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669643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5015.2

申请日:

20130411

公开号:

CN103271024A

公开日:

201309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3/00

主分类号:

A01N3/00

申请人:

陶育照

发明人:

陶育照

地址:

622550 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政府街6号

优先权:

CN20131014501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领域。它包括:保存容器材料的选择、容器制作方法、枝条贮藏方法等技术步骤。可保证枝条鲜活、贮藏时间长、方便贮藏运输、枝条嫁接或扦插成活率极高。具有普通人容易掌握使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保存材料的选择与保存容器的制作方法:根据拟保存枝条的数量和是否长途运输,分别选择内径较大、质地较坚硬的楠竹,节间距较长、内径较大、质地较硬的滋竹,内径较小、节间距较短、质地坚硬的荆竹作为保存材料;选择无病虫斑、无机械伤痕、1-3年生的活立竹砍下,截去根端节间距短、顶梢壁薄的3-4节,然后由根端向顶端依次以“节”为底端至下一“节”1厘米处锯成一头带节一头开放的竹筒,用刀消去锯口锯未备用;选用与竹筒口内径大小一至的玉米芯或其它软质木段或棉花团或纸团作为备用塞子。B、枝条的贮藏方法:将需要保存的枝条剪下后,按照竹筒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将刚剪下枝条的1枝或多枝用保鲜薄膜包裹枝条中下部芽较集中处,将梆成“捆”的枝条根部向竹筒底部方向轻轻插入竹筒内,用棉花、软纸、泡膜等软质材料将枝条与竹筒内壁垫实不至松动,让枝条的顶梢和竹筒口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塞子”不顶坏枝条顶芽,用保鲜膜包裹塞子塞进竹筒的一端,将塞子轻轻塞入竹筒口内。如果枝条需要长途运输,将装好枝条的竹筒装入麻袋打包即可运输。贮藏时,将装好枝条的竹筒平放地面码堆1米高左右于背光、透气、远离热源的屋角或地下室,竹筒堆上面覆盖麻袋等物质,中途不必翻动,可以保存枝条3-5个月自然鲜活。利用新鲜竹筒自身的水分为枝条贮藏期提供水分、利用竹筒自身的毛细孔让枝条“换气”,因此不用药剂处理、不用蜡封、不用浇水让其达到保持生命活力的目的。需要嫁接或扦插时,直接取下塞子、取出枝条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经济林木,特别涉及经济林木枝条的保存 方法。

背景技术:优质的经济林木种苗大多需要通过嫁接繁殖来实现, 濒危经济林木种质资源的抢救与开发需要利用现有枝条通过嫁接或 扦插来实现。而嫁接或扦插的成活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枝条在采集 后至嫁接或扦插前的保存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植物枝条异地采 集后,运输距离远、贮藏时间较长,因失水或碰撞挤压造成枝条利用 率不高、成活率低,导致品种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经济林木作为我国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农民增收 的重要经济作物,由于无性繁殖是植物遗传变异最小、繁殖速度最快 的重要途径,因而使用枝条嫁接、扦插在经济林木育苗或经济林木品 种改良中成为最直接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当前枝条采集后的 贮藏保存,尤其是长途运输中普遍存在因蜡封时蜡液温度过高造成枝 条“烧芽”或因蜡封不足造成枝条失水、沙贮因控湿不当造成烂芽、 薄膜等软质保湿材料保湿运输造成枝条碰撞或折压而导致枝条在嫁 接或扦插后的成活率不高,有的甚至造成枝条严重失水、烂芽致使无 法使用。技术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的保存方法(沙贮或蜡封)因贮藏环境中的温度和温度 难以控制造成提前萌动或失水枯死或湿度过大而‘烂芽”;二是传统 方法使用薄膜等软质保湿材料保湿运输过程中无法避免挤压碰撞现 象,造成“芽口”受伤:三是使用保鲜剂等药物辅助贮藏不仅成本高, 同样效果有限,而且一般普通人无法使用,特别是无法克服远距离运 输或较长时间保存等问题。

中国专利“一种接穗处理保存方法(专利号CN101189965A)”公 开了一种接穗处理保存方法,它采用对枝条消毒处理、用绿色植物生 长调节剂溶液浸泡、蜡封、薄膜包裹、冷藏库贮放等方法贮存接穗, 能有效提高接穗保存质量从而提高成活率。但本方法不是普通农民都 有条件使用,并且没有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防挤压和碰撞造成枝条掉 芽、失水等技术问题,对枝条的保存效果仍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方案的不足,给枝条的保存提供 一种新的方法,大幅度提高枝条的保存鲜活度、极其方便运输,使枝 条的利用率提高,品种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保存材料的选择与保存容器的制作方法:根据拟保存枝条的数 量和是否长途运输,分别选择内径较大、质地较坚硬的楠竹,节间距 较长、内径较大、质地较硬的滋竹,内径较小、节间距较短、质地坚 硬的荆竹作为保存材料;选择无病虫斑、无机械伤痕、1-3年生的 活立竹砍下,截去根端节间距短、顶梢壁薄的3-4节,然后由根端 向顶端依次以“节”为底端至下一“节”1厘米处锯成一头带节一头 开放的竹筒,用刀消去锯口锯未备用;选用与竹筒口内径大小一至的 玉米芯或其它软质木段或棉花团或纸团作为备用塞子。

B、枝条的贮藏方法:将需要保存的枝条剪下后,按照竹筒内径的 大小和长度,将刚剪下枝条的1枝或多枝用保鲜薄膜包裹枝条中下部 芽较集中处,将梆成“捆”的枝条根部向竹筒底部方向轻轻插入竹筒 内,用棉花、软纸、泡膜等软质材料将枝条与竹筒内壁垫实不至松动, 让枝条的顶梢和竹筒口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塞子”不顶坏枝条顶芽, 用保鲜膜包裹塞子塞进竹筒的一端,将塞子轻轻塞入竹筒口内。如果 枝条需要长途运输,将装好枝条的竹筒装入麻袋打包即可运输。贮藏 时,将装好枝条的竹筒平放地面码堆1米高左右于背光、透气、远离 热源的屋角或地下室,竹筒堆上面覆盖麻袋等物质,中途不必翻动, 可以保存枝条3-5个月自然鲜活。利用新鲜竹筒自身的水分为枝条 贮藏期提供水分、利用竹筒自身的毛细孔让枝条“换气”,因此不用 药剂处理、不用蜡封、不用浇水让其达到保持生命活力的目的。需要 嫁接或扦插时,直接取下塞子、取出枝条使用。

由于本发明使待贮藏或运输的枝条边采边装入竹筒,避免了裸枝 条在运输、封蜡、沙贮过程中人为地损坏枝条;同时贮藏过程中不需 要翻动和浇水,避免了人为的烂枝和掉芽损失,使枝条能最大限度地 加以得用。本发明人利用本办法在龙池坪森林公园选育山桐子品种 中,连续多年将枝条邮寄外地、就地保存作为嫁接穗条,枝条全部鲜 活,没有发现烂芽、枯枝现象,完全能达到发明目的。具有显著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在枝条进入休眠期,根据枝条是否需要长途运输 和贮备枝条的多少选择贮藏材料楠竹、滋竹或荆竹;在竹林中选择无 病虫为害、无机械损伤、发育充实的1-3年生活立竹砍下,剃下竹 梢、去掉根部和顶梢3-4个节,留下中部备用;在采集枝条时,先将 竹子以根部的节为底至下一节1厘米处锯下,刮去锯口的锯未待用; 选用与竹筒口径内径大小一至的软质材料作为塞竹筒口的塞子备用; 采下枝条后,根据竹筒内膛大小和长短、合理选择枝条单枝或多枝, 用保鲜膜包裹枝条下端芽口密集处,将枝条(捆)根部朝竹筒底端轻 轻放入竹筒内,用软质材料垫紧枝条与竹筒内壁,用保鲜膜包裹塞子 前端轻轻塞入竹筒口,让竹筒口达到密封目的。若需运输,则将竹筒 装入麻袋打包即可起运,贮藏时将竹筒平放地面码堆,置于避光、透 气、防潮、远离热源的屋角或地下室,竹筒堆上可以覆盖麻袋等物质。

本办法的关键技术在于利用了新鲜竹筒自身的水分为枝条提供保 湿、竹筒自身的抗压达到了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人为损坏、竹筒材 质的毛细孔为枝条“换气”提供“窗口”,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保 湿”运输中外力对枝条的人为损伤;贮藏过程中“保湿”浇水不当造 成枝条腐烂;蜡封对芽造成‘烫伤”、翻动造成损伤芽口等不当行为。 从而提高了枝条的保存率和枝条的利用率。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7102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04 CN 103271024 A *CN103271024A* (21)申请号 201310145015.2 (22)申请日 2013.04.11 A01N 3/00(2006.01) (71)申请人 陶育照 地址 622550 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政府街 6 号 (72)发明人 陶育照 (54) 发明名称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 属植物 种质资源保护技术领域。它包括 : 保存容器材料 的选择、 容器制作方法、 枝条贮藏方法等技术步 骤。 可保证枝条鲜活、 贮藏时。

2、间长、 方便贮藏运输、 枝条嫁接或扦插成活率极高。具有普通人容易掌 握使用, 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显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71024 A CN 103271024 A *CN103271024A* 1/1 页 2 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 A、 保存材料的选择与保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 根据拟保存枝条的数量和是否长途运输, 分别选择内径较大、 质地较坚硬的楠竹, 节间距较长、 内径较。

3、大、 质地较硬的滋竹, 内径较 小、 节间距较短、 质地坚硬的荆竹作为保存材料 ; 选择无病虫斑、 无机械伤痕、 1-3 年生的活 立竹砍下, 截去根端节间距短、 顶梢壁薄的 3-4 节, 然后由根端向顶端依次以 “节” 为底端至 下一 “节” 1 厘米处锯成一头带节一头开放的竹筒, 用刀消去锯口锯未备用 ; 选用与竹筒口 内径大小一至的玉米芯或其它软质木段或棉花团或纸团作为备用塞子。 B、 枝条的贮藏方法 : 将需要保存的枝条剪下后, 按照竹筒内径的大小和长度, 将刚剪下 枝条的 1 枝或多枝用保鲜薄膜包裹枝条中下部芽较集中处, 将梆成 “捆” 的枝条根部向竹 筒底部方向轻轻插入竹筒内, 用。

4、棉花、 软纸、 泡膜等软质材料将枝条与竹筒内壁垫实不至松 动, 让枝条的顶梢和竹筒口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 “塞子” 不顶坏枝条顶芽, 用保鲜膜包裹塞 子塞进竹筒的一端, 将塞子轻轻塞入竹筒口内。 如果枝条需要长途运输, 将装好枝条的竹筒 装入麻袋打包即可运输。贮藏时, 将装好枝条的竹筒平放地面码堆 1 米高左右于背光、 透 气、 远离热源的屋角或地下室, 竹筒堆上面覆盖麻袋等物质, 中途不必翻动, 可以保存枝条 3-5个月自然鲜活。 利用新鲜竹筒自身的水分为枝条贮藏期提供水分、 利用竹筒自身的毛细 孔让枝条 “换气” , 因此不用药剂处理、 不用蜡封、 不用浇水让其达到保持生命活力的目的。 需要。

5、嫁接或扦插时, 直接取下塞子、 取出枝条使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71024 A 2 1/2 页 3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经济林木, 特别涉及经济林木枝条的保存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 优质的经济林木种苗大多需要通过嫁接繁殖来实现, 濒危经济林木种 质资源的抢救与开发需要利用现有枝条通过嫁接或扦插来实现。 而嫁接或扦插的成活率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枝条在采集后至嫁接或扦插前的保存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植物枝 条异地采集后, 运输距离远、 贮藏时间较长, 因失水或碰撞挤压造成枝条利用率不高、 成活 率低, 导致品种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

6、0003 经济林木作为我国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 物, 由于无性繁殖是植物遗传变异最小、 繁殖速度最快的重要途径, 因而使用枝条嫁接、 扦 插在经济林木育苗或经济林木品种改良中成为最直接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当前 枝条采集后的贮藏保存, 尤其是长途运输中普遍存在因蜡封时蜡液温度过高造成枝条 “烧 芽” 或因蜡封不足造成枝条失水、 沙贮因控湿不当造成烂芽、 薄膜等软质保湿材料保湿运输 造成枝条碰撞或折压而导致枝条在嫁接或扦插后的成活率不高, 有的甚至造成枝条严重失 水、 烂芽致使无法使用。技术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 0004 一。

7、是传统的保存方法(沙贮或蜡封)因贮藏环境中的温度和温度难以控制造成提 前萌动或失水枯死或湿度过大而 烂芽” ; 二是传统方法使用薄膜等软质保湿材料保湿运输 过程中无法避免挤压碰撞现象, 造成 “芽口” 受伤 : 三是使用保鲜剂等药物辅助贮藏不仅成 本高, 同样效果有限, 而且一般普通人无法使用, 特别是无法克服远距离运输或较长时间保 存等问题。 0005 中国专利 “一种接穗处理保存方法 ( 专利号 CN101189965A)” 公开了一种接穗处理 保存方法, 它采用对枝条消毒处理、 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浸泡、 蜡封、 薄膜包裹、 冷藏 库贮放等方法贮存接穗, 能有效提高接穗保存质量从而提。

8、高成活率。但本方法不是普通农 民都有条件使用, 并且没有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防挤压和碰撞造成枝条掉芽、 失水等技术问 题, 对枝条的保存效果仍然有限。 发明内容 :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给枝条的保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大幅度提高枝条的保存鲜活度、 极其方便运输, 使枝条的利用率提高, 品种资源得到更有效 的利用。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枝条的一种保存方法,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 0008 A、 保存材料的选择与保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 根据拟保存枝条的数量和是否长途运 输, 分别选择内径较大、 质地较坚硬的楠竹, 节间距较长、 内径较大、 质地较硬的滋竹,。

9、 内径 较小、 节间距较短、 质地坚硬的荆竹作为保存材料 ; 选择无病虫斑、 无机械伤痕、 1-3 年生的 活立竹砍下, 截去根端节间距短、 顶梢壁薄的 3-4 节, 然后由根端向顶端依次以 “节” 为底端 至下一 “节” 1 厘米处锯成一头带节一头开放的竹筒, 用刀消去锯口锯未备用 ; 选用与竹筒 口内径大小一至的玉米芯或其它软质木段或棉花团或纸团作为备用塞子。 0009 B、 枝条的贮藏方法 : 将需要保存的枝条剪下后, 按照竹筒内径的大小和长度, 将刚 说 明 书 CN 103271024 A 3 2/2 页 4 剪下枝条的 1 枝或多枝用保鲜薄膜包裹枝条中下部芽较集中处, 将梆成 “捆。

10、” 的枝条根部向 竹筒底部方向轻轻插入竹筒内, 用棉花、 软纸、 泡膜等软质材料将枝条与竹筒内壁垫实不至 松动, 让枝条的顶梢和竹筒口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 “塞子” 不顶坏枝条顶芽, 用保鲜膜包裹 塞子塞进竹筒的一端, 将塞子轻轻塞入竹筒口内。 如果枝条需要长途运输, 将装好枝条的竹 筒装入麻袋打包即可运输。贮藏时, 将装好枝条的竹筒平放地面码堆 1 米高左右于背光、 透 气、 远离热源的屋角或地下室, 竹筒堆上面覆盖麻袋等物质, 中途不必翻动, 可以保存枝条 3-5个月自然鲜活。 利用新鲜竹筒自身的水分为枝条贮藏期提供水分、 利用竹筒自身的毛细 孔让枝条 “换气” , 因此不用药剂处理、 不用。

11、蜡封、 不用浇水让其达到保持生命活力的目的。 需要嫁接或扦插时, 直接取下塞子、 取出枝条使用。 0010 由于本发明使待贮藏或运输的枝条边采边装入竹筒, 避免了裸枝条在运输、 封蜡、 沙贮过程中人为地损坏枝条 ; 同时贮藏过程中不需要翻动和浇水, 避免了人为的烂枝和掉 芽损失, 使枝条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得用。本发明人利用本办法在龙池坪森林公园选育山桐 子品种中, 连续多年将枝条邮寄外地、 就地保存作为嫁接穗条, 枝条全部鲜活, 没有发现烂 芽、 枯枝现象, 完全能达到发明目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 在枝条进入休眠期, 根据枝条是否需要长途运输和贮备枝条的。

12、多 少选择贮藏材料楠竹、 滋竹或荆竹 ; 在竹林中选择无病虫为害、 无机械损伤、 发育充实的 1-3 年生活立竹砍下, 剃下竹梢、 去掉根部和顶梢 3-4 个节, 留下中部备用 ; 在采集枝条时, 先将竹子以根部的节为底至下一节 1 厘米处锯下, 刮去锯口的锯未待用 ; 选用与竹筒口径 内径大小一至的软质材料作为塞竹筒口的塞子备用 ; 采下枝条后, 根据竹筒内膛大小和长 短、 合理选择枝条单枝或多枝, 用保鲜膜包裹枝条下端芽口密集处, 将枝条 ( 捆 ) 根部朝竹 筒底端轻轻放入竹筒内, 用软质材料垫紧枝条与竹筒内壁, 用保鲜膜包裹塞子前端轻轻塞 入竹筒口, 让竹筒口达到密封目的。若需运输, 则将竹筒装入麻袋打包即可起运, 贮藏时将 竹筒平放地面码堆, 置于避光、 透气、 防潮、 远离热源的屋角或地下室, 竹筒堆上可以覆盖麻 袋等物质。 0012 本办法的关键技术在于利用了新鲜竹筒自身的水分为枝条提供保湿、 竹筒自身的 抗压达到了在运输、 贮藏过程中的人为损坏、 竹筒材质的毛细孔为枝条 “换气” 提供 “窗口” , 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中 “保湿” 运输中外力对枝条的人为损伤 ; 贮藏过程中 “保湿” 浇水不 当造成枝条腐烂 ; 蜡封对芽造成 烫伤” 、 翻动造成损伤芽口等不当行为。 从而提高了枝条的 保存率和枝条的利用率。 说 明 书 CN 103271024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