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661625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77535.0

申请日:

20160308

公开号:

CN205694525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

主分类号:

A01G9/0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澳门民政总署

发明人:

王发国,梁冠峰,袁晓初,易绮斐,王爱华,刘东明,邢福武

地址: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优先权:

CN201620177535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明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用于种植乔木,乔木通过泥土种植在该装置上,包括水泥槽、铺设在水泥槽底的陶粒层、均匀分布在水泥槽内的若干根酸素管,在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用于种植乔木,乔木通过泥土种植在该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槽、铺设在水泥槽底的陶粒层、均匀分布在水泥槽内的若干根酸素管,在所述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酸素管内设有陶粒,所述酸素管的一端与所述陶粒层连接,所述酸素管的另一端露出所述泥土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水泥槽最下方的所述孔洞距离所述水泥槽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槽呈立方体设置,且该水泥槽包括混凝土基体、围绕该混凝土基体的上部外表面设置的花岗岩层,在所述花岗岩层与所述混凝土基体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泥槽的顶部设有复数根围绕所述乔木的树干设置的固定管,各固定管的底端支撑在所述水泥槽内,各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螺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管与所述乔木的树干之间设有缓冲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生态环保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世界性重要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盐渍土地面积大约有10亿hm2,占陆地面积的10%。同时,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106-1.5×106hm2的速度增长。我国盐碱土地面积约有3470万hm2。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约有1.8万km的滨海地带和岛屿沿岸,广泛分布着各种滨海盐土,总面积可达5×106hm2。因其生成主要是受海水影响和海潮侵袭所致,土壤中含盐量较高,可达2.0%-6.0%,土地生产力低,加上海边风大,易受台风影响,水分的蒸发量亦很大,难于建立植被,严重制约这些地区绿化造林的质量和数量。

近年来,在滨海地区逐渐开发建设了许多经济开发区,使得滨海地区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然而,滨海地区特别是盐碱沙地的生态恢复与绿化建设却相对落后。乔木是滨海盐碱沙地的关键树种,种植好乔木用于防风固沙后,其它灌木和草本才能较好地定居生存。常规种植乔木的方法是在盐碱沙地上直接种植乔木袋苗,由于基质养分缺乏,水分蒸发与流失,植物抗风力差等,最后导致许多植物大量死亡。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用于种植乔木,乔木通过泥土种植在该装置上,包括水泥槽、铺设在水泥槽底的陶粒层、均匀分布在水 泥槽内的若干根酸素管,在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应用时,将乔木的根部放入水泥槽内,并填上泥土,再将其置于滨海盐碱沙地中,水泥槽可将泥土限制在槽内,可防止水土流失,使得泥土可为乔木提供足够养分;再者,在该水泥槽内分布有若干根酸素管,且水泥槽底铺设有陶粒,可增加泥土中的氧量,防止淹水地区植物根部腐烂;另外,在在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孔洞的设置可供乔木的根系伸出,而不仅将乔木的根部限制在水泥槽内,利于乔木生长。在该装置内种植好乔木后,在需要绿化的滨海盐碱沙地挖好种植坑,再利用吊机或人工将将该种植有乔木的装置移动至种植坑内,用土填实,相邻两装置可间距交叉排列,相距约10CM,可有效的保土、保肥、抵抗台风和大风,因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在酸素管内设有陶粒,酸素管的一端与陶粒层连接,酸素管的另一端露出泥土表面。增加水泥槽底面和乔木根部附近的透气性,利于乔木生长。

位于水泥槽最下方的孔洞距离水泥槽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用于蓄水,以保证可为乔木提供足够的水分。

水泥槽呈立方体设置,且该水泥槽包括混凝土基体、围绕该混凝土基体的上部外表面设置的花岗岩层,在花岗岩层与混凝土基体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结构稳固,外形美观。

在水泥槽的顶部设有复数根围绕乔木的树干设置的固定管,各固定管的底端支撑在水泥槽内,各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管的设置可将乔木固定,防止乔木倾倒。

在固定管与乔木的树干之间设有缓冲块。起缓冲作用,不伤害树皮。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可有效的保土、保肥、抵抗台风和大风,因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泥槽和酸素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泥槽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水泥槽;2、酸素管;3、孔洞;4、陶粒层;5、混凝土基体;6、水泥砂浆层;7、花岗岩层;8、固定管;9、螺丝;10、树干;11、根系;12、乔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用于种植乔木12,乔木12通过泥土种植在该装置上,包括水泥槽1、铺设在水泥槽1底的陶粒层4、均匀分布在水泥槽1内的若干根酸素管2,在水泥槽1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3。其中,本实施例中,水泥槽1呈立方体设置,内置4根酸素管2,该4根酸素管2分别靠近水泥槽1的4个角设置。应用时,将乔木12的根部放入水泥槽1内,并填上泥土,再将其置于滨海盐碱沙地中,水泥槽1可将泥土限制在槽内,可防止水土流失,使得泥土可为乔木12提供足够养分;再者,在该水泥槽1内分布有若干根酸素管2,且水泥槽1底铺设有陶粒,可增加泥土中的氧量,防止淹水地区植物根部腐烂;另外,在在水泥槽1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3,孔洞3的设置可供乔木12的根系11伸出,而不仅将乔木12的根部限制在水泥槽1内,利于乔木12生长。在该装置内种植好乔木12后,在需要绿化的滨海盐碱沙地挖好种植坑,再利用吊机或人工将将该种植有乔木12的装置移动至种植坑内,用土填实,相邻两装置可间距交叉排列,相距约10CM,可有效的保土、保肥、抵抗台风和大风,因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在酸素管2内设有陶粒,酸素管2的一端与陶粒层4连接,酸素管2的另一端露出泥土表面。增加水泥槽1底面和乔木12根部附近的透气性,利于乔木12生长。

位于水泥槽1最下方的孔洞3距离水泥槽1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 20CM。用于蓄水,以保证可为乔木12提供足够的水分。

水泥槽1呈立方体设置,且该水泥槽1包括混凝土基体5、围绕该混凝土基体5的上部外表面设置的花岗岩层7,在花岗岩层7与混凝土基体5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6。结构稳固,通过水泥砂浆将花岗岩设置在混凝土基体5上部的外表面上,外形美观。

在水泥槽1的顶部设有复数根围绕乔木12的树干10设置的固定管8,各固定管8的底端支撑在水泥槽1内,各固定管8的上端通过螺丝9连接。固定管8的设置可将乔木12固定,防止乔木12倾倒。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管8为不锈钢管,在该不锈钢管的外表面涂有绿色漆保护层。

在固定管8与乔木12的树干10之间设有缓冲块。该缓冲块可为软厚绒面,起缓冲作用,不伤害树皮。

该装置的具体制作及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浇铸立方体水泥槽1,长宽各155cm,边槽厚15cm,中间长宽各125cm,水泥槽1内深为155cm,用水泥砂浆混凝土制成,外面饰以花岗岩石材,每个侧面在距底部约30cm处,交叉开5个孔洞3,间距相等,孔洞3为10cm。水泥槽1侧面的孔洞3有利于植物的根系11伸出;在距水泥槽1底面20cm以内的侧面上不开挖孔洞3,用于蓄水。水泥槽1建好后,在距水泥槽1底面10cm处铺置陶粒约15cm厚。在水泥槽1内种植好乔木12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后,近水泥槽1各边角约30cm处放置酸素管2,其直径约6.5cm,露出表土约5cm。酸素管2内放置陶粒,与水泥槽1底部的陶粒相通,以增加水泥槽1底面和乔木12根部附近的透气性。然后,在水泥槽1内填充客土和有机肥,努实后,浇上定根水。最后用螺丝9和固定管8一起将乔木12树干10固定,在不绣钢管与乔木12树干10接触处放置软的厚绒面,起缓冲作用,不伤害树皮。

种植乔木12黄槿的乔木12种植装置完成后,放置待用。在需要绿化的滨海盐碱沙地挖好种植坑,利用吊机或人工将乔木12种植装置移动至种植坑,并用土填实。乔木12种植装置可间距交叉排列,相距约10m。此乔木12种植装置可有效的保土、保肥,抵抗台风和大风。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 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77535.0 (22)申请日 2016.03.08 (73)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地址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 723号 专利权人 澳门民政总署 (72)发明人 王发国 梁冠峰 袁晓初 易绮斐 王爱华 刘东明 邢福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51)Int.Cl. A01G 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57)摘要 一种滨。

2、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用于种植乔木, 乔木通过泥土种植在该装置上, 包括水泥槽、 铺设在水泥槽底的陶粒层、 均匀分 布在水泥槽内的若干根酸素管, 在水泥槽的侧面 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 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 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得 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694525 U 2016.11.23 CN 205694525 U 1.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用于种植乔木, 乔木通过泥土种植在该 装置上,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泥槽、 铺设在水泥槽底的陶。

3、粒层、 均匀分布在水泥槽内的若干 根酸素管, 在所述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 述酸素管内设有陶粒, 所述酸素管的一端与所述陶粒层连接, 所述酸素管的另一端露出所 述泥土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水泥槽最下方的所述孔洞距离所述水泥槽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槽呈立方体设置, 且该水泥槽包括混凝土基体、 围绕该混凝土基体的上部外表面 设置的花。

4、岗岩层, 在所述花岗岩层与所述混凝土基体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泥槽的顶部设有复数根围绕所述乔木的树干设置的固定管, 各固定管的底端支撑 在所述水泥槽内, 各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螺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 述固定管与所述乔木的树干之间设有缓冲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94525 U 2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生态环保科学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

5、 式乔木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世界性重要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球盐渍土地面积大约有10亿hm2, 占陆地面 积的10。 同时, 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1061.5106hm2的速度增长。 我国盐碱土地面积 约有3470万hm2。 我国沿海各省、 市、 自治区约有1.8万km的滨海地带和岛屿沿岸,广泛分布 着各种滨海盐土,总面积可达5106hm2。 因其生成主要是受海水影响和海潮侵袭所致, 土 壤中含盐量较高, 可达2.0-6.0, 土地生产力低, 加上海边风大, 易受台风影响, 水分的 蒸发量亦。

6、很大, 难于建立植被, 严重制约这些地区绿化造林的质量和数量。 0003 近年来, 在滨海地区逐渐开发建设了许多经济开发区, 使得滨海地区的经济得以 迅速发展, 然而, 滨海地区特别是盐碱沙地的生态恢复与绿化建设却相对落后。 乔木是滨海 盐碱沙地的关键树种, 种植好乔木用于防风固沙后, 其它灌木和草本才能较好地定居生存。 常规种植乔木的方法是在盐碱沙地上直接种植乔木袋苗, 由于基质养分缺乏, 水分蒸发与 流失, 植物抗风力差等, 最后导致许多植物大量死亡。 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物力、 人力、 财力的 浪费, 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

7、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 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 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节省人力物力 财力, 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用于种植乔木, 乔木通过泥土种植在 该装置上, 包括水泥槽、 铺设在水泥槽底的陶粒层、 均匀分布在水泥槽内的若干根酸素管, 在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0007 应用时, 将乔木的根部放入水泥槽内, 并填上泥土, 再将其置于滨海盐碱沙地中, 水泥槽可将泥土限制在槽内, 可防止水土流失, 使得泥土可为乔木提供足够养分; 再者, 在 该水泥。

8、槽内分布有若干根酸素管, 且水泥槽底铺设有陶粒, 可增加泥土中的氧量, 防止淹水 地区植物根部腐烂; 另外, 在在水泥槽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孔洞的设置可供乔木的 根系伸出, 而不仅将乔木的根部限制在水泥槽内, 利于乔木生长。 在该装置内种植好乔木 后, 在需要绿化的滨海盐碱沙地挖好种植坑, 再利用吊机或人工将将该种植有乔木的装置 移动至种植坑内, 用土填实, 相邻两装置可间距交叉排列, 相距约10CM, 可有效的保土、 保 肥、 抵抗台风和大风, 因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 与养分, 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

9、标。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694525 U 3 0008 在酸素管内设有陶粒, 酸素管的一端与陶粒层连接, 酸素管的另一端露出泥土表 面。 增加水泥槽底面和乔木根部附近的透气性, 利于乔木生长。 0009 位于水泥槽最下方的孔洞距离水泥槽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 用于蓄水, 以 保证可为乔木提供足够的水分。 0010 水泥槽呈立方体设置, 且该水泥槽包括混凝土基体、 围绕该混凝土基体的上部外 表面设置的花岗岩层, 在花岗岩层与混凝土基体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 结构稳固, 外形美 观。 0011 在水泥槽的顶部设有复数根围绕乔木的树干设置的固定管, 各固定管的底端支撑 在。

10、水泥槽内, 各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螺丝连接。 固定管的设置可将乔木固定, 防止乔木倾倒。 0012 在固定管与乔木的树干之间设有缓冲块。 起缓冲作用, 不伤害树皮。 0013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0014 可有效的保土、 保肥、 抵抗台风和大风, 因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 地环境下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 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得以达到预 期的绿化效果和目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泥槽和酸素管的俯视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泥槽的侧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

11、例的立体图; 0019 附图标记: 0020 1、 水泥槽; 2、 酸素管; 3、 孔洞; 4、 陶粒层; 5、 混凝土基体; 6、 水泥砂浆层; 7、 花岗岩 层; 8、 固定管; 9、 螺丝; 10、 树干; 11、 根系; 12、 乔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4所示, 一种滨海盐碱沙地可移动式乔木种植装置, 用于种植乔木12, 乔木 12通过泥土种植在该装置上, 包括水泥槽1、 铺设在水泥槽1底的陶粒层4、 均匀分布在水泥 槽1内的若干根酸素管2, 在水泥槽1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3。 其中, 本实施例中, 水泥 槽1呈立方体设置, 内置4根酸素管2, 该4根酸素管2分别靠。

12、近水泥槽1的4个角设置。 应用时, 将乔木12的根部放入水泥槽1内, 并填上泥土, 再将其置于滨海盐碱沙地中, 水泥槽1可将泥 土限制在槽内, 可防止水土流失, 使得泥土可为乔木12提供足够养分; 再者, 在该水泥槽1内 分布有若干根酸素管2, 且水泥槽1底铺设有陶粒, 可增加泥土中的氧量, 防止淹水地区植物 根部腐烂; 另外, 在在水泥槽1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3, 孔洞3的设置可供乔木12的根 系11伸出, 而不仅将乔木12的根部限制在水泥槽1内, 利于乔木12生长。 在该装置内种植好 乔木12后, 在需要绿化的滨海盐碱沙地挖好种植坑, 再利用吊机或人工将将该种植有乔木 12的装置移动至。

13、种植坑内, 用土填实, 相邻两装置可间距交叉排列, 相距约10CM, 可有效的 保土、 保肥、 抵抗台风和大风, 因而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滨海恶劣的盐碱沙地环境下为植物提 供水分与养分, 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得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和目 标。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694525 U 4 0022 在酸素管2内设有陶粒, 酸素管2的一端与陶粒层4连接, 酸素管2的另一端露出泥 土表面。 增加水泥槽1底面和乔木12根部附近的透气性, 利于乔木12生长。 0023 位于水泥槽1最下方的孔洞3距离水泥槽1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 用于蓄水, 以保证可为乔木12。

14、提供足够的水分。 0024 水泥槽1呈立方体设置, 且该水泥槽1包括混凝土基体5、 围绕该混凝土基体5的上 部外表面设置的花岗岩层7, 在花岗岩层7与混凝土基体5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6。 结构稳固, 通过水泥砂浆将花岗岩设置在混凝土基体5上部的外表面上, 外形美观。 0025 在水泥槽1的顶部设有复数根围绕乔木12的树干10设置的固定管8, 各固定管8的 底端支撑在水泥槽1内, 各固定管8的上端通过螺丝9连接。 固定管8的设置可将乔木12固定, 防止乔木12倾倒。 本实施例中, 该固定管8为不锈钢管, 在该不锈钢管的外表面涂有绿色漆 保护层。 0026 在固定管8与乔木12的树干10之间设有缓冲。

15、块。 该缓冲块可为软厚绒面, 起缓冲作 用, 不伤害树皮。 0027 该装置的具体制作及使用过程如下: 0028 首先浇铸立方体水泥槽1, 长宽各155cm, 边槽厚15cm, 中间长宽各125cm, 水泥槽1 内深为155cm, 用水泥砂浆混凝土制成, 外面饰以花岗岩石材, 每个侧面在距底部约30cm处, 交叉开5个孔洞3, 间距相等, 孔洞3为10cm。 水泥槽1侧面的孔洞3有利于植物的根系11伸出; 在距水泥槽1底面20cm以内的侧面上不开挖孔洞3, 用于蓄水。 水泥槽1建好后, 在距水泥槽1 底面10cm处铺置陶粒约15cm厚。 在水泥槽1内种植好乔木12黄槿(Hibiscus til。

16、iaceus L.) 后, 近水泥槽1各边角约30cm处放置酸素管2, 其直径约6.5cm, 露出表土约5cm。 酸素管2内放 置陶粒, 与水泥槽1底部的陶粒相通, 以增加水泥槽1底面和乔木12根部附近的透气性。 然 后, 在水泥槽1内填充客土和有机肥, 努实后, 浇上定根水。 最后用螺丝9和固定管8一起将乔 木12树干10固定, 在不绣钢管与乔木12树干10接触处放置软的厚绒面, 起缓冲作用, 不伤害 树皮。 0029 种植乔木12黄槿的乔木12种植装置完成后, 放置待用。 在需要绿化的滨海盐碱沙 地挖好种植坑, 利用吊机或人工将乔木12种植装置移动至种植坑, 并用土填实。 乔木12种植 装置可间距交叉排列, 相距约10m。 此乔木12种植装置可有效的保土、 保肥, 抵抗台风和大 风。 0030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该实施例并非用以 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 案的专利范围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694525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694525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694525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694525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