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5752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5752A21申请号201410331468922申请日20140711H04L29/0820060171申请人上海百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0433上海市杨浦区国京路51号8号楼底层东72发明人李庚朱亚明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代理人曾耀先54发明名称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均分段存储,每段分段数据均设置有同步标识,当用户修改时,用户端将修改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进而与服务端同。
2、步“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因此在数据同步时,传输量更小,同时,利用删除标识标志删除的数据,从而支持数据恢复,进一步的能够通过时间戳提供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且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应用方法简便,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5752ACN104065752A1/2页21一种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端和服务端均具有数据库,所述的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均分为若干段分段数据,每一段所述的分段数据均设置有对应的同步标识,用户端和服。
3、务端之间通过数据信号连接,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用户操作,用户端对其所存储的某一或若干分段数据进行修改,并将经修改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2所述的用户端向所述的服务端发送同步请求,所述的同步请求包括所述的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3所述的服务端收到所述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中的分段数据更新服务端的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端还存储有该用户端的终端ID以及分段数据ID,所述的服务端也存储有分段数据ID;所述的同步请求还包括该用户端的终端ID以及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的分段数据ID;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
4、下步骤31所述的服务端收到所述的同步请求,并获得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对应的分段数据ID以及用户端终端ID;32所述的服务端根据分段数据ID查找服务端数据库内是否有相同分段数据ID的数据;若有,则进入步骤33,若无,则进入步骤34;33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然后进入步骤35;34所述的服务端存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然后进入步骤35;35所述的服务端记录所更新的分段数据的来源的用户端终端I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分段数据均设置有对应的删除标识,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
5、步骤11根据用户操作,所述的用户端判断所述的操作为改写或删除,若为改写,则进入步骤12,若为删除,则进入步骤13;12所述的用户端对其所存储分段数据进行改写,并进入步骤14;13所述的用户端将所存储分段数据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并进入步骤14;14所述的用户端将经过改写和删除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均设置为“需要同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请求还包括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所对应的删除标识,所述的步骤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31所述的服务端根据删除标识判断所述的同步请求是需要对分段数据进行改写或删除,若为改写,则进入步骤332,若为删除,。
6、则进入步骤333;332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然后进入步骤35;333所述的服务端将分段数据ID所对应的原有数据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然后进入步骤35。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存储有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包括各分段数据ID以及与各分段数据权利要求书CN104065752A2/2页3ID对应的删除标识和时间戳;所述的用户端标识表包括各用户端终端ID及对应的同步次数;所述的步骤332具体为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并修改所述的同。
7、步数据对照表中该分段数据ID对应的时间戳,然后进入步骤35;所述的步骤333具体为所述的服务端将同步数据对照表中该分段数据ID所对应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然后进入步骤35;所述的步骤34具体为所述的服务端存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并在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中建立该分段数据ID及其对应的删除标识和时间戳,然后进入步骤35;所述的步骤35具体为所述的服务端更新所述的用户端标识表中该用户端终端ID对应的同步次数。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存储有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所述的数据表包括各分段数据ID以及与各分段数据ID对应的删除标识和同步标识;所述的同步次数表包括该用户。
8、端的用户端ID及对应的同步次数;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所述的用户端向所述的服务端发送同步请求;22所述的用户端更新所述的同步次数表中的同步次数。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0根据用户操作,所述的用户端与服务端进行初次同步,用户端下载并存储服务端数据,服务端建立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用户端建立所述的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权利要求书CN104065752A1/6页4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数据。
9、同步方法,数据传输量大,不支持数据恢复,冲突处理机制也不够完善,无法定义数据冲突解决机制,从而对于各终端间的数据同步形成了障碍。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量较小,支持数据恢复,又能提供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的数据同步方法,成为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数据分段存储与同步,从而使数据同步时,传输量更小,支持数据恢复,又能提供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且应用方法简便,应用范围广泛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0005用户端和服务端均具有数据库,所述的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均分为若干段分段数据,每一段所述的分段数据均设置有对应。
10、的同步标识,用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通过数据信号连接。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61根据用户操作,用户端对其所存储的某一或若干分段数据进行修改,并将经修改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00072所述的用户端向所述的服务端发送同步请求,所述的同步请求包括所述的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00083所述的服务端收到所述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中的分段数据更新服务端的数据库。0009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的用户端还存储有该用户端的终端ID以及分段数据ID,所述的服务端也存储有分段数据ID;所述的同步请求还包括该用户端的终端ID以及同步标识为“。
11、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的分段数据ID;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1031所述的服务端收到所述的同步请求,并获得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对应的分段数据ID以及用户端终端ID;001132所述的服务端根据分段数据ID查找服务端数据库内是否有相同分段数据ID的数据;若有,则进入步骤33,若无,则进入步骤34;001233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然后进入步骤35;001334所述的服务端存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然后进入步骤35;001435所述的服务端记录所更新的分段数据的来源的用户端终端ID。0015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用户端和服。
12、务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分段数据均设说明书CN104065752A2/6页5置有对应的删除标识,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1611根据用户操作,所述的用户端判断所述的操作为改写或删除,若为改写,则进入步骤12,若为删除,则进入步骤13;001712所述的用户端对其所存储分段数据进行改写,并进入步骤14;001813所述的用户端将所存储分段数据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并进入步骤14;001914所述的用户端将经过改写和删除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均设置为“需要同步”;0020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的同步请求还包括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所对应的删除标识,所述的步骤33具体包括。
13、以下步骤0021331所述的服务端根据删除标识判断所述的同步请求是需要对分段数据进行改写或删除,若为改写,则进入步骤332,若为删除,则进入步骤333;0022332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然后进入步骤35;0023333所述的服务端将分段数据ID所对应的原有数据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然后进入步骤35。0024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服务端存储有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包括各分段数据ID以及与各分段数据ID对应的删除标识和时间戳;所述的用户端标识表包括各用户端终端ID及对应的同步次数;0025所述的步骤332。
14、具体为0026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并修改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中该分段数据ID对应的时间戳,然后进入步骤35;0027所述的步骤333具体为0028所述的服务端将同步数据对照表中该分段数据ID所对应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然后进入步骤35;0029所述的步骤34具体为0030所述的服务端存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并在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中建立该分段数据ID及其对应的删除标识和时间戳,然后进入步骤35;0031所述的步骤35具体为0032所述的服务端更新所述的用户端标识表中该用户端终端ID对应的同步次数。0033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用户。
15、端存储有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所述的数据表包括各分段数据ID以及与各分段数据ID对应的删除标识和同步标识;所述的同步次数表包括该用户端的用户端ID及对应的同步次数;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3421所述的用户端向所述的服务端发送同步请求;003522所述的用户端更新所述的同步次数表中的同步次数。0036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的方法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00370根据用户操作,所述的用户端与服务端进行初次同步,用户端下载并存储服务端数据,服务端建立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用户端建立所述的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说明书CN104065752A3/6页60038采用了该发明的终。
16、端间数据同步方法,由于其用户端和服务端采用数据分段存储,因此在数据同步时,传输量更小,同时,利用删除标识标志删除的数据,从而支持数据恢复,进一步的能够通过时间戳提供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且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应用方法简便,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附图说明0039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0040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实现第一次同步的步骤示意图。0041图3为利用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实现后续同步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0043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17、。004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端和服务端均具有数据库,所述的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均分为若干段分段数据,每一段所述的分段数据均设置有对应的同步标识,用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通过数据信号连接。该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51根据用户操作,用户端对其所存储的某一或若干分段数据进行修改,并将经修改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00462所述的用户端向所述的服务端发送同步请求,所述的同步请求包括所述的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00473所述的服务端收到所述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中的分段数据更新服务端的数据库。0048在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户端还存储有。
18、该用户端的终端ID以及分段数据ID,所述的服务端也存储有分段数据ID;所述的同步请求还包括该用户端的终端ID以及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的分段数据ID;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4931所述的服务端收到所述的同步请求,并获得同步标识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对应的分段数据ID以及用户端终端ID;005032所述的服务端根据分段数据ID查找服务端数据库内是否有相同分段数据ID的数据;若有,则进入步骤33,若无,则进入步骤34;005133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然后进入步骤35;005234所述的服务端存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然后进入。
19、步骤35;005335所述的服务端记录所更新的分段数据的来源的用户端终端ID。0054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分段数据均设置有对应的删除标识,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5511根据用户操作,所述的用户端判断所述的操作为改写或删除,若为改写,则进入步骤12,若为删除,则进入步骤13;005612所述的用户端对其所存储分段数据进行改写,并进入步骤14;005713所述的用户端将所存储分段数据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并进入步骤说明书CN104065752A4/6页714;005814所述的用户端将经过改写和删除的分段数据的同步标识均设置为“需要同步”;0。
20、059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同步请求还包括同步标识设置为“需要同步”的分段数据所对应的删除标识,所述的步骤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60331所述的服务端根据删除标识判断所述的同步请求是需要对分段数据进行改写或删除,若为改写,则进入步骤332,若为删除,则进入步骤333;0061332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然后进入步骤35;0062333所述的服务端将分段数据ID所对应的原有数据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然后进入步骤35。0063且所述服务端存储有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包括各分段数据ID以及与各分段数据。
21、ID对应的删除标识和时间戳;所述的用户端标识表包括各用户端终端ID及对应的同步次数;0064所述的步骤332具体为0065所述的服务端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替换相同分段数据ID对应的原有数据,并存储,并修改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中该分段数据ID对应的时间戳,然后进入步骤35;0066所述的步骤333具体为0067所述的服务端将同步数据对照表中该分段数据ID所对应的删除标识设置为“已删除”,然后进入步骤35;0068所述的步骤34具体为0069所述的服务端存储接收到的分段数据,并在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中建立该分段数据ID及其对应的删除标识和时间戳,然后进入步骤35;0070所述的步骤35具体为0071。
22、所述的服务端更新所述的用户端标识表中该用户端终端ID对应的同步次数。0072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端存储有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所述的数据表包括各分段数据ID以及与各分段数据ID对应的删除标识和同步标识;所述的同步次数表包括该用户端的用户端ID及对应的同步次数;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7321所述的用户端向所述的服务端发送同步请求;007422所述的用户端更新所述的同步次数表中的同步次数。0075且所述的方法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00760根据用户操作,所述的用户端与服务端进行初次同步,用户端下载并存储服务端数据,服务端建立所述的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用户端建立所述的。
23、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0077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同步原理如下0078服务端包含同步数据、同步数据对照表和用户端标识表。对数据库的同步数据每一行记录添加INSERT触发器、UPDATE触发器、DELETE触发器。触发器将相关操作在同步数据对照表中进行标示,并在对照表中记录操作次数递增和时间戳。0079同步数据对照表结构如下说明书CN104065752A5/6页80080IDISDELETETIMESTAMPID与原数据表ID相同ISDELETE表示是否已经删除TIMESTAMP记录操作时间戳0081当数据库中的数据添加或修改时更新TIMESTAMP时间戳。0082删除时ISD。
24、ELETE为TRUE并且更新TIMESTAMP时间戳。0083用户端标识表结构如下0084IDTIMESTAMPSYNCCOUNT用户端ID同步时间戳同步次数0085当用户端第一次访问同步时生成一个标示给用户端,同时记录同步时间戳和次数,返回所有相关数据表数据。0086用户端包含数据表和同步次数表。0087数据表结构如下00880089用户端数据表在原来列中增加ISDELETE和ISSYNC用于同步。0090用户端有修改操作时,修改ISSYNC为TRUE表示要同步。0091用户端有修改操作时,ISDELETE为TRUE修改ISSYNC为TRUE表示要同步。0092同步次数表结构如下0093ID。
25、SYNCCOUNT用户端ID同步次数0094用户端第一次同步时,提交请求,从服务器获取同步标示和表数据,插入标示表和数据表。0095用户端以后同步时,有ISSYNC为TRUE或者ISDELETE为TRUE就提交UPLOAD请求,提交标示表标示和次数,ISSYNC为TRUE的标示行数据分段数据,服务器根据ISDELETE为TRUE标示行数据ID删除服务器相应数据,为FALSE修改或者添加服务器数据,最后返回比用户端同步时间戳新的服务器数据和已经修改或者删除的服务器数据表标示ID以及和新标示表同步次数。0096用户端第一次请求同步的步骤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0097101用户端第一次请求提交下载。
26、请求生成同步标示和下载数据。0098102服务端生成相关数据表数据和标示信息,返回给用户端。说明书CN104065752A6/6页90099103用户端获取标示信息和相关数据表数据,插入数据库。0100利用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实现后续同步的步骤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0101201用户端请求同步,提交用户端标示表信息,如果用户端ISSYNC为TRUE提交,一起提交ISSYNC为TRUE行数据。0102202服务端同步处理0103先处理用户端提交的表数据,ISDELETE为TRUE就删除服务器数据,ISDELETE为FALSE就将用户端插入服务器或修改服务器数据,0104203服务端同步处。
27、理0105如果发现服务器数据操作时间戳比用户端上次提交的时间戳大,而用户端提交该数据进行同步修改由冲突处理机制解决。0106利用本发明的同步方法中冲突处理机制的说明01071、以用户端为主将服务器相关数据按照用户端请求处理。01082、以服务端为主将用户端请求数据,按照服务器已经处理的结果处理。0109利用本发明的同步方法中数据恢复机制的说明01101、用户端每次提交的数据都进行记录,便于数据恢复。01112、如果恢复数据而不想降低服务器标示同步次数,就将所有数据进行更新。0112采用了该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由于其用户端和服务端采用数据分段存储,因此在数据同步时,传输量更小,同时,利用删除标识标志删除的数据,从而支持数据恢复,进一步的能够通过时间戳提供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且本发明的终端间数据同步方法,其应用方法简便,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0113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说明书CN104065752A1/1页10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65752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