叶片(2)沿内管(3)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3)上; 挡板(5)、 内管(3)、 搅龙叶片(2)均位于端板(6)的同一侧, 带座轴承(4)位于端板(6)的相对另一侧; 挡板(5)套 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管(3)上, 挡板(5)相贴于端板(6)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7) 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挡板(5)与端板(6)之间的 距离不小于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 其特征在于: 内管(3)通过焊接和搅龙 轴(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搅龙叶片(2)通过焊接固 。

5、定在搅龙内管(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搅龙叶片(2)为螺旋叶片。 6.一种方捆压捆机, 其包括压捆机主体、 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上的搅龙机构; 该搅龙机 构包括搅龙轴(1)、 搅龙叶片(2)、 带座轴承(4); 搅龙轴(1)通过带座轴承(4)转动安装在该 压捆机主体的端板(6)上, 带座轴承(4)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7)紧固在端板(6)上, 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透过端板(6); 其特征在于: 该搅龙机构还包括内管(3)、 挡板(5), 挡板(5)开设有凹槽; 内管(3)套在搅龙轴(1)上并与搅龙轴(1)同轴固定, 搅龙叶片(2)沿内 管(3。

6、)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3)上; 挡板(5)、 内管(3)、 搅龙叶片(2)均位于端板(6)的同一 侧, 带座轴承(4)位于端板(6)的相对另一侧; 挡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管(3) 上, 挡板(5)相贴于端板(6)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捆压捆机, 其特征在于: 挡板(5)与端板(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2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捆压捆机, 其特征在于: 内管(3)通过焊接和搅龙轴(1)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捆压捆机, 其特征在于: 搅龙叶片(2)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 管(3)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捆压捆机, 其特。

7、征在于: 搅龙叶片(2)为螺旋叶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179814 U 2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 捆机。 背景技术 0002 方捆压捆机属于农用机械, 该机械主要将相关的农作物(如玉米、 小麦秸秆, 棉花 秸秆等)破碎(捡拾)压捆打捆。 现有的方捆压捆机, 其搅龙体轴端易卡死、 缠草, 导致搅龙过 载, 需要人工清理才能恢复工作, 严重时轴承还会卡死, 生产率低, 维修成本高。 0003 因此, 革新前的技术缺点是: 1、 搅龙体轴承端易卡死、 缠草,。

8、 加剧轴承磨损; 2、 搅龙 卡死、 缠草后需要人工清理, 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以上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及该方捆压捆 机, 其能解决搅龙体轴承端无卡死及缠草的技术问题, 而且输送搅龙功效大弧度提升。 0005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方捆压捆机的搅龙机构, 其包括搅龙轴、 搅龙叶 片、 内管、 带座轴承、 挡板; 搅龙轴通过带座轴承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上, 带座轴 承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紧固在端板上, 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透过端板; 挡板开设有 凹槽; 内管套在搅龙轴上并与搅龙轴同轴固定, 搅龙叶片沿内管的延伸方向固。

9、定在内管上; 挡板、 内管、 搅龙叶片均位于端板的同一侧, 带座轴承位于端板的相对另一侧; 挡板套在搅 龙轴上并焊接在内管上, 挡板相贴于端板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挡板与端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内管通过焊接和搅龙轴连接。 0008 进一步地, 搅龙叶片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上。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搅龙叶片为螺旋叶片。 00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方捆压捆机, 其包括压捆机主体、 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上 的搅龙机构; 该搅龙机构包括搅龙轴、 搅龙叶片、 内管、 带座轴承、 挡板; 搅龙。

10、轴通过带座轴 承转动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的端板上, 带座轴承通过至少一个沉头方颈螺栓紧固在端板 上, 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透过端板; 挡板开设有凹槽; 内管套在搅龙轴上并与搅龙轴同轴固 定, 搅龙叶片沿内管的延伸方向固定在内管上; 挡板、 内管、 搅龙叶片均位于端板的同一侧, 带座轴承位于端板的相对另一侧; 挡板套在搅龙轴上并焊接在内管上, 挡板相贴于端板使 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的端部。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挡板与端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内管通过焊接和搅龙轴连接。 0013 进一步地, 搅龙叶片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上。 0014 作为。

11、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搅龙叶片为螺旋叶片。 0015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搅龙机构, 结合搅龙内管、 挡板防护, 杜绝了搅龙轴工作时轴端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179814 U 3 卡死、 缠草现象, 使搅龙轴工作环境得到保护, 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和市场效益。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捆压捆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

12、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 本实施例的方捆压捆机包括压捆机主体、 搅龙机构。 搅龙机 构安装在该压捆机主体上。 该搅龙机构包括搅龙体、 带座轴承4、 挡板5。 搅龙体包括搅龙轴 1、 搅龙叶片2、 内管3。 搅龙叶片2可为搅龙螺旋叶片。 0020 搅龙轴1转动安装在该方捆压捆机的端板6上, 在本实施例中, 搅龙轴1通过带座轴 承4转动安装在端板6上, 具体地, 带座轴承4通过若干沉头方颈螺栓7紧固在端板6上。 沉头 方颈螺栓7的端部透过端板6。 0021 内管3套在搅龙轴1上并与搅龙轴1同轴固定, 搅龙叶片2沿内管3的延伸方向固定 在内管3。

13、上。 内管3可通过焊接将搅龙叶片2和搅龙轴1连接, 搅龙叶片2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搅 龙内管3上, 搅龙轴1通过焊接固定在搅龙内管3的端部。 0022 因此, 搅龙内管3的一端焊接搅龙轴1, 搅龙螺旋叶片按一定的螺距焊接在搅龙内 管3上, 整个搅龙体通过可调心带座轴承4及紧固件(如沉头方颈螺栓7)与压捆机的端板6连 接。 挡板5、 内管3、 搅龙叶片2均位于端板6的同一侧, 带座轴承4位于端板6的相同另一侧。 挡 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管3上, 挡板5开设有凹槽, 挡板5套在搅龙轴1上并焊接在内 管2上时, 挡板5相贴于端板6使凹槽收容沉头方颈螺栓7的端部, 挡板5与端板6之间的距离 不小于。

14、2mm。 0023 综上所述, 输送搅龙体主要由沉头方颈螺栓7、 带座轴承4同压捆机的端板6连接, 通过外力带动搅龙体旋转, 完成秸秆的输送功能。 沉头方颈螺栓7与搅龙体有16mm间隙(因 为沉头方颈螺栓7半圆头12mm厚度)装配时留有间隙, 避免搅龙叶片2与沉头方颈螺栓7摩 擦。 由于增加了挡板5, 实际搅龙体与压捆机的端板6只有2mm间隙, 小于秸秆直径, 因此, 搅 龙轴1不会缠草、 卡死。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搅龙体, 搅龙轴1不会出现无故 卡死、 缠草等现象, 极大的提高了搅龙轴1的工作环境, 使搅龙轴1更耐用, 搅龙体工作时不 会因卡死导致过载, 减少了人工清理搅龙缠草产生的成本和劳动强度。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179814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5179814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517981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