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459162.7 (22)申请日 2013.09.30 A01G 1/00(2006.01) A01G 3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南省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所 地址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远 大二路 892 号 (72)发明人 黄艳宁 彭斯文 彭福元 朱校奇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54) 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 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不同基质种类进行不同比 例配比。
2、、 炼苗驯化处理、 移栽及移栽后的恢复生长 期管理来增强栝楼组培无菌苗的抗菌能力, 通过 本发明的方法, 栝楼组培苗已基本适应外界的大 田生长环境, 植株根系粗壮、 新梢长势好、 藤条健 壮, 其移栽成活率可达 80%-95%。与常规方法的 10%-20% 存活率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该方法操 作方便, 费用低, 适于批量处理和工厂化生产, 具 有很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 (51)Int.Cl. 审查员 傅燕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46097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4.08。
3、 CN 103460971 B 1/1 页 2 1.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其步骤如下 : (1) 组织培养 : 在室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栝楼苗的组织培养, 栝楼生根培养基配方为 MS+0.2mg/ LNAA ; (2) 瓶内炼苗 : 每年 3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选取苗高 3-5cm, 叶 2-3 片, 根 3-5 条的培养瓶栝楼苗放到自 然环境下的温室大棚中, 带瓶炼苗 5-7d, 然后打开培养瓶盖炼苗, 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蒸 馏水浸没栝楼根部, 每天保持空气湿度大于 70, 开瓶后放置 3-5d ; (3) 瓶外炼苗 : 基质配制和处理 : 以河砂、 蛭石、 泥炭的混合物为。
4、炼苗基质, 且所述的炼苗基质通过杀 菌剂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装盘 ; 所述的河砂为4-10目, 表观密度2000-3000kg/m3, 堆积密度1000-2000kg/m3, 细度模数 小于 3, 含泥量小于 2, 其粒度在 2.5mm-5mm 之间 ; 所述的蛭石为 4-10 目, 规格为 2-4mm, 密度为 2.4-2.7g/cm3; 所述的泥炭比重为 1.20-1.60, 含水量为 70-85, 有机质含量 30以上, 腐殖酸含量 30以上, pH 值为 5-6.5 ; 所述的炼苗基质中河砂、 蛭石和泥炭的体积比为 1-2:1-2:1-2 ; 所述的杀菌剂为多菌灵, 每 1 立方米基质。
5、喷洒 10L 800 倍液的多菌灵进行消毒 ; 装苗用的塑料盘为 72 孔育苗穴盘, 圆 72 孔 (612) 穴盘 : 上口径 : 40mm, 下口径 : 21mm, 高度 : 45mm, 容积 : 35ml, 穴盘尺寸 : 532mm278mm ; 移栽 : 开瓶放置后, 用镊子将培养瓶里的植株夹出, 用自来水将植株上的培养基冲洗干 净, 然后再晾置 1h, 晾置环境 : 15-25, 空气湿度保持为 75以上 ; 移至装有经过消毒的基 质的塑料穴盘内, 每个穴孔栽植一株, 根系伸展, 栽植时压紧基质, 在组培苗移植完毕后用 洒水壶喷洒的方式浇透水, 保持空气湿度在 70-80 ; 待栝楼。
6、苗长出新叶和新根后, 前 5-7d 空气湿度控制在 70 -80, 以后逐渐降低湿度, 平均每天的湿度下降的范围为 1 -5, 直至与棚外大田环境湿度相同 ; (4) 恢复生长期管理 : 待栝楼苗长出新叶和新根后, 每 5-7d 加施用质量体积比为 0.05 -0.1的尿素, 植株长至 10cm, 根系与基质能成团脱出时, 即可出盘进行大田定植 ; 整个炼苗期间适当的遮光, 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 35 -40, 光照强度控制在 0.6-1.0 万 lux ; 瓶外炼苗及恢复生长期管理期间, 基质湿度保持在 40-60。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移栽后控制湿。
7、度时, 在 基质第一次浇透水后, 直接放入宽 1.2m、 长 10m、 高 0.5m 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的拱棚内, 拱 棚四周用土覆盖好并压实薄膜, 每天早上 8 : 00-9 : 00 用棍子轻轻敲打拱棚, 让拱棚塑料薄 膜内形成的水珠滴落到育苗盘内, 利用水分循环保持棚内湿度并可以节约用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60971 B 2 1/4 页 3 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育苗领域, 具体是涉及炼苗、 基质配制、 移栽及移栽后的管理 来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栝楼 Trichosanthes kir。
8、ilowii Maxim 为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别名瓜蒌, 是一种雌雄异株植物, 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 栝楼全身都是宝, 其果实、 根均可 入药, 种子称栝楼仁, 根叫天花粉, 具有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润燥滑肠、 消肿排脓等功效。 食 用栝蒌籽营养丰富 , 对高血压、 高血脂、 高胆固醇、 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是中 老年人首选绿色保健食品。 同时, 栝楼籽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 并有瘦身、 美容功效。 炒熟后 的瓜籽外观褐色艳丽、 籽仁饱满、 口感润绵、 脆香特异, 食之回味无穷, 被誉为 “瓜籽之王” 。 0003 近几年, 栝楼组培技术的研究比较多, 主要有栝。
9、楼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 栝楼组织 培养及非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 栝楼组织培养中植株再生的研究 ; 栝楼茎尖生长点脱毒培 养和植株分化等。目前栝楼组培技术已经趋向成熟, 但是栝楼人工大面积的种植在我国还 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速度相对慢, 主要原因是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 尤其是组培苗刚出 瓶的 1-2 个月, 主要是因为组培苗在培养室的环境和移栽的生长环境差异大, 严重影响了 栝楼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 未能使组培快繁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 0004 目前, 几乎没有科研单位和企业针对栝楼组培苗的炼苗、 驯化、 移栽基质开展相关 研究。通过开展栝楼组培苗的炼苗、 驯化、 移栽基质研究, 该技术。
10、可以大大提高了栝楼组培 苗的移栽成活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功率的方法, 能增强栝楼 组培苗的抗菌能力, 使其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 能提高栝楼组培苗的成活率。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基质配制和处理、 炼苗、 移栽和恢复生长期管理, 使栝楼植株逐渐地适应外界自然环境, 0008 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其步骤如下 0009 (1) 组织培养 : 0010 在室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栝楼苗的组织培养, 本发明中, 栝楼生根培养基配方为 MS+0.2(mg/L)NAA。。
11、 0011 (2) 瓶内炼苗 : 0012 每年 3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选取栝楼苗高 3-5cm, 叶 2-3 片, 根 3-5 条的无菌瓶苗放 到自然环境下的温室大棚中, 带瓶炼苗 5-7d, 然后打开培养瓶盖炼苗, 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 的蒸馏水浸没栝楼根部, 每天保持空气湿度大于 70, 开瓶后放置 3-5d。 0013 (3) 瓶外炼苗 : 说 明 书 CN 103460971 B 3 2/4 页 4 0014 基质配制和处理 : 以河砂、 蛭石、 泥炭的混合物为炼苗基质, 且所述的炼苗基质通 过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装盘。 0015 所述的河砂为4-10目, 表观密度2000-3。
12、000kg/m3, 堆积密度1000-2000kg/m3, 细度 模数小于 3, 含泥量小于 2, 其粒度在 2.5mm-5mm 之间。 0016 所述的蛭石为 4-10 目, 规格为 2-4mm, 密度为 2.4-2.7g/cm3。 0017 所述的泥炭比重为 1.20-1.60, 含水量为 70-85, 有机质含量 30以上, 腐殖酸 含量 30以上, pH 值为 5-6.5。 0018 所述的基质中河砂、 蛭石和泥炭的混合物体积比为 1-2:1-2:1-2。 0019 所述的基质杀菌剂为多菌灵, 每 1 立方米基质喷洒 10L 800 倍液的多菌灵进行消 毒。 0020 所述的装苗用的塑。
13、料盘为 72 孔育苗穴盘, 圆 72 孔 (612) 穴盘 : 上口径 : 40mm, 下口径 : 21mm, 高度 : 45mm, 容积 : 35ml, 穴盘尺寸 : 532mm278mm。 0021 移栽 : 开瓶放置后, 用镊子轻轻的将组培瓶里的植株夹出, 用自来水将植株上的培 养基冲洗干净, 然后再晾置 1h( 晾置环境 : 15-25, 空气湿度保持为 75以上 ), 移至装有 经过消毒基质的塑料穴盘内, 每个穴孔栽植一株, 根系尽量伸展, 栽植时尽量压紧基质, 在 组培苗移植完毕后用洒水壶喷洒的方式浇透水, 保持空气湿度在 70-80; 待栝楼苗长出新 叶和新根后, 前 5-7d 。
14、湿度控制在 70-80, 以后逐渐降低湿度, 平均每天的湿度下降的范围 为 1 -5, 直至与棚外大田环境湿度相同。 0022 所述的控制湿度的方法, 可用栽培时控湿的常规方法或基质第一次浇透水后, 直 接放入宽1.2m、 长10m、 高0.5m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的拱棚内, 拱棚四周用土覆盖好并压实 薄膜, 每天早上 8 : 00-9 : 00 用棍子轻轻敲打拱棚, 让拱棚塑料薄膜内形成的水珠滴落到育 苗盘内, 利用水分循环保持棚内湿度并可以节约用水。 0023 (3) 恢复生长期管理 : 待栝楼苗长出新叶和新根后, 每 5-7d 加施用质量体积比为 0.05 -0.1的尿素, 植株长至 10。
15、cm 左右, 根系与基质能成团脱出时, 即可出盘进行大田 定植。 0024 整个炼苗期间适当的遮光, 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 35 -40, 光照强度控制在 0.6-1.0 万 lux。 0025 瓶外炼苗及恢复生长期管理期间, 基质湿度保持在 40-60。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0027 首次公开了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不同基质种类进 行不同比例配比、 炼苗驯化处理、 移栽及移栽后的恢复生长期管理来增强栝楼组培无菌苗 的抗菌能力, 使其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 能提高栝楼组培苗的成活率。该方法操作方便, 费 用低, 适于批量处理和工厂化生产, 。
16、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 0028 本发明的炼苗方法做了很大的改进, 使得苗的抗菌能力和适应力有了很大的改 善, 通过炼苗驯化的基质栽培的组培苗已基本适应外界的大田生长环境, 植株根系粗壮、 新 梢长势好、 藤条健壮, 其移栽成活率可达 80 -95。与常规方法的 10 -20存活率相比 有了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460971 B 4 3/4 页 5 0029 图 1 为一种本发明的栝楼组培苗移栽方法 3 个月后的栝楼效果照片 ; 0030 图中的基质为本发明所述基质。 0031 图 2 为一种常规栝楼组培苗移栽方法 3 个月后的栝楼效果照片 ; 具体实施方式 。
17、0032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 1 : 0034 一种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 0035 (1) 组织培养 : 0036 在室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栝楼苗的组织培养 ( 参考文献 : 杨丽娜 , 刘捷 , 陶建 敏 . 栝楼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8,15(4):89-90.), 0037 本实施例中, 栝楼生根培养基配方为 MS+0.2(mg/L)NAA。 0038 (2) 瓶内炼苗 : 于 2013 年 3 月 20 日, 将 50 株苗高 3-5cm, 叶 2-3 片, 根 3-5 条的栝 楼无菌苗放到温室大棚中炼苗 7d。
18、, 然后打开培养瓶盖炼苗, 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浸没栝楼根部, 保持空气湿度大于 70, 放置 3d。 0039 (3) 瓶外炼苗 0040 基质配制和处理 : 以河砂、 蛭石、 泥炭体积比为 1:1:2 进行配比, 装入塑料穴盘内, 用多菌灵进行基质消毒处理, 每 1 立方米基质喷洒 10L 800 倍液的多菌灵进行消毒。 0041 所述的河砂为4-10目, 表观密度2000-3000kg/m3, 堆积密度1000-2000kg/m3, 细度 模数小于 3, 含泥量小于 2, 其粒度在 2.5mm-5mm 之间。 0042 所述的蛭石为 4-10 目, 规格为 2-4mm, 密度为 。
19、2.4-2.7g/cm3。 0043 所述的泥炭比重为 1.20-1.60, 含水量为 70-85, 有机质含量 30以上, 腐殖酸 含量 30以上, pH 值为 5-6.5。 0044 移栽 : 于 2013 年 3 月 30 日进行移栽, 移栽时用镊子轻轻的将组培瓶里的植株 夹出, 用自来水将植株上的培养基冲洗干净, 然后再晾置 1h 进行移栽 ( 晾置环境 : 温度 15-25, 空气湿度保持为 75以上 ), 移至装有经过消毒基质的塑料穴盘内, 每个穴孔栽 植一株, 根系尽量伸展, 尽量压紧基质, 移植完毕后用洒水壶喷洒的方式浇透水。然后放入 宽 1.2m、 长 10m、 高 0.5m。
20、 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的拱棚内, 拱棚四周用土覆盖好并压实薄膜, 每天早上 8 : 00-9 : 00 用棍子轻轻敲打拱棚, 让拱棚塑料薄膜内形成的水珠滴落到育苗盘 内, 利用水分循环保持棚内湿度并可以节约用水, 保持空气湿度在 70-80。15d 后植株长 出新叶和新根, 然后先揭开拱棚两头的塑料薄膜, 使拱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 70-80, 5d 后 再将塑料薄膜完全揭开, 每天逐渐降低湿度, 平均每天的湿度可下降的范围为 1 -5, 直 至与棚外大田环境湿度相同。 0045 (3) 恢复生长期管理 : 15 天后栝楼苗长出新叶和新根, 然后每 6d 对栝楼苗加施用 质量体积比为 0.05 -。
21、0.1的尿素, 30d 后, 植株长至 10cm 左右, 根系与基质能成团脱出 时, 即出盘进行大田定植。 0046 整个炼苗期间适当的遮光, 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 35 -40, 光照强度控制在 0.6-1.0 万 lux。 0047 遮光用遮光率 50的黑色遮阳网。 说 明 书 CN 103460971 B 5 4/4 页 6 0048 瓶外炼苗及恢复生长期管理期间, 基质湿度保持在 40-60。 0049 在炼好苗的植株中选取 50 株进行大田栽植, 共 42 株成活, 成活率为 84。 0050 实施例 2 : 0051 常规栝楼组培苗移栽方法 : 0052 同实施例 1, 其区别在于 : 将组培苗放在自然条件下炼苗 5-7d, 然后打开培养瓶盖 再炼苗 3-5d 后, 直接移栽到大田中去。按上述炼好苗的植株中选取 50 株进行栽植, 共 8 株 成活, 成活率仅仅 16。 0053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 的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460971 B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0971 B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0971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