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打浆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16023.X (22)申请日 2015.10.20 A23L 7/10(2016.01) (73)专利权人 济南张一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 路 186-1 号 (72)发明人 张洪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企业 ) 37232 代理人 商福全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打浆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浆机, 包括机架, 在机 架上设有一水平传输筒, 水平传输筒的一端封口 设置, 另一端与竖直传输筒相连, 在水平传输筒内 靠近竖直传输。
2、筒部位设有一挤压模板, 在挤压模 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设置于机架上的水平 转轴一端穿过水平传输筒的封闭端伸入水平传输 筒内且延伸至挤压模板处, 另一端与第一电机通 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位于水平传输筒内的 水平转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一设置于机架上 的竖直转轴一端穿过竖直传输筒的底端封口端伸 入竖直传输筒内且延伸至竖直传输筒顶端。本实 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生 产效率高, 利用打浆机制备出细腻光滑的米浆, 保 证做出的米线口感好、 韧性好、 筋道、 表面光滑。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106286 U 2016.03.30 CN 205106286 U 1/1 页 2 1.一种打浆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机架, 在机架上设有一水平传输筒, 水平传输筒的一 端封口设置, 另一端与一竖直设置的竖直传输筒相连, 在水平传输筒内靠近竖直传输筒部 位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挤压模板, 在挤压模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一水平设置于机架上 的水平转轴一端穿过水平传输筒的封闭端伸入水平传输筒内且延伸至挤压模板处, 另一端 与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位于水平传输筒内的水平转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 片, 一竖直设置于机架上的竖直转轴一端穿过竖直传输筒的底。
4、端封口端伸入竖直传输筒内 且延伸至竖直传输筒顶端, 另一端与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在竖直传输筒 内的竖直转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在竖直传输筒上方有一固设在机架上的出料平板, 竖 直传输筒的顶端与出料平板的下表面固连, 在出料平板上对应于竖直传输筒的位置设有若 干个与竖直传输筒内部相连通的第二通孔, 在水平传输筒远离竖直传输筒的一端上部设有 一与水平传输筒相连通的进料斗, 在进料斗上方有一固设在机架上的操作平板, 进料斗的 顶端与操作平板的下表面固连, 在操作平板上对应于进料斗的位置设有一进料口, 操作平 板与出料平板通过一竖直连接板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106。
5、286 U 2 1/2 页 3 一种打浆机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浆机。 背景技术 : 0002 酸浆米线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米线的一大类, 在酸浆米线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很 重要的工序就是打浆工序, 目前挤压打浆主要采用人工, 将蒸过的粉团和其他淀粉混合, 边 加水边挤压打浆制成米浆, 制成的米浆非常粗糙不够细腻光滑, 导致做出的米线表面不光 滑、 口感不佳、 不够筋道, 而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打浆机, 它结构设计合理, 使用 方便,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制作出的米线表。
6、面光滑、 口感好、 筋道、 拥有 大米清香,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打浆机, 包括机架, 在机架上设有一水平传输筒, 水平传输筒的一端封口设 置, 另一端与一竖直设置的竖直传输筒相连, 在水平传输筒内靠近竖直传输筒部位设有一 竖直设置的挤压模板, 在挤压模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一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水平转 轴一端穿过水平传输筒的封闭端伸入水平传输筒内且延伸至挤压模板处, 另一端与第一电 机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位于水平传输筒内的水平转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一竖 直设置于机架上的竖直转轴一端穿过竖直传输。
7、筒的底端封口端伸入竖直传输筒内且延伸 至竖直传输筒顶端, 另一端与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在竖直传输筒内的竖 直转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在竖直传输筒上方有一固设在机架上的出料平板, 竖直传输 筒的顶端与出料平板的下表面固连, 在出料平板上对应于竖直传输筒的位置设有若干个与 竖直传输筒内部相连通的第二通孔, 在水平传输筒远离竖直传输筒的一端上部设有一与水 平传输筒相连通的进料斗, 在进料斗上方有一固设在机架上的操作平板, 进料斗的顶端与 操作平板的下表面固连, 在操作平板上对应于进料斗的位置设有一进料口, 操作平板与出 料平板通过一竖直连接板相连。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
8、, 结构设计合理,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生产效率高, 利用打浆机制备出细腻光滑的米浆, 保证做出的米线口感好、 韧性好、 筋道、 表面光滑、 拥有 大米清香。 附图说明 :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中, 1、 机架, 2、 水平传输筒, 3、 竖直传输筒, 4、 挤压模板, 5、 水平转轴, 6、 第一电 机 ,7、 第一皮带传动机构, 8、 竖直转轴, 9、 第二电机, 10、 第二皮带传动机构, 11、 出料平板, 12、 第二通孔, 13、 进料斗, 14、 操作平板, 15、 进料口, 16、 竖直连接板。 说 明 书 CN 205106286 U。
9、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 0009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 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0 如图 1 所示, 一种打浆机, 包括机架 1, 在机架 1 上设有一水平传输筒 2, 水平传输 筒 2 的一端封口设置, 另一端与一竖直设置的竖直传输筒 3 相连, 在水平传输筒 2 内靠近竖 直传输筒 3 部位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挤压模板 4, 在挤压模板 4 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一水 平设置于机架 1 上的水平转轴 5 一端穿过水平传输筒 2 的封闭端伸入水平传输筒 2 内且延 伸至挤压模板 4 处, 另一端与第一电机 6 通过第。
10、一皮带传动机构 7 相连, 位于水平传输筒 2 内的水平转轴 5 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一竖直设置于机架 1 上的竖直转轴 8 一端穿过竖直 传输筒 3 的底端封口端伸入竖直传输筒 3 内且延伸至竖直传输筒 3 顶端, 另一端与第二电 机9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10相连, 在竖直传输筒3内的竖直转轴8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在竖直传输筒 3 上方有一固设在机架 1 上的出料平板 11, 竖直传输筒 3 的顶端与出料平板 11 的下表面固连, 在出料平板 11 上对应于竖直传输筒 3 的位置设有若干个与竖直传输筒 3 内部相连通的第二通孔 12, 在水平传输筒 2 远离竖直传输筒 3 的一端上部设有。
11、一与水平传 输筒2相连通的进料斗13, 在进料斗13上方有一固设在机架1上的操作平板14, 进料斗13 的顶端与操作平板 14 的下表面固连, 在操作平板 14 上对应于进料斗 13 的位置设有一进料 口 15, 操作平板 14 与出料平板 11 通过一竖直连接板 16 相连。 0011 打浆机使用时, 启动第一电机 6 和第二电机 9, 第一电机 6 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 7 将动力传给水平转轴 5, 带动水平转轴 5 旋转, 第二电机 9 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 10 将动 力传给竖直转轴 8, 带动竖直转轴 8 旋转, 将需要挤压的粉团从进料口 15 放入水平传输筒 2 内, 在水平转轴 。
12、5 上的螺旋输送叶片的旋转推送下, 将粉团输送至挤压模板 4 处, 并将粉团 从挤压模板 4 的第一通孔中挤压出, 从挤压模板 4 挤压出的粉团落入竖直传输筒 3 内, 在竖 直转轴 8 上的螺旋输送叶片的旋转推送下将粉团向上输送并通过第二通孔 12 挤压出至出 料平板 11 上, 工作人员将出料平板 11 上的粉团推移至操作平板 14 上加水或添加其他淀粉 后放入进料口 15, 进行下一次打浆挤压工作, 粉团经过本实用新型打浆机打浆一次, 进行两 次挤压, 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能够快速制出细腻光滑的米浆。 00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3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 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CN 205106286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6286 U 5 。